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式员工实训手册
27711900000021

第21章 永续基业——不断提升自己(2)

我们正处于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是生活和工作的主题。由于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过时。因此,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一样,我们的大脑也要不断地“充电”。

严格地说,不管员工们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在进行终身学习,因为他们置身其中的公司就是一个大学校。在为事业而进行的奋斗中所接触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大学校里最好的教材——因为它们深入浅出,生动翔实,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绝非那些脱离实际的所谓理论可比。只要员工开放自己的耳目,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处吸收很好的知识。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人ABC的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级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国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记者。

专业能力需档断提升组合以及刺激学习的能力相配合。所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损及你的职业生涯。可以提高你的自身修养,使你为公司的贡献有了一个更好的基础。时时刻刻不忘给自己充电,最好能制订一个合理的终身学习计划。

5.创新才有竞争力

每个军人每天都必须和世界上好几百万的军人竞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精进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环境,这样军人才不会成为退伍军人统计数据里头的一分子。

——西点军校丹尼尔·辛克莱上尉

西点军校的学员一直被鼓励:要有创新精神,不要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官经常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案例:在研究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器时,气体湍流紊乱所造成的燃烧不稳定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科技工作者想到了大漠里的沙丘。

无论风怎样吹,一座座沙丘都能保持十分稳定的形状。原因是气流绕过沙丘后形成的旋涡特别稳定。研究人员将沙丘现象与燃烧器问题联系到一起:如果将喷气发动机燃烧器改为沙丘形状,必然可以使喷气发 动机内的火焰十分稳定地燃烧,大大提高喷气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于是,创造性思维使沙丘与发动机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了起来,经过不断的努力,科学家终于成功地发明了“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

可见,创新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歇动力。而创新性思维是现代职场中最具竞争力的思维。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与成功是一致的,要成功必须创新。

在现代职场中,一些新人对工作重守不重攻,一切因循守旧,缺少创新精神。他们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己无关,自己只要做好份内的工作,对得起那份薪水就可以了。

曾经担任美国通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斯隆是个十分重视培养员工创新意识、十分重视开发员工创造力的有识之士。每当公司新聘研究人员,他总是对新来者说:“我不知道我们要你研究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到什么结果。这些都是你的任务。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将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折中。在我们公司里,谈到折中,人人都会,不必劳驾你提出。”对经理人员也如此。有一次,斯隆主持经理人员会议,讨论某项重要决策。与会者对公司决策层提出的方案表示完全同意,一致拥护。眼看就要付诸表决了,没想到斯隆突然宣布:“现在休会!这个问题延期到我们能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希望大家多动脑筋,真正了解我们的决策。”

斯隆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渗透着对创新的急切企盼与强烈要求,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培训方法与培养手段。可以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一定能很快的增强。

纵观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员工,他们一般都不会从常规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站在创新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勇于创新的员工,老板们常常是爱如掌上明珠。因为当今市场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公司员工创新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公司创新力的高低,而公司创新力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竞争力。

让我们好好领略一下创新的强大竞争力:

两家欧洲公司同时派出推销员,去非洲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赤着脚。一家公司的推销员看到此景大为失望,即刻打道回府。而另一家公司的推销员却惊喜万分,给公司发去电信:“这些人都没有鞋穿,一定大有市场!”然后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为公司开辟了巨大的非洲市场。

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脚的非洲人,一个以因循守旧,不战自败;一个却因敢于创新,大获全胜,这就是创新与守旧的天壤之别。

世界日新月异,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一个只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员工。因此,要想获得老板的青睐,自己事业的成功,那么,请你务必要打破思维的条条框框,突出自身创造力。

6.培养领袖气质,做好办公室里的老大

肩负重任的人都必须具有特殊的气质,才能挑得起这个担子。

——西点校友会主席保罗·W·汤普森

凡是能进西点军校的学员,全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的优秀人才。在每位学员进入西点军校受训以前,校方就发出一份领导才能评估表给这位学员的上级及同学,要他们对他进行评估,填表人不用写名。这项详细的评估表分成21部分、125个问题,内容包括这位学员的领导才能,对团体的贡献和性格。

这些入选西点军校受训的学员,全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正如你所预料的,这份领导才能评估一般都很好。

有一年,对115位学员进行的995份问卷调查,平均分数都超过了3分——满分是5分。

平均分数2分就算及格。换句话说,每个单项都能得到3分以上,表示这些受训学员的领导才能已达到领导者的水准。

在那期115位学员当中,“领袖气质”这一项平均分数是4.32。这种分数真是高得出奇。有一位学员更是出类拔萃,在领袖气质这一项,连他的教官都给他满分!这表示说,他的教官都认为他随时随地都持有那股领袖的魅力。

他有什么秘诀呢?实际上他并没有真真领导过谁,大部分是靠别人认为他有领袖气质。换句话说,并不是先成功后,别人才认为他有领袖气质,而是他有意识培养起的领袖气质感染了他身边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具备这种领袖气质并不完全是出于天赋,而是经过后天刻意的培养。此外,每到一个新团体,他又会积极行动培养另一种适合新环境的领袖气质。

“领袖气质”这个名词源出希腊文,原意是一件美丽的礼物。意思是说上天给你的某些东西,可以引申为与生俱来的禀赋。

但拿破仑却不以这种解释为然。他说:“我的权力靠我的威望,而我的威望全靠我会打胜仗。假若我不再会打胜仗,不再有威望,我的权力就会消失。征服造成今天的我,也只有征服才能保持现在的我。”

拿破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别人都认为他天生具有“领袖气质”,但实际上他是靠努力得到成功。为了保持这份“领袖气质”,他就得不断成功下去。他的话的确有道理。根据美国南加州大学两位研究员班斯和蓝纳斯的研究发现,成功的领导者常被人看成具有领袖气质。

这并不是说,假若你要别人认为你有领袖气质,你必须先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假若你要等到成功以后,才会是位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那么所谓的领袖气质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这种领袖气质帮助你获得成功的?你是否能在成功以前采取某些行动,让自己能具有领袖气质?幸运的,这里的确有方法。

为了培养领袖气质,你不妨可以采取以下七种行动:

一、显示你的专注。

二、适当的衣着。

三、理想远大。

四、对准目标,勇往直前。

五、利用闲暇锻炼。

六、建立神秘形象。

七、使用迂回方式。

7.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

如果你们没有迎接突发事故的能力,那么迎接你们的只可能是失败。

——西点著名教官杰克·奥姆斯丹

西点军校非常热衷于训练军官和学员的忧患意识。这些接受过良好训练的学员也的确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在他们的训练中,也有的学员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教官对学员、设备和训练如此关注,要求做到万无一失。即使在最好说话的军官面前有时也会遭到诟病,被指责太教条或是太想赢得赏识和提升。

做出这样判断的人误会了他们,事实恰恰相反,这些教官在意的只是他们的学员的安危和如何完成任何。严格的纪律、高度的忧患意义在战备中是至关重要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会在部队中引发更多的忧患意识,但是要求松懈的指挥官事实上在把他们的队伍推向险境。

有句话说得好:氢气球飞得越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我们高中课文中学过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里待久了,其自身的韧性和意志就会被消磨,成为潜伏在石崖下颤抖哆嗦的企鹅,而成不了在暴风雨中展翅翱翔的海燕。

一名员工应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深存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常能考虑到安逸时各种潜伏的危机可能会出现。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你受到老板提拔了,你更应该有忧患意识,若辜负了老板的厚望会担当什么样的责任?

高处不胜寒,你作为一名优秀员工,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是几十双眼睛聚集的焦点,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你若一成不变,不思突破,公司会遭受多么大的损失?你现在的成就很有可能就是肥皂泡,一夜间化为乌有;现在的业务一时把握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种忧患意识。

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国家如此,企业何况不是这样呢?

海尔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员工高度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1984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质量低劣离企业的末日不远了等等。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更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是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也不怜悯弱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是优胜劣汰,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所以,海尔集团在自我发展和与国外品牌的激烈竞争中,一直不赞成“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因为国外企业进军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占领并瓦解你的市场,我们虽然拿到了一些先进技术,但国外并没有把一流的技术真正交给我们,而我们失去的却是许多不该失去的市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轨迹,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

一个真正具备忧患意识的员工,是企业的福音。他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好的信誉、质量和服务,更能使企业团结一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青春常在,常盛不衰。

因此,企业员工应强化自身的忧患意识,具有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而企业实行“危机管理”,能使企业员工感到危机时刻在他身边,并威胁着他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促使企业的决策者捕捉并抓住机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针对企业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不断更新观念和增强新产品、特别是潜在市场产品的开发能力,花大力气搞好产品的营销服务工作,建立健全营销和服务网络,使企业在竞争中赢得更广阔的市场,让企业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一个成熟的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还是一个责任感强烈、力求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员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都十分重要。一个企业如果在生产经营红火时而缺乏忧患意识,在顺境时无身陷逆境的准备,那就意着困难和潜在危机即将出现。俗话说:“盛时当作衰时想。”在优势或顺境时做文章比较容易,一好遮百丑,如果我们一味高枕无忧,躺在优势上睡大觉,那就危险了。这种优势一旦失去,企业就无回天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我们不仅要正视危机,挑战危机,还要正确地对待已经发生的危机。在这个问题上,济南钢铁集团总经理李长顺说得好:“飓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破坏力,还有丰沛的降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企业员工带来的危机感,将是企业永远的财富。”

要把企业的忧患变为每个员工的忧患,面对市场的竞争,勿必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忧患意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形式上,要深入人心,在员工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员工了解大局,认清方向,明确任务,在思想上增强紧迫感,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以企业信誉为核心,以用户满意为标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没有危机感就没有紧迫感;没有责任感就没有进取感。一个自强自立的优秀员工应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