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迷彩服,或许在电视上你已经见过。这是由绿、黄黑、棕等色斑构成的作战服。在现代战争中使用的“红外夜视仪”、“激光侦视仪”、“电子形象增强器”等,不论是丛林密密,还是漆黑之夜,都能够将对方埋伏的兵力了解得清清楚楚。但是,穿上迷彩服,其伪装性和隐蔽性,都能迷惑那些“火眼金晴”,一片模糊。迷彩服竟有这么大的神奇作用,它究竟是谁发明的呢?这里边还有一个故事哩。
18世纪,正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蒸蒸日上的时代,这个号称海上霸王的“狮子岛”国,凭借炮舰政策,耀武扬威,到处掠夺金银矿,倒卖鸦片,牟取暴利。
1890年,英军得意扬扬地到达了非洲南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
上岸之后,又是一场大抢劫,并强行驱走当地的土著居民(班图人和布尔人)正当他们准备运回财宝之际,土著人忍无可忍,向他们发动了进攻。英军横尸遍野,损失严重。土著人伤亡极少,打完就走。
英国军官好生奇怪:论军队人数,英军成排成连,数百之多;土著人三五一伙,散兵游勇。论武器火力,英军洋枪、洋炮,远程射击;土著人木棍、毒箭,近距搏杀。为什么英军老打不赢呢?他们向英军统帅部作了报告。
不久,几个专家来到前线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使统师大出意外,原来英军吃败仗的主要原因是士兵穿的服装颜色有问题!专家们解释道:土著人头上戴着树枝,身上披着树叶,躲在草丛中,很难被发现。而我们自己的士兵,“上红下白高帽子”,在野外非常显眼,目标大,容易遭到攻击,一打一个准,哪能不吃亏?有一位专家将带回的几种活蚱蜢请大家看,然后说道:“蚱蜢躲在草里,我们为什么很难发现?因为它身上的黄绿色颜色同周围环境很相似,这叫做保护色。如果我们要打胜仗,原来的红色军服必须改成黄绿色。”
统帅部采纳了专家建议,很快下达了命令,英国士兵的军服一律改换为黄绿色,同时大型火炮的炮身也涂刷成黄绿色,增加隐蔽性。以后,战局发生转折,英军获胜。消息传出,别的国家也跟着学,将军装改制成黄绿色了。
说到这里,只是讲了迷彩服的一半。那时许多国家规定军人穿黄草绿色军服是出于在草地上作战。实际上,战场是多变的。还有空中打击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的1943年,德国飞机狂轰滥炸英国。英国飞机也对在西欧作战的德军进行报复。当时,德军身着黄绿色军服、头戴黄绿色钢盔、野炮也涂成黄绿色。英国飞机一旦发现有移动的“绿色区”就低空扫射。因此,德国部队在调动中常遭飞机袭击,伤亡惨重。柏林大本营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得到一份材料报告,有一支几千人的德国部队,因天气寒冷,黄绿军装单薄,在换防过程中军士把各种颜色的布、衣缠在身上御寒,居然躲过了英国飞机的侦察与攻击。大本营的专家们于是又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叫三色迷彩服的军装。它是把单一的黄绿色,改印成深绿、浅绿、土黄的混合色。这些色块有的像条纹,有的像斑点,弯弯扭扭,很不规则。从高空向下看,或者从远处望去,给人以似动非动的错觉,能迷惑对方的眼睛,看不清有没有人。
为什么迷彩服上的色斑不能是单一色?线条只能是不规则的曲线,绝不能是直线?因为大自然既是色彩斑斓,又没有方方正正的花和叶。如果有,在敌方仪器前就会露出破绽,即将遭到毁灭性的攻击。经过研究,迷彩服所使用的染料中又加了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它能使迷彩服反射红外线的能力与周围自然景色的反射能力基本相同。
这样一来,军服的伪装性能就更好了。所以,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从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这个原则出发,进一步研制了适应各种不同战斗范围的军服,于是便又有了四色迷彩服、六色迷彩服,等等。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需要,又出现了林地型、山地型、沙漠型、雪地型、海洋型、市区型等多种形式的迷彩服。至于将来的军服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知识链接:美军的新式迷彩服
据美国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士兵于2010年夏季接受新的迷彩服,代替普通伪装迷彩服。新的迷彩服能很好的与环境混合,从而更难被发现。这种新的“保护色”服装,被称作持久自由行动迷彩服,它被发现的概率比之前的普通迷彩服要低21%。
这类新的迷彩服,是由棕色、棕褐色和绿色的七种色度的混合色,它能反射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它适应于环境光,能够很大范围的较好的融合整个白天的背景、高度和气候条件。士兵在一次巡逻中,可以走遍从沙漠到丛林,村庄到高山环境的各类环境条件。
“军队选择这个持久自由行动迷彩服是因为士兵们的担忧,他们不确定之前的普通迷彩服是否有很好的隐蔽效果,”军队项目执行官,参谋军士长伯纳德麦克弗森说道。新的迷彩服也是经过广泛的研究和田野测试后选择的。“我们决定从科学的角度看看”,麦克弗森说,“我们拍了一支13人的队伍进行模拟照片研究。”模拟照片来源包括以沙漠、森林、农田、山林地区为背景的图片,测试结果显示,新的迷彩服的隐蔽效果胜过于现有的普通迷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