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27892000000027

第27章 背水一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背水一战与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讲述战争中将士们所表现出来的莫大勇气,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两场战役都是胜利的战争,而背水一战则更能显示出这个道理。更为奇特的是,这两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样的,而背水一战中的发起者刘邦则在最后打败了破釜沉舟的主角项羽,致使后来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虞姬殉情,项羽乌江自刎”事件,当然这都是后话。至于背水一战具体是怎么回事,请听我给大家继续讲述。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曾命属下大将韩信攻打赵国,赵王带领20万大军于太行山的井陉关进行阻击。当时韩信只带了12000人马,与赵王的20万大军相比,可谓“过河卒子”、“螳臂当车”,然而就是这样悬殊的差距成就了这场以少胜多之战的声名大噪。或许真正的战争都不仅仅是武力的厮杀,更多的是依靠领导者的决策和谋略,自此才成就了诸多名将,而韩信似乎就是这样。为了打败赵国的20万大军,韩信将一万大军驻扎于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然后调遣剩余的2000轻骑潜伏在赵军的军营周围。交战后,赵国的20万大军向河边的背水阵进发,毕竟韩信率领的军队寡不敌众,再加上背面临水,前进不得,后退无路,因此所有的士兵都鼓起莫大的勇气拼死一搏。就在双方交战逐渐激烈的时候,便是这只潜伏的2000轻骑成了韩信制胜的法宝,他们乘虚进入赵军大营,烧了赵军的粮草,使得他们腹背受敌,不得已才退兵,从而促使了韩信大军的胜利。

战后有人曾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怎么会明知故犯呢?”韩信却笑着回答道:“出奇制胜,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也都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更何况,当时的情境,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激发出将士兵们的无限士气,为那2000轻骑多争取时间啊!”

置之死地而后生,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又有谁真的能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总是抱怨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还是要在这压力中继续生活、工作。除了无谓的抱怨与牢骚,鼓起勇气,逼自己一把,我们也许会发现,压力过后,自己原来也会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