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免不了会产生矛盾,常常是靠沟通来解决的。然而,要真正取得沟通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沟通是双方面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这样,对方却不以为然;或者对方却不以为然。
沟通,指用各种行为体态来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能够准确地接收到对方所要传递和表达的思想。有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整个世界。”的确,在如今这个世界上,学会沟通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课题。
小刘生性内向腼腆,不善与人沟通。快30的人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好在他从事的是研究性质的工作,只要头脑灵活,能埋头苦干就行。可是不善与人沟通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
最近亲戚给他介绍一个姑娘,可是见了面他竟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临走时,姑娘问小刘的亲戚:“人长得倒挺帅,不过他是不是有沟通障碍呀?半天没说几句话,还都没说到点子上,让我怪尴尬的。”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免不了会产生矛盾,常常是靠沟通来解决的。然而,要真正取得沟通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沟通是双方面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这样,对方却不以为然;或者对方却不以为然。这就产生了矛盾,不能相互沟通,使两人之间就有了隔膜,使彼此纯洁的情谊变得模糊了。在这时候,就需要沟通,只有相互沟通,才能够相互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冰释前嫌。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沟通的技巧消除误会,化解不同的见解与意见,建立共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沟通的行为法则。
1.体谅他人的行为
这其中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所谓体谅是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且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当我们想对他人表示体谅与关心,惟有我们自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由于我们的了解与尊重,对方也相对体谅你的立场与好意,因而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
2.适当地提示对方
产生矛盾与误会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对方的健忘,我们的提示正可使对方信守承诺;反之若是对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们并未忘记事情,并且希望对方信守诺言。
3.善用询问与倾听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让自己不要为了维护权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做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以及对方的需求、愿望、意见与感受,并且运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诱导对方发表意见,进而对自己产生好感。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绝对善于询问以及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
4.不失时机地赞美对方
托尔斯泰说得好:“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单纯的人际关系中,称赞和赞许也是必要的,正如油滑对轮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轮子转得快。”利用心理上的相悦性,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不失时机地赞美别人。当然,赞美必须发自内心,同时应注意赞美他的具体的行为和变化,而不要笼统地夸这个人好。
5.学会表达感谢
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互助,所以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要忘说声“谢谢”。另外,不断去发现值得感谢的东西。感谢必须使用亲切的字眼。仅仅在心里感谢是不够的,还需要表达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
6.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7.承认我错了
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一句“我错了”可以勾销“新仇旧恨”,化解掉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对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人生。
8.要说到点子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忙的世界上,时间是最宝贵重要的东西,所以相互交流贵在说到点子上。交流时最重要的是你一开始就阐明你的意见,然后才作补充解释。
42.目标怎么总是无法实现
目标定得太大,会使人感到恐惧、痛苦,不容易实现;太小了,太容易实现,又会让人觉得没意思。有人说:“我要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什么条件都不具备,这只能是妄想。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周围许多人取得的成绩,再看看自己,就会产生落差感,继而困惑。为什么别人总是比我成功?为什么我总是在原地踏步?遇到这种情况,应先问问自己:我定下的目标合理吗?
林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意,生活中一些美好的想法总是难以实现。他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勤奋工作,可是每当自己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感到非常苦恼。林抱怨:“不是说,压力下会产生强大动力吗?我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很远的目标,每天都辛劳地为这个目标努力,可那目标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时间长了,林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无用,觉得在别人眼里很难做人。他觉得那种他所需要的被人认可的得意生活离自己很远。
现在,林生活的信心没了,工作的激情更是一天不如一天。见别人活得风光,实现着一个个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悲观的情绪笼罩着林。为何自己总是不能如意地生活着?林很颓废,很难过。
目标落空,很容易让人失去心理平衡。在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下,人自然会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质疑。所以,刚开始,不妨先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不需过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在有了一点成就感的时候,不要骄傲,马上再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需付出辛劳,然后又顺利地完成,再继续定下一个……如此一来,能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长进,心里就不会再对自己有看法,这样更有助于尽快达到目标。
有一个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一开始他觉得自己不能登到顶峰,能达到半山腰,他就感到满足了。他一次次向上攀登,终于攀登到了半山腰,看看自己脚下,兴奋不已,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到了半山腰。然后他想,我既然能到半山,为什么不能再向上呢?看看上面,他鼓励自己继续向上走。后来,他终于成功登上顶峰。可见,凡事都不要心急,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就定太高的目标。
来看哈佛商学院的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有27%的没有目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生活中不如意的抱怨很多;60%的人对目标的认识很模糊,他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能安稳度日;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生活在社会中上层,而且呈稳步上升趋势;另外的3%,他们有着短期和长期的生活目标,属于顶尖成功人士。这就是说,目标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也会影响其人生!
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制定出一个有效的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该看自己的表现了。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某一个阶段静下来评估一下进度,或是查看自己的效率。“看”到了成效,才能保持信心与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奋斗。
目标是人的生命历程中要求达到的境地和境界。境地是物质层面的;境界是精神层面的。
有人说自己想当个富有的人,这不算是目标,充其量只能是梦想。有多少钱可以称为富有?你准备用多长时间实现这一目标?
目标定得太大,会使人感到恐惧、痛苦,不容易实现;太小了,太容易实现,又会让人觉得没意思。有人说:“我要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什么条件都不具备,这只能是妄想。
43.好日子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应该是经过自身努力能触及的,形象地说就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对于好日子太过于理想化,非但不会给你带来幸福感,反而会带来心理负担。
有句话说得很经典:高处有月亮,但是假如你的目标是苹果,那么就不必飞到一万米的高空,否则你既得不到月亮也看不见苹果。所以很多时候,要想把握住看得见的幸福,就要适当降低飞行高度。
飞大学一毕业,就信心百倍地自己创业。他的目标很远大,他要在事业上做大做强,然后过上有别墅,有名车,能到世界各地旅游的好日子。可是忙碌了这么多年,飞一次次地被残酷的现实戏弄,到如今他已是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也跑了不少国家,可是飞仍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好日子,而且还觉得好日子离自己很遥远。对此,飞的心里没有感到一天的平静。他在心底呐喊:“我要飞!我要飞,飞到高空中,然后引吭高歌。”
有的时候,美好生活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但是由于你把目光投得太远,结果反而错过了机会。所以,如果你打定主意要摘下那个苹果,你就要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身高臂长以及弹跳能力。同时,重新考虑-下自己的方向,或许,只需稍微调整一下,情况就会好很多。
做什么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强求,到了水到渠成的那一天,一切都自然而然。来看两个事例。
一名非常有成就的歌唱家,她年轻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高音唱得很完美很圆润一气呵成,但是有的时候则根本唱不上去,为此她非常苦恼。后来她去请教一位名师,那位老师让她试着唱了唱,然后又听了她的情况介绍,建议她不要急着再去唱高音,而是每天做普通的发声练习。再后来,战争爆发了,她没有机会唱歌,于是索性不唱。战争结束之后,她再去见她的老师时,发现自己居然能非常轻松地唱出高音。从那以后,高音对她再也不是挑战。她认为这是声音得到了完全休息的缘故。
另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恋爱婚姻历程。她条件很好,也很自信,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可是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当然这没有什么,单身也很好。但她并不满意自己的单身状态,她觉得至少应该有男人来爱她--她有那么多的可取之处。她等了很久,以至于后来开始抱怨自己“曲高和寡”。再后来她的知心朋友劝慰她说:“既然你觉得高处不胜寒,为什么不下来一点呢?”于是,她稍微降低了一点自己的择偶标准,她不再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般“鸟瞰”男人。之后,她立刻发现自己有好多选择对象,而且这些对象也并不像她原先所想的那样缺乏生活情趣。
人类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原本是要给自己幸福和快乐,却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挟持,以至于忘掉人生本来的目的。追求生活的幸福,是人在本质上真正的需要。
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应该是经过自身努力能触及的,形象地说就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太远,不易实现,非但不会给你带来幸福感,反而会带来心理负担。所以,不要对自己那么刻薄,让自己因无法得到所谓的幸福而苦恼。
44.害怕失去竞争力,给自己加压
有些人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挫折、失败。而且,处处竞争,会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不自量力,盲目追求,往往会使个人的心理蒙受打击,产生挫折体验。这不仅白白耗费精力,也会给自信心和心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进一步的发展。
成是一个经理人,这些天竟然从早上起床开始他就想着要睡觉了。他盘算着什么时候睡觉比较划算,可算来算去,时间却在疯狂的工作中过去。成每天熬到深夜,想着终于可以睡觉了,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了。
成认为,成功是和人的意志力有直接联系的。所以,他要求自己,每天从起床的那一刻起,精力就得绝对旺盛,先拿出5分钟时间去公司的空地上跑十圈,然后强迫自己……他认为不这样,自己将失去竞争力。
可是到头来,成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做得不如意。他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被淘汰,别人会超过自己。他始终想做得最好,证明自己的能力是最棒的,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内心的焦虑却把生活的快乐都驱走了。
很多人认为,拼命工作才能挣到足够多的钱,拥有了足够多的钱,就能够保证生活的幸福与体面。事实上,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但很多人却因为工作,或者说只是为了提升、加薪,就强迫自己去竞争,甚至抛开正常的生活。结果却发现,这样做得不偿失,失去了和爱人缠绵,和朋友见面,出去运动旅游,读书看报的时间……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执著,距离幸福就越遥远。
丹尼斯·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位哲学家。一天,一位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华贵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便穿着它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突然间他觉得书房里陈旧的家具配不上这件睡袍,于是他迅速做了一个决定。很快,他更新了这些旧家具,书房终于和睡袍的档次相当了。然而理应感到心满意足的狄德罗,后来却越来越感到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被物质胁迫的感觉写成文章,题目就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欲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没有无欲无求的人,所以为了顺其自然,不为某些欲求所累,我们需要一些智慧。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往往孕育着简简单单的幸福与快乐。
你最好能热爱你的工作,因为这样你的工作效率才会更高。但是在你工作十分疲惫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给自己放个假,毕竟世界上的活永远也干不完,挣钱也没有个尽头。要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你的公司绝对不会因为你的几天休假而失去什么,而你得到的,则是状态的调整,以及难得的轻松。
有些人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挫折、失败。而且,处处竞争,会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上承受过大的压力,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因此,一个人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竞争的领域。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获得成功,又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欲望和需要是正常的,但你得找到最切合自己条件的需要,否则就无法得到心理的平衡。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依此付诸社会实践。做到了这一点,可以使自己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少受很多挫折。不对自己过分苛求,自然一点,对维持心理健康是极为有益的。
45.挖空心思想当官
当官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当大官上,那永远也满足不了这个欲望,殊不知“当了宰相望王侯”,一旦丢权,很容易失意绝望。
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许多人的头脑里都有很深的“官本位”思想。大人甚至教小孩:“好好读书,将来当大官。”以至于“学而优则仕”成了一些人唯一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种意识虽有所削弱,但在某些人的头脑里却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