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1805年生于丹麦中部的一个小城市奥登塞。他的父亲是个鞋匠,由于战争父亲失业了,从此以后一家人的生计就靠母亲洗衣来维持。因为贫穷,安徒生小时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1819年9月,安徒生动身到哥本哈根,开始了他的奋斗生涯。1822年,柯林为他申请到一份皇家公费,入教会求学。
安徒生最辉煌的作品大多是创作于1835年至1845年这十年间。因为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都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所以他把这一段时间的作品叫做“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它们最能代表安徒生的童话艺术及其独特的创造性。这一时期作者笔下那些聪明、勇敢、善良的主人公几乎都是惩恶扬善的形象,如贫穷弱小的小克劳斯战胜了贪婪残暴的财主大克劳斯(《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贫穷机智的士兵打败了作恶多端的女妖,并把得来的财宝分给了穷人(《火镰》)。这些作品无一不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海的女儿》是一篇被广为传诵的佳作:海王的小女儿向往在阳光下过人类生活,渴望拥有一个人类的灵魂,不想像她的同族那样在度过三百年后化为泡沫。若想达到这一理想她就必须与一位人结成夫妻。一次她搭救了一位遭逢海难的人间王子,并目痴心地爱上了他。但是她却只是一条人鱼——她没有腿,下半截身子是一条鱼尾巴。为了得到她想要的爱,她不惜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舌头和语言能力,从巫婆那里得到了一副烈药,服下后使鱼尾变成了两条腿,她来到了王子的宫殿做一名侍女。虽然她行走在地上必须忍受像被刀割般的煎熬,虽然她不能与王子作语言上的沟通,但她觉得她向自己追求的幸福靠近了。可惜好景不长,王子准备结婚了,那失败的海王的女儿如果不能在举行婚礼之前杀死王子,让血滴在她的脚上,使她重新恢复成人鱼,她就将化成泡沫。她的亲人们都来劝她要下定决心,但她那充满了对人类之爱的高尚的心却不允许她这样做,她情愿为她所爱的人牺牲一切,她放弃了唯一的机会,在婚礼那天早晨,奋身跳入海中化为泡沫。但是小人鱼并没有遭到灭亡,她那超人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了上帝,使她超生到神的领域,经过对真善美的追求,她仍有可能得到一个人的灵魂。今天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城市标记就是一尊刚刚离开大海的小人鱼的塑像,“海的女儿”已经成了丹麦人民的精神象征。
1837年创作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衣》,则是一篇精彩、辛辣的讽刺作品。一个把穿衣打扮看得高于国政大事的皇帝,遇到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能织出一种极其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还有一种奇异的作用——那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用这种布缝制的衣服。皇帝拿出大批财物让两个骗子赶制新装,滚滚钱财都流入了骗子的腰包,但他们的织布机上却是一无所有,两个骗子只做出忙碌的样子。皇帝先后派了两位大臣去察看,他自己也专门去巡视,但他和他的属员们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却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愚蠢或不称职,不敢说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相,只是面对着空空如也的织布机大加赞赏。游行大典的日子到了,自以为穿上用最精美的料子织成的新衣服的皇帝,赤身裸体地走在大街上。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实的真相:“皇帝实在没有穿衣服。”这个童话对虚假的威信与阿谀奉承的做法作了入木三分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从皇帝到大臣的憎恨和鄙视。
1843年安徒生创作的《夜鹰》是一篇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中国皇帝宁要一只镶满钻石、只会机械地唱一首华尔兹舞曲的玩具夜鹰,而不要一只活蹦乱跳的唱歌的活夜鹰。但是,为将死的皇帝赶走死神的不是玩具,而是以前离开虚伪的宫廷的灰色小夜鹰。作品反映了作者不愿意追求金钱和名望的思想,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社会意识:他们极力排斥真正的艺术品,而把那些矫揉造作、内容空虚的东西视为珍宝。
《拇指姑娘》表现了安徒生对生命和光明的热爱与追求。一个女人希望有一个一丁点大的孩子,她从巫婆那里得到一颗神奇的大麦粒,种下去结出一朵郁金香的花苞,花苞开放了,上面坐着一位拇指大小的漂亮小姑娘。一天,一个难看的癞蛤蟆从窗外跳进来把拇指姑娘劫持走,去给小癞蛤蟆做新娘。它们把她禁锢在一片睡莲叶子上,拇指姑娘向小鱼诉说遭遇,小鱼咬断了睡莲的梗,拇指姑娘乘坐睡莲的叶子顺水飘流。但好景不长,她又被金龟子劫持,不久又被毫无道理地扔在大森林里,最后她在天寒地冻之时被田鼠收留。但田鼠收留她是有目的的:非要她嫁给田鼠的瞎眼邻居——富有的鼹鼠。幸运的是,拇指姑娘在鼹鼠挖的地道中发现了一只冻僵的燕子,她救活了燕子,最后在下一个冬天来临前被燕子背负着到了花的王国,在哪里,她幸福地与花王结了婚,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公主是个心地善良又意志坚强的姑娘。
他的十一个哥哥因受到继母的迫害,变成了十一只戴着金冠的野天鹅。女神告诉艾丽莎,如果她能在夜半到教堂墓地去撷取野荨麻,织成十一件披甲给她的哥哥们穿上,她的哥哥们就会得救。
但在纺织披甲的这一段时间里,她不能说一句话,否则就会失败。艾丽莎沉默了一年,忍受了各种折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来她受人诬陷,被判处用火烧死,而她一直到临刑前的时分,仍不停地编织。就在她被处死前的一刹那,她终于织完了披甲,拯救了哥哥们,也拯救了她自己。童话中对人的坚忍不拔的决心,坚强的意志的歌颂,不愧是一首人性的赞歌。
1847年以后,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与前一段时间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现实的成分显著增多,许多人干脆把他这一段时期的作品就叫“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新年除夕之夜,家家都在准备过年,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时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正赤着一双脚在大雪纷飞、路静人稀的大街上挨饿受冻。她一整天都没有卖出一根火柴,不敢回家——何况冷冰冰的家里和外面一样寒气逼人。她蜷缩在一个墙角里,面对着对面橱窗里摆着的那丰盛的节日晚宴。实在太冷了,她用火柴发出的微光取暖,微弱火光引出了她天真美丽的遐想,餐桌上背插刀叉的烤鹅向她蹒跚走来,美丽的圣诞树熠熠发光,连已故去的慈爱的老祖母也在一根火柴的光亮中出现了,她觉着自己和亲爱的祖母一起飞到温暖光明的天国去了……可是,当第二天太阳升起,人们发现的却是她冻僵的尸体。作者优美的文字,神奇的想象,蕴含着对现实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与不幸的无限同情,对黑暗的社会的有力批判,一百多年来这篇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使人们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挣扎的苦孩子们流下了同情的泪。
除了童话,安徒生还创作了一些其他作品,如1833年旅居瑞士时出版的诗剧《亚格涅特和水神》,183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及1836年的《欧·多》,1839年的《只不过是一个提琴手》。1840年他的剧本《穆拉托》公演,在国内外都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两个男爵夫人》、《活下去还是不活》,写了自传《我一生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