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27766600000007

第7章 冷兵器基本常识(4)

两次大战之间,在前苏联国内战争的战场上,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等元帅领导的骑兵军团,手挥军刀所向披靡,在保卫察里津,攻占乌拉尔,争夺克里木,肃清邓尼金、高尔察克的许多战斗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1935年11月9日前苏联授予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叶戈果夫和布柳赫尔5人最高元帅军衔。这5位元帅,都是骑兵出身,骑兵一到,敌人望风而逃。前苏联的杰出统帅朱可夫也是骑兵出身,是上述5位元帅的部下,他也是用一把“马刀闯天下”,仅用25年的时间,就从一位普通骑兵战士晋升为名垂世界军史的伟大统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61个参战国,由于各自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国力又相差悬殊,军事工业和武器生产能力也截然不同,因此,在军队中,在对敌斗争中,冷兵器和现代兵器的装备比例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谁也不可能完全排斥掉冷兵器的作用,到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正规部队,包括飞行员、伞兵、水兵、炮兵等特种兵,在野战装备上都有刺刀、匕首、短剑等防身冷兵器。军刀、马刀则作为骑兵主要的兵器。在敌后作战的游击队,由于枪支有限,便要求就地取材,凡是能够用来作战、杀伤敌人的工具,一律使用,其中包括:棍棒、铁钯、铡刀、砍刀、梭标、标枪、弩、弓箭,匕首、长矛、短枪、大刀、飞刀、飞镖、剑、狼牙棒等等,几乎自古流传至今的全部冷兵器,那时都派上了用场,就连古老的弹射兵器——弹弓都充分利用上了,比如,人们熟悉的小兵张嘎就是利用弹弓打伤日军,夺下一支手枪装备自己的。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占领白俄罗斯大片领土以后,那里的人民在敌后组织了拥有45万人的庞大游击队,当时正规武器是有限的,人们揭竿而起,初期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钢刀、大镰刀、斧头、木棒、铁棍等各种冷兵器。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奋起抗日,初期和在敌后战场上,游击队使用的武器,主要也是红缨枪、梭标、大刀、长矛、弹弓、棍棒、飞刀、短刀,甚至菜刀、斧头等冷兵器,去夺敌人的枪支武装自己。

二、局部战争中显露峥嵘

1945年二战胜利以来,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虽然没有再发生席卷五洲四洋的世界大战,但是,地球上并不太平,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生了150次左右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就是说,局部战争的炮声,此起彼伏,战争的硝烟一直弥漫在和平的天空。死神到处逞凶,在广袤的大地上,天天流淌着无辜居民的鲜血;成百上千万的难民冲击着地球的经纬线,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饥寒交迫中告别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

在已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有大规模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两伊战争、越南战争,有四次中东战争,有海湾战争等等。在这些战争中,交战双方的部队除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兵器外,也没有放弃可以利用的冷兵器。特别是在白刃战和近战格斗中,也都发挥冷兵器的作用。比如,美国等国的快速反应部队,在其单兵装备上,都配有匕首,而且是多功能的匕首;俄罗斯等国在自动步枪上仍配有刺刀;在森林作战中还配有精制的利斧和砍刀,作为披荆斩棘用。

在大多具有反侵略性质的局部战争中,人民的武装都比较落后,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冷兵器。在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同美国军队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越南游击队使用了砍刀、长矛、梭标、竹箭、竹刺、竹矛、竹刺蝈等对付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利用森林地形的优势打击侵略者,神出鬼没,使美国军队草木皆兵,不得不利用直升机发射空地导弹,打击出没在原始密林手持砍刀和弓箭的游击队。最后,越南人民终于获得了彻底胜利,将美国侵略者赶出了越南。这也可以说,是冷兵器在现代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

在朝鲜战争中,英勇的朝鲜人民在敌后作战,使用各种冷兵器,刀、棍棒、斧、梭标、长矛、马刀、菜刀等同侵略者进行殊死的决斗,狠狠打击了美国军队,使他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不得不在板门店坐下来签字认输。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冷兵器也显露了它的峥嵘。一边使用最先进的“飞鱼”导弹,准确地炸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一边在岛上陆战中,在攻占滩头阵地展开白刃战时,又刺刀见红,发挥了冷兵器的威力。

切不可小看局部战争,实际上它们已成为二战后研制新武器的试验场。比如喷气战斗机,前苏制米格-15和美制佩刀喷气式战斗机都是在朝鲜战场上首次应用。空对空“响尾蛇”导弹、“麻雀”导弹,空对地“百舌鸟”导弹,地对地“飞毛腿”导弹,“红眼睛”防空导弹等先进的武器都是在局部战争中首次应用,并吸取经验,不断改善的。但是,上述冷兵器也伴随这些最先进和最现代化武器,穿过时代,走到战斗的前沿,作出突出贡献,犹如一位在一望无际的莽莽沙漠上跋涉的旅行者,身上虽有高贵的盛装,口袋里有价值连城的珠宝,在烈日下挣扎,由于饥渴难耐,此时此刻会认为那世上最最普通的“一杯水”,在他眼里都会胜过一切。在现代战争的战场上,当与敌人短兵相接、近战格斗的时候,扭打在一起,进行着力的较量。如果此时此刻有人能递上一把锋利的匕首,置敌于死地,那么他会认为,这种原始冷兵器胜过一切先进的导弹或其他武器。应该承认,那时手中的冷兵器将胜过那沙漠中的“一杯水”。

三、谍战中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古往今来,纵观几千年的人类战争史,便可发现,各国统帅不仅指挥千军万马,拼杀于疆场,争城掠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而且也倍加重视利用高超的谍报人员智取谋攻,以求事半功倍之奇效。

中国是最早重视“间谍战”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600年夏商之际,商就利用伊尹刺探夏朝情况,对灭夏起了很大作用;公元前1100年商周之际,周朝利用姜尚刺探商朝情况,对灭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都是“上智为间”成功的典型,历朝历代用间或成或败之例不胜枚举。

在外国也是如此。从凯撒大帝、汉尼拔元帅到拿破仑、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元帅统兵作战,历来重视两线作战,一是强攻,真枪实弹拼于沙场;二是智取,在无形秘密战线上进行斗争,以获取价值连城的情报。

今天,在谍战中早已开始利用的间谍卫星、间谍飞机、激光窃听器、海下声纳窃听器等可说是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高精度的谍报侦察,及时快速地窃取真实可靠的情报信息,确保战争的胜利。

但冷兵器在谍战中,依然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匕首、飞刀、飞标、利斧、毒针等冷兵器在现代谍战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

在对敌斗争中,我们的谍报人员潜入敌后,抓“舌头”,摸岗哨,为了达到隐蔽的效果,往往使用匕首、飞刀、飞标等冷兵器,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利完成任务。

四、未来战争中的地位

关于冷兵器在未来战争中还有没有作用,目前在军界基本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从18世纪进入枪械和火炮时代以后,枪炮完全取代了冷兵器,到20世纪初飞机、坦克等杀伤性兵器的出现,战争方式和战场面貌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各种导弹、激光武器、智能武器的应用,加上新概念武器的不断研制成功、装备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恐怕连一般枪炮都要被扫进历史,那冷兵器就更不会有什么位置了。总之,这种看法对冷兵器是持否定态度,这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人们的目光都瞄在现代化兵器上,从今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看,冷兵器似乎早该寿终正寝,成为历史了。

另一种看法,承认现代兵器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预见到在跨入21世纪以后,在未来战争中,还会研制出更新的智能武器,定向能武器和激光武器,而且这些武器在战争中越来越发挥作用,甚至起决定作用,但是认为,对兵器,如同对待所有事物一样,都应该有一个辩证的观点,应该辩证地分析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关系,看待今后战场上的快与慢、动与静,正如部队装备了洲际弹道导弹,并不等于废除远程轰炸机一样。同时也应该深刻地分析未来的交战双方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潜力等,不该把五洲四洋世界200多个同家和地区都放在一个天秤上衡量。应该客观地承认,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目前有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非但不能缩小,而且还会拉大。基于这种观点,他们肯定了冷兵器在未来战争中,在有限的地域、有限的国家、采取有限的手段为达到有限的目的而进行的有限的局部战争中,依然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发展中国家,依然会见到冷兵器的矫健身影,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那些掌握尖端、现代化武器的大国一旦入侵这些国家,那里不肯屈服的人民,一定会再度拿起弩、长矛、砍刀等落后的冷兵器进行殊死斗争,打击侵略者。

我们深信发展中国家,不会一朝一夕就摆脱掉贫穷落后,不会在短时间内跨入经济发达国家的行列,不会拿出巨额资金去购买昂贵的导弹。发展中国家的武器装备在不远的将来不会得到彻底的改善,不该以大国的尺度来衡量这些国家的现实,而遭伤害和受欺辱的,正是这些国家。

权衡这两种观点,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是比较正确的,它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总之,对冷兵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因地制宜地、客观公正地评估冷兵器可能具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