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诗里看月
27980600000032

第32章 清明一霎又今朝

清明一霎又今朝。

头脑里先是闪现出杜牧的千古绝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雨绵绵,春意纷纷,不知是离人泪还是老天情,都含蓄在纷纷雨里,依附在断魂人上,消逝在浇愁酒中。然后一幅冷色调的图画浮现了:坟堆旁,墓碑前,立着三五个人,焚香、烧纸,默默无语,飞扬的纸灰里撒满了沉重的哀思……

这是想像中的清明节。这是传统意义的清明节。古时有“寒食上墓”的习俗,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就传为清明扫墓。旧时扫墓十分流行——据《京都风俗志》载:“是日倾城上冢,九门城外,自晨至暮,处处飞灰,其野店荒村,酒食一磬。”据说这清明扫墓的源头,竟然和“智慧化身”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盖庙,于是百姓就在清明前后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如此扫墓措置不当,下令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清明拜祭的风俗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坟墓了。也许这是人们对神化了的孔明先生的另一种崇敬,之前清明扫墓也肯定是有的,大概到了这时才真正成了习俗。

真正意义上的清明不只是扫墓。

清明时节有插柳之习俗。《风土记》称清明为“柳节”。人们或者是把攀折下来的柳枝插下屋檐下或门窗上,或者是直接把柳枝插在头上。尤其是妇女,用柳条编成精巧的圈儿插在鬓上表示青春常在。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似是分别对儿童、妇女而言。宋朝杨韫华《山塘擢歌》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说明还有人借插柳而卖柳,赚点辛苦钱哩。《唐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中宗在清明节赐臣子以柳条,编织柳圈,以避虫疫。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这又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炽盛。

清明插柳的习俗的源起,据说与悼念介子推有关。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当上国君(晋文公)后,介子推偕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下令烧山以逼他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靠在一棵大柳树下,被活活烧死。翌年,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死柳复活,千条柳丝随风漫舞,文公掐了一根,编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学着折柳插头。插柳习俗由此而生。宋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清明》的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中“焚死不公侯”的“士”就是介子推,“人乞”就是那让人笑掉大牙的有一妻一妾的齐人了。诗人描写清明时节之景,借乞食的齐人和焚死的介子推,抒“贤愚难辨”之情,实在是妙!

清明时节还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等。唐代诗人韦庄有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后两句写女子在花树深处荡秋千,若隐若现,煞是好看。秋千,如今还是可以荡的;但作为中国古代足球的蹴鞠,唐宋时盛行,可惜如今已失传了。如今还有斗鸡,但极少见了。当然最爱做的活动就是放风筝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孩子们的乐趣。飘满风筝的天空,这又何只是孩子们的天堂!和风熙日,湛蓝的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神话故事中的神仙、戏曲中的人物,更有展翅飞舞的蝴蝶、摆尾摇动的金鱼,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图画啊!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更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光。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真是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宋代诗人吴维信的《清明诗》曾作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生动形象地绘出了一幅人们竞相外出踏青图。而大文豪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词句,更是画出了一幅清新迷人的踏青风俗画。

“清明”两字的来历,据《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今的人们,常常为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所累,不如趁着风和日暖的清明时节出去透透气,舒活舒活筋骨。如今的清明,不再是“胡园断肠处”,定会是“日夜柳条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