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有心计
27947700000014

第14章 识人更善于用人才尽其能显智慧(6)

田丰不经意地笑了笑说:“今天是我的死期。”

狱吏认为田丰的话难以理解,于是向他问明原因。田丰解释道:“袁将军对外人施行仁德,对部下却非常忌恨,根本不会念及部下的忠诚。如果他此战告捷,心里高兴,还能够免我一死,但如今他惨败,心中感到羞辱,一定会杀我。”

狱吏并不相信田丰所说的话。突然,使者带剑前来,向众人宣布了袁绍的命令,然后准备杀田丰。

田丰说道:“我就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了了。”

狱吏们听了田丰的话后,无不为他悲伤流泪。田丰凛然说道:“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没有识别自己的主人便盲目跟随,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这样做!我今天受死,是自己造成的,你们又何必为我感到惋惜呢?”话音刚落,他便在狱中自刎而死。

后人曾经作了这样一首诗来评论沮授、田丰和袁绍:

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

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从苻坚和袁绍两人的例子可以看出,善于用人与不善用人的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企业管理者在用人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以便人尽其才。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德行和智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德行好,可以在身边汇聚很多人;智慧高,可以识别身边人的才能,然后量才而用。

管理者必须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因为如果仅有德行而没有智慧,身边聚集的人再多,也难以辅佐你成就大业。久而久之,一些有才之人也会感到怀才不遇而失望离去。如果仅有智慧而没有德行,尽管能够识别人才,人才也不愿意投靠于你,更不用谈如何用才了。

9.调整部署,防止人员闲置

人们常常会添置一些需要的东西,同时又忽略了或不愿意扔掉已经没有用的东西。但如果企业中出现了一些虚设的岗位,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一位炮兵军官走马上任后,便开始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进行演习。在视察过几个部队后,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管哪个部队进行演习,其部队长官都会在炮管下安排一名士兵。

这位军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他问了一些长官,可他们都回答说:“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演习的规则来进行的。”

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让这位军官满意。演习结束后,他翻阅了很多军事方面的文献资料,终于将这件事弄清楚了。原来,军队在早期作战的时候,由于军事设备比较落后,大炮必须用马车拉到战场上去。由于大炮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强的后坐力,容易影响到大炮发射的准确度。为了能够快速调整因后坐力导致的距离偏差,必须要安排一名士兵在炮管下牵马。如今,军事设备得到了改良,不再需要马车,也不再需要牵马的士兵,但由于军事规则没有及时更改,部队仍然沿袭以往的制度,于是出现了令这位军官感到奇怪的现象。

其实,在企业管理中,与此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包括企业。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更新、工种的合并或分散、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岗位被淘汰了,形同虚设,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就如同那些炮管下的士兵,已经无马可拉。

普通人不愿意将不必要的东西扔掉,这最多让房屋变得狭窄,说不准还能约束购买欲望,因为这会给自己一个感觉:家里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忽略了一些虚设的岗位,就会影响到公司的收益。因为处在这种已被淘汰的岗位上的人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出价值,反而会从公司中拿走工资。

不仅如此,这样的岗位还会导致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为有的员工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而有的员工却过得悠闲自在,但薪酬却没有多大的差别。在如此强烈的反差下,如果有人感到公平,那么这个人就是不正常的。

如果企业管理者是因为自己的忽视造成了岗位的虚设,发现后能够及时将这样的岗位撤销,员工的心理便会变得平衡。但如果企业管理者明知道有些岗位可有可无,仍然将其摆在那里并安排工作人员,这就说明被安排的人或多或少与管理者有些特殊关系。尤其是,如果企业内部有人渐渐觉得这种现象非常普及,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话,那么管理者就该注意了。

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它的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发挥每个人的能力,而不应有闲置不用的人员占用宝贵的企业资金或资源。

10.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退

企业在任用提拔员工的过程中,要衡量他们的能力,对有能力的人逐步委以重任,淘汰没有能力的,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最高的价值。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公孙弘、张汤和汲黯三人同在朝中为官。不同的是,他们的官职在进京供职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京供职初始,公孙弘和张汤的官位很低,身份卑微。后来,两人的才智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处理事情明智果断,他们在朝中立下了显著的政绩,不断得到提拔。最后,公孙弘不仅被封侯,还被授予相国一职。张汤同样得到了重用,被提升为御史大夫。此时,公孙弘和张汤的官职已经高过汲黯了。

与公孙弘和张汤相比,汲黯在为官之初,资历和官职远远超过他们,但由于业绩平平一直没有得到提拔。面对这种后来者居上的情况,汲黯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他去找皇帝评理。

一天早朝结束后,汉武帝正准备去御花园散步。汲黯迎上前来,行礼后说道:“皇上,我有些话想跟你说。”

汉武帝停下脚步,问汲黯想说什么。

“我曾看见过农民堆积柴草时的情景。他们先把柴草打成捆,然后将它们一捆捆地摞起来。每次搬来一捆,他们总是将它摞在先搬来的那捆柴草上面。”汲黯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皇上,你会不会为先搬来的那捆柴草感到委屈?”

汉武帝没有明白汲黯这番话的用意,让他有话直说。

汲黯高声说道:“刚入京的时候,公孙弘和张汤不过是两个小官,他们的资历和基础都无法与我相比。可是入京后,他们屡屡被提拔,而我却遭到冷落,以至于他们现在的官职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如此看来,皇上提拔官吏的方式与农民堆放柴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听了汲暗的一番话,汉武帝非常生气。考虑到汲黯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汉武帝也没有为难他。

汉武帝在提拔臣子的时候,完全是以他们的业绩为标准,并没有考虑其他方面。因此,公孙弘和张汤虽然在入朝为官时官位低下,但得到了多次提拔;汲黯虽然入朝时官位高出他们许多,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地提拔。

管理者在提拔员工的时候,要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重,采用汉武帝的提拔标准,选择能够胜任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1971年,盛田昭夫接替了井深大的职位,担任索尼公司总裁。继任刚刚两年他就公开声明:总裁这个位子我不想坐很久,否则对提拔下一代人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也不在乎继承人是否是我的儿女,我只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来接替我,将索尼发扬光大。

三年后,一位名叫大贺典雄的男中音演员坐上了索尼总裁的位子。

盛田昭夫与大贺典雄是于1950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的。当时,在盛田昭夫的领导下,索尼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磁带录音机。大贺典雄以声乐系学生的身份给盛田昭夫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以一位歌唱家的独到眼光评价了磁带录音机,但评价结果是:盛田研制的东西不过只是一堆废物,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另外,大贺典雄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收到了大贺典雄的这封信后,盛田昭夫不仅没有因他的尖锐批评而生气,反而非常赞同他的看法,并认为他的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此,盛田昭夫立即给大贺典雄回信,以诚恳的态度邀请他担任公司的兼职顾问。

1954年,由于要在欧洲参加巡回演出,大贺典雄分身乏术,因此不能同时为索尼工作。盛田昭夫没有放弃,他想方设法与大贺保持联系,并定期将工资寄给他,以诚恳的态度邀请大贺学业有成后到索尼工作。

盛田昭夫对他说:“您是最优秀的声乐家,可是,我认为您作实业家会更加出色。”

盛田的热情与诚恳深深打动了大贺。就这样,这位男中音歌唱家弃艺经商,闯入了在商业领域中有名气的索尼公司。

1982年9月,盛田昭夫在公司董事会上正式宣布:将索尼总裁的位置让给大贺典雄。这项明智、正确的决策,让公司所有股东拍手称赞。

盛天昭夫看中了大贺典雄的能力,知道他能够把索尼发展得更好,所以才把总裁的位置及早地让给了他。

有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因事辞职了,公司决定从内部提拔一人。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公司组织了严格的面试。经过一轮轮的选拔和淘汰,只剩下甲和乙两位候选人。

甲和乙都非常优秀,但部门经理的位置只有一个,二者只能选一。

为了慎重起见,公司决定把最后一轮的面试安排在总经理家。当甲和乙按照通知的时间来到总经理家时,发现各个部门经理都已经围坐在摆满丰盛食物的餐桌旁。总经理招呼他们就位,然后请大家用餐。

甲和乙此时根本没心思吃饭,只想快点儿结束用餐,接受领导们的考核。这时,总经理的手机响了。他走到阳台去回电话,然后面色沉重地走了进来。

大家一看总经理的脸色就知道发生了大事,急忙询问情况。总经理生气地说:“我们的货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可这回广州分公司的货物却出现了问题,客户收到的竟是一堆垃圾!我们不仅要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影响公司的声誉。”

室内顿时非常安静,总经理发话了:“考试的时间另作安排吧,今天大家先研究一下如何处理这件事。”说完后,总经理又对甲和乙说,“都说后生可畏,你们两人是从众多员工中选出来的精英,我想听听你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甲先开口说话了:“这件事情的后果非常严重,应该立即查明情况,找出失职者,并按照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有人紧接着说:“是啊,这样的事情必须严肃处理,一定要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

总经理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乙。

乙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可以从附近的珠海分公司先调一批货给这家客户,及时弥补给客户带来的不便。”

乙的话音刚落,大家的掌声响起。

总经理带着赏识的目光对乙说:“恭喜你,考核结束了,你就接手部门经理的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