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式员工实训手册
27711900000013

第13章 执行力(3)

员工需要获得来自企业的尊重,当他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时,这个建议可能并不符合公司的现实情况,但他向上级提出建议本身就应该得到尊重和欣赏。上级应该尊重他的诚恳和责任心,同时也要欣赏他的勇气。员工所提的建议受到了尊重和欣赏时,这种正向激励作用会促使员工去提出更好和更切合公司实际的建议。如果员工的责任心和勇气受到了打击,员工会倾向于被动地接受工作,毫无工作主动性而言,这种情况又如何让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呢?

其实,在企业中类似的小事还有很多。如果管理者换个眼光,从尊重和欣赏的角度来观察员工的工作,你就会发现每位员工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优点和特长。如果将这些优点和特长不断地加以放大,并且在团队内部不断地传播,这些优点和特长就会成为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财富。

尊重和欣赏员工是对员工进行的感情投资。比如马来西亚的富商郭鹤年,他的管理控制经验就是严格标准与情感投资的结合,努力做到以法服人,以情感人,把“家和万事兴”的家训推行到企业中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气氛,互相尊重。他认为经营管理不能只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只有上上下下有感情,合作得好才能调动每个人的才能,发挥他的最大潜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是否处于稳健发展中,与员工的执行力有很大关系,而员工的执行力又来自于企业管理。刚性的“哲商”制度管理和柔性的“和商”亲情管理各有所长,而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东方人常以赢得对方的尊重为追求的目标。如果经营者只重视现在的劳动力,而忽略他们未来的发展布局,那经营者永远都要寻找新的劳动者,最后的结论当然就是企业缺乏人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员工为什么想换工作”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员工选择单位时最注重的不是收入、房子、福利,而是将自己能否在单位中得到充分发展放在首位来考虑。

在想调换工作的员工中,27%的员工是因为“得不到重用”;不想调换工作的员工则主要是因为“受重视,有发展机会”。可见他们很重视人格的尊严,他们需要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是说,人们有可能宁愿放弃收入高但人格受损的工作,而追求收入虽低却能得到信任、受到重视、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的工作。

员工总是希望管理者把他们当作个体来进行管理,承认并尊重他们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企业中或者说在领导的心目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希望管理者能够关注他们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心他们个人的处境和困难。这样,每个个体都能体会到管理者浓浓的人情味,每个个体的能力甚至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就会充满生机。

9.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如果对工作缺乏热情,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很可能既赚不到钱,也找不到人生的乐趣。

——西点毕业生、美国在线创始人詹姆斯·全姆塞

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扼杀着西点学员对生活的热忱和对事业的追求。然而,他们没有因此而放弃,从军校到工作岗位,他们一直秉乘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热情高潮的情绪。因为,西点传授给他们的理念就是:把工作当事业来做。

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成就,以下的故事对职场中的你也许深有启发:

路人问三个砌墙的石匠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每天都枯燥地搬石头砌墙。”

第二个石匠说:‘我的工作很重要,我要把墙垒好,这样房子才结实。”

第三个石匠则目光烔烔地说:“我的责任十分重大,这是镇上的第一所教堂,我要将它建成百年的标志。”

还有这样一个卖粥的故事:

有AB两家卖粥的小店。A店和B店的地理位置、客流量、粥的质量、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差不多,表面上看,两家的生意一样红火。然而一天下来算帐的时候,B店总是比甲店多出几十元钱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差别只有在于服务小姐的一句话。

当客人走进A店时,服务小姐热情招待,盛好粥后会问客人:“加不加火腿肠?“有的客人说加,有的客人说不加,大概各占一半。而当客人走进乙店时,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热情服务,盛好一碗粥会问:“你加一根火腿肠,还是加两根火腿肠?”爱吃火腿肠的客人要求加两根,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根。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来,B店就会比A店多卖出很多根火腿肠,营业收入和利润自然就要多一些。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而如果在拟定合同时,你想的是一个几百万的订单;搜集资料、撰写标书时你想到的是竟标会上的夺冠,你还会认为自己的工作百无聊赖、枯燥无味吗?

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之联系起来,你就会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到神圣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

世界上没有令人讨厌的工作,只有令人讨厌的工作态度。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变。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成功与否,全操于你之手。

能够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是一种最难得的品质。那些能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员工,都很努力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他们还积极地为公司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难时刻,这种工作态度会显现出它更大的价值。能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他的工作态度会让他达到我们想像不到的高度。

有人天生就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培育和锻炼。如果员工自说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一一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经过一段时间后,敬业就会变成员工的习惯!

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或许不能立即为你带来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能把工作当作事业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和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他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就会很容易蹉跎一生!

大部分的员工说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老板出钱我出力,本该如此。实则是为了自己,因为能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员工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员工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就算员工以后从事不同行业,员工的工作方法也必会为员工带来帮助!因此,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10.“决不拖延”从工作习惯开始

如果你仍然延续你的旧习惯,那么,你只能成为生活的奴隶。

——1921年西点毕业生威廉·富兰克林

没有生来的好习惯,也没有天生的坏习惯。西点学员坚信好的习惯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在西点军校,许多校规看起来是那么地苛刻而不近人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教条化的管理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有所裨益的。

“决不拖延”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到的,这有赖于日常积累起来的工作习惯。不信的话,可以看看你面前所堆积的东西,然后查阅一下其内容。在这些文件中,80%以上是没有用的。如果没有这些文件放在你面前,你也不会有失落的感觉。所以,大可放手将它们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