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路遥任马跑,天高任鸟飞,水深任鱼跃,它们完全处在一个自由和运动的世界里。也不例外,尽管植物没有眼、腿、手、翼、嘴等器官,它们同样可以进行运动。目前,人们知道能运动的植物有近千种。如梅豆、菜豆的爬竿运动,葡萄、丝瓜的攀援运动,向日葵的取光运动,苜蓿、酢浆草的睡眠运动,猪笼草、毛毡苔的捕虫运动,等等。最为奇妙的“运动员”应该算含羞草和舞草了。
文雅秀气的含羞草,似乎有动物的敏感,人若触动一下它的叶子,它立即就“垂壁低头”,先是小叶闭合,接着叶柄萎软下垂,颇有少女的娇羞。所以,取名为含羞草。含羞草原产南美洲,为了避免狂风暴雨和动物对它的袭击,也就自然演化成上述动作了。含羞草叶柄上长着4个羽毛状的叶,羽毛状的叶又由许多对生的小叶组成。小叶柄和大叶柄的基部,象我们的膝盖一样,并稍有膨大,膨大部分叫叶枕,叶枕下半部的细胞壁较厚,上半部的较薄。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中充满了细胞液,使叶子处在正常状态。当一受触动,小叶叶枕上半部的细胞中水液迅速进入细胞间隙,因而先引起小叶闭合。大叶柄基部的叶枕正好与小叶叶枕相反,它的下半部细胞的壁薄,细胞间隙较大。所以,较重的刺激又引起大叶枕叶柄的下半部细胞失水、萎软,使整个复叶部下垂含羞。
舞草与大豆是近亲。属豆科植物,叶子由三片组成复叶,只是中间的叶片特大,长圆形。两侧的小叶特别小,像两只兔子耳朵,能经常自发地进行转动。一般约1分钟转动一次,而中间的大叶上下成6—20度角地摆动。奇妙的是,这种摇摆运动完全是在没有任何触动和刺激下自动发生的。舞草在荒芜寂寥的野外自寻娱乐,不断地舞动着自己的叶片。到了晚上,“跳舞”自然停止,消除一下一天来的“疲劳”。舞草的运动,有人认为是由植物内部的生理变化,影响到叶基两半部分组织的膨压不均衡而引起。这种运动,叫植物生理学的自发膨压变化运动。
早在18世纪,科学家第一次在电鳗中发现了生物电。现代发现认为,在动植物体内,包括在人体内都有一种生物电流,只是很微弱就是了。为此,有些科学家认为,捕虫草受到了昆虫的触动,首先产生生物电流,来传达信号引起捕虫动作。在不同的植物中,生物电传导的速度是不同的,如在葡萄和轮藻中,传导速度大约是每秒钟只有1厘米,而在含羞草中,每秒钟可达30厘米左右。因此,当一触动含羞草的叶子,它的叶枕很快就能感觉到了。这种说法,对上述接触运动的植物是可以解释的,但对自动不停地“跳舞”的舞草来说,又如何解释呢,这仍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