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重走长征山地
27732000000004

第4章 岚安乡

历史之痛——他们比狼牙山五壮士还早6年!

我在泸定县采访时,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英说,我们这儿除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外,还有舍身跳崖的红军二十二壮士,“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岚安乡,就是路不好走”。

路再难走,也要去。

岚安乡位于泸定县北30公里的邛崃山深处。一路北行,果然都是险途,惊出几身冷汗后,却大有收获:1935年11月3日,红四方面军攻占岚安,在这里建立康区第一个区苏维埃政府。此时,毛泽东已率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张国焘正在实施南下计划中的“天芦名雅邛”战略,岚安成为重要的战略供应线,红三十二军、红四军的著名将领罗炳辉、何长工、许世友、陈锡联、王建安等都到过岚安。12月26日,红军主力撤离岚安,共计在这儿驻扎53天。期间,红军与敌作战7次,牺牲607人,均埋藏在岚安。在掩护金汤县委转移的战斗中,红三十二军22名战士与敌战斗至弹尽,最后集体跳下千仞绝壁。这悲壮一跳,比狼牙山五壮士还早6年!

1935年10月,张国焘下达《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计划。24日,红四方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分左中右3个纵队向宝兴、天全、芦山守军发起进攻。红军经十余日作战,攻占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和懋功以南的川康两省边界大片地区,毙伤俘川军1万余人。随后,红四方面军乘胜向名山、邛峡地区进击。此时,川军第二十一、第二十三、第四十四军及第一〇四师已赶至名山集结,连同当地守军共达80余个团。11月16日,红四方面军共15个团猛攻名山东北要镇百丈关,战斗惨烈。川军十几个旅在飞机、大炮支援下,从三面向百丈地区反扑,红军浴血苦战7昼夜,毙伤川军1.5万余人,红军亦伤亡上万人。因众寡悬殊,补给不继,红军遂于11月下旬撤出百丈地区。此役后,红四方面军战斗力大为削弱,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1936年2月,南下红军向西转移,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折多山,于3月进入西康地区。这时,红四方面军由8万人减至4万余人。

二十二壮士舍身跳下千仞绝壁

岚安乡海拔2400米,坐落在一个马鞍形的大山凹里。我沿着大渡河边令人眩晕的山路赶到岚安时已是中午。抬眼四望,高山矗入云霄,半山腰还残存着星星点点的微红。“那是高山杜鹃,都快谢了,”乡文化站黄能贵(羌族)站长说,“如果早几天来,漫山遍野开得像火一样,让人一看就想起当年的岁月。这杜鹃每年都开,你说,它是不是红军血染的?”黄介绍,岚安属邛崃山脉,面前的大山叫罗岩山,高4500多米,是茶马古道中著名的松茂道,由雅安经天全两河口,越马鞍山(今二郎山),经昂州(即岚安),过大渡河至打箭炉。“现在这条古道已经荒芜,但70年前红军打天、芦、名、雅、邛时,作为全军补给线,这里每天人喊马嘶,热闹得紧!”

所谓“天芦名雅邛”战略,是在张国焘“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号下实施的战略,最后因名山百丈关惨败而告终,迫使四方面军再次退回雪山草地。

在黄的带领下,我沿着岚安青青的田埂与清澈的溪流,参观了众多遗址:埋葬着600多名红军官兵的乱葬岗、红三十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红军医院、罗炳辉将军住所……这一切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那段岁月。山风阵阵,云雾涌动,弥漫在高山上的雾霭渐渐散去,阳光瞬间洒满天地。黄指着远方高处一座光秃秃的峰顶说:那就是当年22位勇士跳崖的地方!

黄娓娓讲述着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

1935年12月26日,国民党十六集团军李抱冰部3个团袭击岚安。此时,红四军、三十二军主力已向天全方向转移。当时岚安所属的金汤县委正在这里公审区游击队内奸龚万学。为掩护县委撤退,红三十二军一个排的22名指战员与敌发生激烈战斗。战士们一边打一边往高处撤。撤到悬崖边时,子弹打光了,凶残的敌人紧追不舍。前面就是万丈深渊,战士们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跳崖。排长率先走到岩边高喊:“我是共产党员,决不当俘虏!”说完,纵身跳下悬崖。跟着,21名战士全部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红军跳崖时,乡里打猎的山民龚佐兴、李学田在山坳里目睹了整个过程。”黄能贵说,“他们跳崖的地方叫马蜂沟石笋,后来我攀爬上去,下面深不见底,看一眼脚杆都打闪闪。你说,当年红军要有多大勇气!”乡党委书记古伯阳(羌族)曾听乡里的老人讲,一年后才有山民设法下到崖底,“除找到一些残破枪支外,并无尸骨痕迹。遗体早被山洪冲到大渡河里去了!”

在脚乌村村民王沛华家后院,黄能贵指着一片青葱的菜园说:“就在这下面,埋着43名红军的遗体!”据黄介绍,战士们是在九杈树战斗中牺牲的。由于战事紧急,没那么多棺木,遗体被装在老乡盛粮用的大木箱里,一具叠一具,压得很紧,然后入葬。

“我们乡掩理了600个烈士的遗骨啊!”

岚安古为昂州,唐代即为军事重镇,明代设置昂州军卫,常年驻军5000人以上。“主要为防止吐蕃东侵。”黄能贵说,“如果追溯根源,我们也不是原住民。我们是西夏党项人的后代。”

公元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后,对西夏人大肆杀戮。为避战乱,西夏罗涯部落的一支党项人从现青海玛多县沿巴颜喀拉山谷逃进大渡河谷,再翻山越岭一直逃到岚安,才躲过蒙军追杀,“这就是我们的祖先。所以我们现在是羌人”。难怪岚安现保存着大量羌式碉楼和古堡,其中最早的已有700余年。据历史学家唐荣尧考证,蒙古灭西夏后,确实有数支党项人逃往川西北,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统车10万南征云南大理,其中就有灭绝西夏人后裔的任务。

其实,黄能贵们可能并不知道,党项族原来就居住在今川西、西藏和青海的交界地区。唐初,一部分向北迁徙,后定居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因参加唐朝对黄巢的镇压,其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爵号夏国公。如果从1038年李元昊称帝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算起,共传10主,历189年,其疆域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蒙古统一后,老谋深算的成吉思汗没有直接与强大的宋、金对峙,而选择了在宋、金两大势力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作为统一南方的突破口,并6次亲自统兵征西夏,为他的后代灭金国、占中原开辟了道路。后来,成吉思汗的战略获得成功: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53年灭大理国并征服吐蕃,1257年灭宋,统一中国。除中国本土、中亚、东南亚由元朝廷直接管辖外,蒙古人还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四大汗国。然而上帝是公平的,就在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即将踏平西夏疆土时,他本人却在西夏境内的六盘山萨里川命归黄泉。临终前,他授意子孙们将已出降的西夏国王及王族全部处死,以此来作为一个强者给予敌人最后的惩罚。

岚安的脚下就是大渡河谷。当年,蒙古铁骑从甘南草原经迭部达拉沟入川(这条沟也是中央红军从川西草原进入甘肃的通道),再经大渡河谷南下云南灭大理国。我没想通的是,蒙古人南下云南是1252年,据西夏灭亡不过20多年,如果他们真要消灭藏匿岚安高山上的西夏人,派一支骑兵稍稍拐个弯就可以办到,但他们怎么放弃了呢?大概,这支蒙古大军对大理国的征服欲望超过了灭西夏残余的愿望,他们匆匆忙忙横跨20多个纬度,行程数千公里,乘革囊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进入山高水险的云南高原,从此打破了唐宋以来南诏、大理割据一方的局面,使云南从此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直到1381年,朱元璋的30万大军进军云南,才结束了蒙古人在云南128年的统治,但大部分驻守云南的将士被迫落籍云南,他们再也没法回到北方,他们的命运与流落川西的党项人异曲同工。700多年过去了,这些远离了大草原的蒙古人,仍牢牢记得他们的祖籍在蒙古草原,他们的祖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76年,当第一批内蒙学者到云南调查时,他们惊异地发现那些目不识丁的老人,居然能清晰地讲述几百年前的南征历史,心中依然充满对祖先的追思和对故土深深的怀恋。就像岚安的黄能贵们一样,没忘自己是党项人。

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很难说谁是真正的胜者。

“正因为我们是草原的后代,所以性格刚烈,敢爱敢恨。”身材壮实的乡党委副书记吴代平对我说,“我们的父辈对红军真的是爱啊!”爱是有数据为凭的。据黄能贵长达20年对红军岚安史的调查,长征期间全乡只有1700多人(现为26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元,仍是甘孜州贫困乡。古伯阳认为,岚安要摆脱贫困,只有发展旅游,但交通是瓶颈,暂难解决),却组织了4个运输队,为红军贡献军粮17868批,共计107208斤,其中有10581批是没收土豪的,其余是老百姓自筹的;供给腊肉猪膘1074方,计8590斤;供给猪541头、羊1178头、马47匹,民工数无法统计。红军在岚安的53天,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红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生病在脚乌村王忠云家住了30天,虽发着高烧,还帮一个70多岁的老婆婆背水,水背到了老婆婆家,他却晕倒了。

我在乌泥岗村还采访到老赤卫队员龚有成。龚当年16岁,参加了红军在岚安的所有战斗,包括营盘山、乌泥岗等7次血战,其中最惨烈的当数九杈树之战。据龚讲,当年岚安共有33人参加游击队,至今仅他一人健在。九杈树战斗打响时,他是少先大队大队长。事隔70年,他还清晰记得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当时九杈树驻有敌军一个团,每隔30米就是一座碉堡,共20多座。天擦黑时,战斗打响了,红军采取编组进攻,5人一组,每组备有3张木板。听到总攻的信号,战士们把木板搭在敌人的刺笆(荆棘)上,猛虎一般冲上去。一时间,枪声大作,响彻夜空。激战十几个小时,到第二天是午,红军终于将敌人消灭。这次战斗也给红军造成极大伤亡。“上去一个连,下来一个班。血流得多啊,淹没了脚背背!”

而那些至今长岷在岚安的红军官兵,除杨姓营长等几位军官外,绝大多数没有名姓。高山、长风与他们做伴,已有70年!

谁该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