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都市人的辟谷养生
27807900000033

第33章 你思考过自己的生命吗?

对自己的生活了解多少呢?

对自己的生命又了解多少呢?

你思考过自己、思考过自己的生命吗?哪怕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

一、谁是宇宙间的主打生命?

佛经中有对生命的划分: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人类,几大类生命形态中的胎生类生命中的一类。

人类居住的地球,太阳系里几大行星之一,不算大。

太阳系,银河系里不易找见的一个小星系,很小。

银河系,宇宙间无数星系中的一个,不算大吧!

宇宙,到科技发展的今天,仍然还是一大奥秘。

生命,究竟有多少层面、多少层次?

谁在主宰着生命?

谁是宇宙中的主打生命?

会是人类吗?可能吧!

不是人类吗?可能吧!

思索……

二、有没有问过这些问题?

1.盘点一下,你拥有些什么?

如果没了健康,你还能有什么?

2.想一想,你对自己的身体认识多少?

如果问到生命,又了解多少?

3.生命的实质是什么?

生命是否可以自行调节(身心的健康、存在的和谐、欲望的实现)?

生活是否能够自主掌控?

4.人生的苦难是否真的是苦难?

爱恨又具有些什么意义?

自我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什么?

5.死亡是否真是终结?

永恒是否真的存在?

6.数千年不同的宗教形式,苦口婆心的讲述了什么?为什么?

7.《易经》的“简易、变易和不易”以及“太虚、太极”的真谛是什么?

8.《黄帝内经》所讲述的医道本质是什么?

9.《道德经》所阐述的“清静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存在于何种层面?

10.《金刚经》的“非与非非”、“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能为众生提供什么?

……

众多的疑惑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困扰着你的生活?答案在哪儿?

三、通过辟谷的体验去读一读自己的生命

带上对身体的疑问,带上对生命的思索,体验辟谷。在辟谷过程中体悟身体、感悟心灵。在辟谷过程中,融合身心、和合阴阳。

毛泽东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辟谷是真是假?

辟谷是好是坏?

辟谷什么感受?

人们时时在说,天天在说,对自己负责任、对谁谁谁负责任。但是,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没有真正用心去品读过,能算得上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吗?如果对自己的生命都没负责任,那我们使用一生的生命,岂不喊冤叫屈?

在辟谷状态,品一品自己、品一品身体、品一品生命、品一品……

什么是人?

当哲学家们把视角从世界转移到自身的时候,历来都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就像我们可以用眼睛来感知世界,却很难用眼睛来感知眼睛本身一样。但是,人当然要关心自己的存在,这是一切有关人的问题的出发点。也正因为此,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哲学家都要对“什么是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而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解释“人”,都不能回避最根本的一点——人的能思的属性。

1.人是能思的动物。

人的肉体存在本身并没有实质意义,并不能因其属于人而与动物的肉体有本质的区别。人的肉体的意义在于通过其生物过程支撑着能够思想的大脑。

不难想见,当我们试图回答“什么是人”的问题、试图给“人”下一个定义的时候,我们是在设法把人和人以外的所有世间万物区别开来。而如果我们把人的特征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比较,排除“人”与其他事物相同的因素,剩下来的特征就只有“思想”。这是人区别于万事万物的重要标志,也是当我们考察“什么是人”的问题的时候,最容易、最直接得出的结论。

站在多方位思考“人的本质”的立场,也许还可以提出一些可能是人所独有而其他万物所不具备的特征:比如情感、灵魂和信仰,甚至可以把人类行为的某些社会特征(比如“劳动”)也列入其中。然而,可以想见的是,毕竟动物也有情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动物也有典型的社会特征。无论如何,用“思想”来给人下定义,至少可以说是最明确、最准确、也是最简捷的。

2.思想的形式特征。

人类思想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找到了通过转瞬即逝的日常经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将其形式化的方法。

人类能够进步、能够获得今天的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就是找出了一种可以从日常的个别经验中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将其形式化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类有可能用某种形式来解释世界,并且这种解释还能够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思想之所以有效、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能够成功地“预见”未来,其代表就是科学公式。牛顿的三个看似极为简单的力学定律,左右着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而麦克斯维电磁理论则是从电子革命到信息革命的前提。

电脑科学的大师冯·诺-曼曾经指出:科学“的主要作用是创建模型。……这种数学结构的确定性是完全的和精确的,可以期待其效用,换句话说,是可以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的。”

人类的这种把获得的知识形式化的方法,最典型地表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中,几乎全部西方知识的结构都建立在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之上。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可以对人类思想的对象进行分类,由此形成概念,然后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论证和把握知识。

3.思想依赖于肉体。

对于思想的存在、延续和发展来说,人脑多少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人类的能思的属性与其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哲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宣称自己的思想远远高于世间万物,是万物之灵;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此崇高的思想却依赖着与动物一样的有生命的躯壳。当我们考察人类思想的地位的时候,通常只能在二者之间摇摆。夸大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带来混乱,并且也是危险的。近代哲学中强调思想依赖于物质世界的唯物主义和强调思想本身的崇高地位的唯心主义之争,大致起因于夸大其中某一方面的作用。

无论如何,正是由于我们头脑的生物学属性,使其在许多方面必然会受到制约。只要我们稍微放下人类至上的架子,认真考察人的思想过程,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是不那么适合思想的。既然人的本质属性是思想,既然我们所了解、所引以为豪的思想是形式化的思想,那么,人脑对于思想的开发和延续来说,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首先,我们的头脑需要靠一个生命系统来维持,如果没有生命,头脑就会死亡,也就没有了思想。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这个人的思想也就结束了。如果说,用“思想”来定义人是可取的话,那么,迄今为止通过“人”这种自然生命的方式来获得思想的代价极为高昂。当我们考察每一个人的存在状态,考察我们如此崇高的“思想”所赖以存在的载体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思想必须依赖我们的肉体,依赖我们的生命而存在。而为了维持人脑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不得不维持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由于微生物、细菌的作用,这个系统自然淘汰(死亡)的周期比一般的无机物要短得多,并且为了维持这个系统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随着人类几千年的繁衍,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

其次,我们头脑进行思考所依据的材料来自我们的感觉系统。但是,一方面,我们无法确定我们自认为可靠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不可靠的感觉而获得的。这种不可靠的感觉既可能起于人的感官的不确定性,也可能起于人的注意力和思想等其他因素,还可能起于人的情绪变化,使人对自己的思想的确定性产生怀疑。对于这一点,从古希腊的思想家到近代的哲学家们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

第三,我们的感觉系统的带宽(速度)极为有限。随着教育的进步,我们的头脑处理问题、思考问题的速度也在加快,可是,我们通过感官从外界接受信息和通过语言、文字与外界交流的“带宽”却无法增加。科学家们说,人类大脑的功能只是被利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其中,限制人的思考的因素之一就是自然状态下人所获得的外界信息要受人的感官制约。而人脑的思考速度,远远超过了肉体获得信息和表达思想成果的速度。更为严重的是,仅仅有思想是不够的。如果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重复进行最简单、最原始的思维过程的话,不仅个人的思想不可能进步,而且,整个人类的思想进程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记忆”,不能总是从头开始。只有当人脑的记忆功能起作用的时候,才可能把思想积累起来。

但是,人脑的记忆对于思想来说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方面,人脑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尽管我们可能通过训练来增加自己的“记忆力”,但是,这种增加相对于日益膨胀的信息而言,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人脑对于自己的记忆的“管理”能力也同样十分有限。尽管人脑通常可以“调用”已有的思想(当然也时常会出现“遗忘”的现象),可是,很难为节省记忆的空间而“删除”自己头脑中不再需要的内容。而“删除”的功能对于知识更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删除”已有的记忆的话(也就是有目的的遗忘),我们既不能有效地利用头脑中本来已经非常有限的容量,更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更新。

不仅人类在纵向延续自己的思想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在横向的思想配合上也同样是效率不高的。由于人类的生物学特性,由于思想对于个人肉体的依赖,我们不可能让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同时协作思考同一个问题。虽然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思想交流,但每一个具体的思考过程却只能在具体的个人的头脑中进行。正如三个“臭皮匠”有可能经过商讨产生出“诸葛亮”可能提出的想法,但是却无法真正结合成为“诸葛亮”。我们不可能期待两个人的思想能力真正互相结合起来。这既导致了具体的思考过程只能由单个的人来完成,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个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困难。

如果说,我们目前对于个人头脑的记忆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的话,那么,人类作为整体的记忆却是可以实现的。这也就是我们互相交流的方式——不管是同时代的思想的相互交流,还是不同时代的思想的传承和互相参照。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发明某种载体记录自己思想的进程始终没有中断,而这种发明也往往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语言的出现,使口口相传成为可能;而文字的发明更使人类文明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印刷术、尤其是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导致了现代文明;而数字技术的出现,毫无疑问将彻底改变人类记录和传播思想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人类思想的发展必须通过交流和传递来实现。人类思想发展的步伐加快,直接与信息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有关。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具有决定意义:一个是将思想符号化;另一个是将这种符号传达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需要品、可以品的东西,其滋味不品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