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英国的物理学家丁达尔往试管里装上了肉汤,放了数日后,发现在汤的表面长出来许多青霉,而下面则是清清的汤,肉汤并没有变臭。丁达尔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他没有放过这个现象,他认为这是霉菌和细菌的生存竞争,最后霉菌战胜了。可是当他把这一重大的发现发表在自己常发表论文的物理杂志上时,却没有引起生物学家的注意。
1928年,伦敦大学的细菌学家弗洛里也偶然地发现了这件事情。他是在培养皿里用肉羹汁来培养细菌的,后来因为事情忙,他很久没有来实验室。一天,他发现培养皿里中长出了霉,在霉的附近没有找到细菌,培养细菌的实验失败了,但这件事引起了他的深思,他意识到,这是空气中的青霉菌飘落在培养皿中造成的,他想从培养液中提取浓缩的青毒素,但没有成功。1929年,他公布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希望大家一起来做这种工作。他邀请了一大批热心的合作者,在他的领导下艰苦地工作着,每天要洗刷几百个瓶子,配制上十吨的培养液,还要接种、分离、干燥……最后他们终于分离出霉菌分泌出的青霉素,其杀菌能力是空前的,把它加水稀释百万倍后,仍然有杀菌作用。用这种液体注射到老鼠体内,什么不良影响也没产生,从而可以肯定这种药物对动物无害。一天,弗洛里助手的手化脓,弗洛里想了想说,我这里有一种现成的药,保证能使你的病治好,片刻后他手里拿着一根蘸着药物的玻璃棒,在助手的手上涂了涂说:“明天就好。”第二天助手带着神秘的神色跑来问道:“教授,这是什么药,一次就痊愈了,好灵的药。”“是青霉素分泌物!”
1941年,一个病人因感染已濒临死亡,弗洛里对他使用了青霉素,第一次,用1/5的青霉素分泌物进行静脉注射,此后,每3个小时注射一次。24小时后,患者的病情好转,第3天,意识已清楚,第5天,有了食欲想吃东西,但是到了第6天的时候,青霉素分泌物已经用完,患者的病情再度恶化,终于死亡。
当青霉素分泌物积攒了一汤匙的时候,他们又选了一个病人进行临床实验。这是一个15岁的少年,经过治疗,一周后出院,但是,后来病情复发,青霉素分泌物没有了,这个孩子重复了第一个患者的命运死了。两次实验的失败说明了,没有充足的药物准备是不行的,此后,第3、第4个病人的治疗都得到了成功。此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经常的大规模空袭下,英国没有办法大规模地生产青霉素,最后他们只好到了当时还没有参战的美国,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才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青霉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救治了无数的病人,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雷达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发明。
1945年,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三人因青霉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贺词中把青霉素的发明称为“现代医学上最有价值的贡献”,并强调指出他们是为共同目标而协作的模范。
知识链接:阿司匹林的发明
阿司匹林从发明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100年里,它从一个治疗头痛的药物,直至被飞往月球的“太阳神十号”作为急救药品之一。人们不断地发现阿司匹林的新效用,它因此被称为“神奇药”。
阿司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为治疗发烧的廉价“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当产妇生育时,人们也往往让她咀嚼柳树皮,作为镇痛的药物。
人们一直无法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以至于具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直至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由此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谜。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反应,合成了****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这就是医院里最常用的药物——阿司匹林。
1899年10月4日,阿司匹林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占上了一席之位。这里的25万件展品都反映了科技的进步,例如人造心脏、听诊器等。在这里,德国拜耳的美国分公司捐出有阿司匹林主要成分****水杨酸的样本和拜耳在1899年制造首批药品的复制品。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就风靡世界,成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发现阿司匹林效用的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文尼说,全世界每年要消耗45000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其最基本的药理作用是解热镇痛,通过发汗增加散热作用,从而达到降温目的。同时,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由炎症、手术等引起的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且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炎、抗风湿,是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阿司匹林越来越多的新用途被逐步发现。如由中英科学家组织发起的,有37个国家近千家医院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具有肯定疗效,从而使阿司匹林成为众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中,被证实有效且能全面推广使用的药物。这一成果表明,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作期服用2~4周阿司匹林,即可使死亡率或中风复发率下降11%。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对于多种血管阻塞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科学家曾在80年代后期,通过大规模临床证实,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此外,美国纽约圣卢克斯·罗斯福医院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斯塔丁”并用,可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该研究中心对1.5万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3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明,这两种常见药同时使用能杀死早期的癌细胞。美国密歇根州的研究人员还发现,阿司匹林可防止一些廉价抗生素造成的耳聋。对天竺鼠的实验显示,阿司匹林中的基本成分Salieylate可防止内耳毛细胞受损。
阿司匹林这一百年老药的新用途仍在不断地被发现,被人类所应用。阿司匹临床上可用来治疗胆道蛔虫病;阿司匹林也可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而降低肠癌的发生率;对长有肠息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则可以预防息肉癌变;临床上,阿司匹林还可用于治疗脚癣、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妊娠高血压、老年性痴呆、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等。
难怪阿司匹林最早的生产商拜耳公司主席巴克马说:“服食两粒阿司匹林和叫醒我差不多成为美国的传统。”虽然这药品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它在今时今日仍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