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注异性、出现朦胧的性意识,这都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做父母的往往对这个问题过于敏感,对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反应过于强烈,严厉地批评、训斥孩子,把这归结为“学坏”,甚至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父母这种做法,有时会让孩子真的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很丢人的事情,变成了一个坏孩子,而充满了负疚感、罪恶感,心理负担沉重;有时,孩子反而会出于好奇或是逆反,偏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出一些本不该做的事,出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打压孩子的偶像情结
人都有偶像崇拜的情结,孩子更是如此,这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的行为,只是基于偶像崇拜情结的一种简单模仿,并不表明他真的理解了这种行为的对错,或者是否适合他,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和判断能力决定了他们往往更注重表象的东西,而并不去思考、分辨很多内在的、更深层次的东西。父母简单、粗暴的制止并不能使孩子明白他错在哪里,反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愤怒。有时,孩子原本只是一时的新鲜,也许几天就会忘掉。但父母的态度,反而强化了他的意识,促使他为了表示对父母的不满、抗争,把这种偶然的行为变成一种坏习惯。
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个偶像的行为,有哪些是对的,有哪些是不对、不合适的。告诉孩子,即使他是一个很能干、很高尚、很伟大的人,他也会有一些毛病、缺点;或者,在他来讲、对成年人来讲可能是无关紧要、无所谓对错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就不一定是合适的。
母亲(父亲)与孩子过分亲密
在有些家庭中,独生子与父母的关系过于亲密。尤其是在父亲工作忙碌忽视妻儿的情况下,有些男孩与母亲事实上成了感情上的“情人”。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其实,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但随着年龄增大,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明晰,这种倾向会逐渐消失。
但是有的母亲(父亲)出于对孩子的爱,一直对孩子极为亲昵。
事实证明,凡是有恋母或恋父情结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的性心理极不成熟,对异性或者苛责或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他们总是拿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作参照标准去选择结交异性,并容易产生情感依赖。这种影响甚至可能不自觉地延续到恋爱择偶阶段,他们要寻找“母亲型”或“父亲型”的配偶,而现实生活里,这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母子或父女之间,不管如何亲密,那只能是两代人之间的爱,与异性间的爱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对这一点把握不好,有可能使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性心理发生错位,做出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
亲子间的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爱,这种爱无法割舍,延续于两代人的一生。但亲子之爱也是有度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最终都要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母亲不能坐下来跟女儿谈谈性
梅子站在穿衣镜前,反复打量着自己:修长的大腿、浑圆而微翘的臀部、纤细的腰、隆起的胸部……她惊喜不已,惊喜中又分明掺有一丝丝恐慌——她不明白,那个在世上晃荡了整整15个年头的“丑小鸭”,怎么一夜之间就被“美天鹅”取代了。穿衣镜展现给她的还只是外观,深层次的变化更令人叫绝,如每月的例假来潮、隐秘部位的体毛萌发,还有心灵深处对异性的那一缕兴趣与依恋……
每当梅子试图问妈妈有关自己的变化时,妈妈总觉得难以启齿,或三言两句搪塞,或转身走掉。
青春期是一位女性由幼女长成成年妇女的过渡期,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她们的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很多是由性生理的成熟引起的,及时地、科学地对她们进行性教育,对于帮助她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母亲,对女儿进行性教育,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做母亲的如果不是把自己放在长者的位置,而是与女儿平等地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母女之间就可以无话不谈了。
通过电视等媒介,渗透“接吻、爱抚”一类的性行为,帮助她们正确看待这种建立在一定情感之上的身体交流,消除她们对性的“羞耻感”,但要告诉她们这种行为的年限以及尺度。
父亲不能大方地教儿子性知识
孩子进入青春期往往不愿意和父亲一起去洗澡。孩子不肯和爸爸一同去洗澡,说明他已经进入青春期后期,身体开始发育成熟了。有些正常现象,像遗精,他并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相反还认为是自己干了“坏事”,怕父母知道。在这个时候,有的爸爸会因为孩子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或指责孩子,让孩子非常委屈。如果父亲的态度选择得不合适,孩子将对性产生恐惧和罪恶感。
其实这时父亲应自然大方地教给儿子一些性知识,告诉他应该怎么正确面对来临的生理变化。在性教育中,爸爸应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父亲应多关心儿子的成长,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什么是男人,男人应该如何做事,男人的情感应是什么样。父亲要在儿子面前注意言辞的文明、仪表的得体等。
不理解孩子的那份孤独
有些家长总是不能理解孩子的孤独感,其实,儿童时期,孩子就能慢慢认识到别人与自己的区别,虽然也有害怕、担心、寂寞等,但因为自我认识相对不是很强,所以,只要有人做伴就能消除以上感觉。但进入青春期,伴随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他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逐渐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奇、纷繁复杂的“世界”,他们为自己生理上的变化而感到惶惑和恐惧,为心理上的“成熟”而兴奋和焦急,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陷入空幻的冥想和自我反省之中。
一方面,他们害怕别人发现、侵扰自己这块神圣的“领地”,于是本能地将自己闭锁起来,闭锁性是这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摆脱父母亲的监护,追求自我独立,他们自认为已经成为“大人”,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在强大、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那样的不堪一击。更由于他们的闭锁性,使人们难以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思想,而失去别人的帮助和理解,这就使他们陷入迷茫、痛苦和孤独之中,在他们看来,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
事实上,当自我发展,主体的独立性形成的时期,也正是主体孤独感产生的时期。
告诉孩子,他的喜、怒、哀、乐,别人包括做家长的你也都曾有过,不必过于留心自己的体验,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努力向外部世界伸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太苛刻
有这样一批父母:对待工作,他们追求完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对待孩子,他们也努力给其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同样成功。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怕孩子误入歧途,对孩子要求更加严格。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完美主义者,从怀孕时就开始注意健康饮食、胎教,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进行双语教育,在家中只能说英语,不许用汉语交流。孩子的周末比平常还忙:上钢琴班、英语班、奥数班……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生活上要求孩子循规蹈矩,如被子要叠得整齐、坐姿要端正、写字要工整、饮食要注意绝对卫生……
青春期不仅是生理上发育的阶段,也是心理上的转折阶段。在这样完美要求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做事认真,成绩优异,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是,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形成的完美习惯就会变本加厉,导致强迫症。因此,教育孩子不要太苛刻。
忽视孩子的情感培养
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
毋庸置疑,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怎样施于孩子身上,这也是值得思考的。很多母亲对孩子的爱流于溺爱,这对孩子是不利的。而还有些母亲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把他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健康的孩子应当通过母亲对自己的爱,学会如何去爱别人,这样就必须让孩子能够同别人进行情感的交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想自己,不想别人;没有同情心。
在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选择富有爱的情感教育内容,在教孩子懂得爱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学会给予爱。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
不太重视孩子的情绪表现
一次有关专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中进行测试和比较之后,发现中国父母与澳大利亚父母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差别。那就是,我们中国父母最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认真、刻苦地学习,是不是遵守纪律等,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孩子情感和情绪表现。
但澳大利亚父母却把孩子的情绪、情感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非常重视孩子平时的情绪状态,孩子是不是高兴,乐观。专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文化差异”。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老百姓一向不大管别人的情绪情感怎样,你高兴还是伤心,你心里感到压抑还是轻松愉快,都不大要紧,不会被别人注意,或者不被认为是什么大事情。
这种文化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我们要不要适当地转变一些家庭教育观念?比如,你“望子成龙”,这并不错,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但是,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写啊,念啊,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就能“成龙”吗?如果他的情绪、情感发展不正常,如果他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如果他的“努力”和“勤奋”都是被强迫的,如果他不诚实守信,如果他冷漠无情,不善于理解别人,他将来会怎样?
教育家经常说,教育要“抓住时机”。假如孩子给母亲亲手缝椅垫儿,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孩子会劳动,会干活儿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针一线中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关心,浸透着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回报。
私自拆开孩子的信件
一个女孩子在写给某青少年心理咨询所的信中写道:老师,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妈妈老是要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学里的、外面辅导班里认识的、一起排练节目的等。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们就写信联系。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妈妈就要拆开来,先看看,然后才肯给我。我说了她好几次,她就是不听。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孩子了,应当拥有自己的交友领域了,所以我感到妈妈这样做是不尊重我。那天,妈妈拆看了我的来信后,一边把信扔给我,一边说:“哼,你现在什么也不告诉我了,我看你瞒得了我。”天哪!我有什么东西要瞒着她呀!老师,你说我妈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孩子,为什么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父母正是因此而担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来越强,如写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都不愿主动地向父母透露。这时作为父母,可以经常主动地找孩子交谈,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也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了。
破坏孩子浪漫的感觉
艳艳梳头时要爸爸扎小辫,看电视时要坐在爸爸的腿上,晚上睡觉要爸爸给她讲故事。一次,艳艳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爸,我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可妈妈总说你。”妈妈开玩笑地说:“我们家的艳艳好像在跟爸爸谈恋爱。”没想到艳艳听了此话,一本正经地拉住爸爸,庄重地宣布:“我要和爸爸结婚!”妈妈故意让爸爸将自己抱得紧紧的,笑着对艳艳说:“你说爸爸更爱我们俩哪一个呢?”艳艳一声不吭,含着泪低着头悄悄地走了。
许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表现出对父母中异性的特别爱慕与亲昵。艳艳妈妈这种处理方式,在大人看来像是开玩笑,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妈妈是在刻意破坏孩子浪漫的感觉。
如果孩子宣称要嫁给爸爸或娶妈妈时,不要嘲笑孩子,把这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孩子3岁以后,对父母怀有的这种爱意,有时确实是一种类似性欲的感情,即便如此也很正常,属于普遍现象,无任何危险,这是对亲人情深义重的表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对父母中异性的浪漫爱恋,将奠定他未来家庭生活的模型。
以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网婚”
“网婚”,即“网络婚姻”。在家用电脑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只“猫”(调制解调器),“网络婚姻”之路即成通途。利用语言、图片所创造出来的刺激场景和虚拟温情,使那些尚不知婚姻真谛的少男少女,热衷于这种虚假的“卿卿我我”,毫无遮拦地谈“情”说“性”,其造成的危害,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日益显露出来。
发现孩子“网婚”,多数家长都会极为震惊,首先会进行粗暴的阻止,然后是喋喋不休地唠叨,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但不会终止网婚,还会更加地明目张胆,或者玩离家出走或失踪。
发现孩子搞“网婚”,父母可根据孩子与自己的亲密程度,由一方或双方与孩子一起进入“网婚”,要以理解的心态和孩子共同探讨,例如,母亲可以向子女提出在网上见一见他们的小朋友;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解决,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感觉。家长应该把这个问题看成是一次了解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契机,这样也有利于提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婚姻教育。
要让你的孩子充分认识网络世界虚拟性和险恶性,对“网络恋情”多一分清醒、少一分沉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告诉孩子不要轻易和网友见面,不要泄露私人的信息,比如:学校、家庭地址以及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