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策略全书
27818700000033

第33章 从企业前途的角度投资(4)

投资人应选择那些他能够把盈余保留下来并善加运用,同时承诺不把大部分的获利以股利形式发放的公司。这个方法将使投资人因复利报酬的作用而变得更富有。

5.该公司的营运成本是怎样的

赚取利润是一回事,保留公司盈余是一回事,不必运用保留盈余来维持现行公司的营运又是另一回事。巴菲特发现,如果确实运用史密斯的理论,他必须投资会赚钱的公司和能保留所赚的盈余以及不必运用保留盈余去做那些只能维持现状的事。

巴菲特发现一家公司倘若对于资金的需求紧急,通常无法保留其盈余,就算有,也是极少,以致无法嘉惠他的股东们,并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举例来说,如果有一家企业一年可以赚1百万美元,并且全数保留这些获利,但每二年该公司就得花费2百万美元更新生产设备,这样的公司不能算获利,只能说是达到损益平衡罢了。对巴菲特而言,最完美的企业应该是可以赚得2百万美元,同时不花一毛钱用以更新机器设备的企业。

巴菲特过去曾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奥马哈商学院(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hama Business School)夜间部开课教授投资学。他教导公司企业对于资本的需求,会对股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巴菲特用以佐证的案例就是AT&T和汤姆生出版公司(Thomson Publishing)过去的营运纪录。

巴菲特举AT&T为例,投资人选择投资AT&T不是一项明智之举。因为,该公司虽然很赚钱,但是因为大量的资金需求,公司必须把所赚得的钱花在研究发展费用和建立庞大的电讯网路系统上,为达扩张目的,只得发行更多新股并借入更多负债。但是,像汤姆生出版公司,旗下拥有许多不同的报纸,替股东赚了很多钱。因为一旦印刷机器设备和发行网路建立之后,就不必再花很多钱来更新。反倒是让公司可能运用手中的现金去收购其他报社,如此能让股东因公司营运的扩展而更加富有。

再来看通用汽车公司(Generel Motors CO)的例子,在1985年初到1994年底这几年当中,该公司每股盈余约为17.92美元,但是该公司配发了每股约20.60美元的股利。在同一时期,还花费每股约102.34美元作资本的改善。你一定会问通用公司在这段时间内只赚到每股约为17.92美元的盈余,却支付了每股约20.60美元的股利,那么多出的2.68美元从何而来?而用来作为资本改善的每股102.34美元又打哪儿来?在那段时期(1985年-1994年),通用公司增加约33亿美元的债务(相当于每股负债43.70美元),及发行1亿3千2百万股的新股。而通用公司的每股净值也从1985年的45.99美元跌为1994年的11.70美元,共计下跌了34.29美元,特别是因为研发新车的费用几乎用尽了该公司的保留盈余。结果对增加股东们的财富一点助益都没有。

1985年初通用公司的股价每股40美元,10年后,也就是在1994年底该公司的股价仍然维持在每股40美元。也就是说,经过10年的营运,多出了33亿美元的负债,也发行了1亿3千2百万新股,股价却丝毫没有起色。至于投资人获得的只有该公司所支付的每股20.60美元的股利,换算起来,约当于年度税前复合报酬率5.8%左右。若再考虑通膨和税负,投资人原先投人资本的实质价值反而面临损失。

通用汽车公司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是因为该公司系以生产汽车和卡车为主,而且这些产品必须经常创新或修正。所以生产线必须经常调整变动,以因应新车种的问市。这造就了该公司要耗费巨资来因应产业的变动,但却仍停滞在原有的本业之上。

另外一个实例是一家专营铺设柏油路而的公司,虽然每年净利可达20万美元,但因为每四年,该公司就必须更新相关的设备,耗费的成本是60万美元,所以实际上该公司每年只赚得5万美元的净利。

巴菲特所想要投资的公司,必须是不必经常更新生产设备,而且不必耗费大量研发费用的公司。他希望一家公司生产永不过时的产品,而且除了容易生产外,也几乎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例如:镇上惟一的一份报纸、糖果棒的制造商、口香糖生产商、刮胡刀片制造商、创造流行的碳酸饮料生产公司,以及一家酿酒厂--这些基础企业能生产出大众不希望有太多改变的产品。不但产品可预期,连获利也可以预期。

6.该公司能否善加运用保留盈余

该公司是否能自由运用保留盈余,并转投资在其他新的企业,或者用以扩充营运,或者购回自家公司股票?而该公司的经营管理阶层处理上述问题的能力为何?

假设,在往后的10年里,每年你都会有一笔1万美元的钱,然而你只是把这笔钱放在抽屉里,10年后,你只存了10万美元,如果是存在银行,年利率5%,经过10年复利的结果,你会拥有132067美元。又如果你可以把钱投资在一项可以让你获得23%年报酬率的事业上,经过10年的复利结果,你已经存了370388美元,远远胜过前二项。如果以年报酬率23%持续20年以利滚利,20年后,你的财富已经累积到3306059美元。这绝对远胜于把钱存在抽屉里,经过20年只累积的200000美元。当然也远超过把钱放在银行,以5%的利率连续复利20年,所累积的347193美元。

巴菲特不会因为他的控股公司柏克夏(Berkshire)所投资的公司决定保留所有盈余而不高兴。他反而认为,如果公司确信可以把资金投资在其他可以刨造出较平均报酬率高的事业上,那么公司应该选择保留其盈余。秉持这个投资理念,他也愿意投资那些原先并不十分感兴趣的公司,只要这些公司过去曾经有过善用保留盈余而获得不错报酬率的纪录,或者承诺在未来会善用保留盈余作其他的投资。

倘若某公司既没有资金需求的压力,又找不出如何运用保留盈余从事有利的投资的方案,或者该公司过去纪录显示,并不十分擅于运用保留盈余,那么巴菲特认为不如就把有盈余以股利的型式发放给股东,或者用以买回自家股票。公司利用保留盈余买回自家股票,就如同公司买回自有财产一样,同时可以增加那些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未来的每股盈余。好比你是一家合伙企业的股东,并拥有1/3的股份,如果公司决议动用合伙基金买下其中一位合伙人的股份,表示其余二位合伙人将各自拥有50%的公司,并各自分享可能盈余的50%。买回自家股票,会使未来的每股盈余增加,并促成股价上涨,当然也使得股东们获益。

公司的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善加运用保留盈余,可能是该股是否值得长期投资的关键。如果无法好好运用保留盈余来创造更高获利,最后公司可能走进死胡同而动弹不得。

四、只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只要有利润,你就不会破产”,这是一个愚蠢的建议。费雪曾经告诉巴菲特,你手上握有的投资(股票)一定要比现金好,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巴菲特说:“只要企业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充满希望并令人满意,或管理者能胜任其职务而且诚实,同时市场价格也没有高估此企业”,那么他“相当满足于长期持有任何证券。”如果股票市场确实过分高估某家企业,他就会将其股票卖出。此外,如果他需要现金以购买别家可能被过分低估或是有同样价值,但他更了解之企业的股份,巴菲特将会出售价值公道或被低估的证券以变现。

(一)买价决定报酬率高低

你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你应该时时把这个关键牢记在心,这也是格雷厄姆对巴菲特影响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真实生活中,如果你要买一个自家附近的公司,你可能需要知道一年可赚多少钱,买价是多少。有这两个数据你就可算出你的投资报酬率,即用该公司每年所赚的钱除以买价。因此不管是百分之百买下一个企业,或只投资一股,巴菲特都用所赚的钱除以买价。因此,不管是百分之百买下一个企业,或只投资一股,巴菲特都用相同的评估方法,即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

让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愿意卖给你一个在年底收到1100美元的权利,你最高愿意付多少钱在年初买下这个权利?

如果你付我1100美元,而我在年底又付你1100美元,你在该年的投资报酬率等于零。

然而,如果你付我1000美元,取得在年底收到1100美元的权利,你的获利即为100元,年报酬率为10%。

现在你的下一个问题是,10%的年报酬率与其他投资报酬率相比,是否是好的报酬率。为了作此决定,你该货比三家。你可能发现银行提供你7%的存款利息,这表示你借给银行1000美元,一年后你将得到1070美元。很明显地,10%的报酬率高于7%。

如果你比较许多不同的投资。仍发现10%的报酬率最高,你可以下此结论:我给你的报酬高于其他。

然后,回到我们的问题上,今天你愿意付出多少价钱,以取得年底回收1100美元的权利?如果你至少要求10%的报酬率,最高价格你只应该付1000美元。如果你的价格提高,例如付出1050美元,你的获利将减少50美元,报酬率随之下降(50÷1050=4.7%报酬)。如果你付出较低,如950美元,你的获利将是150美元,则报酬率上升(150÷950=15.7%报酬),由此可知,买价愈高报酬率愈低,买价格愈低报酬率愈高。付的愈多获利愈少,付的愈少获利愈多。

巴菲特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时,其思考流程是,找出每股年盈余,并将这个盈余视为他的投资报酬率。

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每股盈余为5美元,股票市价为每股25美元,巴菲特的看法是他的年投资报酬率为20%(5÷25=20%)。而这5块钱可以配发给股东当作现金股利,或保留在公司内做为企业扩充及营运之用。

因此,如果你每股付出40美元,该股每年配发5美元股利,那么巴菲特计算投资该公司的投资报酬率为12.5%(5÷40=12.5%)。以这个基础思考,一股市价10美元的股票,每年配发每股5美元股利,投资该公司的报酬率是50%(5÷10=50%)。再一次证明:你付出的买价将决定投资报酬率的高低。

不管你打算抱你所投资的股票多长期间,有一点非常明确的是,扎实而且可预测的盈余是重要的考虑要素。如果你购买一支每股25美元的股票,它最近一年的每股盈余是每股5美元(等于20%的投资报酬率),而如果下一年度公司不配发任何盈余,那么你的年报酬率为零。巴菲特所要投资的公司是经济状况及管理阶层都非常扎实健全,并能创造可以合理推估的盈余。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后,巴菲特才可能预估该公司的未来投资报酬率及投资该公司的价值。

由上可知,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你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的高低;其二,为了决定你的投资报酬率,你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

(二)低价买进才会有安全边际

1.选择低成本公司

近年来巴菲特对销售业低成本的公司产生了兴趣。其实这并不奇怪。巴菲特已购入多家以奇低成本见称的公司,如报馆、珠宝店、家具店等,因此从中应该已经了解到它们在日后更趋开放的国际经济里,能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毕竟,你购入行业的领导公司,并不表示你能够确保永远的胜利。但如果你购入的是行业里最低成本的公司,它的抬头霸占市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没有能够击败它。透明度、资讯自由流通、消费者变聪明这三大世界趋势,将会促成这些公司的成功。

巴菲特年前更强调他发现美国公司和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是一个优势。

巴菲特说他曾错失购入一家类似公司的机会,他将不会重犯这个错误。我觉得他所指的这家公司是垒球最大的沃玛百货公司(1997年柏克夏已开始购入)。

运作成本不高的Tne cap服装店也已在日本扩展,成为深受日本人欢迎的品牌。巴菲特1997年也已买入了一些。

低成本公司的威力,从柏克夏所投资的几家公司例子即可看得出来。

美国家具销售业里,除了柏克夏以外,最低成本的是Levitz,其操作成本是营业额的40%,所以它必须收取45%的价格差别。换言之,顾客每买100元的家具,其中55元是过家店的家具成本。不要忘了,这是除柏克夏以外全美国最低成本的家具店。

白沙属下的NFM,操作成本只是15%,这使她能够只收取以上那家最低成本的竞争者的一半价格差别,来吸引顾客群。换言之,到NFM光顾的美国消费者,每买100元的东西,和其他地方最低价的相比之下,就已经节省了20元。

试想,当你的操作成本是最佳竞争者的一半时,时间将会是你的最好朋友。只要你继续保持这个优势,绝对没人能够击败你。

另外两个例子是子公司Borshheim"s珠宝店和柏克夏已开始购买股票的沃玛百货公司。前者的操作成本是营业额的18%,后者是15%。全美最人的电器连锁公司的相关比率是25%,而全美最大的家具连锁公司的则是40%。

销售业的情形是。当你成本是最低时,你就可以卖得便宜些,因而吸引到更多顾客,进而提高销售量。这使你能提供更多种类的选择、更便宜的价格、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如此良性循环,永无止境。迈向成功。

2.理想价位买进

巴菲特在1988年第一次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人们问他:“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在哪里?”公司的价值是它有市场平均值15倍的盈余和12倍的现金流量,以及30%到50%的市场溢价。巴菲特为一个只有6.6%净盈余报酬的企业,付出5倍于帐面的价格,原因是有可口可乐的经济商誉作保证,所以他非常乐意投资。小额投资,公司可以赚到31%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当然,巴菲特曾经解释价格与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犹如其他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主要是取决于,企业生存期间现金流量的预估值,以适当的贴现率折算成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