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式员工实训手册
27711900000001

第1章 没有任何借口(1)

在西点军校,戴维·格立森将军特别强调:“最好的上司就是学员自己,对自己所做的结果负起责任,绝对没有任何借口,并且持续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渐地,学员的表现便能达到崭新的境界。”“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态度,一种服从和一种完美的执行力。西点学员中,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最完美的执行者和诠释者。正是秉持着“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伟大的罗文上校才成功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

1.“是的,长官”

对西点军人来说,对上司布置的任何任务,无论有多大困难,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是的,长官”。

——西点69届毕业生Sybase软件公司总裁马克·霍夫曼

在西点,学员遇到军官问话,他们只能有四种回答:

1.报告长官,是

2.报告长官,不是

3.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4.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除了这四个“标准答案”之外,如果学员还有其它的解释,长官便立刻又会问道:“你的四个回答是什么?”这个时候学员还是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半个字也不能多说。

西点学员们并不见得都有高出别人一截的能力,但却都有良好的心态。他们常常能够积极主动地抓住并创造出机遇,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如果他们都这样做的话,是不可能取得成功,也就不会是大名鼎鼎的西点学员了。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企业需要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员工: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也许学员会觉得这不太公平,但是这是西点,西点的规则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服,你可以走人。西点这样严格要求学员,自然有它特殊的目的。

长官派学员去做一件事,是期望他圆满完成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这个借口是多么地情有可原。

西点的训练让学员明白,工作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完成任务意味着胜利,没有完成则就有可能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去寻找借口。这也是西点所训练的“没有任何借口的”关键之所在了。

在企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借口。开会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睡过头了”或者“喝醉了”的借口;销售任务没有完成,会有“产品不好”、“质量不高”、“广告投入不多”的借口:工作没有完成会有借口,工作落后了也会有借口。只要用心去找,几乎没有找不到的借口。许多员工不是想方设法去争取完成任务,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借口上。

那些喜欢为自己找借口的员工一般都很难达到公司制定的目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找借口上,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服从执行。优秀的员工不善于也不需要去努力寻找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达到上司的要求。

一般而言,把事情“太困难、太无头绪、太麻烦、太花费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确实要比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勤奋,就能完成任何事”的信念要容易多了,但如果你经常为自己找借口,你就不能顺利的完成一些事情,这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显然是很不利的。

“没有任何借口”不是冷酷无情的指令,而是一名优秀员工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秉承的理念。“没有任何借口”,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2.借口的实质是推卸责任

不愿承担责任,喜欢拖延,缺乏创新精神,缺少责任感,态度悲观,这是西点军校的学员必须远离的东西。

——1890届西点毕业生、西点军校前校长弗雷德·W斯莱登

西点对责任十分重视,绝对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推脱责任。我们从西点对学员有关不准找借口的规定就可以领会到责任的重要性。西点规定,不论对学员还是军校,缺席卡都很方便。它简化了说明的程序,减少了要求学员在外出登记簿上签名的手续。当学员在缺席卡上打记号或指定别人打记号时,就等于这个学员做正式声明:在此时间内,他将缺席。此卡反映学员的踪迹,并不反映批准的时限。无意超过时间限制的学员必须尽早向上级报告特殊情况,否则,即使你又在多借口,也将当作不负责任惩处。

当然,西点对于违反守则的行为,会给予最严厉的处罚。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捍卫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实际上是为了教育学员,不要再犯的同样的错。

企业的成败与员工的责任心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也许有的人会说:“公司经营好坏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不过是被雇佣的员工,即使公司垮了,我大不了另找一份工作,个人并没有什么损失。”

其实,利用借口逃避责任,最大的受害方,并不是公司的领导者,而恰恰是那些找借口的人。

在工作中,他们找借口往往体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1)我开始就没答应做这个事情,所以出了问题不是我的责任(不愿承担责任)。

(2)这几个天我很忙,我尽量吧(拖延)。

(3)我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缺乏创新精神)。

(4)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不称职、缺少责任感)。

(5)我从来就没想过要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他都超出我一大截(悲观态度)。

不愿承担责任,拖延,缺乏创新精神,不称职,缺少责任感,悲观态度,这些都是隐藏在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背后的可怕的东西!

其实,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是不喜欢找借口的人的。试想,如果你与某人约好时间见面,而他迟到了,但他并不为他的行为感到羞愧,反而见面张口就说:路上车太多了,或者是车坏在半路上了等等,你会怎么想?生活中只有两种行动:要么努力地表现,要么就是不停地辩解。没有人会喜欢辩解的,那些动辄就说“我以为、我猜、我想、大概是”的人,想想吧,你们从这些话中得到了些什么?

当然,我们并不能解决“路上堵车”的问题,我们也不太可能等外部条件都完善了再开始工作,但就是在这种既定的环境中,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对借口的态度——远离借口的羁绊,抵制借口对自己的影响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越是环境艰难,越是敢于承担责任,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就一定能消除借口这条“寄生虫”的侵扰。

西点军校的莱瑞·杜瑞松上校在第一次赴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7件任务:要去见一些人,要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杜瑞松下定决心把7件任务都完成,虽然他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他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杜瑞松一直缠着他,到最后不知道是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的用途,还是再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摆脱杜瑞松了,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

杜瑞松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并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短时间里完成7件任务确实非常不容易。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也是可以找到借口的。但是杜瑞松根本就没有想到去找借口,他心里根本就没有推脱责任的念头。

杜瑞松上校的例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做法的典范。

如果你能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就不会再去挖空心思找借口了。但你如果只想得过且过,随便都可以找到借口来搪塞责任。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会有很多的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你很容易学会抱怨、推诿、迁怒、甚至愤世嫉俗。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啊!

寻找借口惟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通通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其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也不是企业可以期待和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这样的人早晚会落到被社会所淘汰的境地。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结局是这样,请你像西点学员一样,学会拒绝借口,学会服从!

3.服从,没有任何借口

请只是告诉我结果,不必做出更多的解释。

——1886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铁锤将军”潘兴

西点军校在训练学员的服从方面,有其独到的一套方法。比如,学员在接受教官下达的指令时,学员必须重复一遍军官的指令,然后军官问道:“有什么问题吗?”学员的回答只能是:“没有,长官!”学员的回答就是无条件接受了军官分派给他的任务。就连站军姿、行军礼等千篇一律的训练,都无一不是在培养学员的服从观念;在这样的训练中,西点军校的服从文化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学员的思想深处。

有人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曾经成功地把这种服从观念灌输给每一个下属,获得了不凡的成功。由此不难发现,服从的作用和重要性,比人们通常所想象的还要大。

当你的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强烈的服从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不需要解释时绝不做任何更多的解释,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对企业和员工而言,敬业、服从、协作等精神永远都比任何东西重要。但这些品质不是员工与生俱来的,不会有谁是天生就善于服从的好员工。所以,给他们进行培训和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就像西点只要求学员回答是或不是一样,最后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服从只有一种,这就是无条件地服从。”

西点人认为,军人职业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军队中立足。

西点的每一分子,对于个人的权威止于何处,团体的权威又始于何处,都会有清楚的认识。对西点人来讲,对当权者的服从是无条件的。因为他们知识,西点军校所造就的人才是从事战争的人,这种人要执行作战命令,要带领士兵向设有坚固防御之敌进攻,没有服从就不会有胜利。

商场如战场。服从的观念在企业界同样适用。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服从是执行力的表现,处在服从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指示做事。服从的人必须暂时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属机构的价值观念。

一支部队,一个团队,或者是一名战士或员工,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是不需要任何解释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意思,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绝对服从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

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径教练,每当见到运动员,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把头发剪短。据说,他的理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服从教练。

可见,纵然不懂教练的意图,但无需更多解释地服从,这才是教练所期望的好选手。同样,无需更多解释地服从并执行,这才是企业所期望的好员工,也是他走向杰出的第一步。

4.没有任何借口源于信任

不论任何阶级的指挥官,惟有以公正、坚定的管理,加上适度的关怀,而赢得部属尊重、信赖和敬爱的人,才是最成功最杰出的典范。

——西点前校长史科菲尓德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美国西点军校,从踏入新兵训练营,换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每个学员就开始听从无数的命令,从最琐碎平常的命令,到生死攸关的重大决定,他们都得无条件的服从,而没有任何借口。能做到这一点,与对上级的无限信任是分不开的。

在他们看来,没有信任,就没有服从。对上级无限地信任是确保不折不扣、有效执行的前提。那么,信任是什么?就是对上级下达的指令和任务欣然接受,毫不怀疑,全力以赴地贯彻执行;就是不讲条件,不问原因,不计较报酬,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多大阻力,都会恪尽职守,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

西点军校军官下达命令时,并不会告诉你如何执行,需要你完全自行决定该如何行动,但命令就是命令,你必须服从,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当西点军校学员服从命令时,也意味着他必须解决问题。服从不是盲目的,不是闭着眼睛鲁莽瞎撞,而是欣然接受命令,勇于承担责任,认真评估各种状况,找出解决方案,克服一切障碍,正确及时地完成任务。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中尉就是一位将“服从精神和执行”完美结合的典范。美西战争爆发之时,美国总统必须马上与古巴的起义军将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的大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可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有什么办法呢?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至于罗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上了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坐了4天的船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这里想说的。

这里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也没有问:“我该如何找到他?”;更没有以谈判的口吻问:“这次行动后,我会得到什么奖赏?”;或磨蹭拖拉,迟迟不肯上路,而是忠于上级的托付,对上级绝对信任,迅速采取行动,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一一把信送给加西亚。

服从就是对上司百分百的信任,无条件的执行,就是服从,快速认真的依从上级指令完成任务。巴顿将军在《我所知道的战争》一书中写到:

当我要提拔下属时,总是把所有候选人召集到一块,给他们出一道题。我对他们说:“士兵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然后,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士兵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