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的个性极强,他突出的优点是勇于任事,敢作敢为,办事一向以国事为重,雷厉风行。康熙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负责钱粮入库等事。当时有一个亲王管户部事,指令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大胆谏阻,而亲王不听,他便准备了一个大柜子,内蓄萁钱,外写“某王赢余”置于户部东廊下,使其贪赃行径暴露于众,结果把那个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乃停止多收。这件事被雍正帝看在眼里,他佩服李卫敢于做事的胆量和作风,因此,即位之后便升李卫为云南盐驿道。
李卫不论办什么事情都是一鼓作气,有一种不干出名堂誓不罢休的拼劲儿。康熙来年,盐务废弛,百弊丛生。李卫任云南盐驿道,一上任便严格管理,严肃法纪,并毫不留情面地劾罢多名不法官吏,使整顿盐务取得明显效果。雍正帝正是看中了他的长处,才不断提升,委以重任、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云南布政使,三年擢浙江巡抚,四年兼理两浙盐务,五年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六年兼理江苏盗案,七年加兵部尚书衔,复加太子太傅,十年署理刑部尚书、寻授为直隶总督。李卫所到之地,都能顿见成效,实践证明雍正帝用李卫是正确的。
然而,李并非完人,同他的优点那样突出一样,他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他生性骄纵,对上官粗率无礼,对属下又十分刻薄,有时还接受他人的馈赠。因此,与上下左右的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人向雍正帝告他的状。
对这样一个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雍正帝并不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李卫离开浙江之后,仍干预浙江事务,被后任浙江总督程元章密参。雍正帝就此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
这段话反映了雍正帝对李卫的基本评价,即勇于任事,大节好;而粗率狂纵,不注意小节。同时也阐述了重用李卫的原因,即要用其大节,发挥其优长,并以他为榜样,教育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改变“视国政如膜外”的颓废风气。
雍正帝能用李卫之长,而且是真正的信任和重用。但对李卫的缺点也不断进行批评教育,望其悔改。人们可以从《朱批谕旨》的《李卫奏折》中清楚地看到这点。李卫刚提升为云南省盐驿道时,雍正帝对他说:“尔以少年锋锐之气,而兼报效情殷,于上司僚友中过于强毅自用,致招恃恩犯纵之讥”,要他一家以“谦能”待人,避免“以气凌人之咎”。当有人向雍正帝反映李卫对上司无礼,且收受川马、古董等礼物,雍正帝明确向李卫指出“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
其克谨克慎毋忽”,“嗣后极宜谦恭持已”。为了使李卫弄清刚直与傲慢的区别,雍正帝告诫说:“不避嫌怨与胜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弗相交涉。汝宜勤修者,惟‘涵养’二宁最为切要,务须勉为全人,方不有负知遇殊恩,竭力操持可也”。
直到晚年,雍正帝仍教育开导李卫说:“谨言之戒,朕屡经谆训,不管再三。夫立身行已,于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何进德修业之可期,向后当竭力悔改,时自检点,勤力从容,涵养久功,渐融粗猛,傲慢久习,则谤毁不弭自消矣。惟口出兴戎,可不慎诸!”李卫正是在雍正帝的充分信任和谆谆教诲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为雍正帝朝最着名的三位封疆大吏之一。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木匠手中无烂木”。从某种意义上说。会用人的老板。可以使任何人都派上用场,“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也。”
唐王李世民让封德彝举荐贤才。
封德彝久无所举,唐王就责问他。他辩解说:“不是臣不尽心尽力,而是到现在为止,臣还没有找到奇才啊!”唐王当即就批评了他:“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取所长。古时候的贤能帝王,岂是从其他时代借来人才而达到天下大治的?你应当检讨自己没有知人之明,而不应该污蔑这个时代没有贤能之士。”
在留给太子李治《帝范》一书中,唐乇教导说:
“明智帝王用人,如同巧匠运用木材,直木用来做辕子,曲木用来做轮子,长木用来做栋梁,短木用来做边角,无论曲直长短,各有所用。明智帝王的用人之道也是这样,对于智慧高的人就利用其智谋,对于愚笨的人就利用其力量,对于勇敢的人就利用其威风,对于胆怯的人就利用其谨慎。无论智愚勇怯,都能加以利用。所以说,良匠手下无弃置不用的木材,明智帝工手下没有无用的人士。”
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选材的时候应该相信:任何一种形状的木材都有用。然而,一些领导在选材时往往以貌取人,殊不知,一些材有大用者,往往“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如果把识才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识人才,乃至失去人才。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有什么大用。
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
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不高兴,只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有旷世之才的庞统,只因长相不美,竟然几次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后来,还是张飞了解了他的真才后极力举荐,刘备才委以副军师的职务。
而司马懿在识人用人方面则比孙权和刘备更聪明。他任用的名将邓艾在小时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
邓艾从小是个孤儿,做过放牛娃,犯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常常憋得脸红脖子粗。像他那样的人想要做官没有什么指望的。于是他从小喜欢武艺,爱看兵书,每见高山大河、形势险要的地方,他总要指指点点,结结巴巴对人说:“这……这里驻一支兵……兵马……,敌……敌人就……打不进来。”
人们还笑他人小心大,做不了文官还想当武将。
就这样的一个人,也被司马懿看中了,并作了尚书郎。后来,邓艾带兵消灭了蜀国,打破“三分天下”的格局。
晋代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识察其本质的,凭一个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
作为领导者,要真正识别人才,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审察,看其是否有相当的能力,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不注重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使用,不注重其专长的发挥,仅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其能力的大小,甚至由此来决定人才的取舍,那么,必将导致人才被埋没,事业受损失。
以公心管人,那么用人的标准就是贤与能。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出众的才能,能够胜任职务,即应人尽其用,而不应照顾个人与人才的关系是亲还是疏。
举贤不避亲的例子以谢安最为典型。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宰相。当时东晋偏安江南,北力依然处于十六国封建割据的时期。其中割据关中的前秦势力发展最为迅速,到孝武帝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它已吞灭了前燕、前凉、仇池和代四个政权,统一了北方,并且占领了东晋的粱(州治今陕西关中)、益(州治今四川成都)二州。整个黄河流域及江、汉上游均在其控制之下、秦军拥有骑兵近30万,步兵可征集六七十万。与江南的东晋相比,无论在地域、军事实力等方面均占优势。
前秦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东晋的安全。太元二年(公元377年),晋帝颁诏,征选文臣武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宰相谢安不避嫌疑,“违众举亲”,力荐其侄儿谢玄。
谢玄,字幼度,自幼丧父,跟随叔父谢安长大。他天资聪慧,勤备好学,深得谢安器重,有一天,谢安把子侄们召集在一起,问他们:“作父母的为何期望儿孙们都能出类拔萃呢?”众人闷不作声,谢玄却脱口而出:“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即希望子弟们像香花佳木一样,使它生于堂阶之前,光耀门庭。谢安听了此话,十分满意,对其充满厚望。成人后,谢玄才略出众,日渐成熟。
谢安荐举谢玄时,谢玄年仅34岁。孝武遂拜其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负责长江以北征讨诸事。消息传出,朝中议论纷纷。中书郎郗超素与谢安不睦,然听说谢安举谢玄为将,也叹服道:“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认为谢安敢于违背一般人的意志,推举自己的亲人,这是深明大义的表现。谢玄之所以能不负其举,是由于他有着出众的才能。但是由于谢玄一向不愿做官,官府屡征不就,只是后来在桓温府中做过幕僚,因而朝中许多人不了解谢玄的才识,故听了郗超之言后都不以为然。郗超于是以自己亲眼所见向众臣解释道:“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他通过谢玄在桓温府中量才用人的情况,说明谢幺的才能,将会不负众望。群臣听后才信服不疑。
谢玄在叔父的荐举下,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职后,他驻军广陵(今江苏扬州)。他在当地招募勇士,组建了一支强劲的“北府兵”。
太元四年(公元379年)谢玄率兵连败来犯的前秦将领俱难、彭超。太元八年八月,前秦王符坚发兵90万,号称阿万,兵分三路,东下攻晋。苻峰十分骄狂,扬言:“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之众,投(马)鞭于(长)江,足断其流”。其军队“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大有席卷江南之势。东晋政府令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幺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8万屯扎洛涧(今安徽怀远西南)东岸,与洛涧西岸的秦军梁成所部,隔水列阵。
谢幺对于秦军的进攻态势作了冷静地分析和岗密地措置。他先派精兵5000夜袭洛涧,获得大胜,杀死了前秦士兵1.5万余人,然后率大军8万向前推进,直逼淝水(寿阳东北瓦埠湖至濉水的一段),苻坚布置前锋军20多万把守淝水,谢幺利用苻坚希图速战速决的心理和前锋刚败、兵心小稳的机会,故意遣人对苻坚说希望秦军暂时后退,让晋车渡过淝水,双方决一胜负一苻坚认为:当晋军渡过一半时,使精锐骑兵冲杀,必可稳得胜利,遂下令退兵。秦军不退尚可,一退阵势大乱,失去控制,以为前线秦军战败,遂争相奔逃。身困秦营的晋将朱序,又乘机在秦军阵后大声呼喊:“秦兵败矣!”秦军信以为真,个个争先逃命,致使全线大溃。谢玄等率精兵8000渡过淝水,迅速追杀而来。结果前秦军队完全溃败,大将苻融被杀,苻坚带伤逃走。秦军人马自相践踏及投水溺死者不可胜计,逃者“闻风声鹤唳”,心惊胆战,以为晋兵追至,故不敢停步。待苻坚逃至洛阳时,百万大军仅剩十几万人了。
淝水之战,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彻底粉碎了苻秦大举灭晋的企图,扭转了晋军被动的局面,为稳定江南局势,收复江北失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一战的取胜,关键得力于谢玄的运筹和指挥,谢玄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才干,证明了其叔父荐举的公正得当。
领导者应该勇敢保护那些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尤其要能容忍下属的短处。甚至“偏袒下属的短处。其用意当然不是喜欢或者纵容下属的短处,而是用其之长、避其所短。
在多数情况下,领导者图的是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利用下属的长处;其二,赢得人心,进一步密上下级的关系;其三,极大地提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声誉,有要将自己塑造成宽厚、豁达的领导者的新形象;其四,为了实现某个既定的管理目标。因此,在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时,领导者必须本着“得”大于“失”的行为准则来行事,只有当容短护短这一行为本身不超过其条临界线时,采取容短护短的方法,才是有价值的,可行的。
在不超临界线的前提下,领导者在具体运用容短护短原则叫,仍然面临着十分广阔的选择余地。这时候,作为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就应该充分利用手中执掌的选择权,灵活掌握护短的“度”,放手大胆地“袒护”自己的下属。
子发是楚国的一位将领,他特别注意选揽人才,善于利用这些人的长处为自己服务。楚国有一位擅偷窃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便去投靠子发。小偷对子发说:“听说您愿意使用有技艺的人,我是个小偷,以前不务正业,如果您能收留我,我愿意为您当差,以我的技艺为您服务。”
子发听小偷这么说,又见他满脸诚意,很是高兴,连忙从座位上起身,对小偷以礼相待,竟连腰带也顾不上系紧、帽子也来不及戴端正,小偷见子发果然是真心,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子发手下的官员、侍从们都劝减说:“小偷是天下的盗贼,为人们所不齿,您怎么对他如此尊重?”
子发摆摆手说:“你们难以理解,以后就会明白,我自有道理。”
适逢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王派子发率军队的去迎战齐兵,结果,连续交锋33次,楚军都败下阵来。
军帐内,子发召集大小将领商议退兵的策略,将领们想了好多计谋,个个忠诚无比,可是对击退齐兵却一筹莫展,而齐兵反而愈战愈勇。
面对紧张的形势,那个小偷来到帐前求见,主动请缨。
小偷说:“我有个办法,让我去试试吧、”子发见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夜间小偷溜进齐军军营内,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齐将首领的帷帐偷了出来,回到楚营交给了子发,子发便派了一个使者将帷帐送还齐营对齐军说:“我们有一个士兵出去砍柴,得到了将军的帷帐,现特前来送还”。齐兵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潜进齐营,取回来齐军首领的枪头。子发又派人送还。
第一天,小偷第三次到了齐营,取回来齐军首领的头发簪子。子发第三次派人将簪子送还,这一回,齐军首领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齐军军营中议论纷纷,各级将领大为惊骇。
于是,齐军首领召集军中将士们商议对策,首领对大家说:“今天如不退军,楚军只怕要取到我的头了!”将士们无言以对,首领立即下令撤军。
齐军终于退兵而走,楚营内大大嘉奖了那个立功小偷,众将上无不佩服子发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