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轻松搞定每笔交易:顶尖业务员的成交妙策
27991100000028

第28章 掌握火候,采取行动(2)

“反正再这样下去也没什么进展,把你所有的技巧都使出来吧!”

“我已经尽全力了。”

“那你不如直接问他们,到底为什么无法决定?”他建议。

“既然他们喜欢你,产品和价钱也都满意,到底为什么不买?其实你想说,你不如直接问他们。你忘了销售中最关键的一步?向他们要订单!”

我试了,我问了一位犹豫不决的顾客,是什么原因让他无法下决定?他困惑地说:“我真的不知道,没有原因,好吧!我买。”面对这类情况,提出这个简单问题的成功概率是百80%。

5.暗示对方已经成交

一次,着名成交高手法蓝屈的产品介绍还没结束,他的顾客毕肯已经兴趣盎然,销售进行得非常顺利。接着法蓝屈站起来,走到毕肯的办公桌前,问道:“可以借用你的电话吗?我要确定存货够不够。”他解释“,”我们都谈到这个地步了,我不想让你失望。“毕肯同意法蓝屈使用电话,这场交易完成了!

法蓝屈运用的正是”实际行动“秘诀。他以行动暗示双方已经成交,如果顾客没有阻止他的行动,则表示顾客确实愿意购买。这是成交秘诀中的强力武器。

有位激光唱机制造商采用包括”实际行动“秘诀在内的行销计划,结果年销售量增加了38%。这位制造商送给每位零售商一支蓝笔,并寄上私人信件,要求零售商进行下列步骤:在向顾客展示产品之后,马上走向顾客,递给顾客这支蓝笔,并说:“请在你要买的镭射唱机标签上签名。”

“为什么?”顾客一脸迷惑。

“标出你中意的激光唱机啊!也就是你想买的激光唱机。”

“我只不过是看一看而已!”顾客抗议。

“我知道,不过现在只有一件事需要决定,也就是这台精巧的镭射唱机是否带来绝佳的听觉享受?如果是,你就可以买了。现在请签下你的大名,我很快可以派人送到府上,在今天晚餐前,你就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

这是相当管用的销售手腕!重点是请顾客在标签上签名。通常,当销售进行到可以拿出蓝笔的时候,成交已经确定了。这支蓝笔代表成交时刻的实际行动,威力无与伦比。不论大城市或小乡村、大型卖场或路边摊贩,效果同样惊人。

上述行销计划,当然不仅是一支蓝笔。笔只是个象征,真正产生效果的是采取实际行动。在销售过程中,只要你加上实际行动,即使任何语言都无法打动的顾客,也可以在你手中成交。

一位女业务员正跟顾客说话,发现成交时机到了,她开始自言自语似的动手填订单(她早就把空白订单放在柜台上,所以当她拿起订单时,顾客不会逃之夭夭)。“两打这个和那个”,她边说边写,“还有四组这个。”她继续写着。她的眼睛只盯着订单,避开顾客的眼光。因此,顾客如果还不愿意购买,必须立刻阻止业务员。也就是说,顾客必须打断业务员的行动,告诉业务员时候还没到。但是,即使顾客还不愿意购买,也不一定有勇气阻止业务员的行动。也就是说,多数顾客会让业务员继续行动,最后顾客也会签名成交。

6.让顾客参与行动

美国着名的成交高手乔登,在底特律建立了千万美元的企业。乔登公司的产品是今天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工业用安全开关。乔登建立公司时,只有少数人听说过这种产品,而且不太重视这项产品。当时乔登是公司唯一的业务员。公司几乎没有业务。尽管他努力向顾客解释这项产品的优点,始终徒劳无功。接着,他只采取“实际行动”秘诀,结果创造了大量业务。于是乔登开始雇用业务员,并教他们如何运用这个秘诀。几个月不到,业绩居然超过原来的五年目标。

乔登到底如何运用这项秘诀呢?步骤是业务员走进顾客办公室,将样品放在桌上,告诉顾客:“拉一下把手。”这个实际行动开启了销售过程。十位顾客中,九位会拉把手。

“怎么样?”业务员说,“没有闪光、不会着火,任何人拉把手也不会触电。”接着再说,“贵工厂现在用哪一种安全开关?”

“我们没有安全开关。”顾客回答。

业务员故做吃惊状:“什么?贵工厂根本没有安全开关?”

“没有,我们工厂运行十多年了,从来不曾发生意外。”

说话间,业务员不时拉拉样品的把手,并将样品推到顾客摸得到的地方。多数顾客也会拉拉样品的把手,这是很自然的。

业务员继续说:“保了火险吗?”

“当然。”

“发生过火灾吗?”

“没有。”

“为什么不取消火险?”

“那怎么可以!我们随时可能碰到火灾,一定要有保护措施!”

“这就对了,贵工厂随时都可能发生电路意外,一次意外的损失金额,比为全厂换上安全开关的费用要高得多。”这时候成交时机成熟了,业务员早已不动声色地将订单放在样品旁边,此时业务员拿起订单,问:“贵工厂有多少三安培双刀开关?”顾客如果知道答案,他会告诉你有多少个。如果顾客不知道,业务员会说:“苏顿先生,请你把电工找来。我和他在工厂绕一圈,算算总共需要多少个。”巡一遍工厂之后,业务员已经把订单填妥了。他通常会顺便将笔递给顾客,说:“在下面签名就可以了。”

心理学家说,人类运用听觉,只能记得1/5的内容;运用视觉,记得2/5的内容。但是同进运用听觉及视觉,却可以记住4/5的内容。因此,业务员一定要记住,“说明”产品的同时,也要“展示”产品。

例如:汽车的瞬间加速、吸尘器的强劲吸力、塑料的坚固程度,或是地毯的柔软度……如果业务员能够让顾客用视觉及触觉确实加以感受,将能使顾客强烈认同这些特质。销售无形的服务时,这种技巧一样重要。当产品本身是无形的,如保险、广告……更要必须找出展示相关利益的方法。顾客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及嗅觉。展示产品时,同时诉诸多种感官,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顾客必须参与,才能加强购买意愿。所以,最重要的一步是进行出色的展示,接下来让顾客参与行动,当顾客成为主角时,就是决定购买的关键时刻了。

7.突出优势,务求成交

业务员拜访顾客,目的当然是成交,而不是参观各公司,或在顾客的办公室闲逛。业务员只要坚守第一原则“突出优势,务求成交”,就可以避自己成为纯拜访的“亲善大使”。当然。有时候业务拜访的结果,难免还是成为亲善访问(再能干的成交高手也会有失败的时候)。这是无可奈何的意外,绝不是原定目标。

纽顿是美国一家广告代理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公司位于观光胜地,当地政府正需要广告方面的协助。为了争取这个广告业务,纽顿特别强调他们是地当公司,了解当地问题,并能够投注全部心力。他还说,这一点是外地广告代理商不可能做到的。

当地位于美国南部,当时正值冬季。某一天,纽顿正准备广告提案。他在温暖的晨光中看报纸。在一份当地日报的第二版,纽顿看见占半个版面的广告文字如下:“屋外风雪连天,燃一支希尔顿香烟,尽情享受。”广告中是一对男女,坐在华丽的壁炉前,窗外是漫天风雪。

制作该广告的公司,正是纽顿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纽顿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放弃了原来的广告提案,只带了好几份相同的报纸走进会议室,将报约发给所有人,并翻至刊登该广告的版面。

“目前竞争广告代理权的,只剩下本公司以及一外地公司。”他说,“我一直提醒诸位,我是本地居民,我了解本地的问题,而且比来自外地的代理商更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各位面前的是该公司制作的广告,这个广告非常出色。以这份报纸的半个版面来说,香烟公司花了974.28美元刊登这个广告。广告商刊登广告,花的是客户的钱。也就是说,不管诸位成为谁的客户,将来刊登广告,花的是诸位的钱。”

“我只提出一个问题——诸位,谁在本地见过大风雪?”12个人之中,只有两个人举手。纽顿已经完成交易了。“像这样的大公司,所有条件都胜过我们,唯独对本地的了解不够,这一点我们占优势。”他说,“我很幸运能发掘到这样一个漂亮的方式,来突显我们公司的优势。”

8.抓住要领,准确出击

一天夜里,伍思特大学的一座主楼烧毁了。两天后,年轻的大学校长路易丝·霍尔登去找安德鲁·卡耐基先生。

霍尔登校长直截了当地说:“卡耐基先生你很忙,我也忙。我不想多占用您的宝贵时间。前天学校的主楼烧毁了,我想从您这里募集10万美元再建一座新的。”卡耐基先生说:“我并不想给学校那笔钱。”霍尔登校长说:“可您愿意帮助年轻人,对不对?我也是年轻人,现在处于困境。两天来我到处去找建筑商,看来我的重建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泡汤了。卡耐基先生,如果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可您的一座工厂毁了,您的感觉该会怎样呢?”

卡耐基先生说:“年轻人,如果在30天里你筹到10万,我就给你10万。”

霍尔登校长说:“如果能把时间延长到60天,到时我肯定来找您。”卡耐基先生说:“成交了!”霍尔登校长拿起帽子向门口走去,卡耐基先生在身后喊道:“记住了,只有60天!”霍尔登扭过头来坚定地说:“知道了,全记住了。”

见面过程只有4分钟。

50天里霍尔登校长筹集到了10万元,拿着支票来找卡耐基先生,卡耐基先生给了他另外10万,笑着说:“年轻人,下次再来别呆太久,要知道和你谈一分钟话我要花25000元。”

路易丝·霍尔登做到了准确出击,因为他准确地知道卡耐基先生对年轻人最具怜悯之心。

贝特格先生曾亲身经历了这条定律下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一次,贝特格在西部的一个大城市办事,一个名叫布朗的年轻人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中他说:“贝特格先生,我是布朗,现在我正准备开办一所给年轻推销员培训的学校。我们准备下个月开课。今晚在你住的饭店里,我正准备主持一个有数百人参加的会议。为了这个会我们着实花了不少钱,真心地希望您能讲几句。除了邀请您之外,还有其他几位,所以您的讲话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其实关于推销、销售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否则我怎么能组织一个培训学校呢?真希望您能来……”他喋喋不休地说了一大通。

贝特格并不认识这个叫布朗的年轻人,心想我干吗要帮助他?我够忙的了,有一大堆事要做,那可是我自己的事,况且我已准备好了明天要走。所以贝特格先生客气地祝他成功,并请他允许自己明天上路。布朗喋喋不休的一堆话真让贝特格先生感到不舒服。

没过多一会儿,又有一个叫怀特的青年给贝特格先生打电话,内容也是关于训练班的事。他是这样说的:“贝特格先生,我是乔·怀特。我知道布朗先生已在电话中跟您说了我们要开办培训班的事,也知道您很忙,明天还要赶路,不过您要能抽时间和我们在一起呆几分钟,我们将感激不尽。我知道您对青年一代一直关心备至,您的讲话将使他们鼓足勇气,一往无前。有了您的讲话,我们的培训班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其他的演讲人我也不认识,但我想您比他们更好。”

布朗犯了这样的错误,那就是只说自己知道的和自己想要得到的。而怀特根本不提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他懂得什么叫“准确出击”。他的话感动了贝特格先生,使贝特格先生无法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