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27837000000015

第15章 为什么一看到麦当劳就开心——条件反射实验——

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华生1913年做过一个白鼠实验。

实验前,11个月大的小男孩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敢于用手抚摸它。实验开始后,每当他试图用手触摸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身后用铁锤猛击铁棒,发出很大的声响。

突如其来的声音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在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7次后,艾尔伯特就形成了对白鼠的恐惧。即使不出现声音,单独向他呈现白鼠,他也会非常害怕。继而,他的这种恐惧反应又泛化到其他东西上,比如白兔、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带绒毛的玩具,甚至是人的灰白头发。

心理规律

这个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即:一个并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中性刺激和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生物体对那个中性刺激也做出了某种反应。

姑且不对华生这个实验作伦理道德评价,实验的结果启示我们:恐惧的情绪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在这个实验中,小艾尔伯特生来并不害怕白鼠,在特定的情况下,白鼠在他的脑中与恐惧建立起了联系——他通过条件反射,习得了恐惧这一情绪。

生活启示

有句谚语很好地诠释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个被蛇咬过的人,当他看到井绳的时候,马上就想起当初被蛇咬的情形,所以面对眼前的井绳也会感到害怕。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条件反射的例子。比如,当你听到一首轻快的歌时感到快乐,参加考试前会焦虑、紧张,秋天到来时会感到伤感,听到牙医手中工具发出的声音会感到害怕,看到不喜欢的食物时会恶心想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你的头脑中,这些刺激已经与特定的情绪建立起了条件反射的联系。

许多商家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使自己的产品跟消费者的某种情绪相联结,从而促进了自己的销售。比如,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尤其是孩子喜欢到麦当劳吃饭吗?这就跟麦当劳所做的广告给人建立的条件反射有关:

嘈杂拥挤的街道上,一个男人在捆扎报纸,一个工人推着一车矿泉水,一些人匆匆经过,一些人搭上破旧的巴士。在一片喧闹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一位女士在吟诗。镜头会拉近,声音越来越清晰,一位着装整洁素雅的女士坐在落地窗后,窗上有金色的麦当劳标志“M”,随后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碟食物。此时,银幕上出现一串字幕——“美妙早餐从麦当劳开始”,“欢聚欢笑每一刻”的歌声也响起来。一个婴儿坐在摇篮里,当摇篮上升时,婴儿看到了窗外麦当劳大大的“M”时,就发出了笑声。而当摇篮下降婴儿看不到“M”时,他就发出了哭声。摇篮摇上摇下,婴儿时笑时哭,母亲走过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麦当劳的一系列广告中,都是以“快乐”为主题。它们频繁地使用快乐的镜头,让人们将麦当劳与快乐联系起来,使人们一看到麦当劳就感到开心、快乐。或者说,麦当劳公司在设计广告时,把那些能够引起美好情感的画面(如微笑等)与商品捆绑在一起呈现给人们,结果使人们在看到这些商品时,就会产生快乐的条件反射。

可见,我们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愉快的事物或者不愉快的事物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那么,对于不愉快的条件反射,我们是否有办法予以消除呢?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厌恶情绪,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建立愉快的联结,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34个月大的小男孩彼得患有恐惧症,害怕有毛的物体,尤其害怕兔子。实验者独出心裁地利用彼得吃午饭的机会进行实验。他们在彼得吃得正高兴的时候,把一只兔子放在远处让彼得看。因为距离远,兔子又关在铁丝笼子里,彼得并不很害怕,继续吃他的午饭。以后每当吃午饭时实验者便如法炮制,不过,逐日将兔子靠近彼得。最后把兔子放在他吃饭的桌子上,甚至放在他的大腿上。最终,彼得可以一手吃饭一手玩兔子了,恐惧就这样消除了。

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在愉快刺激(好吃的食物)与彼得所害怕的兔子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减弱或消除恐惧反应。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其他消极情绪的治疗上面去。

我们的父母或者教育者也可以运用这种心理学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厌学、怕学情绪。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厌学、怕学情绪,主要是因为他们将害怕、厌恶、恐惧等反应和学习中的成绩下降、学科知识枯燥无味引起的无心向学等反应,结合在一起。要想消除学生的这一些情绪反应,教育者们就应该想办法将原先的不愉快的刺激(学习成绩下降等)与所厌恶、恐惧的东西(学习)之间的联系消除,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在愉快刺激与所厌恶、恐惧的东西(学习)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从而使他们想学、乐学。

心理智慧一点通

对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最好是跟快乐建立起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