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27892000000071

第71章 泥泞中的脚印

众所周知,鉴真和尚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僧人,他一生6次东渡日本,立志于传律受戒、弘扬佛法。后来东渡成功,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人,并为日本的佛寺建筑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尽管他6次东渡的事迹也同样彰显了他不畏艰险、为理想坚持不懈的莫大勇气,但本文所讲述的是在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的一件事。

那时,刚刚进入佛寺的鉴真被住持安排着去做了行脚僧。如果你不知道行脚僧是什么,只要想象一下玄奘,便会觉得不难理解了。尽管玄奘被赋予了“大唐圣僧”的名号,但西去路途之遥、之险便足以让我们从中瞥见作为一名行脚僧的辛苦。所以这行脚僧在寺里基本上是人人都不愿意去做的。

有一天,太阳都晒到屁股了,鉴真和尚仍然大睡不起。住持没有见到他,便去往鉴真的房中叫他,一进屋只看见床边堆积着一大堆破烂的芒鞋,主持不用想也知道这是鉴真故意放在这里给他看的,很显然这些都是他日常做行脚僧穿破的鞋子。但住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叫醒鉴真问他:“你今天不外出化缘,把这一对穿破的芒鞋堆在这里做什么?”

鉴真满不在乎地打了个呵欠,继续半睡半醒地回答道:“别的行脚僧总是装模作样,有的甚至一年都穿不破一双芒鞋,可您看看我,刚刚遁入佛门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双鞋子,足以看见我是踏踏实实做事的,所以住持您就行行好,别再让我做行脚僧了吧。这样还可以为寺里多省些鞋子呢!”

住持一听便笑了,说道:“你且起来吧,昨夜下了一场雨,你跟我到外面走走。”

就这样,鉴真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起了床,随着住持来到了寺庙前的一段黄土坡上。由于昨夜的一场雨,很明显,这段路的泥土都很松软,一脚踩上去便会泥泞不堪。

这时候,住持问鉴真:“你是想做一名碌碌无为的和尚,得过且过呢,还是愿意做一个能将佛法发扬光大的名僧?”

鉴真连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当然是后者了。”

住持听到鉴真这样的回答,于是笑着问他:“你昨天走过眼前这条黄土坡吗?”

“走过啊!我化缘去还有回来的时候这是必经之路呢,住持,您怎么明知故问?”

“那你能找到自己昨天走过的脚印吗?”住持不理会鉴真的疑问,继续问他道。

“不能,昨天的路可是又硬又平的,一脚踩下去不可能有脚印的,就算是有,这不是昨晚下雨了嘛,昨天的脚印也肯定都被雨水给冲刷掉了。”鉴真理所当然地回答着。

“是啊,昨天的路又硬又平,走起来自然容易,但脚印却不会留下。但是今天,这路虽然泥泞不堪,走上去也十分困难,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走过的脚印。鉴真,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住持见鉴真一脸不解的神色,于是继续说道:“世上众生芸芸,大多数人都喜欢走平坦的光明大道,又有谁愿意走这泥泞小路呢?但是有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正是没有经历过风雨坎坷,犹如一直都走在平坦的大路上,抬脚落下再起步离开,什么都没有留下;而那些有大作为的人,往往历经世间磨难,走过雨雪风霜,犹如在这泥泞的小道步履蹒跚,但当他们走得很远再回过头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脚印的存在是为了印证他们走过的价值。”

听了住持的这段话,鉴真若有所思。从此以后,鉴真再也没有偷懒过。直至后来他6次东渡成功,成为一代名僧,在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他才道出了一直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只有走过风雨荆棘,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彰显,而人生的辉煌就在这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铸就。坦途之路上的人虽然也有成功,但是因为他们缺少选择泥泞之路的勇气,纵然体会不到人生的另一番饱满和壮丽。”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抱怨工作压力大,职位不好,并且羡慕别人的清闲和同等待遇。似乎我们总是在羡慕别处的风景,却忽略了自己人生征途的意义。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拥有着一份甘愿选择泥泞之路的勇气,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他人暂时得到了享受,但因果循环,总有一天他们会失去。他们失去的或许是领导的器重、大家的信任以及良好的锻炼自我与完善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因此,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要相信,泥泞之路中的行走更能彰显出自己人生的价值,只要我们敢于付出,就一定会有所获得。诚如有句话说的那样:“现在的痛苦越多,以后的幸福就会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