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射速之王——机枪
27766400000010

第10章 轻机枪(1)

美国轻机枪图鉴

史学家认为,机枪是过去一百年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战争大多残酷无情,除了其他各种因素,机枪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有了这种机器,每名士兵每分钟可以射出几百发弹头,短短几个回合就能消灭一个排。为了抵挡这种弹幕射击,军队甚至不得不研制出坦克之类的重型作战装备。仅这一种武器就对人类发动战争的方式造成了深远影响。

一、美国约翰逊M1914/M1944轻机枪

约翰逊轻机枪由美国人梅尔文·M.约翰逊设计,有M1941和M1944两种型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军使用的机枪大都是勃朗宁M1917及M1919的各种改进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军企图发展轻便型机枪。1940年4月,美国国防部提出轻机枪战术要求,征集设计方案,但所征集方案均未能满足要求,后来修改了战术技术要求,于是出现了约翰逊轻机枪及其他试制型轻机枪方案。

M19417.62毫米约翰逊经机枪由美国克兰斯顿武器公司于1941年开始生产。该公司除生产这种轻机枪外,还生产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因此,除了初期的试制品外,这两种枪的机匣右侧均刻有“CRANSTON ARMS CO.”(克兰斯顿武器公司)的铭文。机匣上同时刻有由1个英文序列字母和4位数字组成的生产序列号,但1~1000号枪仅仅有序列号,没有英文字母1001~2000号枪,打上B0001~B1000;2001~3000号枪打上C0001~C1000的序列号,依此类推。因为步枪产量大,带字母的序列号多见,但轻机枪的产量不超过1000支,所以序列号仅有数字。这两种枪的生产时间为1941年到1944年初。

美陆军对M1941的约翰逊轻机枪并不重视,对其正式评审一直延期到1942年下半年才进行。1942年8月,美陆军兵工厂采购了7挺M1941约翰逊轻机枪进行射击试验。之后,又将其中的5挺送到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后的评价是:“采用20发弹匣供弹的M1941约翰逊轻机枪,不具备弹链供弹性能,是否称轻机枪有待研究。”另外,在阿伯丁试验场的测试中,枪的保险被损坏,于是被送回工厂修理。

1943年12月,在杳无音讯的情况下,梅尔文·约翰逊向美军兵工厂提出轻机枪的改进设计方案,并要求重新试制。试制后的改进型,基本结构与M1941约翰逊轻机枪一样,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和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但全枪的零部件数量较少,有利于战时生产。用简单的金属制枪托会代替费工时的木时的木制枪托,并配装金属制的单脚架。

在试制时,曾对改进型进行提高射速的试验,但当射速大于M1941约翰逊轻机枪具备的500发/分时,机匣部件的损坏程度加剧,所以最终放弃提高射速的想法。

该枪在1944年被美陆军命名为M1944约翰逊轻机枪。新枪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论:“M1944约翰逊轻机枪在一般的气候或使用条件下,基本上能满足性能要求,然而在低温与沙尘试验中没有达到要求。”试验后,新枪重新返回工厂改进。

1944年3月,改进后的M1944被送到阿伯丁试验场,重新进行射击试验。改进后的轻机枪性能提高了,在淋雨试验中连续射击200发无故障,合格后继续连发射击,直到第383发才停止动作。在沙尘试验中,该枪沾满沙尘后不能发射,把枪上沙尘洗净后涂油即可继续供弹射击。在低温试验中,该枪在-40℃的室内恒温17小时后,可无故障射击100发枪弹。

美海军陆战队虽然已经将M1941约翰逊轻机枪选作制式,但对这种改进的轻李枪也进行了试验。根据在弗吉尼亚州宽泰伊科的海军陆战队基地所进行的试验,得出如下结论:“该枪仅用20秒即可分解,重装仅用30秒,不仅便于战地维修,而且分解后便于携行或输送。”

1945年5月,为了进一步考核M1944约翰逊轻机枪的性能,美军兵工厂采购了10挺,分别送往各有关部门评审。此时,二战已接近尾声。1945年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二战结束。送交各有关部门评审的10挺约翰逊轻机枪,直到1945年10月才作出结论。

由于1944约翰逊轻机枪的部件少得令人惊奇,全枪质量较,以及具有的其他优点,所以该枪受到极大重视,战后继续改进,主要改进了供弹方式。美军兵工厂执行陆军战后新一代机枪研制规划,将M1944约翰逊轻机枪的供弹具改为弹链式,生产了试制型T48轻机枪。

但在1957年的选型试验中,美陆军选用了由T44式几经改进而成的T16E3式,并正式命名为M607.62毫米通用机枪。M1944约翰逊轻机枪最终落选。

M1944约翰逊轻机枪还曾流传到美国国外。20世纪50年代,该枪被建国不久的以色列看中,于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以M1944约翰逊轻机枪为原型,设计并生产了枪管节套延长的德罗尔(Dror)轻机枪。然而,该枪与其原型枪一样被指责抗沙尘能力弱。不太适用于多沙漠地区的中东战场,加上战后以色列剩余了许多机枪,且机枪的价格便宜容易买到,所以IMI的德罗尔轻机枪只是少量生产。

二、美国斯通纳63型系列机枪

1963年2月,美国枪械大师尤金·斯通纳推出了一款全新的5.56毫米口径的机枪,命名为斯通纳(Stoner)63型系列机枪。

斯通纳63型机枪的特点是:只需更换少许零部件就可将其装配成一支性能和M16步枪相同的武器,也可以装配成卡宾枪或30发弹匣供弹的步枪。

斯通纳63型机枪有车载和机载型号,利用管形支架将其装配在坦克、装甲车辆以至战斗机上使用;如果装上三脚架,即可作为中型机枪使用。

1967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等部队先后正式开始少量列装斯通纳63A型机枪后,美国海豹特种部队决定使用该种机枪执行在越南的作战任务。虽然操作有点麻烦,但很快海豹特种部队就大量装备了这种机枪。

三、美国M249轻机枪

M249轻机枪为米尼米机枪的衍生型,是一种小口径、高射速、体形轻巧的机枪。美军在1982年2月1日正式装备,并定名“M249SAW(班用自动武器)”,但由于可靠性出现过问题,美军实际直到80年代后期才全面装备。M249后来被3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

在实际使用中,美军发现M249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靠性差、射击散布过大、锋利的边角经常割伤射手、伞兵服经常被固定提把钩住、灼热的枪管经常烫伤射手的手指等。为此,美国取消季1985~1989财年的M249机枪全部合同。于是,FN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包括改用可折叠的提把,加装枪管护板,采用新的液压气动后坐缓冲器等,并在1987年3月几美国军方提供了改进后的M249技术数据。经过努力,FN公司重新取得M249的采购合同。

M249的伞兵枪型也已出台,经过在300米和500米距离上进行的射击试验,已被法国的快速反应部队采用,美军“游骑兵”经过使用估算,也选中此枪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改进型PIP M249,用实体的塑料枪托替换了原先的骨架式金属枪托,枪托内装有液压气动后坐缓冲器,缓冲行程已增加到394毫米。导气孔大小由原来的可调整改为固定不变。新的PIP M249被装备后,与原装备的型号一样,也被称为“M249”。

其他国家轻机枪图鉴

丹麦炮兵上尉乌·欧·赫·麦德森,在马克沁发明重机枪后不久,即开始研制轻机枪。在19世纪90年代,麦德森设计制造了一挺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的机枪,定名为麦德林轻机枪。该机枪装有两脚架,可抵肩射击,全重不到10公斤。麦德林机枪性能十分可靠,口径和结构多变可适应不同用户要求,因此是当时军火市场上的热门货。除此之外,别的国家也各自研制出一些性能优异的机枪。

一、前苏联捷格加廖夫DP机枪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又称为DP或DP27轻机枪,是苏联早期生产的性能最出色的机枪之一,该枪由苏联工兵中将瓦西里·捷格加廖夫于1921年开始设计,1928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它的操作极其简单,动作十分可靠,历经了苏芬战争和卫国战争的战火洗礼,在当时世界上的主流轻机枪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伴随苏联红军参加了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得到士兵的一致称赞,并称它为德国MG42机枪的克星。德国人还将缴获的大量DP轻机枪改称为MG120(r)型轻机枪。

性能数据(DP):口径:7.62毫米;重量:9.1千克;全枪长:127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子弹初速:840米?/?秒;理论射速:600发?/?分;最大射程:3000米;有效射程:800米;俄罗斯RPK-74轻机枪。

目前,5.45毫米是世界上军用轻机枪的最小口径。20世纪70年代中期,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组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5.45毫米口径的轻机枪,该机枪与AK-74式突击步枪同为一族。这种新型班用机枪采用木质固定枪托,称为RPK-74轻机枪。RPK-74轻机枪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装备军队,现在俄罗斯军队仍在使用,每个步兵班均有一挺RPK-74轻机枪。东欧大部分国家都仿制和装备过这种机枪。

相对于AK-74突击步枪,RPK-74轻机枪的枪管更长、更重,其弹头初速高达960米?/?秒。另外RPK-74还有加强的机匣和可调风偏的照门以及一个轻型的两脚架。除此之外,RPK-74机枪的消焰器也不同于AK-74突击步枪,它的上面有5个柳叶状的孔,其形状类似于美国M16的消焰器。

RPK-74式5.45毫米轻机枪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口径小。该枪大部分结构与AK-74式突击步枪相同,采用了导气式工作原理和枪机回转的闭锁方式。RPK-74机枪的弹匣采用容量为45发的长弹匣,但仍可与原来的30发弹匣通用。另外还设计了容弹量为75发的弹鼓,但采用这种弹鼓的唯一缺点就是发射5000发子弹后,可能会造成枪的膛线严重烧蚀。该机枪前端设有带半保护罩的准星,后面有可调节高低、方向的缺口式照门。RPK-74式5.45毫米轻机枪可发射苏联5.45毫米普通弹和曳光弹。

二、前苏联捷格加廖夫RPD机枪

1943年,苏联受德军装备7.92毫米口径短弹的刺激,发展出M-43式7.62×39毫米中间型枪弹,为适应新形势,捷格加廖夫开发出RPD轻机枪。该枪结构简单,质量较小,使用和携带较为方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式装备苏军,并代替了DP系列轻机枪。

性能数据:口径:7.62毫米;重量:7.1千克(不含弹链盒);全枪长:1037毫米;枪管长:521毫米;枪口初速:735米?/?秒;理论射速:700发?/?分;战斗射速:150发?/?分;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0米。

除苏联等国装备外,中国也曾大量引进并仿制生产RPD机枪,由于是1956年定型,因此被称为56式机枪。该枪曾参加过中印边境战争,在实战中的表现优于印度军队装备的布伦机枪。1962~1963年,56式机枪的改进型56-1式问世,该枪后来成为我国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三、德国MG34机枪

陆军在1930年正式装备的制式机枪,到1934年MG34机枪出现之后才退下火线,但MG13仍不时出现在二战初期的战场上。

作为MG34的前辈,MG13与MG34在外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MG34配有一个固定枪托,而MG13的金属枪托可以向前方右面折起,此外MG13还可以配上一个三脚架和一个圆型瞄具作为防空机枪使用。

MG13是一种气冷式机枪,可以更换枪管,其散热套上面有一个把手。由于设计上的问题,MG13不能采用弹链供弹,只可以在枪身左方插上一个装有25发子弹的弹夹,或者一个装有75发子弹的双鞍形弹鼓。

四、德国HKMG4轻机枪

2003年,德国国防军已正式装备H&K MG43式5.56毫米轻机枪,并正式命名为MG4,把它作为德国“未来步兵”系统的一部分,以取代重达11.7千克的MG3式7.62毫米通用机枪。1个班配备2挺MG4轻机枪,就可以使战斗班的火力增强1倍。

与G3机枪、G36步枪及HK公司制造的早期轻机枪不同,MG4轻机枪在射击间隙灼热的枪管里没有枪弹,因此不会出现“走火”现象。

HK公司还考虑使MG4轻机枪系列化,研制采用突击队型短枪管的轻量型,使用美国6.8×43毫米型号的枪弹以及采用北约7.62×51毫米口径的型号。这样,一种枪就有口径、枪管不相同的4种型号,这在世界机枪史上尚属首创。

五、德国HK23轻机枪

HK23是HK21A1的小口径型号。该枪质量轻,善于移动作战,为100发的大弹链容量,可媲美突击步枪的弹道设计。射击者在应对移动迅速的异种生物时,能够拥有超强的火力

输出。

HK23机枪是一种轻重两用机枪,可以使用三脚架或两脚架,安装在对空射击支架上。HK23和HK21机枪一样,并没有在德国国防军中列装,只是被特种部队少量装备。

当时的美国军方需要寻求一种新型5.56毫米口径班组支援武器。于是,德国H&K公司展示了在一分钟内不需要专门工具就把7.62毫米口径的HK21A1变换为5.56毫米口径的枪型。虽然该公司没有获胜,但对小口径的HK21A1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命名为“HK23E”。

六、比利时FNMinimi轻机枪

Minimi(国内译作“米尼米”)是比利时FN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2.56毫米轻机枪,主要装备步兵、伞兵和海军陆战队。该枪共有3种类型,标准型,伞兵型(短枪管)和车载型,车载型装在步兵战车射击孔的球形架上向外射击。

Minimi结构紧凑、质量小、操作方便,被称为小口径机枪的先驱,可谓小口径机枪的样板,被美、英等许多西方国家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