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27971200000039

第39章 孟子精华

【著录】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重要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倡仁政、王道。他也曾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采纳施行。但是,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当时,各国诸侯或为了自存,或为了兼并他国,都想富国强兵,孟子的主张被视为迂阔之见,不被采用。晚年,他不再出游,和学生万章、公孙丑等整理撰述,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记载的是孟轲的言行和他同弟子、时人的相互问答。全书共七篇,每篇撮取篇首二三字为篇名,篇名与全篇内容无关。《孟子》一书较详细具体地记载了孟轲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等,还保存了一些反映其他学派的资料,因此,此书是研究孟轲和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对研究先秦其他学派的思想亦有参考价值。

《孟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在文学上有较高的地位。在诸子百家中,《孟子》文章的流畅犀利,气势磅礴,与《庄子》文章的恢糰谲怪汪洋恣肆,堪称先秦哲学散文中的双璧,它给了后世散文家以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汉代的司马迁,到唐代的韩愈,乃至宋代的欧、苏、王、曾,无不悬之为学习古文的典范。

《孟子》的旧注本,主要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等。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体例与其所著《论语译注》相同,有注有译,后附《孟子词典》,甚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