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27837000000065

第65章 当心破坏行为的“星星之火”——破窗效应实验——

心理实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心理规律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效应”。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这栋建筑上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生活启示

“破窗效应”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如果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又没有人去修补,那么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就是说,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这个心理效应提醒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纽约的地铁本来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

根据“破窗效应”,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警察局长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7名逃票者中就有1名是通缉犯;每20名逃票者中就有1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这个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可以大大地减少刑事犯罪。

破窗效应对于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知道,制度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

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公司里,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

1985年,张瑞敏到海尔任厂长,他规定的第一条纪律竟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20年后的今天,我们听起来可能感到好笑,但事实是:如果没有“不准在车间大小便”这条纪律,就不可能有海尔的今天。

海尔从创立开始就非常强调“纪律”,员工绝少有迟到的。有的员工未能赶上公共汽车,便会毫不犹豫地“打的”,因为如不及时赶到,便是违反了规章。

在海尔,不需要仔细地体会,就能够感受到海尔员工与众不同的素质。这些素质大多是从无到有培养出来的。秩序的建立,源于海尔一直强调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每一工序、每一环节予以有效控制,把每一个要求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心理智慧一点通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要当心组织内微小的违犯纪律的行为,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