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常常见到一些让人费解的现象:原来亲密无间的朋友到后来反目成仇且做出了种种令旁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如一方怨恨另一方,甚至彼此做出了相互伤害的事情;原来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的关爱着,却招致了孩子的反感,甚至后来孩子还“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或干脆离家出走;有些人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而结果却适得其反,等等。这种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其实是“物极必反”这个事物发展规律在人际关系上的反映。正如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人与人之间太过亲密和太过疏远都不是最佳状态,一个人与他人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才是最为妥当的。
有一个哲学寓言是这样说的: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它们想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开始时老是不知道该保持怎么样的距离才是最好的,离得远些嘛又相互借不着各自身体内的热气;可凑在一起,则彼此身上的刺就要扎着对方的身体。于是忽近忽远反复地挪动着……经过多次磨合以后,它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互不伤害的前提下,去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着群体的温暖。豪猪这种寻求最适当距离的做法,人们称之为“豪猪哲学”。当然,豪猪本来是不可能与人相提并论的,但这个“豪猪哲学”却是能够给人一些有益的启示。人生在世,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所思所想更不可能是一致的。如果彼此间过于亲密就好像那豪猪各自身上的刺要扎着对方的身子那样,往往要相互碰撞出一些“火花”来的——那就是容易闹些情绪或产生一些矛盾,甚至要彼此伤害对方。因此,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去保持个适当的距离为好。
那么,人与人之间,到底怎样去保持个距离才算是适当的呢?这个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没有哪个模式可以套用。而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寻找出一个能让双方都乐意接受或可以接受的,又容易产生出最好效果的最佳距离出来。
跟陌生人的距离,可以定得稍远一些,因为彼此间本来就互不认识,更谈不上有已有什么交往过了,可能也没有相互往来之必要。但彼此所处的地方是既定的,也就是可能是同住在那么大的一个地方而已,一般共享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况且,“前头不见后头见”等等无意识碰面的现象又是经常的事情,所以,彼此间虽然好像是互不相关地生活着,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都是需要和谐共生的。因此,所拟定的距离要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讲究礼貌为前提,而且应该是有利于确保至少要做到自己不去侵害人家,也不让人家侵害了自己。
跟熟悉的人又如何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呢?那就要看彼此之间是否能谈得来,是否因追求某些利益而需要相互交往或相互利用和照应等情况去定了。如果彼此之间需要经常来往的,则那距离则自然要拉近一点。而如果只是一般的熟人,则可以保持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就行了,闲而无聊的时候能凑到一起聊聊天、散散心,平时见面时能道个好和打个招呼也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碰到特殊情况也要特殊处理一下的,如遇到婚丧喜庆的时候,就应该像个亲戚一样相互照应或互相帮助一下又是很有必要的了。当然,这“熟人”,应该是包括朋友在内。但要注意的是,与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了或将心窝子都淘空给他人看了。因为“人心隔肚皮”,岂能都将心腹事都说给他人听呢?有时候,就是看到朋友做错了事,你就应该真心去劝告或善意地去引导。但如果朋友他实在不听也就算了,否则你会“好心不得好报”的,甚至可能还要自取其辱、要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和感情。
跟自己对立的人或心胸狭窄的人或脾气古怪的人的距离,则应尽量疏远一点为好。因为你跟这些人既然是难以相处,或难以合得来,则与其相处时就要争争吵吵或闹什么其他的别扭,还不如远离着他们一点为好。但这个“远离”也是在于一个“远”字而已,也只是个特定的距离,并不能说一点联系都不需要了。因为,世界上绝对互不相关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何况,这世界就是这么狭小,说不定又会碰到一起的。
跟自己亲近的人的距离可以拉得近一些,尤其是直系亲属之间,由于血缘的关系也必然是要尽量缩短点距离的。但要注意,无论怎么缩短,也还需要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为好。因为,彼此间至少各自心中都有一定的秘密的,而且,各自不可能相同的个性也是必须得到维护和尊重的,等等。因而,彼此之间的关系再怎么“亲密”,也还是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为好。
每一个人的周围,都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因此,任何人都需要有区别地与各种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总的来说,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都需要保留一点分寸和保留有一点余地。正如“花未全开月未圆”那样,那才可算是人世间最好的境界。因为,花一旦全开,接着马上就要凋谢了;而月一旦全圆,接着马上就要缺损了。而那“未全开”、“未全圆”才使得你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所以,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你将得到的是海阔天空,并可以在人生之路上做到左右逢源且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