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面保护神——地空导弹
27764600000005

第5章 地空导弹大家族(1)

地空导弹自40年代研制以来,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历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第四代发展。在现代高新技术战争中,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已成为国土防空的基础,要地防空的支撑力量,部队作战行动的对空保护伞,并将成为未来争夺制空权的关键力量。

一、“毒刺”便携式地空导弹

“毒刺”(FIM-92A)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公司研制的第二代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在“红眼睛”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用于野战防空,对付低空、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毒刺”导弹可从卡车和装甲车上发射,或由单兵肩射。

在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游击队为对付前苏联直升机的围剿,开始使用美国提供的“毒刺”基本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从1986年~1988年,共击落前苏联和阿富汗政府军的飞机与直升机269架,使前苏联军队装备的米-24武装直升机不敢轻举妄动。“毒刺”导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击落飞机最多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毒刺”导弹的基本型FIM-92A采用单波段红外导引头,1981年开始装备美军,1987年停止生产;为使“毒刺”导弹能够对付具有较强红外干扰能力的目标,美国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推出了“毒刺”-POST(FIM-92B)和“毒刺”-RMP(FIM-92C/D)。A、B、C、D四种型号导弹的差别在于导引头不同。后三个型号的“毒刺”导弹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导引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质量小,机动能力强。

“毒刺”基本火力单位是发射组,每组由2人组成,1名组长,1名射手兼司机,装备1具发射筒和6枚导弹,1部敌我识别器。

“毒刺”武器系统由筒弹、电池/致冷组合、发射装置、敌我识别器组成。发射装置由发射筒、光学瞄准具、发射机构等组成。电池/致冷组合用于在导弹发射前为系统供电,导引头陀螺起转,激活截获电路、制导电路、弹上电池及导弹点火。

“毒刺”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弹体前部装有2对折叠式控制舵面,其中一对为固定舵面,另一对为活动舵面;弹体尾部装有4片折叠式尾翼,尾翼与导弹纵轴有1个安装倾角,保证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滚动角速度。导弹的动力装置为1台起飞发动机和1台主航发动机。起飞发动机在发射筒内燃烧完毕,使导弹获得一定的初速和滚动速度飞离发射筒;主航发动机为单室双推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导弹离筒7米~8米后点火。导弹采用触发引信和破片杀伤式战斗部。

FIM-92A导弹的红外寻的导引头采用锑化铟探测器,工作波长为4.1微米~4.4微米;FIM-92B导弹的导引头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的图像扫描光学系统,具有红外/紫外双色探测器及2个微处理器,可同时对光谱中的红外和紫外两个波段进行扫描,使制导系统可获得更清晰细致的景像及目标图像,增强了导弹对红外辐射强度低的目标的探测能力,并能区别目标曳光弹和背景杂波,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FIM-92C/D型导弹的导引头装有可重编程微处理器,只要更换软件,就可对付不断变化的目标,在饱和攻击环境中有很高的目标鉴别能力,使导弹有更强的抗干扰性能。

二、美国复仇者防空导弹

复仇者是美国波音(Boeing)公司研制的一种自行式近程低空防空武器系统。它采用毒剌(Stinger)防空导弹,武器车载平台是一辆重型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HMM-WV)——悍马军车。该系统配有红外及光学探测跟踪系统,具有迎击目标能力、高度机动性、灵活性和反应敏捷性,是美国陆军前沿区域防空(FAAD)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美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具备行进中作战能力的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低空巡航导弹、无人机、高速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等目标。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于1983年开始研制,1984年完成样机研制,1988年开始小批量生产,1989年装备部队。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由载车、2套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8枚待发导弹(另存8枚备用导弹)、陀螺稳定的导弹发射转塔、1挺M3P12.7毫米机枪、车内显示控制设备和探测跟踪设备组成。载车是1辆高性能多用途轮式车——悍马军车。导弹发射转塔是系统的核心,也可以在地面独立使用。导弹发射装置也被称作标准车载发射装置(SVML),支持多种型号毒刺导弹发射,如毒刺基本型、毒刺POST和毒刺RMP。系统还备有数字通信终端及定位导航系统,能够接收来自雷达的目标指示信息,实现同其他武器系统协同作战。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配有2名作战员。

(1)悍马军车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以悍马军车为武器系统机动平台。悍马军车是一种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采用中置引擎布置、V86.2L柴油机、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永久式四驱系统,低车身宽窄体。悍马军车可以用作指挥车、拖炮车、无线电通信车、救护车、机动维修车、反坦克战斗车、防空导弹车及导弹运输车等。

(2)发射转塔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的发射转塔安装在重型悍马军车底盘后部,能够旋转360°,操作人员在转塔内有足够的视场用于目标截获、跟踪和作战。导弹发射转塔的电动驱动系统和布雷德利战车上的相同,均由通用动力公司制造。电动驱动系统控制导弹发射转塔旋转和标准车载发射装置的俯仰角。导弹发射转塔驱动器由陀螺仪稳定,能够在车辆行进中确保导弹始终自动对准目标,以便在行进中发射导弹。

(3)车载武器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的基本车载武器包括2套4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和1挺近防机枪。导弹发射装置即SVML,安装在导弹发射转塔上部的两侧悬臂支架上,可装8枚待发毒刺导弹,再装填导弹所需时间小于4秒。此外,车上还携带了8枚备用导弹和1部标准陆基(非车载)毒刺导弹发射装置。SVML支持多种型号毒刺导弹发射,目前主要是毒剌RMP(FIM-92D)和毒刺RMPBlock1(FIM-92E)。据称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还可以发射西北风、星爆、星光等便携式防空导弹。车载发射装置下方还装有1挺M3P型12.7毫米近防机枪,备弹200发。该机枪能覆盖毒刺导弹的死角,使防空武器系统具备地面自卫能力。

(4)探测与跟踪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采用可见光与红外探测两种手段,手动或通过视频跟踪器进行自动跟踪。主要探测跟踪部件包括前视红外(FLIR)仪、激光测距仪和1套视频自动跟踪装置。

在天气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该系统采用光学瞄准具探测目标;在夜晚或恶劣气象条件下,采用美国雷锡恩公司的AN?/?VLR-1复仇者前视红外仪探测目标。前视红外仪装在导弹发射架下面,其光轴与发射箱纵轴一致。前视红外仪有两种视场,即宽视场和窄视场,并具有雨天模式。

操作人员前面有一块与视场关联的观察玻璃,上而有映射十字线显示,用于操纵导弹转塔对准目标。导弹导引头启动、开锁和发射许可等信息被映射到观察玻璃上。根据来自光学瞄准器或前视红外仪显示的数据,操作人员通过瞄准指示十字线锁定需要打击的目标。复仇者控制电子(ACE)处理激光测距仪提供的距离数据,为导弹和机枪提供发射许可。

当光学瞄准器或前视红外仪探测到目标后,操作人员手动跟踪或采用视频自动跟踪装置自动跟踪;根据来自激光测距仪的目标距离数据,火控计算机进行发射许可及火控计算。当目标进入导弹有效作战距离内时,操作人员启动发射机构发射导弹。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借助先进的探测跟踪系统和火控系统,导弹发射转塔转入战斗状态时间小于10秒,导弹转入战斗状态时间小于3秒,发射间隔小于5秒。

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毒刺防空导弹与有“越野之士”称号的悍马轮式军车的成功组合,实现了二者的性能倍增。其主要特点包括:

(1)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

(2)可见光和红外探测系统以及导弹发射装置均置于稳定转塔上,可以在行进中发射导弹;

(3)采用可见光和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前视红外仪搜索视场为12°×8°,跟踪视场为2°×1.5°;

(4)发射装置除可装配在悍马军车上,也可装配在M113装甲车和其他轮式/履带式车辆上;

(5)系统体积小,运输方便,1架C-130运输机可同时运载3套系统或5套发射装置;

(6)备有遥控器,操作人员可以在车外距车50米处遥控发射导弹;

(7)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售价较低,适于大量装备。

1992年,美国陆军启动复仇者改进计划项目,主要改进包括:研制、安装环境控制装置/主动力装置,将火控系统与前沿区域防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联网,研制、安装FCS-1火控系统。

1996年12月,美国陆军对复仇者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改进,增加了自动回转跟踪系统(STC),大大增强了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特别是对肉眼难以发现的目标(无人机以及低空、高速目标(如巡航导弹))效果更好。STC可以使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的目标截获、跟踪能力和作战距离提高50%,杀伤概率增加50%。复仇者防空武器系统将能够接收数字化预警数据并且自动旋转转塔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使目标自动位于导弹操作人员的视场中心,提高了复仇者在静态和动态时的目标捕获能力。

其他主要改进包括采用新型复仇者火控计算机、手持式终端装置和吊运环、改进遥控装置、简化驾驶舱和导弹发射架的布局。

三、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

如果说“战斧”是美军导弹之矛,那么“爱国者”则是美军导弹之盾。

“爱国者”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中远程、中高空地空导弹系统,它的研制始于1967年,是美国陆军为适应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空中突击力量所造成的威胁而提出研制的。

1970年,“爱国者”首次进行试验,1982年制成,1984开始装备部队并服役,前后历时17年,耗资20亿美元。

“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空域、多用途的作战能力,主要用于取代“奈基”2型和“霍克”防空导弹,对付现代装备和以后可能使用的高性能飞机,并能在电子干扰环境下击毁各种高度上飞行的近程导弹,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和潜射巡航导弹。

“爱国者”扬名于海湾战争中对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拦截,尽管当时“爱国者”(PAC-2型)的拦截精度并不像美军吹嘘的那么高,但在实战中已勾勒出美军“以弹击弹”的导弹防御计划轮廓。

“爱国者”导弹目前最高型号为PAC-3型,美国近来开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试验即由PAC-3完成,成功率约为50%。美军已开始组建PAC-3型导弹营。

“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由导弹及发射装置、相控阵雷达、作战控制中心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全套系统被安装在4辆制式卡车和拖车上。导弹弹体呈圆柱形,尖卵形头部,无弹翼,控制尾翼呈“十字形”配置。

“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空武器。具有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可以全天候作战,打击目标种类多,包括飞机、导弹等;二是武器设备系统少,机动性能好。仅用一部相控阵雷达就能完成目标搜索、探测、跟踪识别以及导弹追踪、制导和反电子干扰等多项任务,这样大大减少了地面设备的配置和人员所需。因此其反应时间只有15秒,另外其全部装备所在的4辆拖车可以陆地行驶,也可以进行海运和空运。三是作战能力强。可以同时对100个目标进行搜索和监视,并制导8枚导弹,拦截不同方向和高度的目标,可以应对大面积的饱和式攻击。

“爱国者”防空导弹使用复合制导技术,其初段为程序控制,中段为无线电指令制导,末段则为TVM制导,因此杀伤率极高,对飞机的命中率达到90%,在海湾战争中对战术导弹的命中率为75%~80%,从而使“爱国者”成为“飞毛腿”的克星。

PAC-2型战斗部产生700块重量为45克的碎片,其摧毁“飞毛腿”的动能相当于一辆大卡车以130千米的时速撞墙。它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雷达采用了电扫描,方位图有32种位态,变化多端,使敌人难以对抗雷达定位。

四、美国“霍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霍克”(MIM-23A/B)是美国雷锡恩公司研制的全天候中低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1954年开始研制,1960年初开始装备部队。改型“霍克”1972年11月开始装备部队。以后又进行了3个阶段的改进。“霍克”地空导弹系统是美国最老式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目前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导弹。30多年来,美国对“霍克”导弹系统进行了多次改进,并在20世纪80年代就演示了“霍克”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1988年4月,由“爱国者”导弹系统的雷达辅助,美国陆军用改型“霍克”(MIM-23B)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战术弹道导弹;1990年,在白沙导弹靶场的一次试验中,该导弹成功拦截了1枚模拟的SS-21导弹。但这些试验所演示的能力仅仅是任务杀伤,即仅使来袭导弹偏离要攻击的预定目标,而不是摧毁来袭导弹的弹头,实现弹头杀伤。1991年1月,为了应付海湾战争的需要,美国国防部开始实施快速反应计划,为“霍克”导弹发展弹头杀伤能力。

该计划主要改进了“霍克”导弹的引信、弹头以及软件,使之对近程弹道导弹有更大的杀伤能力。1991年5月18日,美国陆军对这些改进进行了试验,改型“霍克”导弹成功地对一个保密的目标实现了弹头杀伤。

1994年9月19日至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白沙导弹靶场试验改进“霍克”导弹防御系统,试验中,海军陆战队共完成5次实弹射击,改型“霍克”导弹成功地拦截了2枚“长矛”导弹,并实现了弹头杀伤。作为近期应急的系统,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95年开始部署改进“霍克”样机系统,1996年部署了实战系统。

改型“霍克”系统由导弹、6部3联装发射架、1部中空目标搜索雷达、1部低空目标搜索雷达、1部大功率照射雷达、1部测距雷达、1辆连控制中心车、1辆信息协调中心车、1辆运输装填车和相应的发电机组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