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新知识抢答大辞典
27699700000011

第11章 地理知识篇(5)

元谋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9月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距今170万~180万年。

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黏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元谋猿人”,又称“元谋人”。

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黏土和粉砂质黏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

最大的炭屑直径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元谋剑齿虎、桑氏鬣狗、云南马、爪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

关于元谋人的“绝对”年代问题,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测定,为距今170±10万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根据古地磁分析和对比,认为是164万年。但也有人认为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65万年。

我国的河流

1.主要外流河

(1)黑龙江。黑龙江蜿蜒在我国东北的边境上。是一条国际河流。由于水中溶解了大量的腐殖质,水色黝黑,犹如蛟龙奔腾,故此得名。满语称萨哈连乌拉,即黑水之意。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北源石勒喀河。两源于大司洛夫卡河口汇合后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从海拉尔河河源起算,黑龙江全长4440千米,流域面积185.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十大巨川之一,额尔古纳河流域属黑龙江的河源地区。海拉尔河自东向西横贯蒙古呼伦贝尔盟,河长620千米,至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的干流长900千米,其右岸属内蒙古自治区,较大的支流除海拉尔河外,还有根河、贝尔茨河等。流域面各约11.6万平方千米。

黑龙江的支流有200多条,其中以松花江最长。松花江也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长白山天池;发源于延边牡丹岭的牡丹江,经敦化市,最后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汇入松花江。

松花江的北源嫩江,为内蒙古东部最大的河流,南北纵贯呼伦贝尔盟及兴安盟东部边缘,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南坡。全流域面积28.2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境内的流域面积近15万平方千米,而且大部分位于嫩江西岸。嫩江是内蒙古境内水量仅次于西部黄河的过境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6亿立方米。

(2)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是上游;从河口镇到河南省孟津是中游;从孟津到入海口是下游。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黄河上游大部分位于民族地区,与中下游相比,上游河道和水文特征与中下游有很大差别。

(3)长江。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0个省(区)市,在崇明岛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入海总径流量9793.5亿立方米。

长江从河源到河口,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4)珠江。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主干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中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四个省区,在磨刀门入南海,全长2214千米,流域面积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约35万平方千米。

(5)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世界最高的河流。发源于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的南坡,马法木错以东,上游称马泉河,从阿里地区向东,流经藏南谷地,到墨脱地区转向东南,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汇入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其重要支流有拉喀藏布河、年楚河、拉萨河等。雅鲁布江在西藏境内全长2050千米,流域面积24.16万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两岸有狭小盆地和平原。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使这里的年降水量达400~500毫米。雅鲁布江谷地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的产地就分布在这里。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

2.主要内流河

(1)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上源接纳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的冰雪融水,流量较大,支流很多。“塔里木”,维吾尔语就是河流汇集的意思。塔里木河的主源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附近的冰川地区,若从叶尔羌河上源起算,至大西海子,全长约2030千米,流域面积为43.55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上游支流很多,主要有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长度分别是110千米、1090千米和1037千米。

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全部依赖支流供给,近年由于上中游灌溉用水增多,加之渗漏和蒸发,使下游水量锐减,逐渐消失在沙漠中。

(2)伊犁河。伊犁河上游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三大支流,主源特克斯河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东流与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为伊犁河;西流至雅马渡有喀什河注入,以下进入宽大的河谷平原,在接纳霍尔果斯河后进入哈萨克斯坦,流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在我国境内长441千米,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西北地区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达123亿立方米,占新疆径流总量的1/5,其中特克斯河占63%。伊犁河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份,最小流量出现在冬季,这和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有密切关系。

气压与节气

气压即大气压强。空气是有重量的,气压是指大气施加于单位面积上的力。所谓某地的气压,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空气具有重量,并且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是一件非常简单并且似乎显而易见的现象。然而,人们却感觉不到。气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人们意识不到它。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十二节气。二是二十四节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它们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相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3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澳大利亚的珊瑚礁

大堡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礁群。它纵向断续绵延于澳大利亚东北岸外的大陆架上,与海岸隔着一条13~240千米宽的水道。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堡礁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北起托雷海峡,南至弗雷泽岛附近,长达2000余千米。其宽度由北部不足2千米,向南展宽至150千米以上,由2900多个大小岛礁组成,总面积达20.7万平方千米。大堡礁退潮时,约有8万平方千米的礁体露出水面,而涨潮时,大部分礁体被海水掩盖,只剩下600多个岛礁忽隐忽现。

大堡礁名称的由来与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有关。1770年6月,库克船长驾驶“奋斗”号作环球考察时,他的船只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和珊瑚礁的潟湖之间动弹不得。尽管极力想法摆脱,“奋斗”号还是搁浅了。库克只好率领水手上岸修理船只,在停留期间他考察了珊瑚礁群,并为这些珊瑚礁群起名为“大堡礁”。

珊瑚礁群落内环境各异,其深度、温度、清晰度、宁静度及食物的种类随位置而改变,因此成千上万种生物都能找到所需的生存环境。估计有1400多种鱼、甲壳和贝类动物、海葵、蠕虫、海绵和鸟雀在大堡礁及四周安家;珊瑚只占其中10%。海参吐出的细碎贝壳和沙粒沉入海底,会填补珊瑚底基的裂缝,对保护礁石起着关键作用。

珊瑚礁的生态环境平衡得异常微妙,稍有改变就会受到破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刺冠海星的数量激增。由于刺冠海星会把消化液吐在珊瑚上,令珊瑚死亡,大堡礁的生态因而受到威胁。导致海星数目暴增的缘故是因为游客捡光礁石上的海螺,而海螺这种食肉的软体动物,经常吃掉刺冠海星,减少其数量。保护海螺,就能减少刺冠海星,但部分珊瑚礁的生态平衡必须花上几十年的工夫才能恢复。

大堡礁也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在辽阔澄碧的海面上,点缀着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岛礁,大礁套小礁,环礁包着潟湖,礁外波涛汹涌,礁内湖平如镜。礁上海水淹不到的地方,已发育了较厚的土层,椰树、棕榈挺拔遒劲,藤葛密织,郁郁葱葱,一派绚丽的热带风光。

海平面及海拔

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海涌或其他扰动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其高度系利用人工水尺和验潮仪长期观测而得。按观测的时间长短不同分为: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和多年平均海平面。日平均海平面不但随天气状况而变化,且具有季节、半年、一年和多年周期变化。

中国于1956年规定,以青岛验潮站观测所得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称为青岛平均海面或黄海基准面。中国地形图上所指的海拔高度,就是从这个海平面起算的。

海平面变动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主要有:冰川—海平面变动,构造海平面变动,大地水准面—海平面变动,水压均衡作用,冰川均衡作用和流变均衡作用等。

海底的地形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巍峨的海底山脉、平缓的海底平原,而且还有许多陡峭的海底深沟。由于受海底地形的影响,一个海区的海面会低于或高于另一个海区几米、甚至十几米。

此外,有时海面的高低还与附近的巨大的山脉或山脉所组成的物质的积聚有关。这种物质的积聚,可以使其表面引力弯曲,从而形成一种动力,驱使水离开一个地区而流向另一个地区。

尽管风、海底地震和潮汐总是引起海面涨落,但是人们还是认为海面是平坦的。随着人造卫星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甚至风平浪静的海面也是坑坑洼洼的。有些地区海面凸起,有些地区海面凹陷。两者最大可以相差100多米。但是,因为海平面凹凸的变化在1000千米以上的广泛范围内逐渐变化,所以不容易被航海者察觉。

顾名思义,所谓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

由平均海平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称为海拔高度或绝对高程。平均海平面,也称大地水准面。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这样就使处处和重力线方向相垂直的大地水准面,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因而世界各国有各自确立的平均海平面,即大地水准面。

台湾名字的由来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

“台湾”这两个字是如何来的,可谓众说纷纭。据有关史籍资料记载,台湾除了有“台湾”的名称之外,古代还有其他的名字。比较具体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三国志·吴·吴主传》:“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当时对台湾称夷洲。

第二,明朝万历年间,陈第所写的《东番记》,第一次提出“大员”二字,从此,大员、台员,演变成今天的“台湾”的名字。

第三,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沿用“台湾”称呼的同时,又名其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后,改称“东宁”。

第四,西方航海者及不少外国史地著作多用“福尔摩萨”来称呼台湾,明万历元年(1573年),葡萄牙人驾商船航行东海。途经台湾时,眺望岛上山势雄伟,山岳如画,林木葱郁,不禁大声赞叹“福尔摩萨”(意为美丽、太美之意),从此西方的航海图上便有了“福尔摩萨”这个地名。

但是,真正把台湾全岛称为“台湾”,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将“东宁”复名“台湾”,设置台湾府(下置3县),隶属于福建厦门道。

冰花

在冬、春季节,我国的不少地区都会出现冰花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冻结而形成。