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总是反驳父母,认为父母管得太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反驳父母的习惯,认为父母管得太多,尤其是在同伴或异性面前,反叛的心理更是强烈。有的孩子还彼此较着劲,“我在我家特殊地位,我爸妈都管不了我。”成了很多孩子在同伴面前夸耀的资本。
【引以为戒】
现象一:
星期六早上,明明正在睡懒觉,听到妈妈的叫他吃早饭,很不情愿地起床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起床,妈妈就会没完没了地喊他。
起床后来吃早饭,明明上身赤膊,下身只穿了一条短裤。爸爸一看就有点儿生气,冷着脸说:“天还不热,干吗只穿短裤,难看死了,快去穿上外套。”
“我就喜欢这么穿,不冷,很舒服!”明明一听就跳了起来。
“你这小子怎么父母的话一句都不听?怎么老顶嘴?”爸爸生气地说,责备的语气明显加重了。
明明涨红着脸,一边踩着脚往楼上房间里走,一边不服气地叫喊:“我穿,我穿,你们烦死了。什么都要管,我就没点儿自由吗?”
现象二:
小强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好,要什么有什么,让爸妈感到欣慰的是,小强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有一点小强的父母很无奈,那就是小强总爱和父母对着干,无论爸妈说什么,他总是反驳。
一天,小强放学回家吃完饭,不做作业而玩起了游戏机,妈妈看到后对他说:“小强,别只顾玩游戏,写完作业再玩行吗?”
“我要玩”小强不听妈妈的话。
“别闹了,再玩我就把你游戏机拿走了。”
“噢。别那样。”
“你还是不听话,我现在就拿走你的游戏机。”
“噢!死了。你别理我行不行!”小强冲妈妈喊道。
“你……你这是什么态度,怎么总是反驳我!”
【专家点评】
情绪不稳定、冲动、叛逆、动荡不安是青春期孩子典型的情绪特征。他们时刻希望通过自己另类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尤其面对父母的管教,他们会用尖锐、刻薄的反驳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孩子爱反驳还因为家人对孩子过于溺爱,即使犯了错误也无原则地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无论对错家人都会顺从,进而变得固执不听话。当父母想管教时,不良习惯已经养成,自然会出现与父母对抗的状况。
其实,爱与父母对抗的孩子身上往往有很突出的优点,如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等,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发展成为良好的品质,如自强、坚毅、讲道理等。但如果父母放任不管或管教不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便会日益疏远,甚至激化。到孩子步入青春期,情况会更严重,其反叛的情绪也会更厉害,到这时候再希望孩子改过,可会难上加难了。
总之,爱反驳父母是很多孩子都有的习惯,也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父母要做好引导,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教子有方】
当孩子反驳时,父母不要急着批判孩子的对错,应该在当“法官”前,先给孩子当“律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这么做的理由,有哪些值得理解的地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进行心理梳理,让他们主动认识事情的对与错。
孩子反驳的情况下,父母又怎能暂且息怒不跟孩子进行骂战呢?
1.父母管教要一致
当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对管教孩子的看法不一致时,会令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有机可乘。因此在教导孩子的事情上,夫妻二人应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2.自我反省
有时候,父母也得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给孩子订了太多的规矩?孩子不能没有规矩,但同时也不能有太多的规矩,太多的规矩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因而感到沮丧,甚至放弃。
3.不要与孩子斗气
当孩子反驳时,父母不宜和孩子斗气,更不必强争高低,不妨先主动挂出免战牌,大度地一笑,或优雅地摆摆手,这种低姿态反而可能给孩子深刻的触动。最好能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谈。
4.细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应认真思考孩子反驳父母的背后原因。如果父母能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自然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很多父母焦虑地发现,虽然自己做好了倾听孩子心声的准备,孩子依然很少说话,甚至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即使是这样,父母也切忌唠叨,唠叨在孩子那里只能成为青春期的噪音。
4.以身作则
孩子总会以父母作为模仿的对象,试想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都充满争吵声,孩子又怎会不跟着学呢?惟有充满爱心的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性格温和的孩子来。
8、对父母的劝告,左耳进右耳出
孩子听话,父母自是欣慰,但很多时候却是无论父母怎么说,孩子就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把父母的话当做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
【引以为戒】
现象一:
田田今年6岁,活泼爱动,很喜欢运动。在幼儿园里,田田可以算得上是溜冰高手,弯腰、蹲下、转弯、冲浪等技巧都驾轻就熟。
放学一回家,田田就把溜冰方面的技术直接用在滑板车上。爸爸一看这样不妥,就在旁边提醒他:“滑板车只有两个轮子,要平衡不容易的,双手一定要握好把手,不然……”
田田根本不听爸爸的,把大人的话当耳边风,竟一意孤行地选择了最容易摔倒的单手开滑板车法—一只手高高扬起,一只手扶着车把的中央,助力的脚更把车蹬得飞快。虽然爸爸担心得不行,但根本追不上飞奔着的车子。
当大人正在感叹他惊人的飞奔速度时,他却戛然而止——连人带车一起摔到了路边的草地上。爸爸连忙跑过去,并询问:“不要紧吧……”田田强忍着眼泪说:“原来单手玩滑板车,还真不行!”幸运的是,田田没有受什么大伤,只是腿上擦破了一层皮。
现象二:
晓明几年8岁,已经到了懂事的年龄,其他方面表现不错,就是不爱听家长的话,对父母的劝告更是当做耳旁风。例如晓明总是爱乱按家里的按钮,妈妈告诉他很多边不要乱按他就是不听;晓明有事没事总开冰箱的门,妈妈告诉他那样容易把冰箱弄坏,他怪妈妈:“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
这天,饭菜都快凉了,晓明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在一点点地累积。而晓明对妈妈那些苦口婆心的诸如“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看电视时间太长了,眼睛就要坏了”之类的劝说一概置之不理,继续赖在电视机面前不动窝。看到晓明这样油盐不进,爸爸终于火了,“啪”一声关了电视机,拎着晓明上了饭桌。晓明拳打脚踢,哭闹不已,虽然被强行塞进去几口饭,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里不肯下咽,咽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这样一来,一顿饭吃得很不开心。
【专家点评】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对儿女体贴入微,照顾周到,而儿女却不领情,反而处处发难,令人伤心。其实,儿女没有理由故意与父母为难,很多不愉快是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孩子拒绝接受家长的建议,当然有孩子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很任性,叛逆性强等,但很多时候是家长的原因,如在劝告孩子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不恰当,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脱口而出,不顾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感受,有些话甚至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和心灵。
其二:同样的话反复重复,即使这些话是对的,多次重复后学生怎能听得进去
其三:居高临下,总是以家长、权威的身份,以教训、命令的口气,以结论性的语言与孩子谈话。
其四:大多是谈孩子的缺点,诸如学习不刻苦、不用心、不自觉、太马虎等等。
【教子有方】
对于不听劝告的孩子,怎么办呢?以打骂来惩罚吧,对其日后的成长会造成更坏的影响;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吧,但孩子明明有错。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要孩子自我反省
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然后在定下的某一段时间内不理睬他,好让他自我反省。反省时间过后,便要跟孩子好好谈谈,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过错。除了要孩子承认错误外,也要有适当的惩罚,这样孩子才会牢牢记住。
2.耐心指正孩子
不以打骂的方式,大可以其他方式处罚他,例如在特定的时间内,不让孩子玩他心爱的玩具或吃他喜欢的食物,当孩子完全知错,又肯承认过错后,才可停止处罚。最后父母可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父母这样做并不是故意刁难他,只是为他好才这样做的,正因为是父母,才会如此严格地管教他。同时告诉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事,父母不及时管教,其后果会有多严重,让孩子也好好反省一番。
3.顺势诱导对待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不听劝告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正关注他当下正感兴趣的事情,此时如果强加阻止,他就会很难别过劲儿来,不妨采取相对比较柔性的方式顺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后再帮助他转弯。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吃糖,见了就要买着吃,如果强行抢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会让他哭闹不休,最终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剥了给他,并且顺着他的想法来说说吃糖的坏处。
4.可以放手然他碰碰钉子
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因为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说服孩子的了。很多时候,父母把不能做某个事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时候,过多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干脆停止说教。他想要那么做,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危险,让他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么做的后果好了。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
5.换一种方式劝孩子
同一件事情,处理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坚持到底。换一种方式,孩子一直对抗的行为可能就会被消除,甚至还可能非常痴迷地爱上这种方式。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需“战争”就可以和平过渡了。比如,孩子玩小汽车手很脏,你让他去洗手必不肯。如果你强制他,他肯定不高兴,这时你不如就换一种方式:“带着你的小汽车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车能不能在水池里浮起来好不好?”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对妈妈的这个提议感兴趣,于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他就会跑去洗手,这样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9、无理取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父母带孩子出去玩,本来一是很愉快的事,但是有些孩子为了得到某种玩具或食物,常会在商场等公共场合故意大吵大闹,或干脆坐在地上不肯走,直到父母妥协,答应自己的要求。
【引以为戒】
现象一:
忙了一周,好不容易到了双休日。爸妈带小军一起逛商场,对于小军和他的爸妈来说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在玩具柜台前,小军的爸爸妈妈却遇到了麻烦。
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小军嚷嚷着买这买那,可是却被爸爸妈妈断然拒绝了。因买回家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很多玩具都是玩了几天就被小军永远地“打入冷宫”。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小军开始当众耍起泼来,在商场里大哭大闹个不停,大有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之势,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明知这是小军的小诡计,可是小军的爸爸妈妈也无计可施,总不能在大街上把孩子打一顿吧。最后爸妈只得满足了他的要求,小军这才破涕为笑。
现象二:
周末,爸妈带涛涛去动物园玩,这是涛涛盼望已久的事,所以他很开心。可一出门,涛涛无理取闹的毛病又犯了。
涛涛:妈妈,我要汽水。
爱心妈妈:不行,你忘记了何医生昨天说的话了吗?你的咳嗽还没有完全好,还想喝汽水?
涛涛:但我要,我一定要,呜呜……
妈妈:我说不许就是不许。噢!你怎么脱掉大衣?天气这么冷,还不快点穿上衣服?
涛涛:但我不喜欢这件大衣,我也不觉得冷。
爸爸:你这孩子,为什么每次外出总喜欢区里去闹?你再肯乖乖听话,就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涛涛:我就是要脱衣服,要不你买汽水给我喝,呜呜……
妈妈:你再不听话,回到家中你便知道厉害了。
涛涛:我才不怕呢!
妈妈:你……你这孩子……
爸爸:算了吧。老婆,这么多客人面前不好看的,还是回家再说吧。
【专家点评】
因为玩具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经哭闹、耍赖过,尤其是在他还不太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因为哭闹、耍赖是他仅有的几种表达挫折感和气愤的方法。
专家发现无理取闹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征,如身体有缺陷、被过度宠爱、自幼受到忽视等。当孩子取闹时,不管是什么原因,无论他们闹得多么厉害,父母都应理解,因为孩子这样做不仅仅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反应和注意,也是小小年纪的他释放自己烦躁和不满情绪的唯一方式。
但是这并不是说,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就要听之任之。父母首先应该承认孩子的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其次要批评他表达情绪的这种不好的方式,最后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对待孩子的无理哭闹时,许多父母还是情感占了上风,将对孩子的百般疼爱,化作对孩子的百般依顺,甚至百般溺爱。殊不知,正是这种过度的爱,会害了孩子。美好品德与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始于幼时,所以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家长一定要理智,切忌感情用事。
【教子有方】
无论在家里还是外出,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不要对孩子大动肝火
要克制自己,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就大动肝火,把孩子大骂一顿,甚至嘲笑孩子,否则,您的行为只能教会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是这个样子,继而,会使孩子的脾气越变越坏。
2.允许孩子表达不满情绪
孩子有时候哭闹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对此,父母要允许孩子表达。如果是在公众场合,不要难为情,保持一颗平常心,告诉自己,孩子的哭闹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意味您的是一个无能、失败的家长。如果公共场所要求安静,不妨平静地把孩子引走,把他带到一个不打扰他人的地方。
3.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讲道理
面对孩子的无理哭闹,父母没有必要马上跟孩子讲大道理,孩子在那个时候都比较激动,是很难听进去任何道理的。等他平静下时来,您再认真地帮他认识所犯的错误,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惩罚,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4.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最好采用积极的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开展新的游戏、播放孩子喜欢的卡通片等,千万不要采取消极的方式,更不要恐吓孩子——“再哭就把你送给别人”,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5.阻止孩子哭闹的手段要合理
千万不要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就给予不合理的承诺和物质刺激。如此一来,将会助长孩子想要东西时就大哭大闹的坏习惯。
6.对于孩子的要求学会说不
父母不能因为疼爱孩子而事事迁就,在必要时要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在平时如果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大吵大闹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予理会,孩子吵过了一会儿,当父母没有反应时,自然就不再闹了。这样有过几次,当他知道父母不会因此就范,也就自然收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