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结婚离你有多远
27939700000009

第9章 为什么迟迟不愿披上美丽的婚纱(3)

有一个很痴情的男孩一直在追求虹,不停地向她示好,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她却只当人家为免费司机、免费跟班、免费大厨。一个爱打抱不平的朋友很奇怪地质问虹:“难道你不喜欢这么好的男孩子吗?为什么不珍惜人家?如果对对方没意思,为什么又享受对方的服务,接受对方的礼物?”她感到很惊讶,说道:“没有呀?是他说要帮我的,我不知道他原来是另有企图的!”于是,过了不久,那个大哥哥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尽管仍然关心她。

虹莫名其妙地吃起醋来,好朋友便很诚恳地提醒她,人家只是你的大哥哥而已,为什么不允许大哥哥谈女朋友呢?她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是觉得很失落。

一天傍晚的时候,虹和同居的女孩照例下楼跑步。前面不远处,有一对母子在玩游戏,男孩子有五六岁的光景。小男孩朝她们跑来,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虹快步跑过去,扶起那个男孩,小心地问他:“疼不疼?”

小男孩很懂事地摇摇头,礼貌地说:“阿姨!不疼!”

虹的神情瞬间僵住了。“不是阿姨,是姐姐!”不容置疑地要求小男孩改口。

小男孩被虹突如其来的敏感吓住了,害怕地待在那里不发一声。

后边的妈妈反应很快,急忙走上前来,训斥小男孩:

“不要叫阿姨,叫姐姐!”

小男孩似乎感到很委屈,但还是听话地叫了声“姐姐”。

虹调皮地做了个鬼脸,算是接受了,悻悻地站起来。当她们转身离开的时候,听见背后的男孩奇怪地问妈妈:“明明是阿姨为什么叫姐姐呀?”

话语出自幼稚的孩童口中,显然给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常说:一语惊醒梦中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她明白孩子的话往往是真的,但是仍然十二分不情愿接受“阿姨”的身份。整个晚上都在不停地问女友:“你说,我应该是阿姨还是姐姐?”

在那不久,虹的一些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开始回忆从前那个男孩的种种好处。朋友也告诉她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感情。

一个人总是在她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才会得到成长。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男孩是多么的依赖和依恋。于是,她满脸泪水地写了封信给男孩,表白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信很快得到了回复。原来,那个男孩根本没有结交新的女朋友。

他愉快地告诉虹:“其实我一直在默默地等你长大!”

时间奔腾不息地向前奔跑着,猛然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成长成了人生的必然,不管我们如何逃避、躲闪、得过且过,它都势不可当地扑过来了。身边的女朋友开始走进了婚姻,甚至成为了妈妈。女孩们,既然明白成长是逃不过的,就勇敢地面对长大吧!其实,长大并不是件恐怖的事,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回报的心,你就会体会到从前没有过的满足、自信和爱——只要你用心地去感受!

■晚长大不如早长大

郝先生是一个很成功的男人,仅34岁就创下了不小的基业。但是由于拼命地工作,个人的事情就一直被耽搁着。朋友们都好心地推荐身边可爱的女孩子给他。开始考虑成家的郝先生也不再排斥大家的好意。前前后后见过很多女孩,都无法令他中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郝先生遇到了24岁的李小姐。李小姐具备了郝先生择偶需要的全部条件,纯真、传统、文静、美丽。经过几次接触,郝先生正式向李小姐提出了交往的意愿。李小姐欣然地同意了。爱情是浪漫又美好的。看见自己既拥有了成功的事业,又拥有了美丽的伴侣,郝先生感到很幸福。

郝先生甚至开始策划结婚的日期了。李小姐也自然而然地搬到他的家里。真正朝夕相处的日子开始后,抱得美人归的郝先生开始逐渐后悔自己天真的决定了。原来,李小姐纯真得跟个孩子一样,生活不独立、精神不独立的人处处需要别人呵护,这给郝先生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在生活上,李小姐还不懂得该如何照顾别人,自己的衣服时常还要郝先生来洗,一日三餐该吃什么总是需要郝先生来想,这些都是小事。

重要的是,郝先生每天应酬都很多,只要晚上稍微回来晚些,李小姐就会坐立不安。等到郝先生回到家中,李小姐就要对他进行盘查,总是担心郝先生行为不轨。开始的时候,郝先生以为这是因为李小姐太爱自己了,每次都是十分配合。后来,李小姐竟然发展到每日要翻看郝先生的电话来。

在花费方面,开始的时候,郝先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专门为郝小姐办了一张自己信用卡的附卡。很多人以为赚钱很多的人必定是奢侈浪费的,其实并非如此,像郝先生这样白手起家的人是吃过很多苦的,对待生活方面更是从简,不是怕花钱的问题,只是他的习惯而已。但是李小姐则不同,与郝先生相差10岁的李小姐一直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长大,并不懂得节约的重要性,所以在与郝先生交往后更是心安理得地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每到对账日,看到一笔笔数额不菲的消费,郝先生心里感到很郁闷,这样不会理财的女人,自己怎么放心把家底交给她?

此外,家里雇用的保姆总是工作两个月就辞职离开,原因是无法忍受李小姐挑剔的个性。

还有,每当吵架后,李小姐都会哭哭啼啼地跑回娘家,再由郝先生去道歉……类似这样的事情,让郝先生对结婚的事情产生了犹豫。但是,李小姐和其家人都催着郝先生快些订婚。

骑虎难下又很传统的郝先生,真是感到有苦没处说。他明白,一个理智的男人是不会选择幼稚的女人作为妻子的。

郝先生出于善良最后还是娶了李小姐,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当女孩们也意识到长大是人生必然的时候,就要明白“晚长大不如早长大”的道理。早一点从梦中醒来的人,总能最先发现和挑到又大又好的果子。对于婚姻来讲,那些成熟的、善解人意的女孩才是男人最梦寐以求的新娘。没有一个聪明的男人愿意领着一个孩子过日子,就像没有一个志在险峰的登山者,愿意背着沉重的行囊上路一样。

■你会为婚姻松绑吗

婚姻需要两个明智的人的不断培育,关键在于不要自满,要永远去改善你的婚姻。

——弗罗伦斯·伊萨克斯

■放弃自由的背后

玉英23岁的时候,与思明相恋,一年的爱情甜蜜而浪漫。那个时候,思明有很多时间陪伴玉英。两个人常常一起去游泳、去跳舞,一起看画展、看电影,甚至只是待在家里,两个人也感到很快乐。

“如果这样相爱,我们就结婚吧!”那一天玉英说。她想以后和思明每天早上一起吃早餐,每天晚上一起回家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她还想为思明生个小宝宝。思明也乐开了花,很爽快地答应了。

两家父母听说这个消息,也感到很开心,他们一直希望这两个有情人早早结婚,生儿育女。婚姻结得还算顺利,虽然在婚前财产上出了点小矛盾。当时,玉英父母坚持要思明把父母为他买好的房子写成两个人的名字,而思明父母认为那样做有失稳妥,两家争论了很久。后来,经过父母们商议,拟定了一份婚前财产保障协议,指明在玉英生育后方可以把名字写在房产证上,但是如果离婚分配财产则需要双方协议。这样玉英才顺利过了门。

结婚后不到三个月,玉英就怀孕了。父母们都很高兴,然而玉英却感到不快乐。她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早了。在过去三个月中,她和思明经常会为一些事情争吵。她也意识到自己和思明都还不够成熟,该给大家多一点的时间成长。

原因出在思明的态度上,婚前的思明,经常会去单位找玉英。然而结婚后,反倒是玉英每天做好饭等思明回家来。思明说是那些没结婚的朋友约他去玩,自己不想因为结婚了就改变生活,他想像没结婚的时候一样拥有自由。玉英何尝不想?对于还不愿意面对已婚事实的思明,玉英不想强求他,只能自己操持着家务,时常也回娘家吃。

但是,现在玉英怀孕了,她希望思明可以每天按时回家陪伴自己。最初一个月,思明做得很好,每天下班按时回来做饭、还帮玉英洗衣服。但是,玉英明显感觉出思明的不快乐。

仔细问起,才明白原来思明觉得一切东西都来得太快了。他曾经想结婚,那是因为每天都想看到玉英。但是,结婚后他马上觉得身上多了副无形的担子,现在又马上要做爸爸了,以后天天要面对这样不自由的日子令他感到害怕。同龄人中自己结婚最早,担子最重。当他清楚自己已经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后,就感到很失落。玉英又何尝不是呢?每天打理家务,为思明担心,本来已经很少和女朋友们逛街了,现在又多出个孩子,自己的担子才重呢!

《围城》里有句很经典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对比玉英和思明的处境十分的贴切。

即使怀孕了,玉英还经常到娘家吃饭。没办法,思明不会做饭,玉英自己又不想做,而且思明仍旧会有朋友找他吃饭,落下玉英自己。有的时候,玉英觉得自己就像领着个孩子、怀抱个孩子生活似的,家里的大小事都要操心,看见思明就气不打一处来。而思明也觉得自己像又找了个妈妈似的被管束着,面对玉英的唠叨,他感到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对。

预产期在即,矛盾也在升级。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到满月,到周岁,两个人的吵架频率和声势逐渐增大。“离婚吧!离婚吧!”终于,那句话从玉英的口里说出来后,她自己都觉得很惊讶,竟然没有害怕,还觉得很舒服,有被解脱了的感觉。思明也同意离婚,趁伤害还不深,

分开最好。

但是,一方面是房子的事情,一方面是孩子的事情。两边的家长都不同意二人离婚。最后玉英和思明采取了试离婚的办法,开始分居。玉英舍不得孩子,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一个人的价值也许在被人需要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高贵。思明从婚姻中走出来后,最初的一个月确实感到很自由了,他仍旧一个人住在新家里,晚上不回去也不会再有人管。然而,这样的自由却让思明感到空虚,让他感到茫然,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没有目的的流浪汉,不知道自己还想要什么?

他曾经偷偷地把坐台的小姐带回家里几次;也曾经酩酊大醉地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一整晚;他尝试着一个星期不打扫房间,让自己享受极限的自由。是的,他曾经多么渴望自由,觉得那东西很奢侈,然而没有了玉英的照顾,没有了孩子的哭声,没有了做丈夫和做爸爸的责任,自由随处可得的时候,思明慢慢感觉到自己现在要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它是那种孤独的、寂寞的、自私的、悲哀的东西!他开始止不住地惦记玉英怎么样呢?孩子怎么样呢?但是自尊心使得他一次也没有去岳母家里,他只在父母朋友面前打听玉英的消息。

当思明听到玉英的父母都劝玉英要尝试再接受一个男人,重新组建家庭后,他感到彻底失败了、被人们抛弃了。不可以,他的老婆、他的孩子,他不会拱手让给别人的!在朋友的帮助下,思明决心向玉英道歉,承认自己当初的幼稚。他还学习了做饭,打扫卫生。

最终,玉英被思明的悔悟打动了,抱着孩子回到了自己家里。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可以叫“爸爸”了!

当谈到这次婚变的感受时,玉英说:“这件事也有我的错,以后,我会多给思明一些自由的私人空间!婚姻不应该是一种束缚!”

■什么?婚姻杀死了自由?

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女人说,不结婚的理由是害怕束缚了自由。然而这些女人并不是没有朋友,因为没有朋友就会感到空虚、孤独!她们只是不想去领那一纸证明,因为在她们看来,被那张证明盖上章后,自己就必须履行某些责任,不能随心所欲了。然而,可笑的是,她们同吃同住、生孩子,过着夫妻一样的生活,甚至比夫妻还要守规矩,比夫妻还要重视对方、尊重感情,没有任何人、任何条文规定她们这样做,她们是自发地对对方好。

相反,一些举行了婚礼,领了证明的夫妻呢,却会因为芝麻大的事情大吵大闹。比如:最近是我做饭的次数多还是你多?周末是该去婆婆家尽孝还是睡觉?……一个经常光顾酒吧、夜总会,经常玩失踪的已婚先生苦恼地说,结婚真不自由!而他做的事情连那些单身的男人都不敢享有……

看到这些,女孩,你是否豁然开朗。自由是什么?自由不是无限度地放纵和索取,不管结婚与否,人们的道德和责任始终就没离开过身体,如果没有责任也就无所谓自由!你会为了自由而不要父母吗?你会为了自由而触犯法律吗?答案是NO!NO!那么自由是什么?自由其实就是“心无牵绊”啊!做一切事情都是遵从心愿,而不是被要求、被强迫。我们不想听到“你应该如何”、“你必须如何”、“法律要求你如何”这样的话……没有别人硬塞过来的条件,我们就会感到自由!一切自由都是从心而发的!和形式无关!

为什么说婚姻束缚了人的自由呢?我想这和“婚姻承诺”有关。盖章领证就是我们把所有给对方的行为承诺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做了约定,从自我的监督变成了社会的监督,如果我们违反规定就会受到惩罚!那么,照此推理,重视承诺、遵守承诺的人会始终如一地自由,只有违背承诺的人才会不自由!而事实并非如此,所有想冲出婚姻和所有惧怕婚姻的人都感到了不自由,这是为什么呢?

像前面提到的,没有白纸黑字约束的人们,行为“样样守规矩”却感到很自由,而有了白纸黑字约束的人,天天出轨都还觉得不自由,这个问题真的是出在婚姻上吗?

是的,明智的人一眼就看得出,婚姻之所以让我们感到不自由,问题并不在婚姻本身。恰恰是因为“白纸黑字”给自己上了道“精神枷锁”!人们更愿意自由地去遵守,而不愿意被强制着执行。所以,感觉婚姻束缚了自己自由的朋友,不要再去怀疑婚姻啦!

你要做的是换种思维去想问题。这个世间,除了自己谁还给得起你自由呢?

有的时候,自由和束缚,中间仅仅隔着一条水沟!迈过去,就是彼岸!

■你的婚姻你做主

婚姻,设计它出来的人是为了防止乱伦,而遵守它的人是为了避免道德丢失。很多女人,认为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所以心安理得地盲目结婚、草率离婚、随便来个婚外情。结果,她们不知道,正是她们对婚姻的不尊重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孩子怀疑婚姻。

相比之下,我更看重那些在婚姻面前徘徊思考、小心翼翼的女孩。很多年轻人宁可同居也不愿走进婚姻,并不是单纯地拒绝责任,恰恰是她们对婚姻问题的重视,不确定就不盖章,你的婚姻你做主!

追求真爱和个性解放的女孩们,你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喜欢的、舒适的婚姻关系和生活方式。在婚姻之中设置两个独立、私人的空间不是不可以的。再亲密的人也要保持一米的距离。没有距离就不会有想念。就这一米,让你们足够记挂对方的好。

在婚姻面前,男人和女人都害怕失去自由。而对于这个自由的定义,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人会认为朋友少了就是不自由;有的人认为每天按时做饭就是不自由;还有的人认为总要为对方操心就不自由……抓住你爱的人和你自己的心理诉求,营造出属于你们自己和平快乐的相处方式。

1.婚姻,不是被我们看得太重,就是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