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造人生
27998500000086

第86章 求人不如求己

有些人处于困境之时,时常埋怨和归咎于自己没能得到他人的关爱。以至老是想着去乞求别人给予资助、帮助或提携等,而在没能如愿时,便又埋怨起他人和社会来,甚至灰心丧气。可以说,这样的人是可悲可叹的,那种过分希求别人鼎力救助自己也往往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一般都是难以遂意的。要知道,一个人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怎么可能过分地去乞求别人来帮助自己的呢?人生在世,要想拯救自己,或者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靠的应该是自己,而如果过分去依赖别人,则是很难让你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更甭谈还能有什么大的成就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思想家孔子就曾经指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的话,可以理解为:有志气且品行端正、高尚的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是该不去求助于别人的。而没志气和品行卑劣,猥琐的人,遇事时才总是习惯地去求助于别人,而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际上,一个人有志气,才容易干出一番事业;一个人品德高尚,才容易受到他人的尊敬或爱戴,就是不去求助于他人时,他人也往往乐意倾力相助,这无疑就可以让人能够不断去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从而也就容易让自己能够过上一个美好的人生。反之,就难以过上一个美好的人生了。因此,人生在世,应该像艺术大师徐悲鸿所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傲骨,就是做人的一种骨气即志气,且应该像孔子所言的“君子”那样去做人。即要秉执着“求人不如求己”的理念去做人做事。在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去求别人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国际歌》中的一句歌词所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句歌词已经为这世界众多的史实所证明。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立即行动起来抗震救灾,全中国人喊出了“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人们纷纷慷慨解囊,那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也感动了全世界。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不是只希望其他国家来救助,而要发挥自己的力量来拯救自己。后来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也才是最有成效的。求人不如求己,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一个人来说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想能够真正地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也是不能只依靠别人,而是主要靠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撑伞走过。年轻人就对观音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请你带我一程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无需我度。”年轻人立刻从屋檐下跑出来站在雨中去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你观音该度我了吧?”

但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为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是伞度我。你要想度,请找伞去!”

第二天,这年轻人因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拜观音,他在庙里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而且那个人和观音一模一样。便上前问道:“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正是。”

这下年轻人愕然了。他不解地问观音说:“你为什么还拜自己呢?”

观音笑道:“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这个故事,很能反映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那第一个故事中观音所说的“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无需我度。”可视为那观音是在告诉人们: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生活着,你是不应该再去求助于别人的。而观音所说的第二句:“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为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是伞度我。你要想度,请找伞去!”又可视为那观音是在告诫人们:大家都是在各自人生的风雨中,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过得好一些,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些优越的条件或者说是因为他作出了自己应该去做的种种努力之后才能够达到的,而不是什么人“度”来的。如果你还处于穷困之中,则只能说明你没具备好的条件或者说还只是你自己的努力不够所导致的,那你该补救的就应该靠自我去补救,而不要依赖别人来救助自己。而这个故事中的观音所都强调说的“求人不如求己”,则无疑都在启迪和告诫人们:佛法无边,佛尚且不时在求着自己,何况一般的人,就更应该注意不要事事都去求助于别人了。

而且,过于想依赖别人和依靠别人的人,实际上就是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且低估着自己的了。这是容易让人看低自己的,或者说是容易让人看不起自己的。正如英国著名评论家海斯利特曾经说过的那样:“低估自己者,必为别人所低估。”同样是人,去做自己的事情时,何必认为一定要通过别人的帮助才能够办得到呢?自己不去尝试一下就先断定不行,是没有志气的表现。或者说,自己也真的是个窝囊废了。而一个窝囊废,别人是懒得理睬的,想去求人更没门了。虽然,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寻求别人帮助有时确是有必要的。但必须知道,求人帮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别人能帮你一时,但不可能帮你一世。更何况,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是有一点自私之心理的,若去帮助别人时常常要像拳师传授拳术那样总会有所保留的。而且,每个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没完没了的事情要做,一般是不想让别人去打扰自己正常生活。所以,如果你时常去向别人求助,是很容易让人生烦甚至是讨厌起来的。即使碍于面子,答应要帮助你,也往往是难以做到尽心尽力的,因而是不能常常满足得了你的要求的。这就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求出来的雨点是不大的”。而且,如果低估自己的能力去求人了,那自己消极的思想就会抬头并要葬送了自己的潜力,会让自己丧失掉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如果否认自我,一味地寄希望于他人,就永远无法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只能是受制于他人的了;如果过多地仰仗别人,还容易产生惰性和依赖感,极有可能要像个寄生虫似的活着,不但对别人毫无贡献,反而只是想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那更容易遭到别人的鄙视了。毫无疑问,那也就更容易耽误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了。所以,那种只想通过他人的帮助就去改变多舛的命运的想法可谓是一厢情愿,甚至可以是一种痴心妄想,因而是不可取的。人生在世,要时时牢记“求人不如求己”的理念。如果不是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是不可轻易去求人的。而要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当然,还应注意的是,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常有力所不及的地方,且“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就决定着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有时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单打独斗也确实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而学会寻找他人的帮助,适当利用各种各样的外力来帮助自己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也不能否认求人不如求己这一人生道理。因此,一个人在去从事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时候,只有始终坚持在先“求己”,且要把“求己”当做关键,把自己的力量当作核心力量的前提下,再充分去利用好种种外在的力量,才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