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贫困
我曾有过这么一位同学,早年丧父,身世颇为悲惨,旁人听闻之后,无不泪眼潸潸,心生怜悯。六年的中学生涯我都与她在同一间教室里度过。仿佛,命里就是注定要与她有那么一段回忆似的。
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没有交过学费,学校亦没有逼迫或是追问过她。她的家庭异常贫困,这好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每年学校的贫困助学名单上都有她的名字,红纸黑字,醒目地贴在教学楼下。
有时候,我们会唠叨,你看她多幸运,都不用交学费,学校还给她钱呢!
六年的中学生涯,十二个学期,她整整做了十二次贫困生。并且,班级为她募捐的活动也不下十二次。
她总是低着头走路,穿得褴褛不堪。唯一的一次整洁,是在某个新年过后的开学。当时,我与几位同学正踏着鹅毛雪花在校园的小径上说笑着。忽然,她从拐角的地方出来了,粉红的小棉袄,紧紧地箍在身上,煞是好看。她远远地见到了我们,却从另外一条小路上急急走掉了。
接下来,几分钟的路程,我们都在抱怨,咒骂着她。家里贫困,为什么还要穿那么好看的衣服?况且,她的钱,大部分都是我们给的啊!大抵她是听到了这些话,于是从此,直至最后分离,我都再没见过她穿那件小棉袄了。
当年,我也在愤愤不平的行列之中。每年捐给她的那些钱,大都是妈妈发给我的压岁钱。很多次想把它拿出来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或一支钢笔,可踌躇了许久之后,还是打消了这类念头。因为心里总会想起她,以及她的种种遭遇。
每个学期的课外活动,她都如期参加。外班的人很是诧异,可后来都知道了,那也是募捐的结果。班里的讲台上,老师曾动容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在同一个空间里说话,呼吸,成长。还有比这个更可贵的情感吗?怎能忍心,落下她一个人不管呢?”
老师说完这段话的时候,眼里含满了泪水。这段话,也影响了我很多年。以至于在后来的几年中,不用任何言语,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把身上的零花钱掏出来,投到募捐箱里。
外出游玩的路途上,只要有她,我们就会格外安心。她会安静地守在堆放行李背包的地方,远远地看着我们,只需你轻缓地叫一声,她便会把你想要的东西迅速翻找出来,递交给你。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毫无顾虑的游玩方式,而她,也好像是乐此不疲。
毕业后几年,我陆续听到旧日的一些朋友说起她的现状,心里总是忍不住微微一痛,也经常会挂念这个苦命的同学,现在究竟过得怎么样了?
与她再见面之时,我已成家了。她在附近的一家工厂里帮忙干苦力,她还是和多年前一般低着头,只顾走路。
我与她说了很多话,并留了我的住址,叫她如需帮助就记得找我。半晌之后,我终于鼓足了勇气问她:“中学时候,每次外出活动,你真不想游玩吗?”她笑笑道:“拿了你们的钱,总得帮你们做点事,心里才安适。”
顿时,我内心波涛狂澜。这么些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给了她最大最贴心的帮助。殊不知,却是在强行剥夺她追求美与自由的权利。
贫困生的帽子太重,年数太长,以至于在我们悲悯的眼光中,过早地让她的内心干涸了。
在这个校园里,或许你也会看到某个受大家资助的瘦小羸弱的身影,偶尔一次衣着光鲜靓丽。请不要加以指责,因为她这并不是在挥霍你的善心,每个人有着同样追求美的权利,她的内心与你一样丰盈,充满对美好的希冀。
一枚黑鸡蛋
在讲中国脸谱之前,我首先给学生们讲了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意在让他们懂得坚持。说是这么说,可很多时候我自己都坚持不了。例如对教师这个职业,我已经开始不由地厌倦。这个被大多数人神化的职业,实质上不就和银行的出纳员,商场经理一样吗?
我还未说完这个故事,台下就有人一个劲儿嚷嚷,他也能画好鸡蛋。为了不让更多的学生跟着起哄,我对这事进行了“冷处理”,没有去理会他。可是,他却叫得更大声了。
没办法,我只好把他叫到讲台上,给了他一支粉笔,并且命令他迅速给我画一百个一模一样的鸡蛋。要是画不出来,就要接受扰乱课堂秩序的惩罚。他接过粉笔,理直气壮地在讲台上画圈,一个接一个。台下的同学不停地发笑。因为他画的圈都是一个大一个小。
大概画到三十个的时候,他再也顶不住压力,扔了粉笔,独自站在台上不动了。我看他那委屈样儿,实不忍心批评他。于是,就把我手中的那枚鸡蛋给了他,并且责罚他明天画一百个类似大小的鸡蛋交来给我。
之后,他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我继续讲解着,如何在鸡蛋上面画脸谱。如果开心就画一个笑脸,多用白色。如果不开心,就画一个哭脸,多用黑色。
学生们顿时握起了手中的画笔,精细描绘着他们内心里的脸谱。我站在台上,微笑地看着一张张白色脸谱在他们的小手里如花一般绽放开来。
忽然,一个颜色刺伤了我。是刚才那个孩子,他手里此时赫然捏着一枚黑乎乎的鸡蛋。
我上前问他:“为何这鸡蛋都是黑色呢?”他不语。我能看到,那委屈的小泪珠一滴滴地落在他的手背上。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心情是会改变的,你开始就把这鸡蛋全涂黑了,要是你开心了,想画上白色怎么办?再说,这鸡蛋的颜色不都是由你安排的吗?你真希望它全都是黑色?”
这短短的几句话,是我几年教学生涯的经验之言。我没有想过,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会有多么重要。我只是想暂时安慰他,让他不要再扰乱我的课。
第二日,我重新找了一枚鸡蛋,打算用它来继续我的脸谱课。刚登上讲台,我就被另一枚鸡蛋给吸引住了。它完好地躺在我的课本上,只是颜色与其他的鸡蛋有所不同。虽然同属米色,可不难看出,它曾以浓黑作为底色。因此,被白色遮盖后,仍有些许残留的黑色透露出来。
看着台下一脸阳光的他,我知道,此时他的内心是白色的。
这个故事告诉你,孩子,别轻易给自己的人生涂上悲伤的色调,因为心情是会改变的,当然人生也是会改变的。我们要怀有一颗快乐积极向上的心,让快乐做生活的基本色调。
感谢那些看不起我的人
他曾是个无比自卑的男孩。
为了避开使他怯懦而又尴尬的场面,他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不主动和同班异性说话,甚至,不敢将自己挑灯夜战精研细算出来的难题答案示于人前。
他清楚记得,初二的盛夏,他因手表故障导致迟到。汗流浃背奔至教室门口,班主任的物理课已经上了大半。沉默寡言的他之前并未给老师留过任何好印象。对于一个见面就逃,不懂礼貌问好的学生来说,他想,大抵所有老师都是有三分厌恶的吧?
第一声报告,他叫得极其微弱,但翻腾的血脉仍旧让他满脸涨红。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对他的突然出现视若无睹。他一动不动地立在门口,心里扑通扑通直跳,让他亲历了度秒如年的煎熬。
为了能更快摆脱这样的窘状,他硬着头皮又喊了一次报告。从前排女生的惊异目光来看,声音明显比上次大了许多。
老师依旧对他不理不睬。于是,他只好耷拉着头,攥紧了双手站在门口。温热的汗珠像清晨叶片上的露水一般,慢慢顺着鼻翼和面颊缓缓坠落。
临近下课时,老师终于叫了他的名字。他以为能如往常一般,匆匆跑过课桌间的狭窄通道,安坐于自己的凳子上,面色镇定,装作任何事情都不曾发生。岂料,却遭到了生平最为严厉的批评。
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问他:“你为何迟到?”按理他本该如实告诉老师,他的表坏了,可那一刻,他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多年后回想这幅画面,才惊觉自己当时的自卑,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老师的语调在逐渐升高。终于,在第四遍的呵斥中,他的男儿泪如同决堤的河水泛滥而出。老师似乎从未在中学里见过,竟会有男生因为自己的责备而哭得如此伤怀,于是,瞬间用另一种温和的方式,宽容了他的过错。
他刚走进教室,全班男生便一片哗然。是的,他的自卑和怯懦,实在让人鄙视。之前的许多男生,别说受到老师的责备,就算是挨了铁尺,遭了体罚,也照样是嬉皮笑脸,处之泰然。如今,他却因为无关痛痒的几句话,哭得泪湿衣衫。怎不令人发笑?怎不令人鄙夷?
后来的处境,又使他陷入了更为阴暗的自卑里。他们不再与他交谈,不再问他问题,就连曾经喜欢捉弄他的那几个坏男孩,也改变了恶作剧的对象,不屑将顽皮的精力耗费在他这类人身上。
他们给他取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外号——“真女子”。后来,一些同学热衷创新,又给他取了不少诸如此义的外号。
这些仅是玩笑的外号,在平淡无奇的岁月中困扰了他多年。使他拥有一颗热爱唱歌的心,却不敢展露歌喉;使他怀有一腔的热血,却不敢在神圣的讲台上发出半点声音;使他怀有一个又一个纯真的梦想,却不敢说与旁人听……
他只能将所有的言语和委屈付诸文字。他买了许多粗糙的本子搁置在窗台,每每稍有思绪,便提笔将其书写。
钢笔成了他所有的言语,稿纸是他唯一的倾诉对象。
他默默读书,默默写作,默默与不断成长的万千少年一同迈进大学的门槛。
在新的环境里,他渐然搁下了心中的旧病。那些刺耳的外号,让人恼怒的笑声,都被无情的时光,卷进了岁月的黑洞。
他继续他的写作,他不再自卑。在蓦然回首的时刻里,他懂得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譬如,越是坎坷的人生路,就越是容易让人彻悟。
他把后来的许多心情都输进了电脑,并将他们传给了不曾谋面的文友们。当第一个声音告诉他:“你写得真好!”他终于释怀,且原谅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是他们的嘲笑和轻视为他铸成了后来的风雨和坎坷,是他们的轻蔑和疏离让他不得不默默珍惜时光,心无旁骛地拼搏在苦尽甘来的路上。
孩子,坦然面对那些嘲笑你的人,默默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走过风雨,走过坎坷,沙漠中会出现生命的绿洲,海阔天空,在狂风骤雨过后,人生会因此绚烂。
总有些青春要辜负
坏孩子的心,总是温软而又故作坚硬的。他和那些行事鲁莽,身处角落,成绩倒数的男生一样,可以勇敢地站起来声张:“老师,黑板上的字写错啦!”但却从不会用鄙夷的口吻对稍有残疾的同学说:“嗨,你的脚怎么崴了?”同样,他们可以将最硬的拳头放到纨绔子弟的鼻梁上检验牛顿的力学定律,但却从不会用柔软的巴掌来问候单亲家庭的孩子:“喂,你的衣服怎么那么多补丁?”
初中三年,大大小小的考试经历了无数次,他不曾受过一次表扬。但令他稍可自傲的是,每次学校的募捐活动,他总是第一个带头站上了讲台。他捐的钱不是最多的,但他是最踊跃的。很多时候,周围的同学会抱怨,捐款之后,自己便严重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恐慌状态。他一直无怨无悔,即便那是他一周的零花钱,或是将要用来给正在暗恋的女生买生日礼物的唯一经费。
他就这么善良而又极度张扬地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在中考的万人独木桥上,他被冲撞得丢盔弃甲,遍体鳞伤。他断定,自己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就算耗上一辈子的光阴去努力,去饱读诗书,还是无法实现他那遥远的作家梦。
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抽烟、喝酒、打架,无所畏惧。当他觉得,自己很不像样的时候,实质已经堕落到了极致。父母的哀叹,同学的悲悯,挚友的怒斥,都无法更改他心中昼夜撕咬的自卑,以及莫名的希冀。甚至,对于这样善意的人群,他总是要故作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因为,只有这样的孤傲和冷漠,才能保全住一位少年灵魂深处最后的自尊。
他被父母再次捆到了学校。他们举家外借,为他筹来一大笔腥红的钞票。于是,他成了自费生中的一员。他站在长长的队伍旁,看他的妈妈顶着烈日,在一片熙攘的人群中,将那一叠事先点数清楚的旁听费塞了过去。将要去学校的前一小时,她坐在家中将那笔借来的费用,翻来覆去地数了许多遍。从始至终,她的动作都是那么坚定而又狼狈。
他真决心要好好读书了。因为每次虚度光阴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妈妈那日点数钱币的样子。他努力了很长一段时日,终于再次决定放弃。两年多的课程他都丢弃了,今日要再次拾拣起来,跟上众人匆匆的脚步,谈何容易?要知道,生活不是电影,永远不可能发生奇迹。
后来,在一次隔壁班的恶作剧中,他认识了一位中年语文教师。他以为,在清冷的办公室里,那位老师定然要如其他老师一般,大肆数落他的劣迹和无知。但遗憾的是,那位老师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极为洒脱地将他的犯罪工具丢弃在垃圾篓里,与他促膝长谈,讲自己中学时当坏学生的历史。于是,几个时辰后,老师的传奇经历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并成了他的好兄弟。
他将人生中第一篇文字作品修改了无数次,最终忐忑不安地交到了老师的手里。半月后,正当他绝望之时,竟收到了老师用红笔签改的手稿,以及报社邮来的样报。
看着那块齐整的铅字,他的泪水忽然奔涌而出。之后的路,如众人所想一般。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文科,并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艰辛的道路。
直到今日,仍还有很多迷茫的学生读者来问他,当年,你的学习成绩是不是已经出类拔萃?他笑笑,坦然地告诉他们,不是,我只是一个虚度光阴的坏孩子。可正是这样不可重来的历史,才让他深深地体会到,无法预测的命运之途上,总有些青春要辜负。而那些被辜负过的梦想,只要努力,都一定会再次被击活。
说这个真实的故事只是想告诉一些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懂得的人生道理,来自于我们犯过的错误。于是,当你走过一个爱犯错的年龄,但愿你会更加懂得人生不易,在踏上梦想的旅程中,好好努力。
吃一份希望
我是在一个夏天接到这所大学的录用通知的。拖着重重的行囊入校,自身还未安定,就已经开始了忙碌的教学生活。
刚到那天,顶着骄阳一路从车站奔波而来,打算直接到教工宿舍安顿。可最终还是无法忍受炙烤的煎熬,不得不在有阴凉的食堂门口停下了。
安静的中午,我大汗淋漓,狼狈不堪地站在那儿。背后是一位瘦小的中年妇女,坐在食堂门前的地板上打盹,旁边搁着一根布满污渍的扁担,还有满满两箩筐水果。
我在猜想,这校区在郊外,她是怎么过来的呢?就算是乘公交,那也得走上十几二十分钟的路程。并且这种坐着都让人流汗的天气,我真不敢想象她的旅途。
后来,与她逐渐熟悉了。因为,每天课后经过食堂门口,我都会买上两块钱的水果,不多不少。一个月,固定的六十块钱,我就跟长了腿一样地跟在了她的箩筐后。
一年的时光,让我对这个身材瘦小,面容和蔼的妇人逐渐肃然起敬。因为从她的话语中,我能了解到她有两个孩子,都在念大学,可大概是那种不太起眼的学校,所以她一说起这些的时候,总是有些躲闪。她丈夫在深圳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一定会挑着这两箩筐水果在食堂门口叫卖。而来去的交通方式大部分是步行,中途可以乘坐一块钱的公交车,她不愿意。她宁愿走出去很远一段路花五毛钱乘三轮车。
于是隆冬、酷暑,我都能帮那固定的两块钱找到去处。或许,这成了我每日心灵的一种依托。可更多的是,这两个箩筐给了我希望。
逐渐地,在课后,我会在讲台上多说那么一句,动员我的学生去买她的水果。开始学生不以为意,说得多了,就有了一些闲言碎语。例如,有人说我和她是亲戚,用上课时间做广告,照顾她的生意,很有经济头脑,等等。
对于这样的谣传,我不动声色。直到有一天,看到我班上的学生在食堂里大骂饭菜难吃,当场把白花花的米饭倒了一桌时,我的心忽然凉了半截。
快下课时,我照例说了一句:“有机会你们去买一点食堂门前那个阿姨的水果。”刚说完,台下就有一男生起哄了:“老师,她是不是你亲戚啊?”
有他打了头阵,顿时,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男生女生,各提疑问。当其中一个女生说出“我们凭什么要买她的水果,她的水果又不好吃”的时候。我忽然停住了收拾课件的双手。
的确,比起学校步行街上超市里的水果,她那两个箩筐里的东西无论怎么摆放都要逊色很多,看着又小,又不是那么卫生。
面对这群乱作一团的学生,我轻轻拉开了窗帘。瓢泼大雨的窗外,远处的事物陷入一片模糊。可十米开外的食堂门口,却站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天地一片空茫的视野里,一个人的形象,原来可以如此刺眼。
当每一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凑过头来看我所看的东西时,我指着食堂门口的位置说了一句:“吃她的水果,吃的不是味道,是一种信念。一种任凭生活再苦我们都不觉苦,仍能保持心中向往,不断拼搏的希望。”
话毕,本是喧哗四起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孩子们,年幼的你们,或许很难理解生活的艰辛,不曾体味过生活的苦难。但当我们遇到艰难却勇敢生活的人们,记得也为他们尽一份绵薄之力,去燃起生活的希望。
心灵的罪状
记忆中,他的爸爸仅来过学校一次。
那位家长戴个青黑色的帽子,灰头土脸地背着个大箩筐,身穿一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军绿帆布衫,脚踩解放鞋。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嘴巴叼着的那根旱烟斗,弯弯曲曲,泛着岁月的铜黄。
班上的同学都笑了,一个个涌向窗户边,如同观望动物园里的大马猴。他不在教室,去了宿舍。于是,他爸爸就愣愣地站在走廊等着。
当他在宿舍换上整洁的白衬衫,欢喜异常地来上体育课时,终于见到了他爸爸。我清楚地记得,那个阳光漫漫的午后,他如花的笑靥,一下凝在了脸上,一动不动。看着窗户里的人群,以及窗户外面的爸爸,他的耳根,忽地爬满了红云。
他的爸爸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迅速地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塞到他手里,便欲转身离去。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进入绿荫道前,他爸爸回头看了看那件整洁的白衬衫,然后面无表情地走了。
他进教室的时候,如同一把烈火,点燃了一把把躁动不安的鞭炮。他耷拉着脑袋,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身旁不停有人问他:“那是你爸爸吗?还是你爷爷?”“怎么可能是他爸爸?那么老,肯定是他爷爷嘛!”
当然,我也讥讽了他,还给他取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外号——小烟斗。这个突如其来的外号,仅仅只经过一节体育课,便疯传到了无人不知的程度。想必,所有人都对他爸爸嘴上的那根旱烟斗“情有独钟”了吧。
不知是从何时起,他变得越发像个城里人。穿整洁的T恤,小筒的牛仔裤和动力十足的运动鞋。他如同换了一个人,很快加入到了“城市流派”的行列中。
他到底是学会了许多城市里的东西。譬如,各式各样的电玩游戏,圆润翘舌的普通话,以及接二连三地野外联营。
如果不是有他爸爸那次的安然到访,兴许我们真会把他当成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和他一起进出校门,谈天说地。只可惜,他无论如何,都抹不去那段记忆,更无法让我们忘却,他有一个极富深意的外号。
他真堕落成了富家子弟,就连成绩,都是那么具有城里贵族的气息——短短数月,便一落千丈。他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大谈各种考试作弊的高论,终于可以把成绩通知单当成废纸,终于可以无视一切烦琐的校纪班规。
初三那年,他再没来过学校。听班主任说,这是他爸爸的意思。全班同学再三追问,才知实情。原来,那些衬衫牛仔裤和运动鞋,都是他谎称要交学费和购买文具骗来的。他的虚荣,让那个拮据的农村家庭,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有的少年都已沉默。对于这个将要用一生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的同学,我们有着不可道明的愧疚。如果当年,我们能用一种朴实温和的态度来对待贫穷的话,兴许,他就不会为了消除内心的自卑,想方设法地与虚荣靠近。
这是一起心灵的罪状。
是什么刺伤了他
所有同学里,他是最敦厚宽善的一个。譬如,只要是关于班级利益的事,他头一个干得热火朝天。
我们一帮坏男孩躲在树荫下乘凉,一面吃着偷来的果子,一面笑骂他是傻子。他不失严肃地说:“快来干吧,待会儿老师来了你们就惨了!”
他真是个傻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把老师看成是无处不在的影子。时时以此来警戒自己。我说:“你就接着装吧!你以为老师不用休息不用工作,成天看着你干那点破事?”他不说话了,接着抡起锄头挖地,松土,种树苗。
冬季运动会,后排的所有坏男孩大声嚷嚷着要他报五千米长跑。结果,他在五千米长跑的路途中毫不懈怠,直到体力不支,当场昏倒。我跟身旁的同学说:“这真是个傻子!跑不动就别跑了呗,出什么风头?真以为是夺世界冠军啊!”
结果,他的傻气不但没有遭到女生的反感,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们坐在后面,愤愤不已。心想,要是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全世界的人一定会被弄成与他一样的傻子。
评奖学金的时候,素质分是按平时表现来计算的。他自告奋勇地说,他的素质分一定是全班第一,因为他从来没有违纪或是受到处罚。结果,公布的名单上,他的素质分只能算是中等。他怒气冲冲地跑到班主任办公室,说要问个究竟。结果,是名字弄错。高一下半学期,我们班的奖学金得主,真没想到会是傻里傻气的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小子不是真傻。至少,对于自己的利益,他还是很在乎。要是真傻,真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他怎么可能去找老师理论呢?
于是,我们一帮坏男孩决定将他的丑陋嘴脸公诸于世。但是,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不打自招呢?
最后,经过商议,终于有了一个妙计。当时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长得颇为漂亮。我们几位坏男孩以他的名义给老师写了一封火辣辣的情书,谎称是某位同学的心事告白,要向语文老师求助,又不好意思当面传达,只好托他代为转交。
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事儿。课上,同桌给他写了纸条,说信件开头忘了表明称呼,请他加上“亲爱的老师”这几个字。
试想,面对旁人的心事,打开了信件,谁没有好奇心理?何况还要自己在上面写字。如果他看了信件的内容,发现是一个恶作剧,自然不会转交给老师。由此,也就表明,他也有偷窥旁人隐私的嗜好,平日里的老实模样都是佯装出来的。
我们坐在后排兴奋极了。想着他的丑陋嘴脸即将暴露,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快慰。可直到放学,他都不曾提过关于信件的只字片语。我们想,他一定是觉得自己理亏,哑然了吧?
一日后,我们进了年级办公室。他在角落里饱含热泪,一脸仇恨地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后来,我们因这件荒谬的事写了长长的检讨,并当面给语文老师道歉。可也因此,全校的同学都知道了,文科班有一位傻小子被别人捉弄,将露骨的情书递给了自己的老师。
谩骂、嘲笑、指责,如潮水一般吞没了寂静的校园。
他的语文成绩如瀑布般一落千丈。最终,与高考失之交臂。同学聚会的时候,他不曾来到现场。听消息灵通的朋友说,他去了另外一座城市补习。昔日后排的坏男孩们,从此都再没提过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才构想的妙计。
我们内心深处的愧疚,远远漫长不过镂刻在他生命里的伤疤。
照片上没有的人
摄像师在前面举着相机高声叫着“一,二……”“三”还不曾念出,站于前排的他便猛然蹲了下去。
于是,人头攒动的毕业照上,出现这么戏剧性的一幕:后排的男生都低头朝着同一个角落观望,而前排,却似乎恍然不觉。拿到毕业照后,女生们吵吵嚷嚷地问:“嘿,你们在看什么呢?这么整齐。”
一个下午,所有人都知道了,毕业照上,少了一个人。他们之所以朝着那个角落观望,完全是出于那一瞬间的本能反应。这个在照片上消失的人,便是我的同桌。
我很少与他说话。尽管我们同椅而坐,我总觉得他整个人都是黯淡无光的,全然不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他整天一言不发,不习惯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耷拉着脑袋,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心血来潮,踢足球时总是站在操场上仰着脑袋,朝他挥手。他很少出来,只是笑笑,继而手托腮帮,傻傻地看着我们一帮哥们儿在广袤的蓝天下挥汗如雨。我问过他:“你为什么不和我们踢球?”他摇摇头,许久之后才答:“我不会。”
高中三年,这是他与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不管我问他数学还是物理,英语还是生物,他都不改初衷,一脸歉意地告诉我,我不会。偶尔,我烦了,累了,便会怒目呵斥地问:“你说吧,你到底会什么?!”
值得庆幸的是,他的文笔不错。每次作文课,他都能易如反掌地肩担两责。不仅将自己的作文写成下一节课上的例文,还能在旁口述,让我安然地渡过难关。
我很感激他,试图要将他拉入我的圈子里来。譬如,当四驱车成为一种象征时尚的潮流时,我便告诉他,买一辆四驱车,课后到操场上遥控,一定能认识很多朋友。这样的主意,我给他出过很多次。遗憾,他没有一次照做。
他仅是懂得一脸落魄地跟在我身后。开始,有人会问:“这是你朋友吗?”我点点头,热情洋溢地将他推到别人面前,并给他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个人简介。殊不知,他却像条死鱼一般立在人群中,一言不发,紧张得小腿乱抖。我说,你真把我的脸给丢尽了。
就这样,他从我的朋友变成了同学,再从同学变成了无话的同桌,最后,成了我们这帮少年的观众,并彼此形同陌路。
要知道,年少时的对与错,其实根本没有明显的界定。你的热情,便是获得友谊的先决条件。倘若你用冷漠和深沉来对待旁人,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也仅仅只是凉如深秋的落叶。
照毕业照当天,班上许多同学拥抱在一块,将平生所能想到的姿态都用得一干二净,直到欢笑成泪,静默地躺在青草上眺望。
很多人带了相机。因为集体毕业照只有一次,所以留在了最后。前面这大把的时间是留给我们的。我与曾经在一起踢球的伙伴一人一张,几人一张,合照,单照,没完没了。最后,笑容僵在脸上,再也涂抹不去。
那是班上第一次男生和女生冰释前嫌。我们在暖暖的日光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将一生中最为灿烂的笑容,留在了彼此记忆的底片上。
我注意到了他,我的同桌。人群中,他像一株朴实的野草,虽同样在蓝天与清风中摇摆,却被人忽视了存在的事实。说实话,我很想落落大方地走上前去,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来消融筑藏在他心中的隔阂。而后,紧紧地抱住他的肩膀,和他照上那么一张平淡至极的彩照。
可最终,我仍是没能放下少年的倔强。他就这么安静地站在人群的远处,看着一场繁华与欢愉在眼前上演,独自吞噬漫无边际的落寞。
最后一张照片,我们开始懂得了谦让,总想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身旁的人。他站在我的前面,一动不动。
当摄像师的手指即将触及快门,他忽然消失在了底片内的世界。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他。可即便如此,已然不能更改那个滑稽的瞬间。
临行前我说:“你为什么不照毕业照呢?难道你不想大家记住你吗?”他苦笑,一如既往地沉默。这是我与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很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和一帮旧友重逢时,无缘无故地就说了当年的趣事。没有一个人忘记他,那个曾经被众人忽视在角落里的男孩。相反,那些原本与我们一同拍照,一同流泪,一同欢笑的伙伴,却被我们淡忘了姓名。
我似乎知道,那日,他的良苦用心。三年的自卑与怯懦,让他饱受了被人漠视的悲辛。他需要有那么一个睿智举动来让旁人铭记那段属于他的历史。
时光总是会让我们淡忘那些在底片上留下音容的朋友,而这一个隐遁了身形的男孩,却是那么晦涩而又狼狈地留在了记忆深处。我们曾以为,他的逃避是一种年少时的个性。可谁知道,那自卑的一蹲里,蕴含了多少成长里的苦楚和莫名的希冀?
夕阳下的影子
那孩子再一次挥舞着坚硬的拳头,把同学打得瘫倒在地。
当他得知此事,风风火火地从宿舍赶来时,训导主任早已亲临现场。这是他第三次在校内殴打其他同学。
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记过;第三次,尚且不知命运如何。
训导主任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毅然承诺一定要把这样的问题学生开除。他来不及批评孩子,便慌忙上前解释。训导主任恍若未闻,拂袖而去。孩子站在九月的风中,看似威武得像个将军,内心却纠结如麻。
如果没有他,第一次孩子所收的处分便是勒令退学。孩子记得,他把自己叫进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说了诸多为人之理。而后,亲自去学校行政处做担保,说他不会再犯。
岂料,没过多久,那孩子又把一个学生打得口鼻流血。这次,虽然有他力保,但孩子还是被记了一个大过。那天,坐在校园的花坛上,他和孩子说了很多很多。他的悲苦经历,忽然让孩子想起远在农村的妈妈。
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独自领着两个孩子,不但得担起家里的所有农活,还得让孩子进城接受上等的教育。
孩子不敢想象,如果他的妈妈知道他将被开除,沦为社会的盲流,内心究竟会荒芜成怎样的景象。那是孩子第一次弯下少年倔强的身板来求他。
他拍拍孩子的肩膀,神色凝重地说:“别着急,别着急,只要你不放弃,老师也不会放弃你。”
站在凉风席席的教学楼上,孩子时常看见他在学校行政处的门口苦苦等待。手里,捏着那份由孩子亲笔写下的悔过书。
阳光慢慢地偏离枝头。他像一名忠诚的哨兵,始终不肯挪动半步。有几次,孩子真想鼓足勇气跑下教学楼,抢过他手中的悔过书,告诉他,不要再等。其实,孩子不过是一个成绩平平的问题学生,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孩子努力朝他所在的位置靠近。此刻,领导会议已经结束。当他满脸堆笑地把那份悔过书递给迎面下楼的训导主任时,孩子内心忽然涌起无限希望。不过是电光火石的一秒,他竟有了千百个努力拼搏的信念。孩子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那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让他再也不用为我顶着烈日苦苦等待。
厚实的悔过书,像落叶一般被训导主任甩在风中。他匆匆转身准备拾回,却无意瞥见了正在落日下的孩子。他故作从容地朝孩子笑笑,用沧桑的眼神抚慰孩子,似乎在说,别着急,别着急,只要你不放弃,老师也不会放弃你。
离校那天,他不顾一切地跑去送孩子。他怕孩子会因此而迷失人生的方向。
步上那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田埂时,孩子不由自主地走到了他的身后。他一直向孩子道歉,似乎,那个真正犯错的人不是屡教不改的孩子,而是无能为力的他。
夕阳沉沉地落在他的肩头,播撒着昏黄的暖光;乡村的风,像汪洋里的暗潮,从模糊的方向澎湃而来。孩子抬头凝视他清瘦的背影,忽然有种难以言明的悸动。在那条狭窄的田埂上,孩子多想放下一切少年的桀骜,紧紧地抱住他,向他哭诉,向他认错,与他诀别……
时光就这么无声而去。这几年,孩子陆续找过他,却始终得不到他的任何消息。据说,孩子走后没多久,他就去了另外一座城市。
孩子一直想要好好地抱抱他,告诉他,当年的那个莽撞孩子真的懂事了。
亲爱的孩子,年少莽撞的你,是否也曾被老师这样用心良苦地保护过,他只是怕你误入歧途,离开学校后会匆匆葬送了一生。记住,老师心里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好好成长,别辜负他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