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27894300000136

第136章 善于抓住赚钱的机会

经商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机会常有,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抓住。只有头脑敏捷、敢冒风险的人,才能抓住赚钱的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是,很多人在赚钱的机会来到他们面前时都不能认识它,只有等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赚钱的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把握住赚钱时机的人。

I.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于18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的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货到了,可是那位美国商人却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售……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又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加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暴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

美国的克利夫兰市有个叫娅克妮的年轻女孩,因为家庭变故,中学没有毕业就辍学自谋生路,因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到富人家做女佣。

娅克妮是一个很有志向的女孩子,她不想一辈子都做女佣,她想象那些成功的女人一样,创出一番事业来。她每天帮主人做完所有的家务后,一有空闲,就找一些书来读,男主人是一家工厂的老板,财经方面的书很多,娅克妮渐渐对经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娅克妮是个做事认真有条理又诚实的女孩,人也聪明伶俐,深得女主人的欢心。女主人对她的好学精神颇为赞赏,一有空就和她聊天,指点她料理家务,告诉她一些外面的事情,给她讲述人生的意义和做生意的诀窍,等等。

耳濡目染之中,娅克妮心里渐渐也升起了自己当老板的愿望,只是怎样去做、做哪一个行业,她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她心里知道,反正自己绝不会就这样永远给人当佣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天,娅克妮打扫完所有的房间,正坐在主人的书房里看书。电话响了,娅克妮拿起电话:“娅克妮啊,我想请你帮个忙,咱们家楼下左边的那座别墅,是我的一个朋友的家。她家有个卧床的老人,一直雇不到保姆。今天老人有些发烧,不能一个人在家,我的朋友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不能回去。想请你去照看一天。”放下电话,娅克妮马上去了那个人的家。床上的病人见到了娅克妮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她说自己非常需要人照顾,请求娅克妮留下来。可娅克妮一个人怎么能干完两家的活,她只能在料理完主人的家务后,在中午时分去陪陪老人,照顾她吃一些东西。

娅克妮心里的创业计划,就在此时成型了。她决定成立一个“家政服务公司”,专门为那些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和料理家务的职业人士服务。但现在资金还不足,于是娅克妮省吃俭用,一点点地积攒着创业资金。

两年过去了,娅克妮手中积攒下了一笔钱,她认为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她买来一些清洁用品,并印制了传单,请了四名女工,成立了一家“娅克妮女佣公司”。

一开始,她并不着急招揽业务,而是先将传单张贴出去,另一方面对聘请来的女工进行专业训练,使她们掌握一整套料理家务的专业技能。经过短期的训练,“娅克妮女佣公司”正式开业了。

“娅克妮女佣公司”的成立,与当时的市场需求结合得天衣无缝。因为当时还没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公司一成立,来雇用者简直挤破了门槛。

娅克妮工作作风十分严谨,随着业务的扩大,工作人员也跟着增加,对于新来的人员,她一定要经过严格训练,确认她们完全称职了才让她们开始工作。由于“娅克妮女佣公司”的服务标准高,而且都能达到客户的要求,所以接受服务的家庭普遍感到十分满意。她们的服务品质很快就被社会广为传颂,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从而使服务范围由单纯的家庭服务,向更广阔的范围延伸,许多企业和公司也找上门来,要求服务。

“娅克妮女佣公司”很快就扩展到了美国的27个州,成为美国知名的一家企业。女佣出身的娅克妮也成了美国有名的富婆。

在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整天不满现实,怨天尤人。他们应该像娅克妮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进行创业准备。一旦发现机遇,就要紧抓不放,勇于实践。成功只垂青那些不甘平庸、有所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