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十大文豪——海明威
27748500000007

第7章 海明威传(6)

这是个以“连续作战”著称的英雄团。他们一仗接一仗,一直打到纵深的霍根森林。战斗进入最高潮,弹如急雨,尸骸遍野,鏖战二十天后,三千多人的部队壮烈牺牲了二千五。

海明威自始至终处在这场浴血奋战之中,他为生命垂危的伤员写家信,安慰他们的母亲。他在英雄墓前默祷,继而仰天诅咒,认为这次正面攻击伤亡太大,既愚蠢又行不通。然而军令必须执行。

他一边大发雷霆,一边随第四师向希奈埃菲尔和卢森堡挺进。几位新来的记者看到他行军时不时拿出酒瓶喝酒便开玩笑说:“海明威上前线不带枪,只带一支铅笔和几张脏纸。他的全部武器就是两只铁罐,一只装满伦敦杜松子酒,另一只装满法国苦艾酒。”

海明威反驳道:“他妈的,那些狗养的家伙全在胡说。我从小就抱枪睡觉,我到死都抱着枪。我能证明他们在胡说……”看来海明威说的不假,他死时确实抱着枪。按他的脾气秉性,战争中他不会不拿枪。虽然根据日内瓦国际公法:战地记者不能直接参战,也不能佩带任何枪支。

突破了齐格菲防线后,盟军下一个目标将是解放法国首都巴黎。巴黎,是海明威青年时代工作、奋斗过的地方,他热爱这座艺术之都。欧内斯特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嫌盟军进攻速度太慢,决定自己干起来。

一次战斗中,在巴黎西南的小镇朗布伊埃,海明威接过了指挥一支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的任务,自封为这支地下武装的司令官。由于在西班牙的那段作战经历,海明威具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他带领游击队去保护交通要道,又向农村派出侦察队刺探德军火力。游击队员们有的打扮成农民,有的化装为神父或村姑,骑自行车四处活动,搜集了大量有关德军部队工事和火力部署的情报。他率领侦察队巧妙地跟踪溃逃的德国部队,居然还抓回了一群俘虏。在他的“司令部”里,海明威带着老式钢边眼镜,威严地坐在桌子后面用德语审讯俘虏,从他们口中获得了不少德军部队调动的情报。

一份份详尽的火力部署图和俘虏口供及时地送到了盟军勒克莱尔将军手中,对盟军装甲师解放巴黎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勒克莱尔将军对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海明威的贡献救了千百个法国人的生命并使他的作战时间表提前了大半。

这群游击队员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有的头戴贝雷帽,有的足登木屐。他们的主要装备是别在腰带或挂在肩上的一串手榴弹。有几个人配着轻机关枪、卡宾枪和左轮手枪,大多是从德国俘虏手中缴获的。别看他们其貌不扬,打起仗来毫不含糊。只要一声令下,队员们个个奋勇争先。海明威的勇敢和机智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游击队员们对他忠心耿耿,毫无保留地接受他的领导。他们亲热地称呼他“将军”,年纪小的队员干脆叫他“爸爸”、“大伯”。海明威本人也很乐意接受这些称呼,“爸爸”这种称呼后来在他的朋友中间也叫开了。

随着向巴黎的推进,游击队的规模如滚雪球一样愈加壮大,人员增加到两百多。欧内斯特还用正当和不正当的各种手段使他的部队摩托化。当盟军大部队在巴黎郊外与德军激战时,海明威的“部队”已顺着小路悄悄地攻入城中,与小股纳粹散兵游勇交火。在凯旋门附近他们打得很英勇,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进城。

巴黎,经过德国人四年的占领,从外表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海明威真不敢相信,自己又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此刻他的心情犹如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巴黎解放了!手下的游击队员们也个个激动得泪流满面,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游击队员跑上来握住海明威的手说:“大伯……将军……你的仗打得太棒了……真叫我们大开眼界。”

走在巴黎的街头,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被视为凯旋而归的英雄,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街上到处插了法国国旗,成群的人在欢呼“法兰西万岁”。男女老少将他们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与他们亲吻、拥抱。吉普车上满是姑娘们扔来的鲜花和水果。走进每一家餐馆,老板总会笑盈盈地端上陈年的佳酿款待他们。那一天晚上,喝了数不清的美酒后,海明威醉倒在旅馆里,做了一个无比香甜的美梦。

海明威的军事行动不属于正式战争的组成部分,因为他不是奉命行事的。但他这位传奇式人物已作为法兰西枫丹白露的保卫者而名垂军事史册。《法兰西义勇军报》在巴黎解放后的第一个星期刊登文章报道说:海明威先生给人们的印象“是个刀枪不入的硬汉”。

关于二战中的海明威还流传着许多离奇的故事。据说盟军攻入德国本土后,有一次拉纳姆将军在指挥部里举行晚宴,欧内斯特和其他十几名军官出席。正当牛排端上桌来,突然一颗德军88毫米的炮弹打穿了海明威对面的那堵墙,接着又穿过一堵墙,但没有爆炸……炮弹飞行的速度疾如闪电,所以人还来不及作出反应,它就到了眼前。转瞬间人们纷纷躲到地窖里去了。而海明威仍坐在餐桌旁边不动声色地用刀子切着牛排。拉纳姆将军大声叫他快进地窖,可他不听。蓦地,又一颗炮弹穿墙而过。欧内斯特仍无动于衷,继续吃着牛排,连钢盔都没有戴……炮轰停止后,人们陆陆续续地从地窖出来回到楼上。别人问他干嘛不躲一躲,他却说:“除非炮弹直接打中你,否则你呆在什么地方都一样安全。”这类传说经众人以讹传讹,使海明威几乎成了神话中的英雄。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海明威并非刀枪不入,在战争中他曾多次受伤。最严重的是有一次他为躲避敌人的空袭,从车中跳出,脑袋重重地摔在一块巨石上,使原有的脑震荡加重了,这以后成了海明威晚年时的一大痛苦。

历史似乎总爱跟人开玩笑。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明威是战争的牺牲品,得到了两枚勋章;这一次大战,他为反法西斯作出贡献,却面临出庭受审。原来有几位记者同行或许出于个人嫉妒,向军事法庭告状,控告海明威违反国际公法,作为记者私自携带武器参战。幸亏上上下下有许多人替欧内斯特说情,他才免遭受罚的耻辱。

战争结束后,美国陆军授予他一枚青铜星奖章,表彰他的英勇,及“在朗布伊埃战役中提供情报的功绩。”带着几处新添的伤疤,欧内斯特回到了古巴的“望田庄”。此时玛莎已跟他分手,《时代》周刊的女记者玛丽·维尔什成了他第四任妻子。广大读者好几年没有读到海明威的新作品,他们在热切期待。放下枪杆,重握笔杆的海明威又面临新的挑战。

六、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到“望山庄”,海明威又过上了他“钓鱼——写作”的生活。

一天清晨,海明威准备驾驶“拜勒号”出海玩一天,突然发现海滩上坐着一位老渔夫,他呆呆地望着大海,脸上流露出痛苦和失望的神情。

“嘿,老伙计,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海明威叫了他一声,顺手递过去一支雪茄。

“噢,我在想一件遥远的事。”

于是,老人给海明威讲起他出海捕鱼的一次经历……

他的每一句话,都让海明威回忆起他十几年前在基韦斯特度过的捕鱼的日子。于是他整整八个星期奋笔疾书,写出了《老人与海》。

这个故事以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三天三夜的捕鱼经历为中心:

老渔夫又黑又瘦,脸颊上长满被海上烈日晒出来的肉瘤,满脸堆积着深深的皱纹,双手留下了网绳勒出来的伤疤。

他已经连续出海打鱼84天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他的运气真是不好,他船上那张补了一些面粉袋的帆,看去真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但他有一双像海水一样蓝的眼睛,那双眼睛是坚强的。

头40天里,有一个名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起出海。可是过了40天没有钓到鱼,那孩子就被他的父母叫回去,安排到别的船上去了。老头儿只好孤零零地一个人出海。但曼诺林很爱老头儿,他见老头儿每天划着空荡荡的小船回来,心里非常难过,尽量帮他做些事情,给他一点安慰。

第84天黄昏,海边上别的渔船都是满载而归,可老头儿又是空着船回来。曼诺林帮他收拾好东西,请他到酒店去喝啤酒。酒店里很多人都取笑老头儿,但也有人在心里替他难过。

喝过酒后,一老一小回到老头儿住的茅棚里。这茅棚用大椰子树坚硬的树皮做墙,屋里只有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把椅子,地上挖了一个烧饭的火坑。以前墙上还挂着他已过世的老婆的照片,他看了觉得凄凉,就取下来了。

老头儿那双像海水一样蓝的眼睛毫不沮丧。虽然屡遭失败,但他从来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他决定明天到远处的海上去,不等天亮就出发。他对曼诺林说:“85是个吉利的数字,你想看见我捉到一条五百公斤重的鱼吗?”

第二天,天没亮,男孩就帮老头儿把船推下了水,说:“祝你好运。”老头儿在黑暗中出了港湾。

海面一平如镜,老头儿不慌不忙地划着桨,天亮的时候,他放了四个鱼食,鱼食呈半个花环状,新鲜的小沙丁鱼遮住了尖利结实的鱼钩,鱼钩的把子系在铅笔杆儿那么粗的钓绳上,暗绿色的浮竿浮在水面,只要有鱼咬钩,浮竿就会抖动。

天大亮了,太阳从海上升起,海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根钓绳抖动了,老头儿赶紧放下桨,往回收钓绳,一条光灿灿的金枪鱼露出水面,但很小。老头把鱼捞上船来。

中午的太阳照在老头儿身上,汗珠一滴一滴从他脊背上往下淌。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钓绳,忽然有一条绿色的钓竿急速浸入水里,那是一个30米深的鱼食,咬钩的肯定是一条深水马林鱼。老头儿赶忙去拉钓绳,底下像坠着一块硬邦邦的大石头,沉得叫人无法相信。他松手让钓绳滑回去。

水下那大鱼慢慢游开去,老头儿拉住钓绳,支撑着身子,抵抗着大鱼的拉力,小船在平静无波的水面上漂流。

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照旧拖着小船不慌不忙地游着,老头儿毫不松劲地拉住缠在背上的钓绳,钓绳勒进了他的皮肉。

渐渐地,漆黑的夜幕降临了。那鱼突然掀起一个大浪,老头儿跌倒在船里,眼皮下划破了一条口子,血从脸颊上流下来,没流到下巴就凝结了。他仍然抓着钓绳,坚持了一夜。

第二天,太阳又出来了,船还在不停地走。老头儿知道鱼还有力气。他说:“鱼啊,我爱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我要把你捕上来。”

正在这时,水下那条大鱼忽然浮出水面,是一条比船身还长一米的大马林鱼。在阳光下,它浑身明晃耀眼,头、背都是紫色的,嘴像棒子那样长,像剑那样尖。

老头儿说:“哎呀,我真想不到它有这么大。我一定要把它弄回去,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到的,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忍受得住的。”

太阳落下去了。老头儿想起自己年轻时跟一个黑人码头工扳手腕比赛的事,他们相持了一天一夜。到天亮时,围观打赌的人都说算成和局。就在这时,他使出浑身的力气和勇气,逼着黑人的手落到了桌面。

从那以后,他觉得:只要他愿意,什么人都会被他打得一败涂地。

夜幕又降临了。老头儿的一根钓绳钓到一条海豚,他又有了粮食。水下的大鱼似乎安静了一些,他决定趁机睡一觉。他弓身撑住钓绳睡着了……

突然,他手中的钓绳飞快地滑出去,他一激凌醒过来,赶忙拉紧钓绳。月光下,只见那鱼猛地翻上海面,又猛地落下去,一次再次地跃起落下,溅起巨大的浪花。老头儿的手勒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海水里,说:

“不坏,痛苦对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

太阳第三次升起的时候,大马林鱼开始在水下转圈了。它每转一圈,老头儿就把钓绳收回来一段。他浑身湿透,筋骨酸痛,双眼昏花,他不停地往头上浇海水。

马林鱼终于被拉到了船边,老头儿把鱼叉高高举起,使出全身力气,扎进大鱼的腰里。

那鱼从水里一跳而起,又轰隆一声落回海里,翻出银白色的肚皮,漂上了水面。殷红的血,像云彩似的在海面上扩展。

老头儿把大鱼拖到跟前,把它和船并排绑在一起,然后挂起船帆,让风吹送船向归途驶去。他感到很累了,半躺在船梢歇息。

马林鱼的血沉到深深的海里,一条巨大的鲨鱼顺着血腥味追上了老头儿的小船。它飞快地游过来,猛地朝马林鱼的尾部咬去,一口就咬下来二十公斤肉。老头儿一鱼叉扎中它的头,它一下翻滚过来,带着鱼叉慢慢地沉下水去。

船又走了两个钟头,又有两条鲨鱼袭过来,老头用鱼刀杀死了它们……

黄昏时候,鲨鱼不断袭来,老头所有的器具都已经用光了。

大马林鱼的肉被撕光了。

老头返回渔港时,已经半夜了,他摸进茅棚,喝了一口水,就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人们围在海港边上,看老头儿的船边绑着一架巨大的鱼骨。

曼诺林来到茅棚,为老头儿端来了一罐热咖啡。

老头儿终于醒了,他一口气喝完咖啡,说道:

“它们把我给打败了,曼诺林。”

“没有,它们没有打败你。”

……

这个故事讴歌了人的尊严、力量和勇气。海明威把它交给了出版社……

500万册《老人与海》带着新鲜的油墨香味撒向世界,随着便是荣誉的浪潮向海明威涌来。

1952年,《老人与海》获得美国文坛上最负盛名的普利策奖。

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也在考虑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

此时的海明威却远在非洲,他与玛丽一起去报道一起恐怖活动。

有一次,为了赶路,他们租了一架小飞机。在飞越一条大河的时候,海明威一时兴起,想要低飞,以便观赏气势雄伟的瀑布。

正当他们逐渐接近震耳欲聋的大瀑布时,一群水鸟拦住去路,驾驶员被迫俯冲。

飞机坠毁了。幸运的是3个人都只受了一点皮外伤。

他们在河边的丛林里待了一夜。

清晨的时候,他们打点行李,沿着河岸寻找船只。

与此同时,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一个驾驶员在瀑布附近的一片丛林里发现了失事的飞机。

没有迹象表明有幸存者。由于没有空地可供飞机降落,他不能下去调查。

驾驶员用无线电向最近的联络点报告了遇难飞机的牌照号码。

不一会儿,他得到回音,那是海明威乘坐的失踪了的飞机。

第二天,所有的晨报都发表消息说,在非洲一个难以进入的地方发现了海明威那架失踪和坠毁的飞机。海明威夫妇可能是遇难了。

而这时候,海明威夫妇和驾驶员,一行三人已经搭上了一艘满载游客的汽船,免费到达了非洲的另一城市。

为了返回原驻地,海明威又租了一架轻型比赛用飞机。

飞机凌空升起,飞了片刻就一头栽到一个亚麻种植园的地面上。

几秒钟后,飞机“轰”地一声爆炸了。

干燥的麻杆燃成一片火海。大火和盘旋上升的黑烟表明海明威夫妇以及飞机驾驶员都已经遇难了。

世界各报几乎都以头版头条的位置报道了海明威遇难的消息:

“海明威的座机在非洲上空失事”

“死于午后”

“海明威及其夫人遇难”

“海明威机毁人亡”

“丧钟为谁而鸣”

正当电传打字机和无线电讯不停地发出海明威遇难的噩耗,各报都在匆忙草拟头版讣告时,海明威夫妇以及驾驶员从飞机残骸和火焰中爬了出来。

玛丽受了伤,几乎不能动弹。她的肋骨断了,刺进了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