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屯垦,“绥西屯垦”制定了详细的农事实施计划。这些农事实施计划给垦区的农事工作提供了指导方针与实施准则,促使垦区农事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农事实施原则及纲要
为早日完成屯垦事业,实现工农业的均衡发展,使生产、消费、分配达到合理配置,垦区制定了农事实施原则。“生产合理化,应用科学方法,根据经济原则尽力开展土地富源;农业机器化,采用近代农业机器以生产大批农产物;农村工业化,利用农闲使生产者、消费者接近,使原料与制造接近;农人军人化,始则化兵为农,变消耗分子为生产分子;续则寓兵于农,造成人的长城;农村建设都市化,防止农村偏枯人口集中都市之弊;农民组织民主化,养成健全之民主国民,以防止专断、专裁之弊;农村经济平等化,以合作方式经营农业,防止贫富悬殊,预弭阶级斗争;厉行土著政策,使人民与土地发生浓厚情感,增进爱国思想。”
为贯彻上述原则,垦区制定了农事实施纲要。“查本处此次选定屯垦区域东至包头,西至宁夏省,南至黄河,北尽狼山,俗名曰后套。南北平均约百里,东西约三百余里,地势平坦,为广大冲击层所构成。原有塔布、长济、通济、义和、沙河、皂火、丰济、永济、黄土拉亥、杨家等大渠以资灌溉。可耕地约十万顷,现在垦殖者不及十分之一。本处划定屯垦地星散各处,总计面积约三千余顷,气候与归绥、萨县相若,三月解冻,十月上冻,一月为最冷,常达摄氏零下三十六度,七月为最热,有时达摄氏三十三四度。所有作物亦大率与归绥相同,举凡小麦、大麦、高粱、粟、玉蜀黍、糜黍、豌豆、大豆、蚕豆、胡麻子、瓜、鸦片、马铃薯均可种植,以糜子、豌豆为大宗。播种期自清明开始,收获期在白露前后,畜牧较为发达,牛、马、羊、猪、骆驼均可有,以羊、牛、猪为大宗,野生动物以野兔、雉鸡、黄羊为最夥。树木极少,野草种类极单纯,最多者首推枳棘、芦草,其次红柳、哈木箭草、苦槐亦到处生长。人口合计后套不满八万,且多春来冬去,流动不定,耕作粗放。”
按照绥区屯垦督办办事处拟定的屯垦工作实施计划,屯垦工作的开展约分三期:1932年7月至10月,为调查期,凡土地之履勘,地势之测量,即土壤、物产、农事习惯之调查等,均已分组实施。1932年10月至1933年2月为筹备期,即办理疏通河渠、购置农具、采制牛具、籽种、建筑材料等事。1933年春,以三团兵士,开始耕作,至秋后收获,为试办期,并同时开始成立新村,提倡合作,以及牧畜、造林、筑路等工作。
二、农业的实施计划
(一)农业经营方式
为实现屯垦目的,屯垦队不能像后套农民一样,用粗放农具经营土地,而必须引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改变散漫、零星、无主义的传统农业经营方法。因此,垦区的农业经营拟采取合作方式,以一连为一合作的最小单位,这样“可以养成自立、互相精神;可以养成亲爱美德;可以节省时间、劳力及一切靡费;可以使权利与义务均等,免除剥削与被剥削及贫富悬殊之患;能应用近代生产工具及佳良肥料、种子;可以使生产与消费保持平衡,免除失业之弊;可以形成分工专业之近代生产组织”。
(二)农牧编制
办事处拟定了农牧编制比例。虽然所划定的屯垦地带适于垦殖,但由于垦区:其一,人口过稀,交通不便,搬运全靠畜力;其二,产煤量少,机械业不发达,一切动力仍赖牲畜拖拉;其三,国内没有人造肥料,恢复地力全靠家畜粪尿;其四,距离通商口岸较远,运输杂粮没有运输家畜及其制品容易。这四点决定了畜牧在屯垦农事上占重要地位。因此办事处拟定农牧编制以农二蓄一的比例编制,即农家的生产值,畜产至少应占1/3。
(三)耕作法
1.实行轮作与休间
屯垦部队为了更加经济地施用肥料、防止害虫的繁衍、改良土壤的性质、制止害草的蔓延、防御意外的天灾、调剂人工分配、避免根部排泄物的毒害、活动生产品的销路计,必须酌量各垦区的实际情况,施行合理的轮作法。制定轮作方式,使各种作物更迭调剂,作物产量即可增加。适于黏质土壤的作物为四年轮作式,如小麦、玉蜀黍、燕麦、蚕豆;适于沙质土壤的作物为六年轮作式,如小麦、黄豆、高粱、豌豆、粟,或十年轮作式,如亚麻、大豆、小麦、甜菜、大麦、大麻、豌豆、烟草、马铃薯。
土地的生产力有限,如不能多施肥料,以为补充,则作物产量必逐渐减低。等减低到生产量的价值低于生产费用时则违反经济原则。故不得不采用休间的耕作方式。休间的当年虽无生产,但其后数年的产量必胜过不休间。
2.增种厚利作物及牧草
后套食用作物素以糜子为大宗,豌豆为次要。糜子之所以能在后套大量种植,原因有五方面:其一,后套人民十分之九都是来自河曲、府谷,这些地方的人们嗜食糜子;其二,蒙民平素以炒米为饭;其三,糜子每亩播种量较小,投资稍轻;其四,成熟期短,耐旱性强;其五,病害较少,不择土宜。基于这些原因,后套成为著名的产糜区域。但是自1926年以后,蒙旗与后套通商中断,糜子无处销售,糜价一落千丈,1932年每石仅售一元。小麦、胡麻即使在栽培管理上如何困难,如果产量能达到糜子的1/5,则收益可与糜子相等。从经济角度考虑,后套的作物种类确有改变的必要。办事处拟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多种厚利作物,同时并依照实施步骤,决定每年种植50%以上面积的小麦,除供垦区消费外,专作输出的大宗;其次,每年种20%燕麦、玉蜀黍、根菜、高粱及其他牧草,以备饲养家畜之用;再次,种植30%工艺作物,如亚麻、甜菜、烟草、大豆、马铃薯、大麻等。
3.中耕除草、打地框、交换种子
套区农民很少施行中耕除草,普通作物仅行一次,以致害草丛生、病菌繁衍,且土地排水、通气俱不佳,作物收获因而减少、品质亦因之变劣。若能逐年施行三次中耕除草,则产量至少可以增加1/5以上。
套内地亩因无地框,故浇灌时任水漫流,非浅即深。浅则不耐旱,深则作物被其浸死,且地面高低不平,高处肥分被冲积至低处,高处作物生长不良而低处积水较深。因蒸腾时毛细管作用,高处最易起碱,若耕地筑有地框,则上述弊害均可免除,作物产量自然增加。
作物若久在一处种植,则害虫病菌最易繁殖,生产量自减,若在气候相差不大的地方交换种子,不但产量可以增加,且害虫病菌亦能消除。故交换种子为增加生产的一种方法。
(四)土壤管理
1.耕耘与施肥
屯垦队到达后套之前,当地的农业经营粗放,除城郭附近菜园的耕作略显集约外,其余各处农民对于土壤多不注意耕耙、施肥,耕耘器具也颇为简单、普通,所用者仅为犁耙、锄头及铁锹,而且构造粗笨,工作力小,对于坚实的后套土壤根本无能为力。后套农民常有不耕而播种,不中耕而收获,不施肥,不实行轮作,大好自然肥料任其抛置道旁,风扬空中,每年只知收获,不知恢复地力,导致生产减缩。为改变这种状况,办事处决定通过试验,确定耕耘次数、耕耘深浅及施肥种类与分量,尽力改正后套的田间陋习。为达到上述目的,办事处采取以下措施:用深耕洋犁进行深耕;实行秋耕,以促进土壤分化作用,消灭虫卵、虫蛹;增加耕耘耙锄次数,以增进土壤含水能力;在适宜情形(如灌溉后或雨后)施行耕耘;施用天然肥料及压青。
2.灌溉与排水
后套气候干燥、雨量较少。据统计,后套全年雨量不及30厘米,而且所有土质不是由风化而生,多为黄河所带入,质黏坚硬,若不进行灌溉,即坚如石田。后套农民迷信“田随水走,人随田走”的游耕生活,东迁西转,逐水而耕,殊不知后套土壤中多含有盐质,一旦灌水过多,土中盐质即被水溶解,溶解的盐质随地下水的上升而上升,最终水分蒸发,盐质集聚地表,土地变为盐碱滩场。因此,办事处在积极建设灌溉工程的同时,也注重办理排水工事。
3.碱地改良
碱地是因土壤含有的碳酸钠及硫酸镁等有害盐类被水溶解后,随水分蒸发而凝结地表。植物的幼根、幼芽遇到此等盐类常受其伤害而枯死。碱地分白色与黑色两种,黑色碱地含碳酸钠居多,为害最大,往往野草也不生长;白色碱地含硫酸镁居多,为害较轻,抵抗力大的草类能生长,后套盐多属白色。为发展垦区农业,必须进行碱地改良,而改良碱地又必须知道碱地的成因。
碱地多发生在干燥或半干燥地区,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其一为岩石分解。土壤由岩石分解而来,其中含有碱质盐类,当其分解时,多种碱质自行分出,而后套雨量稀少,没有水分溶解这些碱质,则碱质仍存在于土中,故成碱性;其二为河水带来。因水力的剥蚀,黄河两岸的土壤多被冲去,冲去的土壤因土粒大小不同先后沉淀,其粒小者因土粒有胶黏力,灌田时土粒多被碱质沉淀在地面,成为冲积土(俗名卧土)。水分蒸发,而碱质仍然存在,遂成碱性;其三为灌溉与蒸腾。灌溉与蒸腾为碱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碱质溶解于水,水在土中或升或降,碱质随之而行。当降雨或灌溉时,水挟碱质而下降,降雨或灌溉停止时,由于蒸发作用,下层水由毛细管作用而上升,碱质亦随之上升至地面;其四为不施肥料的影响。后套农田为大地主把持,种地者多为佃农,而佃农因土地非己所有,故对于土地不加爱护,仅知耕种而不施肥,土中原有的有机物被植物吸收殆尽,仅存无机物质,因之细菌不能繁殖,久之亦变成碱地;其五为碱水湖干涸。碱水湖因湖床日渐干燥,当湖干涸而成陆地时,湖中以前所含碱质,如盐化钠及盐化镁等均存在地面而成碱土;其六为雨水冲刷作用。地面高低不平,因雨水冲刷,将高处的碱质冲积至低处,而低处因碱质太多成为碱性。
针对这些情况,办事处制定了以下几种改良方法:暗沟排水法,这是改良碱地最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地中筑暗沟,安设排水管,然后灌水浸地,集水深数寸,让水渐渗入土中,挟碱质由管内流出,迨水将干,复灌以水,勿使干燥,以防碱质上升。这样反复数次,土中碱质就会流失。明沟排水法。此法在地面上按地形高下,在地面每隔25步开挖一条进水沟,再隔25步开挖一排水沟,由进水沟引河水或井水等甜水以灌田地,使土中有害盐类溶于水中,然后再使含有害盐类的水由排水沟排出。如此灌溉,土中有害盐类较少,而作物也可生长。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见效快,缺点是离甜水源(如河水)过远的地方不易举办。施肥改良法,改良碱地施用酸性肥料(过磷酸石灰、硫酸钾等人造肥料)最为有效,土中的碱质与施用酸性肥料中的酸性发生中和作用,从而降低、消除碱性。或者将天然肥料中的绿肥、畜粪等施于土壤中,这些肥料腐烂时会产生一种有机酸,亦能中和土中的碱性,且此等肥料能使土壤蓬松,改良土壤的物理性。放淤改良法,此法是以浑水(如伏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一尺余,则碱质不会上升,且水中会含有酸性腐殖质,可以中和土中碱性。施用石膏法,石膏可变更碱土的性质,使黑色碱土变为白色碱土,使碳酸盐变为碳酸钙,从而降低危害程度。黑色碱土的危害程度是白色碱土的五倍。白碱含碳酸镁,为害较轻,有抵抗力的作物及草类等能生长。防止地面蒸腾作用,土壤的蒸腾愈甚,则地面的碱质愈多,其为害亦愈大。所以若能阻止地面蒸腾,则碱质的上升必少、其害自然就小。可使覆土物盖于地面,阻止蒸腾。此法耗费极廉,对碱质较少的土地而言,收效甚佳,且覆土物不仅能减少蒸腾,而且其在作物根部范围内可以阻止多数碱质的侵入。冲洗法,此法是将地面所积的碱质用水冲去,其害自免。惟此法应注意土面倾斜度,倾斜之地冲洗过急,土壤土粒必被冲去。若为黑碱土,宜先用石膏后,再冲洗,否则黑碱土中宝贵的有机物亦被冲去。浸溢法,此法亦可减轻碱性。当土壤被浸溢时,其碱质随水下渗,以至三尺或四尺之深,可暂免其害,反复进行,碱质渐次流失,但效果不显著。用这种方法时,宜种耐水性的作物,以防地面干燥而碱质上升。深耕法,此法是将土壤深耕,使地面碱质翻入下层土中,于是幼小作物的根暂能生长,等作物长大、根较长时,抗碱性亦较大,为害较少。且耕土深,地面碱质稀薄,为害亦少。分散法,此法是将碱质分散各处,勿使集积一处。同量的碱质若分散均匀,其危害程度较碱质集于一处时轻。土壤管理法,碱质除直接危害植物生长外,还损害土壤的物理性质。黑碱土有种反结合作用,可破坏土壤组织,使土层硬化,排水不易,耕锄艰难,不利作物生长。若土壤管理(如耕锄、灌溉、排水、施肥等)适宜,则能变更其物理性质,使其排水流畅,且可稀释碱质(因分布均匀),减少危害。铺沙法,此法改良碱地亦甚有效。其法是在地面上铺厚约四寸至八寸(根据碱性强弱选择)的沙,然后用犁耕地,使沙与碱土混合均匀,稀释碱性。
4.提倡旱农
后套农业虽然因雨量稀少,必须依赖灌溉,但大规模水利工程又常引起碱性上升。因此办事处除整理渠道,改良灌溉,兴办排水工程以防碱性危害外,同时对不易上水的田地采取旱农耕作法,以增大土壤含水能力,使由自然界得来的水分大部分保存于土中。对于播种作物,则依据科学方法决定播种中耕的时令,并育种抗旱力强、产量高的品种。
(五)因地制宜
土地有宜于耕种者,有宜于造林者,有宜于牧畜者。故须因地制宜,择一为主,其他为副,则土地效力既可完全利用,收获丰歉亦可相互补救。不然则土地利用既不得宜,农业经营必难望其发展。故应因地制宜,适宜农作地带以农作为主,以林牧副之;不适宜农作地带则应以牧畜或造林为主,而以农作副之。
此外,后套农业的经营方式粗放,致使作物大半品质恶劣,产量不丰。为解决这个问题,办事处选用适宜的经营方法栽培后套土种,增加产量,并尽量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总产量;同时推广已经驯化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及新育成的品种,提高产量与品质。为防除病虫害,办事处采用热水消毒法、弗母林消毒法、碳酸铜消毒法及其他有效方法防止黑穗病及各种锈病,并防止各种害虫对作物的破坏。
三、牧畜及造林的实施计划
(一)牧畜的实施计划
垦区的牧畜事业与后套的环境关系密切。一方面黄河、五加河环绕四周,土地宽广,水草丰富,久为蒙人牧畜良区;另一方面,后套地势平坦、河流坡度太小,故河水漫溢,渠道溃决时有所闻,农田作物常受水患,亟应利用环境,以牧畜与耕稼并重,均衡发展。这两方面都决定了在垦区发展牧畜事业是有条件、有必要的。
后套的牧畜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后套的家畜大都体格矮小、品质低劣。办事处采用农牧混合编制发展垦区的牧畜事业,增加现有品种的数量,提高家畜的品质,增进经济价值。为增加家畜的数量,办事处改良饲料,如以苜蓿、燕麦、玉蜀黍代替后套恶劣杂草;增饲冬季饲料及夜间饲料;增添厮饲,使之与放牧并重;改良饲料喂养的次数、时间与分量;改良各种家畜各季放牧时间;规定役用家畜的工作时间;依科学方法配置各种饲料;添建坚固卫生厮舍及畜圈;改良牧场;统一各种家畜的繁殖时期,以便幼畜、牝畜的管理;注意各种疾病的传染与预防,如牛疫、口蹄疫等。为改善家畜的品质,办事处从国内外引进各种改良品种,引进的品种先由农事试验场试办有效后,进行推广。
1.鉴定本地畜种
畜种的优劣对于牧畜的改进至关重要,鉴定畜种为第一重要工作。可由屯垦处派人与各连队官长先行鉴定,如繁殖较多时再用精细的鉴定法。鉴定时在可选范围内选择体格优秀、能力强大者定为繁殖种畜,不适合繁殖的目标即行淘汰,如此可保其品种的纯正、提高其品质,则利用种畜逐渐改良后套的畜种。
2.改良本地畜种
我国牛、马、羊等畜种的品质与欧美各畜种相比较相差太多,确有改良的必要,以下为应改良的各畜种:马,后套虽为产马区域,但马的体格过小、种类复杂、能力低下,颇不合时代的需要。可引进阿拉伯马或英国纯种马,使其与我国马交配,可增加其能力与体质。牛,我国役用种牛尚称优良,无引进改良的必要。乳、肉两种牛则相差太远,以乳牛的产乳量而言,荷兰牛每头每日可产乳七八十磅,我国乳牛仅产七八磅;外国的短角肉用种牛每头可产肉一千五六百斤,我国牛仅产七八百斤。因此我国的乳、肉两种牛种必须加以改良,以荷兰种改良乳用种;以短角种改良肉用种。因该二种对于我国的风土气候较为相宜,按合理的交配方法,每头牡牛至少可交配牝牛40头。羊,后套肉用种羊较优美,但肉的销路不广,销路最广者乃为毛皮。然而后套羊毛粗劣,可引进美利奴羊,改良其毛质。但美利奴羊体质虚弱,易招疾病,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加强管理,使之风土驯化,而后始能安全繁殖。猪,我国猪种肉味甚美,但产肉量较少,这是一大缺点。波支猪产肉量甚大,且为制造火腿与熏肉的最优肉品,因此可引进该项猪种,改良我国猪的产肉量。鸡,我国鸡种体格虽大,但产卵甚少,不经济。据调查,美国的来克号鸡每年可产卵360个,我国鸡全年仅产卵八九十个。鸡的繁殖力甚大,以纯种繁殖则可,无改良的必要。鸡卵为工业的重要原料,价格亦甚昂贵,如能饲养得当,有利于生产。假如每一屯垦连队养来克号鸡500只,每鸡全年以产卵200个,则500只鸡一年可产卵10万,十卵售洋0.1元,10万卵共可售洋1000元。每年场内的杂粮与糠等余物即可充当鸡的饲料。
3.设立种畜交配所
试验场畜牧部为培育种畜的总机关。配种事项对地面较广远者而言,难施行交配,因此必须在适中地点设立若干交配分所,如五原境内至少得设立交配所三处,如敬生乡、折桂乡、负暄乡三处即可交配。交配所的主管人员必须有牧畜知识与经验,血统的登记与种畜检查等均为应行办理的事项。
4.设立生产机关
对于像垦区这样交通不便的地方,生产机关的设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鸡卵产得过多,若没有打蛋厂,在后套无法销售,而养鸡事业亦难期发达。养猪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猪、鸡最易繁殖,最需设立的工厂即为小规模的打蛋厂与制肉厂;其次是毛织厂与制革厂,皮毛为西北出口的大宗,如能设厂制造,则获利当可数倍;而牛乳制造厂必须在贺兰牛改良的二代杂种成熟后方可成立,如此牧畜事业就会有所发展。打蛋厂与制肉厂的原料供给不成问题,若每连队养鸡可产卵10万,27个连队即可产卵270万,这给小规模的打蛋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后套人民养鸡亦多,也是原料的一大来源;猪的繁殖力甚大,制肉厂的原料供给也没有困难。
5.设立兽医院
家畜愈多,病害亦愈多,而病害中最危险的是传染病,因此必须设立兽医院,以预防、治疗各种疾病。除设立兽医医院一处外,犹须于适当地点设立若干兽医分所,以进行适当的预防与治疗。
(二)造林的实施计划
“后套地广人稀、渠道纵横,沙梁碱滩,废地甚多,以之植树,裨益匪浅。”凡与造林有关的诸事项,如林地的勘测、树种的选择、造林法的选定、苗木的准备、各区造林面积的规定都需事先有通盘、精密的筹划。起始先在村旁、道边、渠岸栽植,而后渐推及沙滩、山岭。
在垦区实施造林既有必要,也很重要。“窃以套区木材缺乏已达极点,荒野莽莽,渺无树木,稍有用材即仰给于外省。将来屯垦成功,人口繁衍,用材之处至比较广,若不及早造林,势必大感困难,且自我屯垦部队开驻以来,努力开荒,不遗余力,以致昔日供给燃料之红柳、芨芨日少一日,就现况言,已有供不应求之势。若长此以往,二三年后燃料一项即成绝大问题,凡此皆就直接需要方面而言,他若间接感受之气候失调、冷暖不均,‘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谚已成不可讳言之事实,苟有森林障蔽地面,地热不易放散,空气不易冷却,故夏不甚热,冬不甚寒,且森林茂密,则其枝叶扩张于空中成高大之障蔽,因之暴风飞沙灭杀猛力,不至为害,又旱魃肆暴,近年尤烈,目前虽赖河水灌溉,究非长策,苟不及早造林,以资补救,则将来垦殖农田将何所恃,又渠道纵横,每遇大水,堤防溃决时有所闻。若于渠道两旁广植树木,其树根交叉、相互盘错,虽有大水,不至为害,此外则树木吸炭吐氧,有益人生,苍松翠柏增人美感,种种利益实难枚举,凡此种种在在皆需要大面积之森林。”
1.设立模范林场
既然垦区造林十分重要,那么就有必要在垦区设立模范林场。这是由五方面决定的。其一,屯垦各部队虽每年植树,然而技术不良、管理欠周,不能取得良好成绩。办事处在垦区中心地点设立模范林场,聘请专家主持育苗、造林、管理、保护、采伐等工作,依照科学原理进行,给屯垦部队起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其二,垦区位于森林缺乏的西北,不但屯垦部队应积极造林,以资救济,同时还必须提倡、宣传,以唤起民众彻底觉悟,共同造林,以收实效。使素不经营林业的西北民众确知造林大利不在农作之下。其三,各屯垦部队虽每年进行植树,然种苗仍不能供大面积造林。欲营造大面积森林,必先准备大量种苗。若苗木悉从外界购买,不但需款甚巨,而且风土气候未经驯化,成绩亦受影响,故应设立模范林场负责育苗,除供给模范林外,可分发给各部队栽植。如此则既可得优良的种苗,又可节省购苗的费用,一举数得。其四,林业为国家要政,要解决育苗造林等技术工作,要对西北的森林面积、种类分布状况、作业法、林地荒废情形、市场的消费状况、荒山荒地面积等进行详细调查,就必须设立模范林场。其五,各地气候、土质不同,社会需要木材的种类不同,因此不能用同一方法经营管理林地,必须加以试验。试验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2.模范林场工作实施大纲
场址选择在垦区中心交通利便、灌溉容易,且土质佳良之地,面积至少须在15顷以上。该场组织力求精练,所需经费在可能范围内力求最少,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款不虚靡。该场设场长1人、技士1人、干事1人、工目1人、工人10人。林场的造林工作有编制模范林及苗圃的施业计划,以便逐步进行;分析垦区土质、对西北林野进行测量;选用最经济的育苗造林技术及作业法;制定黄河沿岸的堤防林及垦区防沙林等的经营办法;研究林产物的增殖法。林场进行的试验包括对松、杉、柏等有造林价值的各树种,举行垦区风土试验;利用沙梁作造林试验;各种树木的耐碱性程度试验;各木材的硬度试验等。林场的调查工作有调查各地营林情形;调查西北各地荒山、荒地及宜林地面积;调查西北森林面积、种类及分布状况;调查木材市场的营业状况。推广工作有指导各屯垦部队造林技术;编印各种林业常识手册,分发给各部队及民众,以便宣传;举行造林运动游行讲演,以示提倡;采集制作各种森林标本;推广交换及代各屯垦部队购买各种苗木及种子;与屯垦各部队制定合作造林办法;培养各屯垦部队造林技术人才;筹设林业讲习班,给官兵灌输林业知识。
模范林场的经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办费,包括房屋费450元、林具及器具费200元;另一部分是经常费,包括林场工作人员的月薪247元、办公费月支洋30元、补购林具费及杂费月支30元,总计月支经常费307元,年支经常费36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