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的俗语,通常反映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很多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的。如“人在事中迷,就怕没人提”,“人到事中迷,就怕不听劝”。这两个俗语道出了人们在干事情时,往往有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或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需要别人去提醒、指点或者说需要别人给提些意见甚至劝告和批评。又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明”。这两句俗语又深刻指出了当事人往往有失去正确判断能力的时候,而这时局外人却倒是比较清醒的。如果一个人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规劝和批评,就能成为一个贤明的人。古人的这些话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且又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应从中得到启发,即做人一定要听得进他人的意见乃至劝告或批评,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言行,并使得自己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能够保持着清醒和旺盛的精力。再聪明能干的人,也有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如果不慎也容易犯错误的。别小看他人的意见、劝告和批评,如果真正做到能够听得进他人对于自己所提的中肯的意见、劝告和批评,那所起的作用,则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从谏如流的皇帝,魏征等人“知而即谏”,而他堂堂一个君临天下的大唐皇帝总能做到“虚心纳谏”,致使大唐王朝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辉煌的“贞观之治”。而与之相反的典型事例是,西楚霸王项羽,是个在得势时骄傲自负,不可一世的历史人物,他听不进谋士范增的劝告,终于演出了一曲自刎于乌江之边的历史悲剧。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不知看没看过古人的诸如以上所说的那些告诫后人的话,也不知学没学过诸如此类的其他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们不注意去吸取历史上有关这方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只遵循着似乎是自有一套的做人逻辑,即不去理睬或就是不去听取他人的意见、劝告或批评。究其原因并概括起来,可以归类为几种情况:一是,有些人在对待某些事情时,只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又错误地低估了别人。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总是错误的,而觉得不需要再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了,更无须去接受什么别人的批评。二是,有些人爱面子,本来是想听一些他人的意见的,但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认为如去听取他人的意见,可能还自我贬低了。因此当去听他人意见的时候总是感到不自在,或心不在焉,没能把精力集中起来。这样,也就当然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或劝告了。三是,有些人本性所然,这些人总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根本就不想去听取他人的意见、劝告,更甭谈什么还要接受他人的批评了。四是,有些人得到提拔后便高高在上,妄自尊大,刚愎自用,甚至颐指气使了,好像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随着职位的提升而一下子都相应地提高起来了,他下面的人的能力也都一下子都低过他。于是,他就认为如果再去听取别人,尤其是下级的意见或劝告的话,则有损于自己的威严了。甚至他根本就觉得他已没必要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劝告,更不容许他人对自己提出什么批评。五是,有些人就是只爱听好话、顺耳的话,而不爱听“逆耳”的话,因而总是反感和躲避那“逆耳”的话,即使是别人真心诚意的“忠言”也一概拒绝掉。毫无疑问,这种种现实社会性中听不进他人意见、劝告或批评的人们,其发展注定是要受到一些阻滞的,他们所从事的人生事业甚至还要遭到一些挫折和倒退的了。
要想听得进他人的意见劝告或批评,还须双方有默契地形成一种互动和协调,以便于形成一种互为联系和沟通的态势。唐朝魏征等大臣之所以敢于当着太宗皇帝的面谏言,就是因为太宗皇帝是个“贤明”之君,他身为皇帝却能为人谦恭,并能礼贤下士。所以,要想能够去听取他人的意见、劝告和批评,则必须始终保持一种与他人亲和的而又谦恭的态度。要让人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或值得他们去尊敬、爱戴和拥戴的人,是个随和或平易近人的人。这样,别人才敢去亲近你和愿意向你道真情、说真话,并诚心诚意地向你提出他们的意见、劝告和批评。而那提意见、劝告和批评的一方,也应该做到诚心诚意,有话当面讲,不能背后说,否则你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个搞阴谋诡计的人,或被认为是当面搞一套,背后却是另搞一套的小人。
概括地讲,要听得进他人的意见劝告或批评,就不要迷信个人的才智和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要集思广益、博采众议。尤其是,如果你是身为领导者,旁边自然会有很多人在奉承你或想方设法对你拍马屁和献媚,这时,你就更要注意防止自己“飘飘然”,要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襟怀坦白并要有海纳百川的情怀,切实做到亲民务实,并要谦恭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劝告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