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骗局离你有多远:人手一册的防骗秘笈
27916500000037

第37章 荧幕鉴宝虚虚实实

谢先生祖籍闽南,在加拿大拥有亿万家财,年近七十的他越来越难抵对家乡小镇的思念,等孙子正式接管家族企业之后,谢先生就带着太太回到了童年生活的沿海小镇,粗食淡饭,安度晚年。

年前,谢先生和太太迷上了市电视台的《中华瑰宝》节目,该节目经常聘请一些文物鉴赏专家现场鉴赏古玩珍品,节目后期还配以古玩拥有者的访谈录,谢先生看得心潮澎湃。

一般人心潮澎湃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谢先生则不同,他是财富拥有者,早年忙于事业,如今回到久别的故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是他人无法比的,当然,对于我们先辈留下的文物,更是有着游子对母亲的尊崇。

一天晚上,谢先生与老伴钓鱼归来,《中华瑰宝》正在播放一期玉石的鉴赏,谢先生相中了那个浑圆通透的玉石镯子,当即让自己的秘书与该节目的制作者联系,希望自己赶得上这场拍卖。

秘书的办事效率还真是高得很,很快就与该栏目的制作者取得了联系,并为谢先生安排了与玉镯主人的会面,以便谢先生能尽快见到自己心仪的美玉。

玉镯主人热情地接待了谢先生,并详尽地给谢先生讲述了玉镯的历史,这个玉镯是其祖母传下来的,他的妻子离世得早,女儿觉得镯子样式老气,现在也没有个合适的人带上它……

玉镯主人看到谢先生对自己的珍藏品爱不释手,而谢太太又是那般雍容华贵,非常动情地要求将玉镯转手给谢先生。谢先生当然喜不自禁,当即达成交易,谢先生以8万元买下了玉镯。

自此,谢先生与《中华瑰宝》的制作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常作为嘉宾前往参加鉴赏,并对中意的古玩进行交易。

骗局揭秘

事件结果:

谢先生的孙子听说爷爷在家乡买了四五百万的珍贵古玩,特意带来一个古玩专家前来鉴赏。不想该古玩专家看过后,悄悄将谢先生的孙子拉到一边:你爷爷的东西,只有那个玉镯还值个一两万,其他都是仿制品。孝顺的孙子没敢把这个信息告诉虔诚的爷爷,只是以公司出现了一点问题,一定要爷爷回去指导为名,让爷爷带着“宝物”再次离乡。

骗局辐射场所:

市县等级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古玩交易会所,古玩爱好者聚集场所或俱乐部。

骗局辐射人群:

经济富足的古玩爱好者,外籍华人,老年时期开始古玩收藏的玩家。

骗局诱饵:

媒体信誉,专家鉴定,情真意切的珍宝故事。

骗局进程:

1.用利益驱使鉴定行家、利用荧屏设“古董骗局”;

2.把赝品当真品,充当文物贩子;

3.编造故事、坑蒙拐骗;

4.以朋友的身份,低价出售自己的“宝贝”;

5.转移战场。

骗局预防:

很多频道都有一档属于自己的鉴宝收藏栏目,这边专家刚刚定完高价,那边拍卖行就槌起话落。一件玉佩价值5万元、一个看似破旧的瓷碗标价20万元……这样的节目着实让人看得起劲,看得眼热,看得热血沸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古玩市场——目前一些“鉴宝”类电视节目缺少行业规范,一些鉴定行家因利益驱使而利用荧屏设“古董骗局”,把赝品当真品,坑蒙拐骗,充当文物贩子。各位观众一定注意了,千万被一些不规范的节目误导,尤其是一些地方小电视台,要多多考量节目的真假。

小结:

如今全国有10多个“鉴宝”类电视节目,但大多走偏了。一说古董、一说文物,就是买卖就是作秀。有的还与拍卖公司相勾结,很肮脏。许多“鉴宝”类节目都处在一片骂声之中。有的节目把假古董说成是真的,有的恶意炒作市场价格,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文物节目不能仅仅注重买卖,而是应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品,这些都是祖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而鉴宝家应该具有文化人格,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指鹿为马,为假文物当“托儿”。收藏爱好者们应擦亮眼睛,不要被“专家”的名头和“宝物”的神奇所蒙敝,看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