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09年德军提出使用轻型马克沁机枪的要求,主要想用在飞机上,海涅曼设计成功,定名为“派拉贝鲁姆”,1911年开始生产,德国人说此机枪是航空机枪的鼻祖(美国人认为,1911年研制出样枪、1912年试验成功的路易斯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挺航空机枪,中国轻武器界许多专业人员同意这种说法)。
(8)1888年11月21日,英军在侵略冈比亚一个部族时用了马克沁机枪,被认为是真正机枪的首次实战应用。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马克沁机枪得到普遍应用,战后很多国家列装马克沁机枪,有的国家装备长达半个多世纪(如英军是1892年开始装备的,一直到1968年才撤装)。
(10)索姆战役(1916年)后,以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重机枪的威风持续了40年之久,对马克沁机枪的威力传出很多神话,如有人说在马克沁机枪阵地前的敌人没有一个活着回去的。这话虽然说得太绝对,但是索姆一役确实是马克沁机枪最辉煌的战例,从日出到日落一天时间内,英军的战场上陈尸6万具,可难道向德军阵地冲锋中的英军一个人都没有回来,都被马克沁机枪消灭 了?不是的,至少有一个人活着回来了,他就是在索姆战役中参加冲锋,当时担任英军步兵营长的蒙哥马利元帅。
(11)马克沁机枪出现后,当时各主要强国并没有很快认识到它的战术价值。从各国装备开始的时间,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a.英国——1892年(滞后8年)
b.德国——1899年(滞后15年)
c.美国——1894年(滞后10年)
d.俄国——1900年(滞后16年)
法国对马克沁机枪不予重视,于1897年开始装备哈奇开斯机枪。
应当提出的是,马克沁机枪曾经遭到许多冷嘲热讽,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俄国一位很有影响的武器专家1891年发表的一段评论:“假如必须以多发射弹来杀伤一个敌人,那将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武器了。因为在1分钟600发的情况下,1秒钟要射出10发子弹。这种快速射击是不幸的,1发子弹就能杀伤一个人,当他倒毙之前,还要追射许多发弹丸,有这个必要吗?”这位专家又继续说:“机枪连续射击,枪管要发热。是的,枪管可以冷却,但水井是不能随身携带的。”
当时有许多专家认为,不管武器已经发展到什么高度,但进攻时步兵的火力不过是决斗的前奏曲,最后取胜的生死搏斗还是要靠刺刀。
(12)有些轻武器史学家对马克沁的评语也值得了解。他们说,马克沁的超常才能,没有人怀疑;马克沁的勤奋精神,令人折服;马克沁头脑机敏,世上少见。但是1884年他首创的一挺真正机枪你不能把它说过了头——都是马克沁一个人想出来的。试举一例,马克沁机枪的枪机就是参考了温彻斯特的肘节式闭锁机构而完成的。另外他还借鉴了加德纳手动曲柄机枪的某些动作原理和构件。
二、路易斯的喜与忧
美国上校路易斯1911年发明一种独特的机枪,首次试验时把机枪安装在推进式莱特飞机上。飞机上有一横杠,便于驾驶员和观察员兼射手踏脚。枪身置于两杠之间,枪口朝下,由钱德勒上尉操枪,当飞机飞临目标上空时向地面开火射击。
从飞机上打枪的新闻轰动了报界,数以百计的记者看到了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纷纷撰稿,把新消息向世界各地扩散出去。
由于路易斯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有些公司很看重路易斯的发明,在欧洲更是盛行一时。英国和比利时加速生产路易斯机枪。由于美国靶场试验条件苛刻,路易斯机枪没有过关;但是英国人在战场上的成功应用已经为路易斯机枪做了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定型”。
美国有人说路易斯机枪的真正发明人是一个姓麦克林的人。
事实真相是麦克林的专利早已出售给布法罗自动武器公司了,该公司将资料交给路易斯使用,这是合乎美国专利法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路易斯素谙枪械设计,是个品德高尚的专家。路易斯在这挺机枪上花了不少心血。比如,抽风式枪管冷却系统是他的杰作,他还研制了射速调节器,钟表簧式的复进簧和其他一些改进措施。
路易斯机枪是参考并采用麦克林的设计,而德国的FG42基本上是仿路易斯的,而美国的M60又基本上是仿FG42的。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借鉴前人的成果!
不过,在该枪生产中也有喜有忧。
1.1914年9月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到两个月,英军正式下令在飞机上装备路易斯机枪。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使用了著名的恐怖性心理战武器齐柏林飞艇,企图空袭伦敦。英国人乔治·巴克姆为路易斯机枪研制了燃烧弹。有一次12架齐柏林飞艇在空袭伦敦时被击毁,其中官方证实有10架是由路易斯机枪发射的燃烧弹头击落的。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明翰武器公司把大部分生产设备转为制造路易斯机枪,因为在制造1挺维克斯机枪的时间内可以制造6挺路易斯机枪。
4.英国和比利时两国工厂通力协作,生产出来的机枪也难以满足协约国家的需要。有些订货合同只好转给纽约州尤蒂卡市萨维奇武器公司制造。这一举动对萨维奇公司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型号有地面用机枪和航空机枪,这是一笔大买卖。大战中连结两年,萨维奇公司共生产路易斯机枪41600挺,换句话说周产量400挺或日平均产量60挺。
5.美国参战后,它的海军陆战队在法国登陆之前,已经装备了路易斯机枪并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可是一上船,司令官就宣布把路易斯机枪全部撤下来,换成法国研制的性能十分低劣的绍沙机枪。这一段时间,路易斯上校和萨维奇公司处境困难。
6.1916年路易斯机枪在美国引起一场相当大的争吵。路易斯上校也颇感不快。
试验单位没有通知设计者本人将某些尺寸作了更改,得出的结论是路易斯机枪不能使用.30-06枪弹(1906年式7.62×63毫米弹),因为其初速和膛压均高于原装填的英造0.303 in(7.7毫米)枪弹。萨维奇武器公司用原路易斯机枪(未更改尺寸的)做发射美国.30-06枪弹的试验,证明完全可行。
7.1918年12月(大战刚结束),美国陆军部军械署从萨维奇公司购买2500挺地面用0.30 in路易斯机枪和39200挺0.30 in活动式航空机枪。美国又请加拿大公司为他生产2500挺7.62毫米和1050挺7.7毫米地面用路易斯机枪,同时还生产了数量不少的航空机枪。
8.地面用路易斯机枪基本型号定为M1,另有几种变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型号统一为M1。
9.曾经装备过M1路易斯机枪的除英国和美国外,还有法国、荷兰、挪威、日本、沙俄、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伯明翰轻武器公司共生产路易斯机枪145397挺。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以及巴尔干国家都曾使用过路易斯机枪作战。
路易斯曾把100万美元的支票作为捐款送交美国财政部,这笔钱是美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后购买路易斯机枪分给他的专利权收入。路易斯赠款时附带一个便条,上面书写一则简短声明:
“对于我的祖国购买路易斯机枪所付给的酬金本人决意分文不收”。
美国军界和技术界对路易斯这一举动表示赞赏。但是军械署克洛泽署长(与路氏为西点军校同学,两人长期不和)却觉得此钱收下不妥,他电话告知财政部把支票退回去。美国财政部则认为路易斯的捐献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应当作为美国专家对祖国忠诚的纪念物长期保存在财政部的金库里。最后支票静静地躺在精致的玻璃展柜内,迄今已经80多年了。人们见到或想到这一无价之宝,精神往往为之一振。
三、盖特林的巨大成就
19世纪60年代初,已经研制出多种机械操作式机枪,其中最好的(当然是相对的)可能是埃杰枪或阿尔杰枪。1862年5月31日,正值美国内战,联军首次在费尔奥克斯战役中使用了该枪,取得了很好的作战效果。联军总共购买了60多支埃杰枪,推销员J.D.米尔斯将这些枪描述成一支占地六平方英尺的军队。这种枪是一种单管“左轮手枪”,子弹通过重力从一个垂直弹匣掉入一个圆柱体中,该圆柱体由多个枪膛组成,枪膛实际上就是一些围绕中心轴的凹槽。把子弹(只由弹药和弹丸组成)装入一个空钢管中,钢管的头部钻有孔,可以由此装上火帽,这就是此种枪的弹膛,它可以从弹匣落入位于9点钟位置的凹槽中,然后旋转至12点钟的位置,此位置正好与枪管成一线,然后射出。进一步的旋转会把现在已经射空的弹膛逐出(更确切地说,是挤出),以后再给这些空的弹膛装入子弹和火帽。
埃杰枪有自身的一些缺陷,其中主要的是很难精确地使携带子弹的弹膛对准枪膛,其他第一代机械操作式机枪与之相比更不可靠。这些枪很难连发,最好的也只能连发几颗,然后就卡住——这基本上是它们确定无疑的共同特征。直到最著名的机械操作式机枪的开创者理查德·乔丹·盖特林转而使用金属联体子弹,这些枪的性能才有了重大进展,这一进展使机枪在操作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盖特林是一个职业发明家,有一系列成功发明值得称道,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后来还获授医学博士。他出生于卡罗来纳州,后来却长期定居于印第安纳州。没有迹象表明他曾从过医,而且他的主要兴趣是在机械设备上。1861年,南北战争的爆发使他将注意力转向机枪的研究。那时,他已经因成功发明了马拉播种机而发了一笔小财。他试图研制的第一支枪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埃杰枪(采用弹膛输送子弹的单管旋膛枪),与其同行一样,盖特林也因相同的原因遇到同样的难题。经过反复思索,他认为只有联体金属子弹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子弹与韦森及其他人研制的子弹一样,都是通过枪栓的作用而装入弹膛的。在枪中,子弹由底杆驱动到一个适当位置,然后被肘节卡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旋转来与挂弹装置接合。然而如何使这一过程运行得更快,使之明显高于熟练枪手能达到的操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