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云,大富在天,小富由俭。只因致富之道不可一蹴而就,需在分分厘厘中守成最初的原始积累,学会精打细算,积微成著,积金至斗,在机遇一瞬即逝中,才不至功败垂成。
其实精打细算绝非斤斤计较,它同时具备的必须是做大生意的头脑,冒大风险的勇气以及开拓市场的胆识,其实经商就是赚钱与省钱的学问:一方面赚取最大的利润,一方面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当你在谈判席上被蜜腹剑弄得眼花缭乱时,学会精打细算,才不致高估订单,盲目签约。
当你面对同类产品厮打格斗、“销”烟滚滚的市场时,学会精打细算,把利润看薄一点,舍得眼前暂得利益,便可赢得中长期的资金回报。
当你面临困境时,学会精打细算,必要时裁工裁员,保存实力,请记住节俭才是最有效的“危机公关”。
当你扩大事业基础时,学会精打细算,吃透市场动向,把握生意机遇,投资对象贵精不贵多,请勿将宝贵的资金投掷在不理智的决策上而步入危险地带。
做生意的成败,不以顾客多少论成败,最重要的是有盈利,成本越少,利润越高,那就越是成功,换言之,成败与否,要和利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而定。因此,计算成本方面,任何一位生意人都会计算得准确,以成本作为利润赚蚀的准绳尺度。
最直接的成本,是货品的来价、员工薪金、店铺或办公室的租金、公司设施、水电费等,把毛利扣除这些开支后,还有剩余,那就是利润。但计算下来,若毛利不足以支付成本,就是有亏损。
每家公司都想买入一些销路佳的货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也好,或是薄利多销也好,最要紧的是有钱赚。不过,一家店购入各种货品,也不能保证每种货品皆有好销路,成衣如是,唱片、书籍亦如此,如果能拉上补下,畅销货的销路甚至能抵消滞销货的损失,那还是可以继续生意下去,但吃一堑,长一智,知道哪些货种滞销,以后就不要买入这些货,或是减少买入这些货了。
当业务开始兴旺起来了,销售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客户源源不断,也引起了公众浓厚的兴趣。这时,有些生意人就会感到把企业设在家中显得太小、太寒酸了,似乎必须有一个商业点才不致显得卑微,也才显出大生意人的风度。
对于这类想法必须十分小心。
应知道,在家里工作,如果货源滚滚,当然喜气洋洋。即使业务暂时不理想,也用不着焦虑,在家生意日常支出是可以预见的,也是可以控制的。
可是,一旦把生产场地搬离了家庭,情况就不同了。
毫无疑问,在搬迁生产或营业场地之前,多数人已预测过新的支出额。
但是,即使使用最现实的预测,仍然存在着在家中管理业务时所不会有的精神压力。比如,如果出现了未能预见到的竞争该怎么办?如果经济形势改变了,销售方面的预测无法实现该怎么办?如果最后发现,还是在家里营业才更有效率又该怎么办?
事实上,很多成功的生意人都感到:增加现有面积,而不是重新安排生产场地,在经济上才更为合算。你同他们的情况应该差不多,较为适宜的办法也是增加工作面积,加一些房间、加一些架子或柜台,而不是搬到一个新地方。等到生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按照自己的判断及专业人士的判断,必须在家庭以外寻找业务点时,再搬出去。
而在此之前,一定要耐心等待,对想搬出去的动机作出认真的评估,真正做到非搬不可时再搬。
一些生意人通常很少对店里的财务做整体的规划。小本生意人在开业前很少会预估营业额,也不拟订年度预算和销售计划,因此在成本和利润的控制上,往往不得要领。
只重现金的赚赔,忽略实际生意的盈亏,是小本生意人的生意误区。以一家花店为例,店主一直觉得花店生意很好,每天都有现金盈余,所以每个月都慷慨地发奖金给员工,但年终一结算,却发现亏损不少。探究其中原因,原来是未将当初投入的设备和人力(生意人本身的薪金)费用算进成本。好的财务管理不只可以避免亏损,还可能使原来每个月2万元的盈余增加为3万元。开店前正确预估所需资金,以便有效控制成本,是私营公司财务管理的第一步。
由于私营公司资金通常不充裕,因此,预估的资金即使只有几千元出入,也可能令人焦头烂额。一般来说,开业资金的基本项目包括装潢费、基本进货费、广告促销费、店面押金和第一个月租金,其中店面租金往往占相当比例。你还必须将租金和押金比例控制在总资金的30%以下,因为除非营业利润很高,或对营运十分有把握,否则超过30%,很可能吃掉大部分盈余。
除了备妥基本费用外,预留一份准备金也是资金有限的小店不可省略的。小本生意人通常会有三到六个月的亏损期,所以那些成功的企业开业之初就要预留至少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固定支出费用(指每个月的经常性支出,如薪金、水电费、租金)和两个月的进货成本最安全。
学会精打细算后才会懂得对资金的利用。该花一千绝不乱花一万。学会精打细算你才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让产品更具竞争力;学会精打细算你才能积淀生意场上的精髓而屡出奇招,算无遗策;学会精打细算你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经营管理更加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