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让我天天长
27934100000054

第54章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出身贫苦,两岁丧父,母亲无法维持一家的生活,带着他改嫁到朱家。他从小就很有志气,酷爱读书,并经常规劝朱氏兄弟努力学习。朱氏兄弟不知好意,反说:“我吃朱家的饭,穿朱家的衣,与你何干?”听了此话,范仲淹又惊又疑。后来别人告诉他母亲改嫁之事,为此,他感愤已极,自立门户,告别母亲,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苦读,这时他才十来岁。这一时期,他生活异常艰苦,每天晚上用粳米熬稀粥一锅,待冷凝之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再切几根腌菜。这就是著名的“断齑(jī)划粥”的故事。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之后,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又佩琴剑,风餐露宿,不远千里来到南都(今河南商丘)寻师访友,进了当进著名的南都学舍。

在南都学习期间,他仍像以前一样食粥苦读。他有个同学是留守的儿子,见他生活如此艰苦,就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听了很感动,吩咐儿子带些肉饭给范仲淹吃。过了几天,这个同学又到范仲淹这里来,发现他送来的饭菜已经坏了,可是范仲淹却一口也没有吃。同学不解地问:“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些饭菜;而你却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范仲淹回答到:“我很感激你们的厚意,但我吃粥已经吃惯了,如果现在吃这样好的食物,以后吃不了苦怎么办呢?”

在南都学舍,他昼夜苦读,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浇头,实在瞌睡就和衣睡下,醒来继续攻读。有时,他每天连两顿粥都吃不上,往往只到黄昏时吃一顿,既是早餐,又是晚餐。就这样勤学苦读了5年,获得了渊博的知识。

由于范仲淹长期刻苦治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范仲淹长期刻苦治学,最终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