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新知识抢答大辞典
27699700000017

第17章 科学篇(2)

50.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说“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语言非常正确

B.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答案】B

【点评】从20世纪到现在,计算机的发展迅猛,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51.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答案】B

【点评】“东方红”1号是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航天时代。

52.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D.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

【答案】D

【点评】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促使工业生产及服务业迅猛发展。

53.在以技术特征命名的下列时代,中国跟进最快的是: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计算机时代D.互联网时代

【答案】D

【点评】中国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是互联网时代。

54.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中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答案】B

【点评】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2分28秒,我国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发射成功。

55.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C

【点评】199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会议首次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新的绿色革命,即第二次绿色革命。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就是中国。

56.下列哪项不是改革开放前的成就?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B.第一颗氢弹的爆炸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第一次载人航天

【答案】D

【点评】改革开放以后,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11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57.植物进行什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

【答案】C

【点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藻类利用自身的叶绿素,以太阳光为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58.蜻蜓“点水”的目的是什么?

A.产卵B.喝水C.吃蚊虫

【答案】A

【点评】蜻蜓虽然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昆虫,整日翱翔在空中,但它们的幼虫却要生活在水里。为了繁衍后代,它必须选择在有水的地方产卵,受精卵要在水中才能孵化。蜻蜓用尾巴点水,就是把受精卵排到水中。

59.一个纳米是一米的多少分之一?

A.一米的一亿分之一B.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C.一米的千万分之一

【答案】B

【点评】一个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60.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多少表面积?

A.70%B.80%C.90%

【答案】A

【点评】地球表面积510000000平方千米,海洋占70%,所以海洋面积为357000000平方千米。

61.闰年的一年有多少天?

A.365天B.366天C.367天

【答案】B

【点评】平年是365天,闰年2月比平年多1天,共366天。

62.狗为什么经常把舌头露在外面?

A.喘气B.散热C.吓唬人

【答案】B

【点评】因为狗的汗腺在舌头上,为了更好地散发热量,所以狗会把舌头伸出来。

63.我们吃的马铃薯实际上是它的:

A.根B.果实C.茎

【答案】C

【点评】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64.能够开屏的孔雀是:

A.雌孔雀B.雄孔雀C.都能够开屏

【答案】B

【点评】能够自然开屏的只能是雄孔雀,它们开屏是为了求偶。

65.人脑中控制人平衡力的是:

A.小脑B.大脑C.脑干

【答案】A

【点评】人的脑中控制平衡的是小脑。

66.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得更快的是:

A.真空B.空气C.水中

【答案】C

【点评】物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物体传声快,水的密度较大。

67.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与什么气体的排放量增加有关?

A.氮气B.二氧化碳C.臭氧

【答案】B

【点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68.人有多少块肌肉?

A.500多块B.600多块C.700多块D.800多块

【答案】B

【点评】人身上有639块肌肉,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

69.我们通常所说的“昙花一现”是“现”在什么时间?

A.早上B.中午C.晚上D.下午

【答案】C

【点评】昙花白天不开花,要在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才开,通常花开3~4个小时即谢。

70.最清洁的能源是:

A.核能B.电能C.太阳能

【答案】C

【点评】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

71.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等将成为主要能源。请问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是哪一个?

A.秦山核电站B.大亚湾核电站C.田湾核电站

【答案】A

【点评】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

72.复印机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出哪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

C.臭氧

【答案】C

【点评】复印机在工作时,会产生一种高压放电现象,由此产生的臭氧气体是一种能污染空气的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臭氧有强烈的鱼腥一样的刺激性气味。

73.2008年1月22日,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什么国际计划正式启动?

A.DNA最新进展研究B.千人基因组计划

C.生物工程计划D.地球环境保护计划

【答案】B

【点评】2008年1月22日,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在深圳、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古代中国人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这表明在航海活动中,指南针普及得相当快。这一发明后来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火药

火药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合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魏国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欧洲人约在13世纪时才懂得黑火药的作用,而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改良,主要是粒状火药和火帽等发明,黑火药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陆地战争战术、攻城筑城技术以及海军战列舰的发展和战术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响,而黑火药作为爆炸药和推进剂,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逐渐被无烟火药、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药、旋风炸药等新发明的炸药所取代。

3.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在古代,埃及有纸草纸,欧洲有羊皮纸,我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昇在1004年至1048年间,用细质且带有黏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字,从此毕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

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10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心肌

心肌是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广义的心肌细胞包括组成窦房结、房内束、房室交界部、房室束(即希斯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的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以及一般的心房肌和心室肌工作细胞。前5种组成了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它们所含肌原纤维极少,或根本没有,因此均无收缩功能,但是,它们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是心脏自律性活动的功能基础;后两种具收缩性,是心脏舒缩活动的功能基础。

心肌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者为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收缩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它们共同决定着心脏的活动。

水的密度

蒸馏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g/cm3。当水的温度比4℃小(大于0℃)或大于4℃时,水的密度会减小,这是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氢键也是导致冰密度比水小的原因)。水中溶解的东西如果密度比水小(如酒精),水溶液密度会变小。由于盐类的密度都大于水,故盐溶液的密度都比水大。实验计算中水的密度就取1.0g/cm3,误差通常可忽略不计。

热量

热量指的是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单位为焦耳。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反应、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等。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不足,机体会运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甚至消耗自身的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在一定时期内机体会出现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和体重下降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机体产生对于能量摄入的适应状态,此时,能量代谢由负平衡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