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最有钱途的男人——马云
27972800000007

第7章 狂人马云(7)

张瑛和马云是大学同学。在大学4年的时间里他们相识相爱,毕业后他们就领了结婚证。后来,他们又都到同一所学校教书。当有人问到张瑛为什么会喜欢上马云时,她说:“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张瑛的择夫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她与众不同的个性。

1995年,当大多数中国人都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时候,马云丢掉当时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投身互联网。张瑛也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但是二话没说也把工作辞了,陪着马云东拼西凑拿出10万元钱,在只有一间屋子的办公室里创办起了中国黄页。张瑛用“一块钱一块钱数着花”来形容当时生活的艰难。

初创时期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马云一有什么点子,就召集大家在他家里开会。张瑛虽然一点也听不懂他们所讲的东西。但是她一刻也不得闲着。“他们白天开会,我在厨房做饭;他们半夜开会,我在厨房做夜宵,我顶着政委的虚职,干着勤杂工的事。在没有盈利前,每人每月500块薪水,这点钱买菜都不够,家里的‘食堂’要保证开伙,加班开会的夜宵品质必须保证。我本来当老师当得好好的,却成了一个倒贴伙食费的老妈子了。”张瑛后来回忆起创业岁月时,这样感慨。

阿里巴巴发展迅速,张瑛很快就成了阿里巴巴事业部总经理。马云曾动情地说:“这几年来,张瑛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朋友圈子,天天都在公司。”张瑛是马云工作上的一位得力助手,虽然刚开始张瑛懂得的不是很多,但是很快就熟悉了一切。马云有什么想法都会和她商议。张瑛不但在生活上和马云同舟共济,在事业上也和他共担风雨。

2005年12月15日,阿里巴巴高层人士变动。虽然董事会并不同意,但马云还是宣布张瑛退出阿里巴巴。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员工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作为功不可没的创业功臣,在阿里巴巴如日中天的时候退出,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外界传说张瑛是主动退出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的儿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不回家。马云看到孩子没人教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左思右想后马云对张瑛说:“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为了儿子的前途,张瑛毫不犹豫地答应马云退出阿里巴巴,一心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太太。张瑛离开阿里巴巴当然也有来自公司的原因。“她认为公司到这个时候,让别人看见阿里巴巴CEO的妻子在公司里,不管你做得怎样,别人看你的眼光都会不一样。”不管如何,在将要功成名就的时候退出阿里巴巴,对于张瑛来讲,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辞职回家后的张瑛每天早上做好早饭,和儿子一起吃,再开车送他去学校。接着,她再去农贸市场买菜,回家以后两荤一素一汤地搭配好,配上餐后水果,用一个分成三层的小食盒装着,然后去儿子的学校门口等他中午放学。经过半年多的调教,她儿子的成绩在班上上升了17位,从一个内向的网络孩子变成了一个开朗、爱笑、宽容的阳光少年。马云有一次跟雅虎公司CEO杨致远闲聊,马云告诉他说:“张瑛以前是我事业上的搭档,我有今天,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也一直把她当作生产资料。但现在我觉得,作为太太,她更适合做生活资料……”张瑛现在的生活虽然有点平淡,但是过去和现在的生活都让她回味无穷。

一个人的成功不单单是指事业上的成功,还包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个好妻子,对丈夫的事业是有巨大帮助的。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成功,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她的妻子张瑛。在生活中她是一位贤妻良母,在事业上则是勤劳能干的得力助手。没有张瑛的全力支持,很难想像马云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当马云被问及“如果你们俩的事业发生冲突,谁的牺牲大一些”时,马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还是她了,她对我的帮助是全方位的,无论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全力的理解和支持。”

16.不造首富造群富

为了更好地实现做102年企业的这个理想,马云于2007年7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第一次上市申请。此前他一直说:“阿里巴巴一定会上市,但是我们上市不是因为圈更多的钱,我们上市是想实现我们的理想,做一个中国人创办、全世界感到骄傲伟大的公司。”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更好地进行国际化才是阿里巴巴分拆上市的初衷。

马云构建阿里巴巴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不仅为中国也为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马云希望阿里巴巴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生存,还希望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为此他把阿里巴巴定义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102年的企业。这在别人看来是妄想,是狂言,可是马云却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一直努力着。

为了更好地实现做102年企业的这个理想,马云于2007年7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阿里巴巴B2B公司的第一次上市申请。在此之前他一直说:“阿里巴巴一定会上市,但是我们上市不是因为圈更多的钱,我们上市是想实现我们的理想,做一个中国人创办、全世界都感到骄傲伟大的公司。”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更好地进行国际化才是阿里巴巴分拆上市的初衷。

2007年11月6日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阿里巴巴(1688.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上市当日高开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了122%,早盘前半段窄幅振荡,一度下探28港元,11:08后开始单边上扬,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192%,问鼎今年港股新股王。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B2B公司上市所破的港股纪录还包括:近年来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额的最高纪录、香港历史上IPO认购冻结资金额的最高纪录、香港历史上首日上市飙升幅度的最高纪录。阿里巴巴还是全球范围内自2004年Google上市以来IPO融资额最高的科技股,比Google的融资额还高出一截。

阿里巴巴B2B公司的华丽上市一举诞生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这还不包括它旗下的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阿里妈妈和口碑网。这样的骄人业绩震动了世界,阿里巴巴上市也注定成为中国互联网2007年度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引起了业界的轰动,当时马云就说:“阿里巴巴上市一定会超过百度。”现在,马云的话变为了现实。以股价和融资规模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度。这不仅宣告了经过8年艰苦创业的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宣告了中国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同时宣告了第三次互联网高潮的到来。

面对已经获得的成绩,马云将其归功于阿里巴巴团队的力量。在接受访问时,马云说:“成功绝对不是马云一个人的。几千人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坚持了8年。”当年跟随马云创业的伙伴们还都记得,他当初的允诺是:“一天12个小时的苦活、不到2000元的低工资、苦难、屈辱和不被理解。”在创业初期,马云对他们说:“阿里巴巴一旦成为上市公司,我们每一个人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得到回报。”马云当年那被人视为“狂言”的允诺如今超值兑现了。

阿里巴巴B2B上市制造出的百万身价的员工可谓数量空前,而造就的千万富翁有千人之多,这堪称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面积最广泛、涉及人数最多的“造富运动”。而作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和创始人的马云却只持有阿里巴巴B2B子公司5%的股份,以招股价上限计算,上市后马云身价仅为22.7亿港元。百度的李彦宏持股25%,百度上市后他以180亿元身价成为中国IT届首富。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上市的确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造富运动”:不造首富而造群富,不追求个人巨富而追求员工共富。

马云的理念就是团队集体控股和公司全员持股,这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阿里巴巴成功的秘诀。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大胆地放言:“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也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才创造了一个神话。

现在,马云认为,上市并不是阿里巴巴成功的开始。他说:“中国整个互联网的行业和产业很多B2B和电子商务倒下去。我们的时机很好,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我们公司是一家运气很好的公司。我们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勤奋,也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当然我们也勤奋,我们也很聪明。但我们还要运气,我们也付出过代价。当然今天还不能说成功,我们只是在新的一个台阶上。”

对于马云来说,上市意味着能拿到更多的资源,而阿里巴巴也应该为此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的电子商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才刚刚开始,需要3—5年的基础建设,阿里巴巴未来的几年应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市场的压力、投资的压力等等。相信马云带领的阿里巴巴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就改变自己的策略,会一如既往地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建设中国电子商务的生态环境。而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等公司来说,B2B被拆分上市之后,这些公司也能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资本空间。

在马云看来,上市只是个加油站,阿里巴巴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加了油能够走得更远。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刚经过了8年,对于102年这个目标还有94年的路要走。马云对阿里巴巴未来的设想是:“阿里巴巴将在未来3—4年投入100亿元建设电子商务的产业链与生态链。”

在马云眼中,控制阿里巴巴的永远是客户,是市场。因此他愿意为客户、为市场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把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做上去,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基石去打造他梦想中的电子商务帝国。

17.跟市场,不如造市场

马云是一位“勘探”市场的专家。他不仅发现了“中国网商”这一大片从未开发过的市场,而且还像种庄稼一样,将这个市场不断培育壮大。阿里巴巴打破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瓶颈,不仅让自己的声誉进一步壮大,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入到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世界来。

市场需求有时就像一片荒地,需要经营者去发现、去开垦。往往那些从来都没有被开发过的市场潜力更大,更具有盈利空间。因此,高明的经营者不只是跟进市场,更要注意创造市场、创造商机。

在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推销员同时来到非洲某岛考察鞋的市场,发现这里的人都赤脚而行,无人穿鞋。于是,一个推销员急忙给公司发电报说,这里根本没有人穿鞋,我已经买好了明天返程的机票。另一个推销员也给公司发了电报,说这里的市场潜力很大,因为人人都没有穿鞋,我准备长期住下去。

相比之下,第二个推销员就比第一个有远见得多。而有远见的经营者们也肯定会重用第二个推销员。因为任何经营者如果等到市场出现时再出手,往往已经错过了先机。没有穿鞋的习惯,自然不知道穿鞋的好处;只有让人们知道了穿鞋的好处、有了穿鞋的习惯,他们才会舍得花钱买鞋子穿。

马云是一位“勘探”市场的专家。他不仅发现了“中国网商”这一大片从未开发过的市场,而且还像种庄稼一样,将这个市场不断培育壮大。

2007年,马云又实现了一次壮举。

6月9日,“e贷通”贷款发放仪式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国内第一批企业一阿里巴巴4家网商,依靠网络诚信度,破天荒顺利获得建行“e贷通”共计120万元的贷款。企业诚信度首次成为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这是阿里巴巴为自己培育市场的又一丰硕成果。它不仅可能推动解决国内无数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使中小企业靠“诚信”获得贷款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阿里巴巴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

我们可以看到,首次获得贷款的4家企业都是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它们加入诚信通的年限为1—4年不等,均为百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在以前,像这样自身实力比较薄弱、无法提供全额抵押或担保而且财务报表又不符合传统贷款审核要求的中小企业,都在一般银行的贷款目标市场之外。

阿里巴巴在创建之初,马云就将网站的目标市场定在中小企业上。然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阻碍了它们的发展,也就影响了阿里巴巴的发展。据银行业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客户已成为国内银行最重要的贷款申请客户群体,因为我国企业群体中超过90%的是中小企业。但这些中小企业由于刚刚起步,又缺乏资金,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因此银行从自身风险考虑,往往会拒绝它们的贷款要求。

银行的举动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我国的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银行与企业之间没有信息沟通平台,缺乏良好的信用关系。这将使得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信用凭证以及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而不能贷到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全国有46%的中小企业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无法融资。

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打破中小企业的信用瓶颈,这不仅可以让阿里巴巴的声誉进一步壮大,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加入到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世界中来。马云首先发现了这一点。

因此,阿里巴巴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有了这个最新的举措—即面向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及“中国供应商”会员,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以“e贷通”为主的新型贷款产品。“诚信通”及“中国供应商”的会员,只需报名并按要求填写真实资料即可,这些资料通过流程即时递送给建行受理,便有可能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