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27837000000067

第67章 谁规定“男儿有泪不轻弹”——性别角色实验——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者让婴儿在地板上爬行,悄悄地在旁边观察母亲们对不同婴儿在玩耍时的要求。

结果发现:母亲们允许男孩往前爬行很远一段距离,而女孩只被允许爬行不远的距离,再想往前爬时就会被叫回。而且在爬行的过程中,女孩的母亲在一旁不断地给予指导,而相比之下,男孩的母亲显得对孩子比较不关心。

心理规律

每个人自出生就拥有自己的性别。从表面看来,似乎男女性别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虽然生理上的差异我们无法忽视,但近几十年的研究更加倾向于认为,性别差异的原因是社会教化的结果。

生活启示

一般我们都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像大卫一样坚毅硬朗,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对于女性,通常我们认为应当温柔、体贴、善良、贤惠。这就是我们对于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

社会科学里的性别角色理论包含两大内容:第一是男女性别有角色差异,即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角色期待;第二是解释男女性别间如何形成角色差别。性别角色理论进一步拓展,提出了:生物性别特征和后天社会因素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性别的差异。

西蒙·波娃在她的名著《第二性》中,有一段著名的理论:“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训练而成的。”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所谓的“女性化”并非天生的。

同理,“男性化”也不是天生的,也是“被训练”出来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论著《三个未开化社会的性与气质》中,通过比较几内亚的阿拉佩修部落、慕德格摩亚部落、强布利部落三个部落,明确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以狩猎和农业为生的阿拉佩修部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个个都表现得非常温和、文静。他们从不与人发生争执,也不喜欢与人竞争。小孩子都与母亲有全身的接触,在母亲充分的爱抚下成长,同时受到其他大人的关爱。这种社会条件下成长的阿拉佩修部落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属于文明社会中的“女性气质”。

与此相反,慕德格摩亚部落的成人在严厉的教育下,无论男女都很凶暴、嫉妒心强、猜疑心很重,并且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也就是具有粗暴的“男性气质”。

再看看强布利部落。这个部落以女性为中心生产者,一切由女性主导,男性几乎不受重视。在这里表现出男女气质的颠倒。

由此看来,所谓的“男性化”、“女性化”的性别角色,很大程度是由教育方式“制造”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在几乎所有的民族和时代,社会以及人们自身,对于不同性别的期待和要求都不同,对男女行为的强化和鼓励也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强化了男子气或女人味。

如果是男孩子,做出略带危险的举动时父母会置之不管;对其胆怯的行为父母会加以训斥;会让孩子尽量到外面玩耍;孩子在外打架、哭着回家,父母会教训他“别这么没出息”;对于孩子的个人交往、外出、旅行、升学等一般不加限制;让他干力气活儿和机械方面的活儿,鼓励他学习;禁止他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等等。

如果是女孩子,情况就会大不相同:父母往往教育她要听从父母的叮嘱;操心她的服装、发式;让她保持桌子上和抽屉里的整洁;不让她做危险的举动;一有事儿就替代帮忙;对举止礼仪限制严格,对交往、外出、旅行、升学等设置限制;让孩子学习料理、插花、茶道;不许她高谈阔论深奥的理论。

过多强调传统女性特征和女性的依赖性,限制了当代女性的角色要求和角色地位的提高,这招致各地女权主义者的极大抗议。

女权运动的作用是明显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男女间性别差异有缩小的趋势。所以有研究者不得不用“性度”这一概念来区分男女性别差异。

“性度”是指一个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程度。此概念排除了生理性别特征,专指心理表现特征。“双性化”这一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专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且有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人能更好地融入群体,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智慧一点通

作为女人,不要以为自己一定做不了男人所做的事。作为男人,也不必为和女人相似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