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骗局离你有多远:人手一册的防骗秘笈
27916500000066

第66章 集体迷信:汝南红伞事件

林先生最近可谓满眼春风得意、满耳鸟语花香,自华盛顿大学学成归国,与苦恋八年的小惠喜结连理,最近答应乡下老母,打算带着美娇娘荣归故里。

林先生的老家在汝南县,踏上近十年未曾触摸的故土,林先生心中的爱意油然而生。下火车的时候,临时决定带领新婚妻子好好游玩一圈这个美丽的小县城。

从火车站出来,林先生总觉得有点奇怪,是家乡的风景变了很多?是新增了许多高楼?还是因为手携美丽的娇妻?总之,林先生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突然,有个小商贩用一把红伞拦住了林先生的去路。“先生,给你的太太买把伞吧,现在大家都在争抢着买呢,我这是新进的货……”林先生奇怪了,天没有下雨又没有骄阳,放眼望去,这买伞卖伞的人怎么就那么多,而且林先生还发现一个特点:卖的买的都是清一色的红伞。

“我正想问你呢,怎么大家突然都这么热衷于买红色的伞呀?”林先生终于明白自己下车时的疑惑之所在了,这个小城到处都有红伞销售,街边、路口、商店,几乎随处可见卖红伞的小商贩。

“先生您还真是新来的,我们县里都传说好几天了。”据小商贩介绍,时下汝南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言:今年的雨水格外多,又刮了几次龙卷风,是一种不好的征兆,如果外公、外婆不给外孙、外孙女送把红伞,灾祸将会降临到外孙、外孙女的头上。送红伞时还要同时送一个苹果、一个桃,外公或外婆还必须看着外孙、外孙女把苹果、桃当面吃掉,吃了苹果保平安,吃了桃子能长寿。小商贩还告诉林先生,前几天商店的红伞都脱销了,如今一般的红伞都涨到五十块钱一把,他自己也是临时从厂家运过来一车新货……

说话间,又有数十名手持红伞者从林先生身旁走过,林先生上前询问得知,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一传言,却都买了红伞。他们无奈地说,如果不给外孙、外孙女送红伞,怕别人说他们吝啬,不疼爱外孙、外孙女。

被整得晕头转向的林先生当然不相信这个传言,但还是在一个小贩的劝说下,给小惠买了一把红伞。没走多远,林先生又被小惠劝住,折回来问小贩又买了两把红伞,一把送给大姐的女儿,一把送给哥哥的儿子,免得进家门时,被乡邻说不合时宜。

骗局揭秘

事件结果:

据说那几天汝南一天能卖出红伞数百把,商家获利甚丰,许多商户们见有利可图,纷纷加入销售红伞的行列。最终工商部门出面向百姓证实,谣言毫无科学依据,纯粹是几个伞商在起哄,为了将滞销的红伞尽快买出去,制造了这一荒谬的谣传。

骗局辐射场所:

封闭的县镇,工商监管不力的小城市。

骗局辐射人群:

迷信思想观念严重的老人,不迷信却好面子的“局内人”。

骗局诱饵:

危言耸听,抗拒灾难的灵丹妙药,人们的迷信思想与从众心理。

骗局进程:

1.伞商精心制造、散布谣言;

2.提出解决办法,诱骗一部分人购买“指定”商品;

3.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促使谣言形成舆论压力;

4.大肆销售滞销货物。

骗局预防:

一个莫须有的迷信怎么会在社会人群中这么容易流传开来?不排除科普工作的滞后,不排除局部社会环境的恶化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全感,也不排除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席。然而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群众中缺乏追根溯源的精神,具有普遍破财消灾的迷信意识。当迷信成为一种日常的、普遍的意识时,集体骗局很容易就上道了。我们不能说这些被谣言迷惑而买红伞的人都糊涂,却为何都纷纷着了谣言的道呢?显然,是出于一种对亲人的关爱,当一种莫须有的邪说在人群中制造恐慌时,出于对子女后辈的安全考虑,人们是“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谣言的制造者正是抓住了群众这一“爱”的软肋,胁迫本该清醒的人们轻易就范。

小结:

我们可以对天灾人祸进行抗争,当社会上有人为非作歹,或自然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就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但是,当面对软性的、隐而不彰的危险时,却鲜有人站出来与之抗争,做意识形态领域战线上的英雄。迷信的传播,在于它的感染性。因为人内心有恐惧感,所以在被人感染后,不迷信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迷信起来,做出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 究其原因,在于人的社会性和盲从性。人的内心里,出于对前途的迷茫,会有弱者的感觉,所以在人多的时候,最容易受到感染,坚定的意志会慢慢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