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或许没有什么优点,但玩台球的技术却很高明,或者酒量不错等等,都可以加以利用。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你赞美的内容,对于被赞美者来说,越是少见的,越是可贵的。如果某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偶然一次你发现这个女孩子长了一对可爱的小虎牙,于是你赞美了她,那她一定会非常开心。
春节期间,小李住在乡下的大伯带着五岁的小孩子毛毛在小李家住了几天。由于毛毛性格内向,见了生人不爱说话,特别是和小李的女儿宁宁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显得聪明伶俐,另一个就显得呆头呆脑,这让大伯觉得脸上挂不住。一天晚饭后,小李和大伯带着孩子们去逛公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宁宁的哭声。原来是毛毛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上还在淌血呢,不过,毛毛还是忍着没哭,倒把宁宁吓哭了。大伯一见毛毛惹了祸,气不打一处来,正要教训毛毛,小李忙扶起毛毛啧啧称赞道:“农村的孩子就是特别能吃苦,伤成这样都不吭一声,将来肯定有出息!哪像我们家宁宁,看见一只蚂蚁都能吓个半死。”一番话,说得大伯心里畅快多了。
从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小李的伯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小李却能够在毛毛身上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真不愧为一位赞美高手。
赞美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必须要有眼光。俗话说:“站得高才会看得远。”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也就是在当前的状态下并不太明显的优点。因此,只有具有高瞻远瞩的人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推知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无形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赞美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有时候还必须要有专业的眼光,而且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
一次,赵培鑫把一个姓唐的年轻人介绍给程砚秋大师时,夸奖道:“小唐是约翰大学的高材生!对老生、青衣、花旦都拉得好,近来潜心钻研你的程腔,依我听简直跟周昌华拉得一模一样。”当时,唐正师从周昌华学胡琴,而程砚秋已是一位知名的京剧大师。由于赵培鑫对京剧有一定研究,具有伯乐识别千里马的功底,看人一般都比较准。所以,他的一席话让程砚秋开始注意这个年轻人。但唐自己对于程砚秋的一番赞美,却使得程砚秋将其引为知己朋友。唐对程砚秋说:“我喜欢你的戏!您的唱腔深沉细腻、节奏感强、新颖动听,变化多。特别是愁戏,感情真挚,包含有丰富的内容……”程砚秋听完后高兴地说:“好!我们京剧必须提高,就是需要文化水平高的大学生参加进来一起搞,我欢迎你呀!”后来,二人成为亲密的挚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去挖掘他人身上不易被别人发现的优点,这既是用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我们赞美他人所必须具有的眼光。
耐心地倾听会让对方觉得你很尊重他
在交谈过程中,耐心地倾听会让对方觉得你以他为中心,你很尊重他,能分享他的欢乐,肯定他的成功。
学会倾听,要在交谈过程中认真注意对方的语言、神态等细节,让他有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只做一个旁听者。你的倾听一则是对他的尊重,让对方有满足感;更重要的是,你能从他的话语中获得许多你想得到的东西,然后再有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称为“后发制人”。
有时,我们会毫无抗拒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若有人直白地说我们错了,我们反而会迁怒于他,更固执己见。显然,不是那些想法有多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有一次,我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我家布置一些窗帘,等到账单送来,我吃了一惊。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我,看着那些窗帘,问起价钱,然后她面带得意之色,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真的吗?不错,她说的是实话,可是很少有人愿意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于是,我开始为自己辩解。所以,要想使对方能够耐心地倾听,就要说对方爱听的话,说对方引以为荣的话。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非常热心,说她希望家里能负担得起购买那些精美窗帘的费用,我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我说,“我自己也负担不起,我所付的价钱太高了,我甚至有些后悔订了这些窗帘。”
可见,当我们作出错误判断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但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合适,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
人都喜欢以自己为中心,有人找你聊天,大多只是要你当一个听众,能偶尔回答他几个其实他已想好答案的问题。这时的你,当然应该尽量满足他了。
在一次新老科技交流会上,A女士因为第一次遇到这种场合,所以不知该找谁交流才好。于是,她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喝咖啡。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士从人群中走过来。A女士开始看见她和几个人聊着,但她几次都被别人打断,很是扫兴。她看见A女士一个人坐着,便过来找她谈话。她开始讲她对新型激光割治装备的见解和她对此作出的贡献等。整整40分钟,A女士都只是静静地倾听,说实话,A女士是搞生物研究的,肯定和她所说的没多大关系,但她没有因此而显出不耐烦。对方偶尔征求她的意见,她要么微笑,要么点头,一直到对方尽兴为止。
会议结束时,对方对她赞不绝口,说她知识丰富,是个很好的交谈对象,以后大家多联系,有事找她帮忙。
从头到尾,A女士都没有发表多少自己的看法,这简直不是在交谈,而只是对方在单方面地谈。可结果却令对方大加赞赏。可见,耐心倾听也是一种赞美对方的方式。
另外,在倾听的时候,你一定要显出全身心地投入的样子,要让对方感觉你在注意听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妙的办法就是看着对方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不光可以让对方觉得你在重视他,还可以从眼神中发现许多语言中所得不到的信息。不过,现实生活的情形不是某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的,但只要我们能掌握好这一原则,并能灵活运用,肯定会受益匪浅。
与其赞美他人的相貌不如称赞其才华
最聪明的赞美者,是做一些对方喜欢的事,但却不表明是为对方而做的。这是称赞一个人才华的最高境界,即于无声之处胜有声。特别是领导与下属之间,这种用行动来表达赞美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骄人的相貌、得体的穿戴。有些时候,你会遇到一些不修边幅,但是却很有才华的人。而才华却不能由外表显现出来,因此,你要学会察言观色,挖掘这个人的内在的知识含量。
古书上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因此,要学会赞美他人,首先必须具有发现他人才华的慧眼,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他人的才华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丰子恺考入浙江一师后,李叔同教他图画课。在教木炭模型写生时,李叔同先给大家示范,画好后,把画贴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都照着黑板上的范画临摹起来,只有丰子恺和少数几个同学依照李叔同的要求直接从石膏上写生。李叔同注意到了丰子恺的聪慧。
一次,李叔同以和气的口吻对丰子恺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地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学生。你以后,可以……”李叔同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观察了一下丰子恺的反应。此时,丰子恺不只为老师的赞扬而欢欣鼓舞,也意识到了老师对他的殷切希望。于是丰子恺连说:“谢谢,谢谢先生!”丰子恺后来成了杰出的画家,他说,是李叔同先生这天的赞扬激励他走上了艺术之路。
李叔同从一个细微之处意识到了丰子恺的艺术天赋。他没有就事论事地夸奖丰子恺认真的求学态度,而是间接地赞美了丰子恺的才华,从而使丰子恺坚定了踏上艺术之路的信心。
在称赞他人的才华时,要注意称赞的技巧。好的称赞技巧能让你的赞美更有吸引力。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赞美他人的高手,部下萧何是帮他夺天下、定乾坤的三杰之一,常常得到刘邦的称赞。有的部下不服气,向刘邦进言说:“臣等亲自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多则打仗百多次,少则几十次,攻城掠地,各有其功。萧何未曾有汗马功劳,只会舞文弄墨,发发议论,却位居我等之上,为何?”刘邦回答说:“尔等知道打猎吗?”群臣皆称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不知其意所指,只答道:“知道。”刘邦巧妙引喻道:“打猎时,追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兔子踪迹指示其所在位置的是人。现在你们的功劳是抓到了猎物,而萧何却指定了猎物的位置。因此,他的功劳是无人能及的。”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
在这里,刘邦巧妙地将诸功臣的功劳与萧何的功劳进行比较,并得出萧何功劳最大的结论,也让众人在对比中意识到了与萧何的差距,真不愧为一名赞美高手。
有人曾说,最聪明的赞美者,是做一些对方喜欢的事,但却不表明是为对方而做的。这是称赞一个人才华的最高境界,即于无声之处胜有声。特别是领导与下属之间,这种用行动来表达赞美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如为下属升职加薪、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下属,这样更让人感觉得到你对下属的尊重与爱护。
才华是一个人通过后天努力所得,所以,更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赞美。赞美他人的才华比赞美他人的相貌更让人高兴。因此,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其貌不扬者时,不妨仔细地将其才华赞美一番,这样不仅可以使对方身心愉悦,也可以为你赢来更多的赞美。
称赞对方引以为豪的地方
人人都做过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常常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如:“想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
对于一位老师而言,引以为荣的往往是其学生在社会上很有出息,你为了表达对他的赞美,不妨说:“某某真不愧是你的得意门生啊!现在已经自己出书了。”对于一位一生都默默无闻的母亲,引以为荣的往往是她那几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如果对她说:“你有福气啊,两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她一定会高兴不已。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引以为荣的往往是他们年轻时的那些血与火的经历,你如果能搬上一张小板凳,坐在他面前,听他娓娓道出那些陈年往事,已经是对他们最好的赞美了。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乾隆皇帝喜欢品茶、论诗,对茶道颇有见地,并引以为荣。有一天,宰相张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刚想休息,乾隆忽然来造访,张廷玉感到莫大的荣幸,称赞乾隆道:“臣在先帝手里办了13年差,从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张廷玉深知乾隆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隆年雪水挖出来煎茶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随从坐下:“今天我们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礼。”水开时,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廷玉听后由衷地赞美道:“我哪里懂得这些,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水和茶,却从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真叫人瞠目结舌,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恭听。乾隆的话刚结束,张廷玉奉赞道:“今天皇上这番宏论,从孔孟仁恕之道发端,譬讲三朝政纳,虽然只是三个字‘趋中庸’,却发聋振聩,令人心目一开。皇上圣学,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乾隆大大满足了一把。
张廷玉和李卫作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对自己的杂经和“宏论”引以为豪。而张李二人便投其所好,对其大加赞美,达到了皆大欢喜的目的。
一个人到了晚年,当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更喜欢回味和谈论自己曾经历的那些大风大浪,希望得到晚辈的赞美和崇敬。
抓住他人最重视、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并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进行赞美,其效果往往非同寻常。
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亦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又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头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师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真可谓区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位后生正是抓住了曾国藩自视“仁德”这一点,投其所好地进行了赞美,结果飞来洪福。
由此可见,只要赞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和风细雨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在讲究说话艺术的今天,良药未必苦口,批评也要讲究方法。态度强硬的批评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由于自尊心严重受挫,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因此,学会和风细语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好处多多!
人人都喜欢表扬、称赞,批评总是令人难堪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了别人的错误而不指出,甚至还去随声附和,那将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是交际中最难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宗旨是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要使对方从根本上、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细心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从而帮助他认识并改正错误。
有一天一大早,某部门科长见到他的女秘书,便夸她:“你昨天拟的那份报告很好,我很喜欢。”那位女秘书听了受宠若惊,很高兴。这位科长又不慌不忙地说:“不过,要是没有错别字将会更好,今后打字的时候多留点心。”
这位科长的方法值得效仿。它就像裹上糖衣的药丸,先让人感到甜,容易一下子吞到肚里。这样,药物进入肠胃之后再发生作用,病人既不会感到药苦,又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在讲究说话艺术的今天,良药未必苦口,批评也要讲究方法。态度强硬的批评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由于自尊心严重受挫,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因此,学会和风细语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好处多多!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他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让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上面满是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