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27837000000024

第24章 说一说,理解就更深了——思维外化实验——

心理实验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者让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以猜谜的形式回答几个问题。问题共有7个,比如“吸烟会使尼古丁进入肺部,因此,肺部一旦吸入尼古丁会导致肺癌,因此……”等,都是需要填写对吸烟采取否定态度的文字。

实验者将被试者分成三组,分别接受三种类型的实验。第一种是7个问题中有1个问题已知,自己补充6个问题;第二种是7个问题中有3个问题已知,自己补充4个问题;第三种是7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已知,自己填写2个。

当被试者回答完问题之后,组织者调查了他们对吸烟的态度,结果是:补充问题越多的人,对戒烟的重要性认识越深刻。

心理规律

我们在表达一个不理解的东西时,逐渐会深入到这个理念里面去,会加深对它的理解。因为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对它进行思考,这自然会使我们加深对它的理解。这个过程叫做“思维外化”。

生活启示

鲁迅先生在写作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写完一篇文章,还要朗读几遍。有一天深夜,他写完了一篇文章,照例朗读起来,竟使屋外的人误以为他是在和友人交谈。鲁迅先生感到,这种朗读的方法对他加工和修改作品大有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读出来或者对别人讲一遍,自己就能更明白些了。有时我们把一篇本来不太理解的文章抄写一遍,就感到对它的理解增加了。这都是“思维外化”的体现。

一边思考,一边把思考的内容简要地、断续地在纸上写下来,这样做会使思考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显著提高思考的效率。因为当你在纸上书写某种想法的时候,你的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这个想法上,你的大脑的相应部分也就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所以许多人都体会到,一边想一边写写画画,比单纯在脑子里想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印象也更深,而且这样会有助于更多更快地想出好主意来。

写日记也是一种思维外化。许多伟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有时候,难以说服别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试着给对方写一封信。这样不容易被对方的辩论打断思路,还容易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楚,也可以增加对对方立场的理解。

还比如,人们在创业前往往需要写一份创业计划。创业计划是创业者有效的推销工具,它能吸引投资者,有利于资金的筹集;而创业计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创业者的“思维外化”。因为书面的创业计划有利于创业者对创办一个新公司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或事项进行系统的思考。

创业计划在头脑中酝酿时,往往会觉得十分美妙,特别是在创业热情的冲动下更感到胜券在握、十拿九稳,可是只有把正反理由逐条逐条地写下来,才可以从各个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和推敲。通过撰写创业计划,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机会等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工作中,有的上司也善于利用“思维外化”,来促进下属对工作任务的理解。

比如下属对上司的意见不赞同,上司就让下属向其他部门的人解释这个想法。这就需要下属做准备,搜集一些数据和图表,建立清晰的主题脉络,准备应对其他人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下属可能逐渐增加了对上司意见的理解,也就逐渐打心眼里开始赞同了。

运用思维外化思考法要逐步养成习惯。一般人想问题,从幼年起一直都仅仅是在脑子里想,而不会同时写写画画。尤其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念小学时就曾听语文老师谆谆告诫过:“一定要先想好了才动笔写!”但这同我们讲的思维外化方法不是一回事,二者并不冲突。在想事情的时候,动手写写或画画可以促进我们的思考,理清我们的思路。

心理智慧一点通

表达我们所思考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对它的思考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