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争之手
28002500000002

第2章 引子 从圣殿骑士团说起

公元7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占领了耶路撒冷,这是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此后他们冷酷无情地对待巴勒斯坦的异教徒们,尤其是基督教商人,几乎成了他们日常虐待目标,他们经常被杀,财富被劫掠,而这就渐渐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种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到了11世纪末,欧洲手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欧洲市场却仍旧狭小。另外,拜占庭和阿拉伯人控制和东地中海和小亚细亚,阿拉伯人几乎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欧洲人无法直接进入巨大的亚洲市场,又不得不经阿拉伯人之手高价购买所需要的亚洲货物,因此,欧洲人这些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越来越感到痛恨,他们劫掠了欧洲利润,使得欧洲一片贫穷。

渐渐,一种通过战争抢回欧洲利润的想法就成了欧洲共同的渴望,他们并不指望能击败强大的拜占庭和阿拉伯人,但至少能对他们洗劫一番。这种渴望在欧洲始终徘徊,欧洲的教会和大小国王、贵族们早已议论纷纷,或者说跃跃欲试,毕竟,拜占庭和阿拉伯人都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十分诱人。而欧洲也早已具备了发动战争的资源和条件:由于实行长子继承制,没能继承财产的“光蛋骑士”遍布大街小巷,他们四处惹是生非、打家劫舍;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的富商们也希望打通小亚细亚通道,他们因此游说教皇,发动一场圣战,他们愿意资助战争;欧洲的封建主们在各自狭小的领地里无所作为,灾荒连连,日子也并不好过,因此,他们也对入侵东方满怀希望。

机会很快来了——11世纪末的中东也是混乱不堪,拜占庭皇帝阿利克休斯一世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出了求援请求,以拯救这个基督教东方帝国。此举正中罗马下怀,公元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说:“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徒的‘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而教皇不久后的一句话才道出了战争的真谛:“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导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欧洲各地天主教会立即发出圣战号召,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为战争目标,收复圣地耶路撒冷,开始了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到1291年结束,期间共计发动了9次东征,拯救东方基督教圣地完全是一个战争借口,大肆劫掠才是真正目的,而更悲哀的是,大部分十字军作战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整个十字军东征根本不是统一指挥下的军事入侵和征服,而更像是混乱的海盗式劫掠,法国编年史家维拉杜安写道:“自世界创始以来,攻陷城市所获的战利品从未有如此之多。”

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击、劫掠运动中,昔日欧洲的破落户骑士成为战争的主角之一,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并且来自欧洲各地的骑士也渐渐形成了众多骑士团,其中以三大骑士团最为著名,即圣殿骑士团、善堂骑士团、条顿骑士团,此外还有一个圣剑骑士团也是一个著名的骑士团,但这个骑士团后来与条顿骑士团合并。欧洲骑士团为十字军东征的主力之一,其建立的本来目的是欧洲各国和罗马教皇为了维护在东征期间占领的东方领地及掠夺东方财富,然而骑士团在此后的势力越来越庞大,以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欧洲最富有、最具实力的特殊军事-商业集团。

在第一次东征(1096-1099年)结束后,欧洲十字军攻占了东方很多领地,整个地中海东岸几乎都成了十字军的占领地,十字军甚至为此在占领地上建立了4个十字军国家。然而,这片南北绵延1200公里的占领地却时刻面临伊斯兰世界的反攻危险,而十字军东征多为欧洲诸多王国临时组成的乌合之众,并非统一的正规军,为此,十字军国家急需建立一支常备武装力量。他们获得了教皇的支持——整个十字军东征目的是掠夺东方财富,但却是在天主教的名义下进行的宗教战争,因此,没有教皇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也唯有教皇才具有这样广泛的感召力,于是,各种各样的骑士团纷纷建立。

骑士团是一个相当特别的群体,如果论述他们的性质,那么他们更像是教皇的私人军队,或者说是宗教内部的军事集团,因为他们必须接受教会的制约:不得娶妻、不得谋求财产、不得违背命令,他们的伟大目的是“保卫基督教”。但这个组织除了在统领意志上归属宗教外,在现实上则是标准的军队:它拥有严格的军事组织性,每一个骑士团最高职位是“总团长”,然后是“支团长”,其下还有司令、马厩长等各级军事指挥官,而总团长则直接效命于罗马教皇;他们并不是农民,他们在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应对战争,他们在早期唯一的社会任务就是作战。然而,有三个原因促使这些骑士团在后来成了欧洲的统治层:教皇刻意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职能从为宗教作战转变为敛财;当他们地位提升、财富积聚后,他们逐渐变成了掌握欧洲金融、海运、贸易的大商业阶层——这是一个特殊的发财之路,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名义,因此,即使是欧洲诸国的封建领主也无法制约他们;他们又是军人,因此他们参与欧洲对东方的所有抢劫,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的武装力量进行“武装贸易”;他们还可以利用自身不受制约的地位和所得财富进行投资和金融活动,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这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骑士团更像是一群黑手党。当时,骑士团有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替各地朝圣者购置在圣地的宫殿、房产和土地,以作为朝圣者来到圣地后居住场所。然而当朝圣完毕后这些宫殿、土地却成了骑士团的私有财产,如1168年,匈牙利国王付给圣殿骑士团10000贝桑,其中6000贝桑用来购置1座宫殿和另外的4所房产,然而当匈牙利国王离开后这座宫殿和4所房产就成了圣殿骑士团的财产;此外,骑士团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如圣殿骑士团就利用海运优势为那些朝圣者提供海运,当然,费用高昂;几乎所有的骑士团也都是高利贷者,因为他们财富的累积已经足够他们成为资本的经营者,那时欧洲的银行业可以说就掌握在骑士团的手中,因此,历史记载这些骑士团“契约账薄比圣经还多。”;当然,他们还是职业抢劫者,1153年,当十字军攻克埃及的阿斯卡隆后,圣殿骑士团作为尖锋部队首先突破城门,但他们随后就命令40名士兵把守住城门,不让其他十字军部队进入,因为他们要独自洗劫城内的财富。

随着骑士团从军事向各个领域扩张,骑士团成了十字军东征时代欧洲大陆最具特权、实力雄厚的特殊社会阶层,甚至欧洲众多的国王也无法与之相比。其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圣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全称“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苦骑士团”,创建于1118年,“圣殿”之意是源于其创建者最初是居住在耶路撒冷王宫的一角,与救世主教堂毗邻——实际上这个教堂原本是一个清真寺,而这个清真寺原为所罗门国王的神殿,因此这个骑士团也被称为圣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的徽标是一枚红十字章,骑士身穿白色外衣,军士身穿黑色外衣。

圣殿骑士团按照军事组织制度分为三个等级:骑士、军士、教士。圣殿骑士团的主要成员出自法国,当这个骑士团得到教皇的赋予的特权后,这个骑士团随着财富的积累逐渐成为天主教内最强大的利益集团。

然而,正当这个骑士团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个针对圣殿骑士团的阴谋开始形成——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突然死亡,然后他的继任者教皇本尼狄克十一世也没能活上多久,也死于非命,之后克雷芒五世继承了教皇的职位——导演教皇频繁更换这出戏的就是被称为美男子的法国国王菲利四世。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欠下了圣殿骑士团巨额债务,而他当然不希望还债;另外,作为世俗君主,罗马教廷的赦令导致他的税收大减,而更令他无法忍受的是圣殿骑士团在法国的势力已经庞大到严重威胁他的权势,于是,他不仅希望免除债务,他更希望能一举把圣殿骑士团从历史上抹去。但这一切仅靠他一人难以完成,为此,他导演了教皇更迭,让他的同盟者、哥特人贝尔特朗登上了教皇的位置。

当克雷芒五世登上教皇宝座后,针对圣殿骑士团的网也就张开了。菲利四世开始编织关于圣殿骑士团的种种罪状:他们由于商业活动不得不与犹太人打交道,而犹太人则是异教徒;还有诺斯提教徒,甚至还和天主教的天敌伊斯兰教徒们眉来眼去;而让罗马教廷无法容忍的另一项罪状是,圣殿骑士团中竟然有人崇拜“鲍芙默神”,这个神早已被罗马教廷视为邪魔;当然,还有大量圣殿骑士团奢靡、荒淫的生活罪状。

1307年10月13日,这个历史上有名的“13号星期五”,菲利四世向法国各地发布命令——这些密令是密封传到各地的,要求是在同一时间开启并执行,于是,几乎法国所有的圣殿骑士团成员都在这一天被逮捕。他们的会所和财产被法王没收,而这些昔日飞扬跋扈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多数悲惨地死在狱中,他们被按上各种各样的罪名:降灵术、异端、同性恋者、亵渎基督教神像、或者接受各种巫术等等。不久,法王菲利四世建议欧洲所有国家效法他一起抄杀圣殿骑士团——在法国,只有一支紧急应召到西班牙的圣殿骑士团部队幸免于难,而这支部队之所以能够幸免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教皇克雷芒五世的母亲和这支部队的前任统领都姓布朗舍弗尔,他们出自同一家族。

不久,1312年,克雷芒五世宣布圣殿骑士团为非法组织,圣殿骑士团的总团主雅克·莫雷于1314年被处以火刑。

然而,圣殿骑士团这个军事-商业集团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即使在遭到如此重大打击后,他们仍然能施以报复:就在雅克·莫雷被烧死之后一个月内,教皇克雷芒五世突然死亡,一年后,菲利四世也暴亡,他们的死因无从查起,但症状与中毒颇为相似,而施放毒药曾是圣殿骑士团惯用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