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7966700000009

第9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2)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延伸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的科学指南,有其形成的深刻历史背景和过程。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是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世纪之交,世界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一方面,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国际形势总体上进一步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另一方面,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世界政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相互激荡中始终保持先进性,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要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任务将更加艰巨。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变。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跟上科技进步的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实际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就会落后,从而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这对我们党提出了重大考验。

二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劳动性质、就业方式、收入分配等条件的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群众的具体利益又存在差别。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另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参加世界经济竞争,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经营机制和经济运行规则等进行深刻的变革。

三是我们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所承担任务的重大变化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期,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当前,我们党无论是在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上,还是在党的自身状况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中还存在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一些党员甚至党的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以权谋私,一切向钱看等严重腐蚀着党的肌体,败坏党的威信。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如何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这种思考和探索的必然结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江****在广东视察“三讲”情况并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随后,江****在江苏、浙江、上海、宁夏、甘肃等地考察期间,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们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2001年江****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七一”讲话表明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2年5月31日,江****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不仅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思想地位,而且提出了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这就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性进一步增强了。这是对“七一”讲话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又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并且把这一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这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的理论升华的必然结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被我们党8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的理论原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上把握其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以往一些观点的简单重复,它是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每句话的表述都是严谨周全、包含新意,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第一要务;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努力实现文化的创新和超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就要正确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利益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全党同志都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党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二)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统一上把握其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系列富有丰富内涵的观点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从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基本方面,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其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据首要的地位,它是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人民利益代表的前提。只有抓住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根本,才能带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从整体上保证党的先进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保证。党只有更好地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不仅自身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而且不断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这个根本目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底蕴上把握其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又吸取了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精练的语言将党的建设许多极富时代特点的重要思想融入对党的先进性的表述中,体现了对党的先进性的新的时代认知和理念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对党的先进性的表述,把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任务高度统一起来,这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自觉地把坚持党的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先进性的要求的角度,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是要当好“代表”,就是要取得领导的资格,发挥好领导作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就能使我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的本质规定与时代要求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动态的历史的表达方式,从基本的本质规定与发展的时代要求相统一的角度,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把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担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就把对党的先进性的概括提升到了内在本质的高度。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在新时期、新阶段应该如何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解,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的理论回应,是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并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的基础,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方法论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在党的思想路线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江****同志不仅强调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而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这条思想路线。比如,他从社会发展动力观上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他指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就阐明了当前和今后深入解放思想的具体途径等等。“******”报告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更为深入的阐述,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论断把与时俱进纳入到党的思想路线中来,作为其组成部分,是党的思想路线合乎逻辑的发展,意义重大。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最基本点。没有实事求是,也就不会有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已经过时的条条框框,这主要从“破”的角度来达到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是为了树立与客观形势变化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这主要从“立”的角度去达到实事求是。无论解放思想还是实事求是,都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但与时俱进更强调从客观实际的变化中坚持实事求是,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去理解实事求是。把与时俱进纳入到党的思想路线中来,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第一性,同时指明实践的动态性,从而引导人们从实践第一性和实践动态性的统一上来理解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上,即生产力、思想文化和人民利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把生产工具集中在自己手里时,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指出,社会历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把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强调发展生产力必须符合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必须履行好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务和重要职责,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等。

思想文化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定阶段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该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思想文化建设。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不能相互替代的问题;列宁阐明了发展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精神上的一面旗帜,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公民,提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高度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等。

人民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点。马克思早就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鲜明地提出要为人民服务,并把党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人民利益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重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提出要把党的先进性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指出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强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社会运动的整体性,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以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大大深化了,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回应

当今时代,是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和平和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正面临两个严峻的挑战:其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正确回答这两大挑战,正面应对这两大挑战,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今和今后获得新发展、大发展的两大机遇和两个突破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对这两大问题的有力回答,它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武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有必须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有核心内容和精髓。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它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理论主题,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它在理论上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诸多学科领域,在方针政策上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问题,党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等等。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国外来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诸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官员腐败、收入分化等现象。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过分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再加上由于政治制度改革滞后,导致政府官员腐败,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价值道德体系失衡,社会矛盾尖锐。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后,世界各国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述问题,都面临着不同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搞得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搞得不好,会激化矛盾,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受挫。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树立科学发展观,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避免走弯路。

从国内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建国后,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既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战胜洪水、抵御金融风暴、抗击“非典”疫情成功的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平衡。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了,而社会结构却没有相应的调整。如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而城市化还在初级阶段。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2002年我国的产业结构依次是:第一产业占14.5%,第二产业占51.8%,第三产业占33.7%;而就业结构而言:第一产业占50%,第二产业占21.4%,第三产业占28.6%,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

二是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教育和卫生事业看,20多年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做得比较好,但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截至2003年,全国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1900万人,毛入学率才达到17%,只相当于1996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6.7%)。医疗卫生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仅财政投入少,而且投入体制也不合理,“重城轻乡”,农村缺医少药状况严重。

三是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已初具规模,“硬件”相当现代化,但是“软件”跟不上,管理不善,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严重等。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多数单位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差,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三)适应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到20世纪末,我国已经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所以,党的“******”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全面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翻两番的目标,而且要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特点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明确指出了我国为什么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深刻揭示。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各族人民。

2003年7月1日,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不是最终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的评价标准。

其次,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全面发展包含着经济发展,也包含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就不是全面的发展,因此,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保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保持协调发展,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突出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问题。协调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制造业的服务水平,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协调城乡发展,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逐步形成城乡经济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的格局。协调区域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格局。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

最后,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契合点,实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利地推进我们伟大的事业。实行统筹兼顾,是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总体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适时地回答了在新的世纪我国究竟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目的性。传统发展观突出“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以物为中心;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得更快更好”,以人为中心,发展目的和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利于克服重物轻人的传统倾向。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还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人文社会环境,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性。这是从横向关系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把握。强调统筹发展,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进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发展的整体性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又一创新。发展不同于增长,它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这又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静态均衡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计划经济设定的目标与状态,搞平衡,处理各种关系,结果难以带来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有竞争必然会带来发展的不平衡,形成先富后富的情况。但市场经济正是在促进不同个体、企业增强竞争力,在竞争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局面而实现新的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下,不仅仍要倡导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成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且要善于统筹和协调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这既是一种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又是一种以非均衡为前提,突出整体协调功能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后要研究西部、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形成我国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非均衡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以在整体上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统筹性。发展的统筹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显著特点。以往人们对发展观的认知,基本是局限于发展的理性层面,缺乏理性发展观向发展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缺乏整合发展实践中各类利益和矛盾关系的实践理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不仅在理论理性层面明确了发展与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且在实践理性层面明确了需统筹的五大关系,这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统筹发展理念的形成,从发展观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能力来看,它不仅要找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发展的“代价”问题。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均衡性,必然会带来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失业、贫富差距、腐败和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这是一种必须付的“学费”、一种“代价”。但是如何能找到一种“代价”小一些、发展快一些的途径和方法呢?“五个统筹”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找到了通过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途径和方法,而且形成了能降低发展的“代价”,使发展的“代价”能在“统筹”过程中保持适度,以不至于对经济与社会造成大的冲击的现实保障。

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开放性。这是从发展的外在关系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得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地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这就是说,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将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地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与制约。面对这样一种客观趋势,一个国家、民族要想求得真正的进步,必须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去。在当代,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实行开放性的政策,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发展的长处,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的,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科学发展观与“四个文明”建设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一历史观出发,科学社会主义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即“以人为本”。

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往往被忽视,一提起发展,人们想到的是经济的发展,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西方经济理论一直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可是后来人们发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较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不平等日趋严重,实际上社会并没有得到普遍进步。政治、文化停滞不前,人民生活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普遍改善,甚至有所下降,其结果是有增长而无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曾有过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遭受重大挫折的教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原则,只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曾经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大降低,绝大部分地区走上了小康之路。同时,我国成功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加强了资源保护和管理,重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经济逐步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例如城乡二元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三农”问题仍然严峻,我国的贫富差距近年来日益扩大,贫富差距已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很多人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但也有部分人尚无法迈进“小康”。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和国外的实践反复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在明确提出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的同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站在了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很显然,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与“四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的范畴,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应视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这一发展观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为“四个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的主动精神,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把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认识又大大推进了一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来看,现代化不仅是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生产力高度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结构更加合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和谐。科学发展观不仅蕴含着物质生产的高级化,同时蕴含着人的高级化,即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不断进步。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同时要改造人类自身。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既要为生存服务,更要为改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反映的是人类全面的文明。

再次,科学发展观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出了明确的道路。党的“******”报告在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还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很显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指标,它将“四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更明确,也更有信心了。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而且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四个文明”建设之中,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我们既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又要强调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制约性。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当前我国应提倡发展生态经济。在农业领域,我们一定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要保护好耕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态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使农业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在工业领域,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关停污染严重的一些小煤窑、小矿山、小造纸、小钢铁等企业,运用科技创新改造那些高消耗能源、高消耗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的产业,使之转化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定要支持高科技、无污染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既涵盖了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了五个统筹,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为确保科学发展观扎实有效地推进,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周密实施。为此,各级领导应将科学发展观与“四个文明”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统筹考虑,有机结合,使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决策者都深刻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逐步树立起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与机制。

(蔡蒙颖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