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花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蝴蝶杯》属于河北梆子。河北梆子的生腔苍劲悲壮;旦腔激越高昂;净腔粗犷豪放,音乐是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体制。
43.清朝时“徽班进京”,从而形成了一类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戏剧形式。徽剧是其前身,这个戏剧是:
A.湘剧B.京剧
【答案】B
【点评】京剧是清朝光绪年间发展成熟的,其前身是徽剧(俗称皮黄戏),后发展成戏曲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湘剧是在湖南形成发展的剧种。
44.有“女子文戏”之称的戏剧是:
A.昆剧B.越剧
【答案】B
【点评】越剧原有男、女两种戏班,后女班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而取代了男班,时称“女子文戏”。昆剧也叫昆山腔或昆曲,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45.被誉为“金嗓歌王”的京韵大鼓演员是:
A.骆玉笙B.新凤霞
【答案】A
【点评】骆玉笙嗓音甜美,韵味醇厚,高低咸宜,她唱的“嘎调”尤为激越感人。评剧名家新凤霞的演唱玲珑婉转,富于光彩,将传统评剧女声的悲腔化为喜腔,创造了欢快抒情的唱腔,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唱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6.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B.燕乐C.清商乐
【答案】B
【点评】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光辉灿烂,繁盛的燕乐便是主要标志,燕乐是宫廷宴饮享乐时所用的音乐。雅乐是祭祀典礼和朝会中用的。清商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相和歌发展而来的,是融合南北,前承秦汉后召隋唐的一种新风格音乐的总称。
47.豫剧花旦演员是:
A.吴绍芝B.严凤英C.常香玉
【答案】C
【点评】常香玉唱《花木兰》脍炙人口,至今仍无人出其右。吴绍芝是湘剧小生演员,主演过《打猎回书》、《兄弟酒楼》,严凤英是黄梅戏女演员,主演过《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
48.它是世界上最独特和最具表现力的一种戏剧装饰,也是一种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艺术。那么它是:
A.盔头B.京剧脸谱C.服饰、靴履
【答案】B
【点评】京剧脸谱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和风格各异的图案,显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和容貌特征,使人一望而辨忠奸善恶。它与盔头、服饰、靴履还有髯口所组成的浑然一体的美,形成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风格。
49.下面哪位是著名的相声演员?
A.侯宝林B.刘宝全C.乔清秀
【答案】A
【点评】侯宝林是相声演员,代表作品有《关公战秦琼》、《夜行记》。刘宝全是京韵大鼓演员,代表作品有《单刀会》、《闹江州》。乔清秀是河南坠子女演员,代表作品有《双锁山》、《玉堂春》。
50.京剧中的脸谱使人物的性格一目了然。一般红色脸谱代表:
A.耿直B.奸邪C.忠勇
【答案】C
【点评】一般以红色脸谱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色脸谱代表耿直(如包拯);白色脸谱代表奸邪(如曹操)。
影视艺术
51.世界上第一个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形象是:
A.一只猫B.一个挂钟
C.一个木偶头D.一位年轻的小伙子
【答案】C
【点评】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用机械方法扫描了一个木偶人的头部,他欣喜地发现,木偶头出现在另一间屋里的屏幕上,从此贝尔德电视系统便研制成功了。
52.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是:
A.《大闹天宫》B.《米老鼠和唐老鸭》
C.《葫芦娃》D.《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答案】D
【点评】迪斯尼公司1937年出产了第一部达到正片长度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53.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拍摄于:
A.1895年B.1935年C.1927年
【答案】B
【点评】1935年,由美国电影导演罗本·马莫里安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1895年是“电影诞生日”,1927年10月6日,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在美国问世,它标志着电影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54.我国第一部描写游泳运动的故事片是:
A.《美人鱼》B.《水上春秋》
【答案】B
【点评】《美人鱼》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花样游泳运动的故事片。
55.下面哪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四大名旦”之一?
A.梅兰芳B.马连良C.程长庚
D.孙菊仙E.汪桂芬
【答案】A
【点评】梅兰芳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与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被称为“四大名旦”。谭富英、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被称为“四大须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被称为“前三鼎甲”。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被称为“后三鼎甲”。
56.我们现在所说的“MTV”最早是什么的名字?
A.一首歌曲B.一个电视频道C.一部电影D.一位明星
【答案】B
【点评】1981年8月1日在美国诞生了音乐电视(MTV)频道,是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有线电视台,音乐电视(MTV)逐渐由一个电视(MTV)频道的名称演化成一种视听艺术的称谓,在中国,人们已习惯于将音乐电视(MTV)看成音乐录像带的代名词。
57.《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A.四川民歌B.江苏民歌C.蒙古民歌D.青海民歌
【答案】D
【点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青海民歌。
58.中国无声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谁的代表作?
A.阮玲玉B.王人美C.上官云珠D.胡蝶
【答案】A
【点评】《神女》是1934年联华公司出品,吴永刚导演的一部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吴永刚导演一鸣惊人。该片是阮玲玉表演的巅峰之作,中国无声电影的瑰宝。
书法艺术
59.有“书圣”之称的是:
A.王献之B.王羲之
【答案】B
【点评】王羲之出身于我国东晋时的名门望族,他7岁学书,12岁时已能写出一手好字,其草书融会民间书风。而其行书更创新自我,一空前古,历代学书、论书者都以他作为最高典范,故有“书圣”之称。他的书迹《兰亭序》、《十七帖》、《圣教序》等皆被视为珍宝。王献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擅正、行、草书,字画秀媚,以至与其父齐名,代表作有《洛神赋十三行》、《中秋帖》。
60.人们形容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风格常用的四个字是:
A.颜筋柳骨B.柳筋颜骨C.颜劲柳骨D.颜劲柳风
【答案】A
【点评】颜柳二人从不同方面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又有新发展。颜字多筋、柳字多骨;颜字端庄雄伟、笔道筋健;柳书字形清瘦、风骨刚劲。
舞蹈艺术
61.“现代舞之母”指的是:
A.乌兰诺娃B.邓肯
【答案】B
【点评】爱尔兰籍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出生于旧金山一个贫寒家庭,她在艺术上锲而不舍,21岁时,她搭了一艘运牲口的船到了英国,在大英博物馆里研究古希腊艺术而深受启迪。她摒弃古典芭蕾传统式的束缚,创造了听凭本能和灵感即兴起舞的自由舞。自由舞的特点是动作自然,形式自由。最重要的是她树立了与传统舞蹈清规戒律决裂的范例。而俄国的乌兰诺娃被誉为芭蕾舞的象征和灵魂。
62.芭蕾舞起源于:
A.法国B.意大利
【答案】B
【点评】芭蕾舞从萌芽到发展,至今约有500年历史,它起源于意大利,诞生和成熟在法国,后又传到英国和俄国而日趋成熟。
63.起源于奥地利的农民舞蹈“水波舞”的是:
A.华尔兹B.探戈
【答案】A
【点评】“华尔兹”这种三步的圆舞形式,起源于奥地利的农民舞蹈“水波舞”;“探戈”起源于非洲的民间舞。
64.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当中的“二郎神”是主人公“沉香”的什么亲戚?
A.舅舅B.叔叔C.伯伯D.堂兄
【答案】A
【点评】沉香的母亲是二郎神的妹妹,被二郎神囚于山下,后来沉香劈山救母,并最终战胜了二郎神。
音乐家的美誉
巴赫(德国)——音乐之父
亨德尔(德国)——音乐神灵
卡拉扬(奥地利)——指挥之王
贝多芬(德国)——乐圣
柴可夫斯基(俄国)——旋律之王
舒伯特(奥地利)——音乐魔王
海顿(奥地利)——交响乐之父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之王
肖邦(波兰)——钢琴诗人
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父
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之王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连环画
连环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的喜爱。连环画的发展及其得名是怎样的呢?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单幅故事画了,像孟母教子的故事画《孟母断机》。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可以说是石壁上的大型彩色连环画。此外,我国古代还有许多宗教故事画。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刻图连环故事画便产生了。
我国早期的连环画多数是通过石刻才完整地保存下来。现在,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圣迹殿石刻,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有完整故事的连环画古刻。“圣迹图”共有120幅,记述孔子生平的主要活动,刻工精细。画面上,孔子画像清晰,故事结构完整,使人可以从头至尾窥览孔子一生活动的全貌,堪称珍贵的艺术精品。
我国第一次把图画故事书叫做连环画,是从1925年开始的。当时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等,定名为“连环图画”。虽然有人把以后出版的这类书,称为“公仔书”、“牙牙书”、“小人书”,但统一的叫法还是“连环画”。
剪纸
剪纸,是用镂空透雕来创造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已经有了美的观念,并且产生了对镂空透雕美的追求。例如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釜,它的圈足就是镂空的花纹。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多幅剪纸。其中有八角形团花、团荏团花、菊花形团花3幅,层次交错、变化繁复、颇有韵律感。另两幅更为复杂,在几何形内圈之外分别剪出一对马和一对猴,将动物很巧妙地组合在图形的画面中,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其艺术表现之成熟,绝非萌芽原始状态。
中国剪纸发展到宋代,已经在民间普及,并出现了专业剪纸艺人。明代剪纸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到清代,剪纸走出民间,进入宫廷,初登大雅之堂。
“中国画”是什么样的画
如果从战国帛画算起,我国的绘画至少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但把我国的绘画叫做“中国画”,则是近几百年内的事。这个词的产生是在“西洋画”出现之后,泛指一切非西洋画的中国绘画。“国画”一词晚于“中国画”,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
我国的绘画,最早叫“丹青”(丹,指一种红色;青,是一种蓝色)。据《汉书·苏武传》说:“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从此,“丹青”便指绘画。但到了五代、北宋时期,由于绘画的发展,又改叫“图画”。自从苏东坡提出“诗画结合”的主张后,有些人又把它称为“无声诗”。其意思是说,画是一种不能吟咏的诗歌,到了清代,又有人把国画称为“绘事”。新中国建立后,继续使用“国画”一词,也曾一度把国画改名为“彩墨画”,但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1957年经周总理建议,才改称“中国画”,这是为了避免形成只此一家,别的都不是国画的误解。
交响曲
源于希腊语“symphonia”意为“声音一起响”,是大型器乐曲体裁,亦称“交响乐”,系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交响曲的产生同17~18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4个乐章(也有只用2个乐章或5个乐章以上的),各乐章的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它强调不同形象的对比和戏剧性的发展,是全曲的思想核心。乐章前常见概括全曲基本形象的慢速序奏。
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它的曲式常为奏鸣曲式(可省略展开部),单、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等。第二乐章往往表现哲学思想、人道主义精神、爱情生活、自然风光等,其内容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及哲学思考有联系。这里突出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在古典交响曲的这一乐章中,往往描写人们闲暇、休息、娱乐和嬉戏等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活泼幽默的情绪。
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和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它是全曲的结局,具有肯定的性质。
因此,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它以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历史英雄人物、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富于哲理的思维以及人们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等为见长;它总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
交响曲虽在16~17世纪已形成了规范的基本格局,但18~19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为交响曲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使欧洲的器乐创作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海顿确立了四个乐章的交响曲的规范形式,采用了编制理想的乐队组合方式,展示了多样的主题发展方法,使小步舞曲洋溢着民间的气息。他一生写了100多部交响曲,被誉为“交响曲之父”。
莫扎特的交响曲,清丽流畅、结构工整,吸收了德奥歌剧的创作经验和民间素材,采用带有复调因素的主调风格和旋律化的展开手法,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他一生共创作交响曲50余部,由于他创作的早熟,人们称他为“天才中的天才”。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被人们视为交响音乐创作中的珍品。
贝多芬在他的交响曲中浸渗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热情,他用广阔发展的动机,自己以富于动力性的和声,扩大了展开部的内容,给结束部以充分抒发的余地,使奏鸣曲式成为戏剧性的形式。他用诙谐(谐谑)曲代替了小步舞曲乐章,使终曲乐章成为全曲肯定性的结局,甚至在末乐章引入了合唱,这使他成为浪漫乐派的开路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技巧上,贝多芬都是一位巨人。他的9首交响曲被视为交响音乐创作中的极品。
自19世纪开始,经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后期浪漫乐派大师之手,交响曲又有了新的发展。
圆舞曲
圆舞曲,英文是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一种慢三拍子的农民舞曲。18~19世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作品中出现了这种舞曲,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它的演进速度不断加快,和声色彩进一步丰富。
19世纪初,圆舞曲还难登大雅之堂。后来由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偏爱与推崇,得以同高雅的小步舞曲分庭抗礼,进而赢得大众欢迎进入浪漫音乐时期以后,著名作曲家竞相创作圆舞曲,推动了圆舞曲的发展。
韦伯的《邀舞》是第一部技巧细腻的圆舞曲,于1841年首次作为芭蕾音乐使用:舒伯特创作的钢琴圆舞曲蕴涵“高贵”、“悲伤”、“多情善感”等情调,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的表现内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创作了由序奏、尾声加数首小圆舞曲连缀而成的圆舞曲套曲结构,完善了这种体裁的形式结构和表现内涵,标志着圆舞曲达到雅俗共赏的最高水平。
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