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27762600000005

第5章 各国航母风采(1)

美国航母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海军力量有目共睹。美国海军现有2型3级12艘大型航空母舰,其中包括“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3艘、“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8艘。其中,除“小鹰”号母港设在海外的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外,其余11艘的母港均设在美国本土的5大航空母舰基地。

一、概况

美国拥有庞大的海军力量和为数众多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美国现役航母分别编在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里。美国航空母舰“华盛顿”号、“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企业”号和“肯尼迪”号7艘航空母舰均被编入大西洋舰队,它们是以美国本土东部海岸的诺福克海军基地为母港,主要活动于大西洋、北冰洋、加勒比海和地中海等地。另外,属于太平洋舰队的“斯坦尼斯”号航母以美国本土西海岸的圣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编入太平洋舰队的“里根”号航母也常驻那里。“卡尔·文森”号和“林肯”号分别以美国西海岸的布雷默顿、埃弗拉德为母港。“华盛顿”号、“星座”号两艘航母则以日本的横须贺基地为母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以其驻泊的母港为中心,经常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活动。美国航空母舰中最特殊的要属太平洋第七舰队的“华盛顿”号航母了,在目前美国所拥有的众多航空母舰中也最受世人的关注。“华盛顿”号是接替“小鹰”号航母成为美国第七舰队主力舰的,它经常游弋于中国和朝鲜外沿海域,以日本的横须贺为基地。目前,横须贺基地是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基地和最大的舰船维修基地,也是太平洋美军在远东的主要战略集结地和出发地。

美海军规定,和平时期,每艘航母一个标准的训练、执勤和休整周期为18个月,并各占1/3时间。因此,正常情况下,根据美海军现役航空母舰的编制,一般都会有1/3在海湾地区、西太平洋、地中海等海外前沿地区执勤或担负作战任务,1/3进行海上训练,另有1/3在港内休整或进厂维修保养。当然,征战时它们的训练、休整和维修周期会缩短,能执行作战任务的航空母舰也将比平时增加 0.5~1倍左右,可能会集结6~8艘航空母舰投入作战。

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最后条款,美国海军获准将4艘排水量 3.3万吨的未建成的战列巡洋舰改装成为两艘航空母舰,它们就是“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分别由前河造船厂和纽约造船厂制造,这是一个将1919年以来那些被取消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进行融合的大好机会。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于1925年10月下水,这是一艘非同寻常的战舰,庞大的岛形上层建筑位于舰的右舷,在前后两侧分别装备了两座8英寸 (293毫米)口径双联装炮塔。该舰还具备其他一些显著特征:装甲船体,全通式飞行甲板,甲板下有开口用于投放和回收小艇,双层机库,两部中央升降机用于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间飞机的运送,一个前置飞机弹射器。该舰保持了原来的涡轮-电力推进装置,4台涡轮发电机为8台电动机提供能量,每两台电动机联接在一根传动轴上。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发生时,“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已离开珍珠港驶向中途岛,为驻守在那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运送飞机,因此逃过一劫。之后,“列克星敦”号匆匆进行了改装,拆除了笨重的8英寸(203毫米)和4座5英寸(127毫米)口径火炮,加装了少量的“厄利康”20毫米口径单身管高炮,用来补充其薄弱的近程防空装备。珍珠港事件后,“列克星敦”号奉命参加了第一场军事行动——增援威克岛,但没有获得成功。1942年1月底,“列克星敦”号在马绍尔群岛为美军进攻提供掩护,此后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参加了一些零星的战斗。直到1942年3月新型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加入之后,“列克星敦”号才开始真正显示出威力来。

“列克星敦”号在珍珠港经过简单改装后返回珊瑚海,当时,日本航空母舰正在这里攻击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5月8日,“列克星敦”号起飞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前去攻击日本海军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最终一无所获。不幸的是,“列克星敦”号在这次进攻中被日本海军的两枚鱼雷击中左舷,此外还被3枚炸弹击中。击中船体的弹片引爆了航空汽油箱,尽管火势一度得到控制,但燃油蒸气还是不断渗漏到整个舰上。一小时后,进攻中偶然的一点火星点燃了燃油蒸气,“列克星敦”号开始遭受一系列爆炸挫伤。从第一次受创的6小时后,“列克星敦”号接到弃舰命令,在驱逐舰尽可能多地营救舰上人员后,该舰残骸由己方鱼雷炸沉,2951名舰员中有216人失踪。“列克星敦”号在其短暂的战斗生涯中,未能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航空大队的经验不足和美国海军战术上的失误。损失这样一艘重型航空母舰,对于珊瑚海海战的胜利来说是个巨大的代价。

三、“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与其姊妹舰“列克星敦”号一样,是由一艘未建成的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成,在纽约造船厂制造,于1925年4月下水,1927年11月16日正式服役。如同姊妹舰一样,“萨拉托加”号在美国海军的“快速特混舰队”概念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从1928年开始,这2艘航空母舰均参加了太平洋舰队的年度“舰队问题”演习。这个组织就像是这2艘大型航空母舰的理想“父母”,这2艘航空母舰具备的舰体规模、航程以及舰载机力量(到1936年,其舰载机从90架减少到18架战斗机、40架轰炸机和5架通用飞机),对于未来太平洋地区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当建造完成时,这2艘航空母舰的主要武器装备是8门8英寸双联装火炮,在岛形上层建筑和烟囱结合部的前后分别配备4门。它们最初曾计划配备6英寸(152毫米)口径的火炮,之所以改为更大口径的火炮,可能是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有关巡洋舰配备8英寸口径火炮的影响。

珍珠港事件爆发时,“萨拉托加”号已经返回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正在进行短期维修。修复工作结束后,它很快出航,与“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一起参加了增援威克岛的任务,但这项行动未能获得成功。“萨拉托加”号拆除了它的4门双联装 8英寸口径火炮,在原来的位置装备了 4门双联装5英寸(127毫米)L/38型平高两用炮,它们由2个高低角组合的指挥塔进行控制。同时,该舰上原来的副炮——12门5英寸(127毫米)口径的L/25型平射炮也被8座5英寸口径L/38型平高两用炮代替。需要指出的是,“列克星敦”号也曾拆除了它的8英寸(203毫米)口径火炮,但并没有安装 5英寸口径火炮作为替代武器。

1942年1月11日,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在夏威夷外海被日本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需要进行4个月的维修。在修理期间,“萨拉托加”号将其飞行甲板由原来的270.66米(888英尺)加长至274.7米(901英尺3英寸),将宽度增加至5539.62米(130英尺)。当时,“萨拉托加”号因加装了包括轻型高射炮在内的大量武器装备,降低了服役所要求的标准浮力,于是又装备了一个左舷深水凸出部分,用来帮助恢复舰船的浮力。增加的轻型高射炮包括100门40毫米口径4联装火炮,配置在飞行甲板侧面;16座20毫米口径单射炮,装备在飞行甲板后端。其他改装还包括提升了舰桥高度,用信号旗杆替换了原来的三脚桅杆,加装了预警和火炮射击控制雷达。

四、“约克城”号舰队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造舰局和航空局于1931年重新推出了基于“大航母”构想的2万吨级条约型航母设计,试图建造一种具有宽大飞行甲板、可以实现一次攻击就发出大部分舰载机兵力的“全甲板攻击”型母舰。 1934年海军获得2.38亿美元拨款,计划动用其中4000万美元,使用华盛顿条约的剩余额度建造2艘2万吨级航母,首舰命名为“约克城”号。加上1艘作为“约克城”级缩小版建造的“黄蜂”号,在最老的试验型航母“兰利”号退出现役后,美国海军在1937年将拥有2艘“列克星敦”级、2艘“约克城”级以及“突击者”号和“黄蜂”号6艘舰队航母,刚好达到华盛顿条约规定的航母总吨位13.5万吨的上限。

“约克城”级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国改装、设计和建造航空母舰的所有经验,标准排水量1.98万英吨,航速32.5节。全长247米,开放式舰艏,具备长171米、两侧开口的双层开放式机库,载机量与“列克星敦”级相当。238米长的木制飞行甲板上安装前中后3部升降机,前端装有1台弹射器。为在紧急情况下尽快恢复战斗力,机库内还装有2台分别指向左右两舷的弹射器,必要时飞机可以直接自机库弹射起飞(1942年拆除)。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竣工时即安装 8门新型38倍径127毫米高炮。尽管存在防护稍显薄弱、水下部分对鱼雷防御力不足等缺陷,“约克城”级还是与日本的苍龙级、英国的“皇家方舟”号一起被视为条约型航母中的佼佼者。

1937年9月“约克城”号服役,取代了届时退役的“兰利”号,次年2号舰“企业”号也加入现役。由于日本在1936年底退出裁军谈判并开始建造2艘“翔鹤”级航母,美国海军又追加了一艘“约克城”级的预算,即1939年开工的“大黄蜂”号。后者建成时已是1941年10月,两个月后太平洋战争即告爆发。当时“约克城”号在大西洋海域,“企业”号正在向威克岛运输战斗机,幸运地逃过日本的空袭。“企业”号在12月10日即击沉1艘日军潜艇,首开纪录,也开启了“约克城”级在太平洋历次航母大战中从未缺席的伟业。1942年2月1日,“企业”号和“约克城”号编队空袭日占马绍尔群岛,打响了美军反击的第一枪。4月18日,在“企业”号掩护下的“大黄蜂”号驶近日本本土、从舰上起飞陆军“杜立特特遣队”的16架B-25中型轰炸机空袭东京,完成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首次直接打击敌方目标的任务。

五、“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采用了美国早年研究成果,体现了航空母舰建造技术的又一个飞跃。它完全取消中线升降机,装了 4部舷侧升降机,左舷1部,右舷3部,平甲板的设计思想受到重视,只留有一个小型上层建筑;左舷大面积的突出部位有一个15.5分米的斜角甲板,在它的前端有两部蒸汽弹射器,飞行甲板前端也有两部蒸汽弹射器。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还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封闭式机库;

2.飞行甲板四角设有群防御火炮;

3.封闭式舰首。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也是多用途航空母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定为大型航空母舰,1952年改为攻击型航空母舰。该级舰共有4艘。首制舰“福莱斯特”号1952年建造,1954年12月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造价1.89亿美元;第二艘舰“萨拉托加”号1952年12月动工建造,1955年10月下水,1956年4月14日服役,造价2.14亿美元,这两艘航空母舰都参加了海湾战争。第三艘舰“突击者”号1954年8月动工建造,1956年9月下水,1957年8月10日服役,造价1.73亿美元;第四艘舰“独立”号1955年7月动工建造,1958年6月下水,1959年1月10日服役,造价2.25亿美元。编制 5200~5450人,舰员2720~2754人,航空兵2035~2273人。该级舰长326~331米,宽39.5米,吃水11.3米,飞行甲板宽 76.8米,标准排水量6万吨,满载排水量79,450~81,163吨。动力装置由4台蒸汽涡轮机和8座锅炉组成,主机为4台减速齿轮式涡轮机,4轴推进,总输出功率为20.58万千瓦,航速34节。飞行设备有4台C-7/C-11蒸汽弹射器,4部载重能力为4,500吨的升降机,可搭载飞机约70架。4部弹射器和4部舷侧升降机能保障每分钟弹射起8架飞机,这对于喷气机进行战斗巡逻是至关重要的。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燃油贮量比爱塞克斯级多70%,航空汽油贮量是爱塞克斯级的3倍,载弹量比爱塞克斯级多一倍半。这是美国为搭载喷气机而设计的第一批航空母舰,能搭载最新式的海军飞机。在洲际弹道导弹出现之后,海上核威慑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攻击航空母舰在海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洲际弹道导弹不能准确地打击攻击航空母舰,而陆上洲际弹道导弹却迟早会成为攻击航空母舰准确打击的目标。

六、“中途岛”号航空母舰

中途岛级航母现役2艘,首舰“中途岛”舷号CV-41,由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43年10月27日开工,1945年3月20日下水,1945年9月10日完工,1945年9月服役。“中途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造的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飞行甲板装甲的航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装后,吃水加深,升降机溅水,为提高浮力,美海军花费 3000万美元进行再改装,改后浮力虽增加,但舰艇横摇严重,影响高海情下对飞机的回收能力。1952年10月1日设计改装为攻击航母(CVA-41)。1955年7月开始在Bremerton海军船厂进行了SCB110改装,1957年9月30日完工并重新服役。1966年2月15日到1970年1月31日在三藩海军船厂进行了SCB101改装。从1973年到它退役都一直部署在日本。1975年,它抵达苏比克湾,负责将美国在南越中的物资和人员运送回国。 1975年6月30日重新设计为多用途航母(CV-41),但不能操作反潜飞机。1986年在日本进行了最后的大修,增加了附体以提高干舷和增加耐波性。1992年4月11日作为前沿部署航母被独立号航母取代,回到美国。1992年4月11日退役,退役后作为后备的训练航母保存。后逐渐拆除了所有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现保存在圣地亚哥。“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中有很多房间:餐厅、船长室、邮局、卫生站、理发室、洗衣房、图书馆、会议室、雷达室、研究室、地图室、驾驶室等。

七、“小鹰”号常规动力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