书城励志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28005700000142

第142章 同情心最重要

重情又重义,智慧胜一切

同情心是永恒的生命之谜。它战胜了邪恶,弘扬了美德。它解除了反抗的武器,融化了最顽固的心灵,发展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爱你同类的人”,包含了足以使世界焕然一新的福音。仁慈、同情心和爱心,都是能受到祝福的。祝福,既为那给予者,也为那接受者。当祝福在给予者心中结出丰硕果实的时候,也就是在接受者心中生长出仁慈和爱心之时。一个人失去地位、财富和健康,也许同样会生活得舒适。可是,有一件东西,少了它生活就会成为负担,它就是人的同情心。一位诗人说:“暴力本身,其力量不过温情的一半。”同情心的力量并不是金钱的力量,也不是大智大慧的力量。虽然我们希望理智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但这只不过是对幸福的一相情愿而已。幸福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精神。人之获得新生,很少是由于抽象的真理,而是由通过同情心所表现出来的神圣的激情。最好的和最高贵的人是最富同情心的人。维伯佛斯以其同情心而闻名天下。有人问他的一位朋友:“维伯佛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同情心。”这是朋友早就想好的答案。维伯佛斯是一个胸怀宽广、慷慨宽容、行动自由的人。他常常活动在底层社会,把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投入到每一个有着美好目的的计划中。任何在他看来值得努力的事情,他都会带头去做。结果往往成功。世上没有人比查理·拉姆更富有同情心了,也很少有人没有听过他生活中的可怕故事。21岁时,他的姐姐狂怒之下用刀杀死了他的母亲。从这一刻起,他决心把终生献给他那“可怜的、可爱的、最亲爱的姐姐”,自愿承担了照顾她的责任。他放弃了一切恋爱和结婚的念头,并因此而拒绝了唯一的一次婚约。依靠那每年不足100英镑的收入和对姐姐的爱心,他只身踏上生活的里程。快乐和痛苦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心。

从精神病院出来后,他的姐姐把部分时间用来写作《莎士比亚故事集》和别的作品。

哈兹里特谈到她,认为她是他所见过的人中最聪明的女人,虽然她终生受到精神病的折磨,不断处于疯狂的边缘。每当她感到精神病即将来临,查理就会把她楼在怀里送到霍克斯顿精神病院。看到弟弟和姐姐在这样痛苦的路上一起行走、一起哭泣,没有人不会被感动。

查理手里拿着破旧的夹克,把姐姐交给精神病院看护。每当她恢复理性,她就会重新回到弟弟的身边,受到弟弟热情的欢迎和最温柔的对待。“上帝爱她,”查理说,“我们之间的爱也从不逊于上帝之爱。”他们的感情维持了40年,除了她的健康状况引起的风波之外,中间没有任何乌云。查理高尚而坚强地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同情心是对他人的苦难、艰辛和懦弱的感受能力。诺曼·迈克雷德曾说,同情心是他的性格中最先也是最后的事物。他发现人性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而最平凡的男人和女人都被迫放弃了人性中的某些优越性。“每一次当他来看我时,”一个铁匠说,“他显得好像自己就是铁匠,但他在我心中留下救世主,他是从来不会离开的。”

毕竟,心是人的行动的中心,因此人心中有什么以及流露出什么,就是唯一重要的。人活在这个世上,就要同情和主动,他的感受就应该和他人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人类,才能踏上跨越人间限制之路。

而同情心的缺乏却成了社会的通行病。我们互不认识,也互不关心。自私已经扎根得很深。在追求快乐和财富的过程中,我们变得僵硬而漠然了。

每个人都急切地跑着自己的路程,对他人的感觉则漠不关心。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帮助那些负担比我们自己重的人,这使人们对欺诈和犯罪行为熟视无睹。

对人类的兄弟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缺乏同情心人们就会自私而执著地追求他们自身的利益,既忽视使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得以完美的追求,又忽视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加以关注的追求。如此一来,则根本不存在天真做人的精神,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成功,更无从谈起。对他人的同情常常表现为危急之中拯救他人生命的愿望。一天,瓦特森夫人正在海边捡贝壳,以充实自己的收藏品。抬起头,她看到一个人只身攀住一块岩石,四周全被海水所包围。她不知道他是谁,但她知道,这个人正处于生命危险中。她决定去救他。海浪越来越高,急剧而狂怒地拍打着岩石。显然,要救这个处于危难之中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瓦特森夫人顾不得这些,她哀求几位船夫,并许诺给那些愿意出海救人的人很多报酬。开始时,他们犹疑不定,但最后还是答应派一只船去。正当那个人的体力刚耗尽时,船夫抵达了那块岩石。他们把他接到船里并安全地送到了岸上。令瓦特森夫人大吃一惊的是,被救的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丈夫威廉姆·瓦特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