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俄芬战争(1921~1922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期间在欧洲战场上冲锋枪虽然跃居重要地位,但冲锋手枪在那里仍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几年,冲锋手枪的运气仍然不佳,一方面由于战后大量冲锋枪充斥市场,另一方面突击步枪的出现使许多便携式自动武器需求程度与急迫性也降低了许多。
到了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军队换装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仍需要数种不同的轻便武器,特别是在非正规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苏联军队装备了冲锋手枪即9毫米斯杰奇金自动手枪,可能由于作战作用性能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仅装备于边防部队。美国人在50年代也注意到了冲锋手枪,并且曾进行了一些评审工作,但是军方似乎无意立即采用。
到了60年代,冲锋手枪的发展渐渐热了起来,出现许多性能良好的产品,如捷克的7.65毫米蝎式,意大利的9毫米M951伯莱塔,波兰的9毫米PM63(WZ63),美国的9毫米瓦斯普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冲锋手枪发展更为迅速,性能更适合于特种兵使用,如英国的9毫米M7斯太令。美国人前些年研制的5.56毫米口径的IMP四合一枪(冲锋枪、步枪、救生枪和手枪合四为一,仅重1.9千克),为冲锋手枪闯出一条新的道路,目前虽然尚不能说这类武器会大量配装于野战部队,但其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个人自卫武器”,如比利时FN公司研制的P90,可以看为是冲锋手枪的新发展。
二、传奇枪种
M1896毛瑟冲锋手枪系列在同类武器中占据霸主地位。最早研制的一种即M1896,发射7.63毫米大威力高初速瓶颈弹壳手枪弹,大概生产了100万支。所有不同类型的毛瑟冲锋手枪,包括速射型的都是德国内卡河滨的奥本多夫毛瑟股份公司制造的。
“扫帚把”毛瑟冲锋手枪,从原型M1896到各式各样的改进型共生产了40多年。这支令人神魂颠倒的单手武器原型是经由保罗·毛瑟和他领导的设计组研制成功的。毛瑟冲锋手枪在世界上应用得非常广泛,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得到中国人的特殊喜爱。在亚洲,如果当时有一个人弄到一支德国造的毛瑟冲锋手枪,即使是仿制品,身价也会马上提高许多。
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毛瑟公司是被迫下大力气改进毛瑟冲锋手枪的,这的确是历史事实。20世纪30年代初,毛瑟公司并未想到改进这个产品,将其作为主要货物投放军火市场,只是由于西班牙造的冲锋手枪占据了亚洲市场,大赚其钱,使得毛瑟公司的经理眼睛通红。这还了得!西班牙这个畅销产品,几乎完全是仿造毛瑟,只不过加上了快慢机,具有单、连发射击性能而已!更使毛瑟公司感到吃了“哑巴亏”的是西班牙人把冲锋手枪的型号定为“毫米31”,很多东方人都误认为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双料毛瑟。
毛瑟公司对于西班牙产品造成的威胁做出的反应是,聘任一位著名的奥地利设计师约瑟夫·尼克尔,火速改进M1930毛瑟冲锋手枪使之具备单连发射击性能。尼克尔式毛瑟冲锋手枪于1930年11月25日在德国取得专利权,随后于1934年11月13日在美国申请专利并得到了批准。
不过毛瑟公司只在1930~1931这一年多时间内生产了尼克尔式,大约4000支而且几乎全部卖给了中国。第一批1000支带20发弹匣的速射毛瑟冲锋手枪是1931年5月运到中国港口的。
不论是1930年出厂或1931年出厂的尼克尔式毛瑟冲锋手枪都发生过故障,这当然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因此,毛瑟公司又采用了卡尔·威斯汀格的改进机构,这支速射武器于1932年4月13日在德国获得专利权。威斯汀格式和尼克尔式最主要的区别是快慢机杠杆不同。威斯汀格毛瑟冲锋手枪经实际应用表明,设计得非常成功。这一型号自1932年起几乎连续不断地生产到1938年底。此枪的最终方案是由毛瑟厂以阿尔吞伯格为首的设计组完成的,生产总量为9.8万支。
当时大部分的速射毛瑟冲锋手枪都卖给了中国。波斯(伊朗)、土耳其、 秘 鲁等17个国家也购买了一些,30年代通过斯托格武器公司也曾少量向美国销售。
1933~1934年间,毛瑟公司为南斯拉夫生产了100支特殊型号的冲锋手枪,分别发射7.65×21.6毫米和9×1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枪管是螺接的,准星表尺可调。这一批特制毛瑟冲锋手枪称作“S型”。
速射型毛瑟冲锋手枪在一次事件中名声大震,但却使世人略微感到它是个不祥之物,甚至产生一些惊恐。1934年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正式访问法兰西共和国,在马赛街头遭到一个手持速射型毛瑟冲锋手枪的保加利亚无政府主义者的暗杀。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日本封锁海岸,毛瑟冲锋手枪不能再向中国销售。这一批库存枪支于1939年以及40年代初被德国军队买去了。枪上有纳粹鹰徽并有奥本多夫的检验印记。据说德国空军买了600支,纳粹党卫军也买了600支。1940年在法兰西战役中,德国的侦察队也配备了此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德国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团,其中的准军事组织党卫军后备队也肩挂速射型毛瑟冲锋手枪。其中有些枪上刻有汉字“德国造”,看来是未能运往中国的存货。
大多数速射型毛瑟冲锋手枪都是发射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的,后来也生产了发射9×1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的,像所有的毛瑟“扫帚把”一样,速射型毛瑟冲锋手枪都配备了可兼作肩托的木盒套,因此具有小型自动卡宾枪的性能。
所有的毛瑟冲锋手枪都是使用优质钢材制造的,性能非常可靠,射击精度较高,特别是加上木盒托实施瞄准半自动射击时,效果更佳。毛瑟冲锋手枪系列的弹道性能接近步枪/卡宾枪,而优于任何手枪。毛瑟式弹道低伸,发射7.63毫米毛瑟手枪弹,初速为420米/秒,最大射程达2200码(约2000米),但实际应用时瞄准半自动射击的有效射程仅数百码。此弹的唯一缺点是弹头轻,因此在稍远距离上停止作用不足。“停止作用”由弹头命中目标后丧失战斗力的时间长短来衡量,这个性能对手枪一类的武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一定距离上确保敌人中弹后立即丧失还手能力是自卫的头等要求。
毛瑟冲锋手枪的弹匣容量有10发装和20发装的两种,早期的弹匣都是氧化的,1934年以后改为磷化处理。毛瑟冲锋手枪后来停产了,并非因为性能不佳,而是价格太贵。
两次世界大战间
的著名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8年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中间相隔仅仅21年。凡尔赛和约签订(1919年)不久,特别是到20年代末,局势又开始动荡,各国的军方和军工界都在重整军备。轻武器的发展在那个时代当然要列入重要项目,因此新产品不断涌现。这里只谈一谈手枪,从众多的新产品中挑选世界公认几支进行概略述评。
一、德国的瓦尔特手枪
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军界已经觉察到各国军队装备先进小型手枪的趋势。1929年采用了瓦尔特PP式手枪,1931年又采用了瓦尔特PPK式。这两支手枪都是德国乌尔姆市瓦尔特工厂制造的,所以以厂名命名。PP是德文警用手枪的缩写,而PPK中的K是“Kriminal”刑警的缩写。PP式重0.682千克,长173毫米,初速290米 / 秒,最大有效射程40米;PPK式重0.568千克,长15.5毫米,初速280米 / 秒,最大有效射程也为40米。两枪口径均为7.65毫米。
瓦尔特PP式平时装在皮套内,佩挂在武装带上;瓦尔特PPK式较小,便于暗藏在衣内。瓦尔特手枪是双动式的,执行任务携带时,可让1发弹进膛,便于立即射击。这两支手枪外形美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产品非常精致,套筒和套筒座都是用杜拉铝(硬铝)制的,弹匣底板是塑料的,并带凸座,借以使握把长度稍增加以便较大手型的警察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大量采用PP式和PPK式瓦尔特手枪,不过战时产品粗糙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曾规定德国人不能拥有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弹的手枪。德国人设计完PP式和PPK式,接着生产了9毫米口径型号,试探英法美的反应,结果没事。德国人胆子越来越大,1936年宣布凡尔赛和约的条款无效,1937年9毫米HP手枪和AP手枪出现。
瓦尔特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公司)的创建人卡尔·瓦尔特于1886年在德国策拉开了一个造枪作坊,制造高精确度的比赛用枪,后来和他的三个儿子——弗里茨,乔治和埃里希合作从事枪械事业。大儿子弗里茨于1907年设计成功第一支瓦尔特自动手枪(自由枪机式)与当时比利时FN公司的M1905勃朗宁袖珍手枪进行较量,1908年投放市场,大受欢迎。此第一支瓦尔特手枪装填6.35毫米手枪弹。
二、日本的南部手枪
日本的第一支自动手枪是南部上校(后晋升为中将)于1904年研制成功的,1925年作了改进,型号定为14式(昭和14年),口径有8毫米和7毫米两种,枪弹是日本人参照7.65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研制的,在世界上不通用。8毫米南部手枪重1.136千克,长229毫米,初速325米/秒,最大有效射程40米;7毫米南部手枪重0.681千克,长171毫米,初速305米/秒,最大有效射程30米。两种枪都是枪管短后坐式,此枪缺点是弹头威力小,此外,没有闭锁块也可结合,如果疏忽,可能危及射手。7毫米南部手枪现成为枪械收藏家所求购的稀有物品。
三、捷克的尼克尔手枪
1922年,捷克研制了一种9毫米尼克尔手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枪管回转闭锁的手枪。捷克陆军将它列为制式装备。尼克尔手枪装填9毫米柯尔特短弹,枪重0.622千克,枪长152毫米。
尼克尔原为德国毛瑟公司的雇员,未得重用。这个手枪方案是尼克尔在毛瑟公司构思的,随后携图纸资料到捷克布尔诺公司。这个手枪方案很快成为一项有首创性的产品。
四、意大利的伯莱塔手枪
1923年,意大利改进原伯莱塔手枪,称为M1923,使用减装药9毫米格里森蒂手枪弹。此枪是意大利军队首次使用的外露击锤式手枪,枪重0.85千克,枪长157毫米,初速312米/秒。
1934年式的伯莱塔手枪是一支十分美观的手枪。意大利军队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配用此枪。美国军人也很喜欢这支手枪,因此和意大利军队作战时,美国官兵总要千方百计缴获一支到手。枪上标有“RE”(皇家陆军)的是意大利陆军制式装备,标有“PS”(公安)的是意大利警察用或骑兵用。b103
皮特罗·伯莱塔于1680年创建一个火器公司,公司名定为皮特罗·伯莱塔火器制造联合股份公司。公司办公大楼是宫殿式的,设在加多尼市,气派宏伟,行人至此,常伫立观赏。伯莱塔公司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出色产品,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它的幸存能力。300多年来,意大利经历了许多战争、入侵和内乱,伯莱塔竟然安然无恙,简直不可思议。按照传统,老伯莱塔规定,他们那个家族无论传到哪一代,第一个名字(洗礼名)一定是“皮特罗”,区别只在中间名。三个多世纪以来,伯莱塔家族一直是公司的最大股东。
从上述“背景”,对于为什么1986年美国陆军偏偏选中9毫米92F伯莱塔手枪作为新装备就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
最后指出,第一支伯莱塔自动手枪是1915年研制成功的,自由后坐式,口径为7.65毫米。
五、比利时9毫米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9毫米FN勃朗宁手枪是勃朗宁的最后一个“佳作”,1926年生产了样枪(勃朗宁就是在这一年死去的,对样枪看过最后一眼)。1935年投放市场时有两种型号:“常规型”(固定表尺)和“非常规型”(可调表尺,分划至500米)。后一种握把上有沟槽,可与木托结合,实施抵肩射击。此木托与皮套连在一起。
9毫米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应用很广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此手枪的国家有比利时、英国、荷兰、丹麦、加拿大、罗马尼亚、立陶宛等。
六、苏联7.62毫米T T式手枪
1930年苏联设计师托加列夫研制了一支7.62毫米手枪,型号定为T T式。T T式中第一个T表示图拉兵工厂,第二个T代表托加列夫。1933年稍加改进后,即大量装备苏军。西方评论家说,托加列夫手枪的成功是受到勃朗宁的启发(特别是闭锁系统),但赞赏它十分出色。出色表现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因此成本低,而且便于维修。1933年经改进去掉了勃朗宁式的枪管上方闭锁凸笋,采用环形槽闭锁,大大简化了加工程序。b104
T T式手枪发射7.62×25毫米托加列夫手枪弹,也可装填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
七、美国的45M1911A1手枪
1926年美军把45M1911A1手枪作为制式手枪,一直用到1986年才换装为9毫米M9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尔特、雷明顿等五家公司共生产M1911A1手枪180万支,战前美军订购15万支,加上M1911,美军拥有此手枪超过240万支(民用和出售或援助盟军的数量除外)。1
45M1911A1自动手枪的优点是停止作用大(弹头重15克,初速253米/秒),中弹后可使对手立即丧失战斗力。但是,这支手枪以现代化装备要求考察,其缺点是枪过重(1.36千克),弹匣容量小,射击精度差,遇紧急情况反应慢(非双动扳机)。
手枪生产名家
左轮手枪风靡世界之后,它是“西部牛仔”的首选用枪,许多士兵也因为能够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感到自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柯尔特M1911A1手枪所创造的奇迹令人称奇;如今以色列沙漠之鹰的强大杀伤力更加令人惊叹!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手枪也正在不断改进自身的弱点,向着性能更加可靠、实用,外形更加完美的方向转变。手枪生产企业的百花齐放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一、德国:黑克勒-科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